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六章 鸣金

这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判断和抉择的问题,但是背后很有可能牵扯着吐谷浑内部的兵马调度和权力平衡。

或者说慕容世伏也在借助汉军来打磨自己的兵马、震慑那些不想听从调遣或者鲁莽行事的将领。

这就很有趣了。

既然需要平衡、需要震慑,那就说明吐谷浑内部是存在矛盾的,而且很有可能这个矛盾并不小。

反过来对于大汉,这自然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

不过宇文忻有理由怀疑,自己可能没有这个机会了。

吐谷浑在吃了小亏之后,明显进攻斗志更加强劲,而且他们的旗号也和之前的不一样了,从杂乱无章变成整齐划一。这说明慕容世伏肯定也被刚才汉军的一番操作惹怒,所以不再让各个部落轮流上阵,而是派上了吐谷浑军队中绝对称得上精锐的部队,意图一鼓作气,直接突破汉军的防线。

这一场战争也已经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假如以吐谷浑的前锋向汉军发起进攻的那一天开始算,甚至都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可是在这一个多月里,吐谷浑除了击破汉军布设在外围的几处烽燧和堡垒之外,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任何的成果,而且那些烽燧在外孤立无援,本来就是宇文忻为了节省兵力主动下令撤退的,因此吐谷浑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斩获,几个殿后汉军将士的首级根本不足以振奋军心。

之后吐谷浑就一直陷入到了进攻武威外围壁垒的泥淖之中,拥有着大量火器的汉军又凭借着城垣,真的让以轻装步卒为主的吐谷浑无法奈何。毕竟吐谷浑更加擅长的还是骑兵,可是武威扼守山口、乃是东西往来的要冲,而且宇文忻早就已经坚壁清野,根本不给吐谷浑骑兵发挥的机会,慕容世伏也只能让各个部落轮流上阵以求能够通过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彻底消耗掉汉军的实力。

但是刚才汉军的这一轮反击,似乎就像是给慕容世伏示威一样,向他表示,汉军到现在犹然还有一战之力,而意图找回场子的吐谷浑骑兵又被当头棒喝,慕容世伏不气急败坏才怪呢,派遣精锐部队上阵、打算孤掷一注,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对于吐谷浑来说是在情理之中,对于汉军来说,战斗可就变得愈发艰难了。

本来贺若弼所部忙着挖掘壕沟、修筑下一道壁垒,就已经很疲惫了,只不过相比于史万岁所部尚且还好一些罢了,刚才那一下主动出击,看上去是汉军表示自己还有很强的战力,实际上是宇文忻和贺若弼期望能够借助这一次反击迫使吐谷浑调整阵型,经过休整之后再对汉军重新进攻。

结果事与愿违,他们一番折腾,换来的却是吐谷浑暴风骤雨般的反击。不过这也没有办法,人家兵马数量那么多,确实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路兵马的败退而退下去休整,甚至慕容世伏都有可能已经看穿了汉军不过是强弩之末,因此更是抓住这个机会拼命向前进攻。

“轰!”又是一处城墙在冲车的撞击下倒塌。

吐谷浑士卒高呼着从缺口中向里冲。

“砰砰砰!”汉军的火枪手们早就在城墙后严阵以待,火枪顿时打出一片弹幕,当先的吐谷浑士卒一时间非死即伤。但是后面的士卒依旧还在拼命地向前冲。

“上刺刀!”已经来不及装填,带队的仗主大声吼道。

“杀!”与此同时,汉军预备队也顶上来。

所谓的预备队,实际上就是将领们的亲卫队以及火头军、马夫甚至城中一些丁壮。

这些丁壮主要都是被困在武威的商队镖师还有店铺伙计等等,对于断了自己财路的吐谷浑自然怨恨的很,自告奋勇上阵杀敌。

战事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就连军中的火头军都要顶上去了,宇文忻自然没有不拉壮丁的道理,不过武威城中本地的丁壮实际上并不是非常多,毕竟在很久之前这里就已经变成了大汉西北的军事要塞,城中能从军的都从军了,不想从军的则早早地搬走了。

剩下的这些丁壮,名为丁壮,实际上不是老就是弱,宇文忻强征了这些人,但是并没有让他们配合在外作战,只是负责守城。毕竟这么一群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战斗意志,拉到前线上来都不知道到底是来助拳的还是来拖后腿的。

兵刃碰撞,刀剑交错,汉军将士硬生生把敌人顶出去。

“轰!”又是一声巨响,又有一处塌陷。

在累日的进攻中,城垣本来就已经被破坏得很厉害,现在吐谷浑的进攻又骤然猛烈,汉军将士也乱了节奏,自然难以阻挡敌人冲车接二连三撞塌城墙。

缺口越来越多,即使是预备队陆续顶上去,也挡不住敌人的猛烈进攻。

山丘上,宇文忻挥了挥手。

赤旗摇动,山丘上的火炮手们开始推动火炮后退。局势至此,第一道防线已经守不住了,所以这座土丘也必须要丢弃。

土丘下,弓弩手已经展开,应对从缺口中涌上来的敌人,他们或许没有火枪手靠谱,但是论压住阵脚,完全可以通过抛射杀敌的他们绝对要胜过火枪手。

宇文忻已经不是第一次做好丢弃防线的准备,不然的话他也没有必要专门让轮休的队伍在后面修筑新的壕沟和壁垒,甚至就连当初战斗刚刚开始时候的宇文忻都没有想到,围绕第一道防线展开的恶战竟然会一直持续小一个月。

现在收兵弃防,已经很不容易。

就是可能刚刚上阵的贺若弼会在史万岁面前有点难堪。

毕竟史万岁守了那么久,结果贺若弼一上阵,防线就摇摇欲坠,不丢人才怪呢,哪怕局势发展到现在实际上并不是贺若弼能够决定的。甚至都不是宇文忻料到的。

兵力不占优势,自然就意味着处处都得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鸣金!”他果断下令。

鸣金声响起,汉军弓弩手立刻向前,箭矢呼啸而出,覆盖城垣外,足以暂时压制敌人的进攻。同时山坡上留下来的两门火炮也在拼命开火,以助声势。

鸣金声既起,汉军将士们不约而同的拼命向前再次冲杀,逼迫着吐谷浑军队退出缺口之后。

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个鸡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一一六六章 童谣第一四九六章 留鸣,留名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干劲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关中么?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灵武是底线第七章 求死第九百九十章 激战湘州城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时间第一四七六章 冬风正冷第一三五九章 变得真快第四百七十四章 夜袭第一一五五章 鸣金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张丽华第三百章 助手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当年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为虑第二二七六章 最恶劣的思想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四百零一章 再等等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陵总管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门来了?第一六五九章 名将之后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陈仓第一六四八章 潼关下,不能耽误时间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内府第二十七章 寂静第一二九二章 没得选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后的利益纠葛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乐,加更一章)第一五二六章 小姑娘长大了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八十三章 当共饮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获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径庭第九十三章 逆风行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声中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阵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四四六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养成游戏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二一六九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三二七章 曾经的梦魇第二零五九章 局里局外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六十九章 王轨第五百七十七章 胜利第一四零五章 抓国丈是犯法的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门外,风犹未定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争执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三百章 助手第一九二六章 稳定西北,当步步为营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风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当为河东首义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谁敢!第一五三九章 宣华夫人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样的宫闱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战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风第一八零零章 李荩忱入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是国战第一九八五章 禁卫军的实力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一五四章 务实的思想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儿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钱、粮第二二零五章 吃东西是惩罚第一千二十八章 轮战第六百三十章 异动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为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离别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发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向第一二六一章 枭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