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

不过这种话,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

萧世廉苦着脸,不知道怎么接茬。

而旁边的王昌和杨素则会心一笑。

陛下看上去说的阴阳怪气的,实际上就是在调笑萧世廉罢了,这语气听着就像是狐朋狗友之间相互开玩笑。

这世间能有这待遇的,恐怕就是萧世廉和裴子烈了,偏偏这两个家伙好像并不怎么领情。

这可是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待遇啊。

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萧世廉和裴子烈率真的性情,才让李荩忱更愿意和他们保持这种亦君亦友的关系吧?

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对于李荩忱来说,保持两个这样依旧能够用朋友的语气说话的下属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这可以提醒他,他依旧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依旧还是有朋友、有兄弟的,依旧还有人愿意以一个朋友和好兄弟的身份、而不是以大汉忠臣的身份为了他两肋插刀。

坐在这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李荩忱最害怕的,实际上不是这偌大的大汉在自己的带领下横冲直撞,最终误入歧途,而是害怕自己这个掌舵人最终在功名利禄的“熏陶”下忘记了本心,单纯的为了开疆拓土之功业而掀起战争、单纯的为了奢华享受而大肆掠夺、单纯为了能够游山玩水而打造什么车驾龙舟。

大汉现在还远远没有在三百年乱世的废墟中站起来,奢华享受的事李荩忱坚决不能做,肆意杀伐的事更是需要全力去避免的。

皇帝伸伸手,江山尽在掌控,想要什么有什么。可是李荩忱不能这么做,所以他必须要有人帮忙时刻来提醒自己,让他不至于完全沉沦在一个皇帝所能拥有的权力之中。

乐昌她们,李荩忱一直以自己的妻妾而不是妃嫔视之,意图自然也很明显,他希望用家的温馨来取代宫闱的幽深冰冷。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可是人的一生之中,也不可能只有家庭,还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这就是萧世廉和裴子烈存在的意义,而这个圈子继续向外扩散,诸如杨素、王昌、陈智深等当朝重臣,实际上都在这个圈子中,他们虽然比不上萧世廉和裴子烈两个人,但是作为从龙元戎,他们还是能够和陛下说得上话的,算是陛下可以在某一方面完全托付的亲信。

这些人的存在,才让李荩忱能够觉得,自己是一个皇帝,但是首先更是一个人。

自己最想要保持的,依旧还是温暖的人性,而不是代天行事、为天之子的神性。

他,不是,也不想成为神。

只要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神,那么就不可能再跌落凡尘、在红尘中打滚,人情冷暖,和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关系。

这样只会让李荩忱觉得冰冷,也让他想起来了曾经一度喜欢躲在阴影之中的陈顼。那个苍老的皇帝、那个自己的便宜老丈人,恐怕也正在这样的纠结之中,被本来就多疑的性格引导着,一点点的蜕变成一个冰冷的权力掌控者吧?

高处不胜寒,那就想办法多拽着几个人抱团取暖。

所以李荩忱的中央集权,从来不是把权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而是形成以朝廷为主导、地方配合的体系,尽可能的让所有人各就各位,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皇帝所谓的大权独揽,是不可能真的实现的。一个人能够处理全国大大小小的事务,那除非这个国家是原始社会。

因此还不如适当的放权,并形成固定的权力分配体系,大家各自负责一个方向,谁也影响不到谁,却又是谁都在牵制着谁,而皇帝居中,负责统筹调度和最后决策就可以了。

当然了,这里面有多少李荩忱意欲偷懒的成分在,那就不知道了。

偷懒,也是人之常情嘛。

李荩忱本身就不期望自己成为一个勤政的工作机器。

人生在世,总要还有别的有意义的事情要做的。

比如美景和美食,比如美人如玉剑如虹。

“辽东现在什么情况?”李荩忱淡淡问道。

这三个家伙迫不及待的前来,必然也是因为辽东的局势并没有之前奏章上所说的那么轻松,这个李荩忱心里有数。

当初大汉正在倾尽全力对付吐谷浑,正是国内民意鼎沸、齐心抗敌的时候,假如辽东战火再起,难免可能会造成局势失去控制。到时候国内可想而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论调。

有脾气暴躁的会嚷嚷着什么不三不四的玩意都有本事欺负到头上来了,那就索性把他们一起收拾了。

有脾气温和一些的自然就会建议朝廷是不是要先放一放在西北的战斗,尽可能的维持两边的安稳,哪怕是和谈呢。整个大汉卷入两线作战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了,还有很多已经厌倦了战争的人,也会秉持着这样的心态,他们更倾向于朝廷能够先稳定住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敌人,哪怕是做出让步呢。

另外,难免会有一些心中怀有恶意的,开始说一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话,嘲讽大汉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会说这样话的人,当然也都是以那些之前就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被剥夺了家产,摇身一变变成平民老百姓的世家子弟们,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很敏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周围虎视眈眈,准备抓住把柄之后落井下石呢,因此也就是私下里嘟囔几句罢了。

这些话传到李荩忱的耳边,李荩忱也就是一笑了之。

毕竟这些人的根基都已经被拔起来了,无权无势,就算是嘟囔两句又能怎么样?

李荩忱若是连这点儿沙子都容不下,那就无从说包容整个天下了。

而且李荩忱更清楚的是,这些家伙撑死天就是过过嘴瘾,真的要让他们当面向陛下劝谏,或者干脆直接发展自己的实力、暗戳戳的和大汉对抗,那还是算了吧,这些家伙一个比一个缩头缩得快。

大汉这么大,怎么可能不出几个脑子有问题的?

还真以为自己生活在天堂啊。

至于文字狱什么的,没有必要。

因为一个人有心或者无心的话去杀戮,那是无能的表现。

第七百九十四章 乱战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门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头的四个字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会拒绝的办法第一七七三章 尉迟贞和尉迟霖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择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荩忱的野望第五百八十七章 谈判代表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职,谋定河东第一三二七章 曾经的梦魇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二八七章 士气浮动第二一九零章 激战荒原第九百二十二章 风入松间飒飒寒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点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二一四六章 从制定者到维护者第一千一十七章 严关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没得谈了第一六八九章 有结束,有开始第二零一五章 将士用命,攻破居庸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五六九章 圣人第一九一三章 给他拜个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七六五章 尉迟兄,某尽力了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汉第一三三四章 近乡情怯第二二八六章 汉羌一家亲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会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凶险第一五一二章 登陆地点第二二九九章 接皇后下班第九章 秘密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后的旨意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声中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里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乐,加更一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艺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队伍“麒麟才子”徐陵第三百二十七章 杨树枝纹饰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业大问题也大第一六四六章 战还是降,都是开门红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五百五十四章 愿者上钩第二零四三章 袍泽俱在,绝不言退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凭本事第一九九四章 海军,靠得住么?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难逃第一四二八章 灵武议战第二二四零章 汽车?火车?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七百零一章 两步走第一六二八章 大时代下的每个人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会做人第八十九章 听一言(第三更)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厂规划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八七零章 我捡便宜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二三零六章 两教之争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没正形第二百四十七章 顽强第二一七零章 廉颇未老,尚能饭否?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见萧摩诃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东忽西第一六零四章 弯路不可怕第十六章 不仁第四百一十六章 杀鸡用牛刀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东寨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一七四三章 轩辕关,全军冲锋!(补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汉天下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九十一章 陈叔陵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艰难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台的都不好惹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烦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东忽西第四百二十一章 唇亡齿寒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赏百金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二零六一章 明显的暗示第一一七二章 毁灭的力量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两路(传错章节了,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九百八十三章 这个气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