第二一四七章 房彦谦

不由自主的,乐昌看向李荩忱的目光又柔和了几分。

这个男人依旧和当初没有什么两样,就像是一座山一样伫立在自己的身前,为自己和孩子遮风挡雨,当然现在的他也像一条大河一样,带着自己流淌向远方,不需要自己有任何的担忧,只要按照他规划好的路向前走,总能够看到一片光明。

李荩忱的身世,乐昌非常清楚。

但是乐昌有的时候看到李荩忱的所作所为又不由得有些怀疑。

就算是弘农杨氏的基因再怎么优秀,李荩忱到底是成长于荒山野岭之中,而当年的“始兴枪王”也没有听说出了一身武艺之外还有什么分外出众的地方。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才么?

此时脚步声响起,房彦谦躬身低头走入书房,乐昌也先收起来自己的心思,打量着这个人。

房彦谦已经人到中年,脸上也有了岁月的沧桑,不过棱角分明的脸颊上依稀可以看出来此人在年轻的时候也应该是一个翩翩佳公子。

他郑重的向皇上和皇后以及本部主官们行礼,脸上多少有些期待和激动。

他们那一届科举考试中榜的,基本都在中枢之中得到重用,而下放到地方上的也都担任一方要员。

不过因为他们步入官场的时间还是太短,再加上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数量还少,在官场上他们和别人的出身又不一样了,他们因为自己是凭借真才实学考上来的,当然并不把那些通过九品中正制选拔上来的官员放在眼里——九品中正制在南北朝乱世中已经糜烂成什么样子众所周知,假如不是因为你们的父祖辈混的比较好,哪里轮得到你们嚣张?

可是那些九品中正制出身的官员,自然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感,毕竟他们是规矩的打破者,并不是人人都赞同通过科举制来选拔人才的,毕竟科举制的确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只不过大家看了看陛下手里的佩剑,没得选罢了。

要么你们用科举制选拔人才,要么朕就用佩剑削掉你们的脑袋。

陛下大部分情况下是很讲道理的,但是对于一些事是坚决不听你们讲道理的,爱干干,不爱干你去造反啊,反正大汉的军队会在第二天让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后悔这两个字。

双方既然相互都看着不顺眼,自然也就不会精诚合作,时有矛盾产生,这也让不少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吏迟迟难以取得成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蹲在副职上打磨。

不过他们也并不气馁,毕竟一年又一年,科举选拔上的官员只会越来越多,而这些有真才实学的官员,不管是怎么掩盖,终究还是没有办法掩盖掉他们本身的光彩,出人头地是必然的。

话虽这样说,但是这也是现在反正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安慰自己的方法之一。他们之中实际上混的最好的,应该是曾经担任秘书监的鲍兴,很多人还真的寄希望于能够通过鲍兴获得进身之道。

结果谁曾想到这小子竟然玩脱了。所以大家无奈之下也只能默默等待机会,而今天还真的就让房彦谦等到了机会。

陛下的接见,这是何等的荣幸。

房彦谦看到的,不只是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也看到了他们这个多少有些格格不入的团体的未来,作为这个团体的缔造者,陛下并没有遗忘他们。

李荩忱也在打量着房彦谦。

其实他想说的是,老房,你儿子呢?

不过好像这样问的话,房彦谦是不是会摸摸头看看自己是不是戴了一顶绿帽子?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绿帽子这种说法。

轻轻咳嗽一声,李荩忱开门见山——不抓紧说也不行啊,他到底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总不能一直耽搁在这里——说道:“卿家平身,听陈爱卿和杜爱卿交口称赞,朕也按捺不住想要看看你这位从刑部借调过来的人才了。”

房彦谦也没有想到御史台的两位老大竟然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甚至在陛下面前都不吝赞赏。

要知道之前自己在刑部的时候,混的可是并不怎么如意,不然的话也不会在刑部同僚们的排挤再加上自己的厌烦下来到御史台,毕竟借调这种事,一般弄走的也都是口碑不怎么样、混的不怎么好的,这样大家眼前和耳根也哦度能清静清静,至于这个人本身能力如何、性格怎么样,反正要求借调的部门那边正是用人的时候,也不会嫌弃那么多的。

而到了御史台之后,他虽然工作很出色,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外人,御史台要是向陛下推荐人才的话,肯定也是以自家人优先,哪里轮得到他这个借调的人?

因此杜齐和陈禹愿意向陛下推荐他,哪怕只是说几句好话,房彦谦也很感激了。

其实倒也不是杜齐他们大公无私,而是御史台现在同是用人的时候,陈禹和杜齐他们哪里舍得把自家更熟悉业务的人拱手相让?而且虽说保举借调的官员对自己部门的好处并不是非常大,可是杜齐和陈禹是那种会在乎这些事的人么?

他们一个建立了白袍,一个为大汉镇抚了整个南疆,眼界格局自然都已经不局限于此。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这种顺水推舟的人情,送就送了,甚至都不在意房彦谦以后会不会有所报答。

“臣多谢两位御史。”房彦谦急忙向陈禹和杜齐行礼。

人家可能不在乎,但是自己不能不表示。

陈禹微笑着说道:“陛下和皇后此次前来所为的正是内府监察的事情,之前御史台也曾经接到过陛下的旨意而初步探讨研究此事,本官还记得你当时的回答尚且精彩,因此向陛下推荐你行此事,现在就看你一下如何?”

房彦谦在来之前就已经猜测的差不多,此时自然更有信心,当即说道:“臣对内府了解不深,但只要陛下和娘娘信任,臣自当尽心竭力,定不让陛下和娘娘失望。”

李荩忱笑着看向乐昌,目光无疑是在问乐昌觉得此人如何。

乐昌和尉迟炽繁也交换了一个目光,不得不说,这家伙表决心倒是表的很快。

第一七四九章 神医也要嫁人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谈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胁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一七五九章 家国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怀心思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来越近了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战略思想第五百零一章 铁门第一百五十九章 桨声灯影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六二七章 长安会馆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让时代改变自己第一一二三章 回乐城第一七八五章 炎黄的血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二百章 公安第六百零七章 两条计策第一七七一章 尉迟老夫人的信第五百六十八章 冲中军第一一五五章 鸣金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书院第一八三六章 这是头孤狼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一六九六章 转进,时间不等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风卷地第一千七十一章 郁林动乱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过一山拦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谦的挣扎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来的起点第一六零七章 医疗发展第二千章 这有些反常啊?第一二零三章 那是个倔老头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迟家的礼物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敌?第五百一十一章 阴阳差错第二一五九章 横渠四句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五百零二章 破胆第二一七七章 惊天一爆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一四五四章 顾左右而言“他”第一七三一章 断后也是老夫来第一九四四章 龙门书院山长的人选第七十五章 隔阂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样的世家第六百七十一章 归来第八百一十章 见死不救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七四五章 让军神当苦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二十九章 虚实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绯闻满天飞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礼第一一七五章 开垦淮南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六百零七章 两条计策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岭南之幸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阳守将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凉意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五百五十章 杳无音讯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师登场第一七四七章 铁骨铮铮宇文达第二零五四章 持节北方,比肩苏武第九百三十一章 钱不能堆着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当细思量第二百三十七章 扑城第九百零八章 不为我用第一三零六章 留给汉军的时间不多了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嫌疑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归流第四百六十六章 将旗升起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四百八十六章 还打得起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一八九三章 陈宣华又欠揍了?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钩第一八八一章 粮价不稳第二一五九章 横渠四句第一九九一章 手下人太能干的好处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灭,天下一统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