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虑

慕容伏允自己显然都没有料到,这个汉人将领竟然会干脆利落的砍了自己的脑袋。

这······这不符合天朝上国的一贯画风啊!

难道不应该是把自己送到洛阳去献俘么?

到时候保不齐还有一通赏赐砸下来,以表示天朝上国对于周围国家的“和蔼”态度,大家看看,仇敌都有这么好的待遇,你们还等什么,能投降的就抓紧投降,不想投降的也先表表态,当个藩属国乖乖听话也没有问题。

慕容伏允自问是读过不少汉家书籍,了解历朝历代做事风格的。为了稳定边疆的统治,对于这些心怀不轨的藩属国,天朝上国明明也都是以安抚为上,不然的话,也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保持对这些地域的控制。

因此慕容伏允实际上是有恃无恐的。

放眼整个高原,能够让周围部落都心甘情愿蛰伏的,只有他们慕容氏,梁屈葱还不够这个资格!

所以大汉想要稳定高原,就不可能没有慕容氏的帮助。

只要自己低声下气表示向大汉臣服之态度,那么就算是在洛阳走一遭又能如何,到头来自己还是可以安安稳稳的回到此地,依旧还是那个吐谷浑的王者。

自家兄长之所以敢贸然发起对大汉的进攻,还不是因为心中有数,认为打赢了固然是为吐谷浑立下不世之威名,甚至还有可能有机会中原逐鹿。

怎么这个大汉,不对劲啊!

容不得他多想,史万岁就已经手起刀落。

看着那一闪而逝的刀光,慕容伏允眼睛里剩下的就只有诧异。

即使是现在,这个落在大殿上,沾满了灰尘的首级,也依旧还保持着生前最后一刻瞠目结舌的样子。

而这个样子落在这些吐谷浑贵族们的眼中,自然让他们更加胆战心惊。

这慕容伏允在汉人心中的地位也不过就是说砍脑袋就砍脑袋的俘虏罢了,而他们呢?

他们还不如慕容伏允呢。

所以现在大汉不杀,已经是恩赐了。

一名名吐谷浑贵族跪倒在地,浑身都已经被汗水浸透,哪怕这是在寒冷的高原上、空旷的大殿中。

宇文忻就站在大殿正前,那应该属于汗王的位置,他当然没有资格去坐的,而且他也不会傻乎乎的去坐。

史万岁杀了慕容伏允,当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宇文忻吩咐的,而是早就已经得到了陛下的旨意,不然给史万岁和宇文忻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把活捉的慕容伏允怎么样,而且送到洛阳一个活的慕容伏允,在他们看来可要比脑袋来的有用。

不过陛下显然有陛下的顾虑。

宇文忻是能够感觉出来,陛下并不打算依旧保持吐谷浑藩属国的地位,让吐谷浑屏护自己的河西,而是打算把吐谷浑之地一口吞下。已经在湟水谷地展开的屯垦便是如此,与此同时,工部、商部和内府等等都派遣了大量的官吏随军进发,他们的任务多半都有着保密色彩,宇文忻是不怎么去过问的。

需要帮助就说,宇文忻会倾力攘助。

不需要帮助的话,那宇文忻一个字都不会问。

这也是李荩忱和裴子烈不约而同都认为宇文忻适合率军挺进吐谷浑的原因之一。身为北周降将、又是前朝皇族,宇文忻对自己的定位实在是太清晰了。应该做的全力去做,不应该做的,问都不问,一切和自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这种属下,最让人省心。

而宇文忻清楚,既然陛下打算把吐谷浑收归己有,那么自然就留不得慕容伏允这种曾经在吐谷浑一呼百应的人物。

当然了,现在大汉还是需要尽量稳定吐谷浑内部局势的,所以别的贵族,甚至慕容氏王族其余子弟,倒是没有杀了的必要,反而还有用得到他们的地方。

现在用慕容伏允的脑袋,正好震慑一下这些家伙,让他们乖乖配合大汉的工作。

其实宇文忻怎么也不可能想清楚的另外一点,是李荩忱本身对于慕容伏允这个家伙很是警惕。历史上的慕容伏允属实就是个狗皮膏药,恶心了隋朝又恶心唐朝,是“我错了,下次还敢”的典范,之后被李靖带兵一路追着打,又展现了自己跑路的本领,竟然一路跑到了西域的黄沙大漠之中,也让唐军完成了一次令人惊叹的远征。

现在的大汉,可经不起一支军队屁颠屁颠的跑到西域深处,所以为了以防后患,砍了吧。

甚至在李荩忱的心中,这个理由的重要性,更胜于其余的,只不过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也让李荩忱总是忍不住感慨,还是陈叔宝和宇文赟这两位老铁好对付啊,一个个乖巧又可爱,只要吃喝玩乐有了,别的什么都好说。造反?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甚至谁想要把他们再拉出去架在造反的“火”上烤,他们就跟谁急。

要是所有的对手都跟着两位这样,轻松就可以满足,那就好了。

————————————-

有了慕容伏允的脑袋,吐谷浑贵族们一个赛一个的听话。

那是得坚决拥护大汉的决定,大汉说什么咱们就干什么,把全部家底都掏出来也没有任何关系。

而实际上他们的家底也已经被大汉掏的七七八八了。

汉军入城之后,清点各家各户的奴隶,给他们自由,并且为他们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前往湟水谷地耕作,大汉会分配田地,还有一个自然就是听从工部的调遣,作为不错的劳动力,随着工部勘探队伍向高原深处进发。

这些奴隶久在高原上,无论是带路还是干活,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此跟着工部走,酬劳也是很丰厚的。

对于这些奴隶们来说,这两个选择无疑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所以往往年轻力大的就跟着工部去闯荡,而年老体衰的就前往湟水谷地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土地,以求能够安度晚年了。

这些奴隶,几乎就是吐谷浑贵族们最重要的家底。

不过大家对此并无意见,甚至巴不得大汉再多要一点儿、再多拿一点儿,这样大汉的注意力就不会落在自己的脑袋上了。

只不过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大汉都能杀了慕容伏允,却没有动自己的脑袋,更有可能是因为自己还有利用价值。

第二一三一章 龙门书院的新学生第一七三三章 匹马还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门来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学第一七一九章 胶着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国祸水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七十一章 时间第一八六八章 大军渡河第九百九十八章 战俘第二一三七章 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发展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结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获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儿至此(上)第二零四七章 征战经年,终有今日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标杆第十八章 布置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树第六百四十章 预料之中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种第五百二十六章 总有一天第一三三二章 没有都督的样子第五百一十章 试探第一八五一章 马,马!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赃不是收编第一五八三章 卖姊姊第六十一章 哨骑第八百六十八章 蜀中变化第五百章 天降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该先饿着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二一六五章 巡视陪都,名正言顺第二零五零章 此间诚意,贵使放心第一三九七章 静水之下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对峙,壕沟之间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纸般的巴蜀第四百一十三章 泸州城上第二三七一章 岁岁有今朝(本卷最后一章)第七百二十五章 请愿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场第一八六四章 强权大汉与分权北周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础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还没死第一三二一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一五九四章 秋来得快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八百七十二章 来者不善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赞同第六百七十一章 归来第一九一三章 给他拜个年?第一九二二章 绝不偏袒,问心无愧第一八三七章 花钱如流水第一五一六章 为了大汉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二一二一章 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啊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选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挣扎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年前的宁静第二零三五章 还挺匀称第二二五八章 开幕第五百四十七章 蝉要叫得响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战先怂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一八六章 萧氏的担忧第七百二十章 幸臣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一四六三章 班师回朝第一五六四章 内府也不富第七章 求死第七百三十章 后患无穷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二一五三章 大汉自有国情第七百三十四章 闷热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啸第一二五四章 万事开头难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一六零八章 苏湖熟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观的感觉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为营和直捣伏俟第六百五十八章 狮子大开口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为虑第二百八十章 名胜第一七七一章 尉迟老夫人的信第九百二十九章 汉王妃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种第一七八三章 内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来自荆州的试探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拧朕,还找借口?第一七一九章 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