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

看着眼前的蒸汽机,李荩忱有些恍惚。

来到这个时代这么多年,他自己也已经快要变成一个古人了。

而火器的出现,总算是让李荩忱多少清楚,自己还是曾经在现代文明的光辉下生存过的。此时蒸汽机的出现,更是让李荩忱发现,自己距离现代也不是那么遥远了。

蒸汽时代,第一个工业革命的开始。

有了蒸汽机,就可以说进入近代了。

近代到现代,也没有多少年。

有了自己引路,这一切只会更快。

只不过自己应该是看不到了,毕竟一个时代从开始到发展到新的时代,也不是说过去就过去了的。但是李荩忱相信,只要道路是正确的,这一切也应该用不了几代人就能实现,至于到时候社会上的思想又会是怎么样的,是不是会出现资本主义或者某位大贤所说的游荡着的幽灵,那李荩忱就不得而知了。

这不是自己的事,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终究只是一个人间帝王,不是什么神仙,因此他所能算到的、所能看到的也不过只是这一个时代的人和物罢了。

让他布下一个关乎数代人的局,自然不可能。

因此李荩忱心中这样的念头也就一闪而过,相比于这个,他更关心的实际上还是蒸汽机的应用。

蒸汽机会取代人力器械成为工坊之中提供动力的主要来源,这是必然的。工部上下在百忙之中还是抽调出来这么多人手研发蒸汽机,难道只是为了让你们看着新奇?还不是因为有了这东西,就能够极大的加快现在的生产速度。

尤其是工部已经在中原以及河东等地陆续发现了大量的煤矿,有一些煤矿固然因为埋藏的深所以目前还不是很好开采,但是至少这东西是存在的,并且在华夏大地上是广泛存在的。

这自然就给了工部足够的底气。

蒸汽机研发就研发呗,比木柴效率高很多的煤炭数量足够,自然就能够支持蒸汽机的运转。

蒸汽机会因地制宜变成工坊中各式各样的生产器械,这是在李荩忱预料之中的。而他真正关心的,实际上还是蒸汽机的衍生物。

汽车?

火车?

前者到底是需要轮子并且需要平坦的路面才能跑起来,并且用蒸汽机驱动汽车,属实是有些为难蒸汽机了,好大一家伙带动着一辆汽车慢慢吞吞向前走,那还不如直接用马呢。

但是后者并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只要铺上铁轨,蒸汽机带动的火车,跑的也不慢!

尤其是现在李荩忱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才能把天下更紧密的融为一体。

之前李荩忱头疼的实际上还是信息传递的问题,不过这到还好,至少现在大汉已经在南方建设了大量的驰道并且修缮了很多驿站,这就意味着真的有什么突发情况,八百里加急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哪怕这个突发情况出现在小山沟沟里。

更何况事情真的要处理,也不会等李荩忱下了意见之后再处理。

比如某县有人造反,得到消息的郡府肯定会直接出兵并且向州府求援,州府调集周围兵马相互配合、形成围剿,也就是说等到谋反的消息送到李荩忱案头上的时候,当地汉军应该都已经包围敌人的老巢了。等到陛下再下令州府配合郡府,那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这便是州府拥有一定实权的必要所在。

信息的传递实际上也已经不算慢了,因此李荩忱从中看到的更多的,实际上还是天下之间的交流往来实际上还有一定的阻碍。

驰道也好,运河也罢,速度终究还是慢了一些,而且只要是学过初中地理的人都知道,道路运输耗费的人力物力多,就算是有驰道,这些商品货物之类的也得用马车一点一点的运。而运河等内河水上运输,便宜是便宜,可是速度也太慢了,尤其是很多中小型船只,两侧连明轮都装不上,只能依靠人力划桨驱动,能快到哪里去?

若是让明清两代的统治者知道李荩忱竟然都在嫌弃大运河的货物往来运输速度,不知道会不会很无奈?

大汉现在有运河作为骨干,又有驰道作为枝杈,已经能够比原来更加快速且高效的勾连地方,在很多人看来这已经是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了。报纸上吹捧赞扬大汉的基础建设政策的文章也不在少数,甚至“要致富、先修路”这样的口号都已经提出来了,让李荩忱看到报纸的时候都有些恍惚,还以为又有一个穿越者出来了呢。

尤其是随着商贸的发展,百姓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基础建设的重要性,现在修筑驰道之类的时候,一个赛一个的踊跃报名,哪怕是工资低一点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李荩忱作为一个穿越者,却知道这根本不够。

太慢了。

他想要的是铁路这种相比于马车速度更快、运货量更大的运载方式。蒸汽机的出现,自然而然让铁路的出现变成可能。

因此,在祖群和刘焯以及其余一众闻讯赶来的大匠们注视下,李荩忱在纸上画了两条横线,又在中间画了很多竖线,接着还在旁边画了一个大致的机车的模样。

众人目瞪口呆。

蒸汽机研发出来,在他们看来最大的意义自然就是让工坊的生产事半功倍,正是趋于这种目的的鞭策,大家都很积极。

把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还真没想过。

现在亲眼看到了,大家有一种被醍醐灌顶的感觉。

作为工匠,他们甚至不需要李荩忱过多解释,只是看了一下大概就明白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用蒸汽机驱动的车辆和单独的路线。

重新铺就一条特殊的路线或许耗费很大,但是一旦由蒸汽机来充当动力提供者,能够带来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

大家都是搞科技的,当然很清楚一个发明从想法出现到落实到纸面上再到成功生产出来,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摸索并且很有可能造成浪费的过程,而等到这个产品量产并且发挥作用,更是需要先投入再产出。

这也是如此。

铺设轨道和打造车辆无疑耗费颇多。

但是看一看大汉现在对于物资运输的极大需求,可想而知用不了多久这东西就有可能回本。

第二百六十九章 飞将军第一六零一章 看护队和萧湘的眼色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后腿的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给你打下手如何?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还是过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二二一六章 角门第一七零七章 倒霉的崔景嵩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七七五章 父与子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轻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七一零章 不当三姓家奴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谁敢!第一五三三章 平乱的好办法第一千四十八章 画卷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一一七一章 火药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四百七十章 猫鼠游戏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五百一十八章 静与动第一三七五章 长安城外第两千零五章 宇文贡想哭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齐鸣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九八五章 禁卫军的实力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战第一八九零章 河内部署第二零八零章 何为重第九百三十八章 监军第一九六五章 打点行装第一二五零章 战争的残忍第一一三四章 两脚羊的担忧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与不信第一百三十二章 输得起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边的清晨第十四章 审讯第九百九十章 激战湘州城第二三五一章 为谁风露立中宵第一四六七章 长安事略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一一四八章 复仇之火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圣贤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认我有赌的成分第二一七三章 男儿至死是少年第四百一十六章 杀鸡用牛刀第二二一八章 跑还是战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一一四二章 风雪刀光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一八二五章 钱庄的问题第二百六十章 战旗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二一四五章 杜齐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二一六九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礼物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八百二十三章 骗人的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二零九三章 达成共识第一一一四章 侵蚀第三百五十九章 战如风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七百九十四章 乱战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娇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双全法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八百四十章 进退有据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种第二一八五章 帅才第四百九十四章 来不及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二零四六章 鸡肋,鸡肋第一七七二章 坑儿子的爹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绸缪第五百五十九章 见面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华夏一体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贵族的末日第二二八九章 先汉因何亡?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变主攻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六百六十八章 南中的现状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梦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里来的小萝莉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两路(传错章节了,这是今天的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