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五章 或许这就是幸福

现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联系已经愈发的紧密,中间形成了大量的沿途村寨和城镇,尤其是驰道修通之后,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感也就越来越小,逐渐形成以长安和洛阳为端点,辐射整个驰道南北两侧以及两座城市四面八方的经济带。

而这个经济带还将从洛阳向东和向北连接青州、晋阳和邺城,向南连接荆襄,同时从长安也能向南连接巴蜀,之后甚至还可以在长安对接上丝绸之路,从而成为带动大汉整个中原、关中地区快速发展的一条大动脉。

这自然也就使得洛阳城向西,好一番繁华景象。

自然也就不适合设立庄严肃穆、甚至还需要代表皇家威严的祭坛。

至于洛阳城北,那就算了吧。

北邙那是实打实的坟头林立,在这里设立祭坛,敢问你是让陛下祭天还是让陛下祭奠这些过去的帝王将相之流?

所以最后礼部选择东侧,也是没有办法的。

而且选择东侧,也并非没有说法。

日出东方、紫气东来,这些大家都知道。

更重要的是,现在大汉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原来的中央之国变成了东方之国。

随着商贸的发展,大汉的船队逐渐沿着东南海岸线向南之后再折而向西,外面世界的广阔自然也让商贾们震动,随之这些见闻传入国内,让国内对于世界的宽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原来还有那么多我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土地,原来还有那么多我们见都没有见到过的风景。

横穿大漠和戈壁的丝绸之路,一直通往遥远的大秦。

在之前,丝绸之路到底有多长,那大秦又是怎样的国度,来往胡人商队的脚步又延伸到哪里,实际上大家都没有什么概念,毕竟我们是天朝上国,也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强的王朝,外面的世界必然很狭小而且多半都是蛮瘴之地,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大汉的船队逐渐走过更多的更遥远的路,大家也逐渐意识到,大汉只是位于东方——因为从大汉继续向东就是汪洋大海,大海上固然有那么几个大大小小的岛国,但是岛国之外不还是汪洋大海么,因此称为东方也没问题——而西方还有无数的土地和国度,不管我们是否要征服他们,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大汉并不位于中央。

世界还很大,我们要走的路,无论是发展贸易和结交朋友的路,还是扩张征服的路,都还很远。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地理上的认知逐渐清楚,让大汉百姓收起来自高自大之心。我们的确很强大,但是我们的征途,远远不只是到这九州之地的一统就告一段落了。

朝廷把祭坛设在东方,自然也是想要表明这一层意思。

相比于历朝历代的自吹自擂,大汉朝廷从一开始就把大汉定位为一个位于东方的强大王朝,世界还很大,前辈们没有走完的路,后辈们更要全力以赴,如此一来,一代又一代的大汉子弟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向外扩张和探索上,而不会一直盯着这旧有的土地,争夺来争夺去。

对于礼部的这个决定,李荩忱还是很满意的。

他不得不承认,江总这个家伙脑袋就是开窍。

虽然李荩忱清楚,江总十有八九并不知道自己让大汉继续向外走的想法和打算,但是论察言观色,这家伙在朝堂上敢说自己是第二,那还真的没有人敢来抢夺第一。李荩忱或许什么时候无意间提到了这件事,就被他记在心里,然后直接落在实处。

而今日,是祭坛启用之后的第一次祭祀。

李荩忱将通过这一次祭祀,正式的告知天地、也告知无数倒在天下一统之路上的英烈和先辈们,自己已经完成了对分裂长达三百多年的九州华夏的统一。

之所以乐昌的心情很不错,倒不是因为祭祀本身,而是因为在完成祭祀之后,李荩忱会正式册封李沧海为大汉的皇太子,同时封赏功臣,宣告大汉成为一个国祚后继有人、文治武功熠熠生辉的崭新王朝。

乐昌已经不知道多少次等待着这一天了。

在她的生命中,夫君还有孩子,无疑是不可替代的角色,陛下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而孩子也能够顺利的成为皇太子、准备在未来继承他的父母留下的万里江山,没有什么比这些更让乐昌高兴的了。

这些年身为皇后,她也同样承担了很大的压力,现在就是一切都修成正果的时候。

跟着李荩忱一前一后上了那辆宽敞的马车,乐昌实际上都一直有些云里雾里。

李荩忱轻轻捏了捏她的手心:“都是汗,母仪天下的人了,什么场面没有见过,怎么还这么紧张?”

乐昌白了他一眼。

真是明知故问,明明知道我这是激动,偏偏还要笑话我。

李荩忱不等乐昌回答,呼了一口气:“天下之大,鲲鹏展翅三万里而不能见其边。朕用尽十年功夫,所获得的,也不过是神州旧有之地,有的时候朕也很累,很想就这么丢下江山和美人逍遥······”

乐昌顿时吃味,抽出手:“那陛下去找美人儿吧,臣妾这黄脸婆还是不要靠上来了。”

“天下虽大,娇花虽多,但都不及乐儿。想当年石头山上,微风吹动,白衣胜雪,时至今日,犹然历历在目。”李荩忱哈哈笑道。

乐昌一时怔住,回想起多少年前的初遇,亦是莞尔。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如何都料不到今天的。

李荩忱伸出手,想要揽住她,不过只要他这么一动,身上叮叮咣咣也不知道什么东西在碰什么东西,顿时有些无奈。

乐昌靠过来,枕在他的肩膀上。

李荩忱微微低头,两人相视一笑。

既像是一对甜蜜的情侣,又像是一对相守相望的老夫老妻。

心中荡漾起的些许涟漪,或许就是幸福的感觉。

李荩忱伸手想要摸一摸乐昌犹然柔滑的脸蛋,但是乐昌抓住了他的手,无奈娇嗔:“都有脂粉呢,弄得乱七八糟了等会儿还得重新化妆,陛下不要乱动,好么?”

李荩忱应了一声,只是握紧了她的手。

马车晃动,车厢里分外安静。

十年生聚,十年奔波。

岁月如梭,此时的李荩忱,分外珍惜这短暂的安宁。

第一四九一章 认识圆第一七六五章 尉迟兄,某尽力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须做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后名第一六五二章 城头战场第二百八十六章 环环相扣第四百三十五章 灯下人如玉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孙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连狗都不如?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阳第九百一十五章 买卖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四百五十章 胡闹第八十二章 女儿红第一六五九章 名将之后第九百三十一章 钱不能堆着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结第六百六十一章 离别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门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报第一四一二章 骗不了我第一九六二章 兴替第一二零四章 臣坚持所请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战先怂第一一六二章 归家第六百零七章 两条计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场第一八零三章 战局明了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渔翁之利者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二二一九章 怎么入城?第一六五五章 大汉沸腾第一四一七章 老帅的反应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来谈谈第二二八五章 军垦第二二七一章 丝绸之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杨素献策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来第一九八三章 会师山巅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动作的宇文招第一百二十章 猜测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战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一三八五章 给尉迟迥的信第二三五五章 休对故人思故国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后路第一九四七章 乐昌就是定心丸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个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与暗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与暗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陈宣华不学好第一五六四章 内府也不富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愿意和不愿意第一五九零章 从山东到辽东第三百零六章 雾中峡谷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风第九百二十三章 皆成故人第一四零六章 老当益壮第一九六七章 各军争锋第一五七零章 增进姊妹感情第四百六十章 陷阵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脉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犊第二一八零章 披挂上阵,恍惚少年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举不是神仙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二三零零章 内府的橄榄枝第七百五十八章 虚实不定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报李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八一三章 开窍的薛延陀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百九十一章 陈叔宝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三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第八百七十三章 两个老贼第一九三一章 只惩首恶,不及家人第二三五八章 针砭时弊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给你打下手如何?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八五五章 陈王慢走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抢风头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们的沉默第一一三四章 两脚羊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