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章华寺

章华寺就位于江陵城外台寺渊(今沙市太师渊)旁边,之所以名为“章华”,是因为这里是曾经楚国章华宫的位置,楚国灭亡之后,此处日渐废弃,当年的雕梁画栋自然全都了无踪影,只剩下一个又一个荒草丛中连绵的土台子,因此当地人又把这里称为“章华台”。

因为这里是那个曾经庞大王国的象征,又是“楚王爱细腰”等等传说流传出来的地方,因此虽然荒废,倒是经常有一些文人雅士前来吊古伤今。

南梁笃信佛教,因此在这章华台外建造了一个规模不算很大的寺庙,这便是章华寺,能够让远道而来的人在此歇歇脚、为佛祖上几炷香。当然此时的章华寺在旁边那些高大土台子的映衬下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庙,和后世就构筑在章华宫遗址上的章华寺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饶是这庙不大,也因为毗邻章华台的缘故,所以香火比较旺盛,再加上西梁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江陵这边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所以山中的大寺庙很难前往,不少达官贵人索性就来这章华寺上香还愿,是不是还能传出此处香火很灵验的说法。

然而今天一个上香的人都没有,大早晨起来,打着赤色旗帜的军队就将整个章华寺围的水泄不通,而就连不远处的章华台上下,也有南陈的步骑来往巡逻。

“这便是章华寺?”从马车上下来的陈叔宝神情郁郁,显然眼前这么一个略微有些破败的小寺庙并没有让他感到有趣,毕竟南朝四百八十寺,作为南朝都城的建康府周围,规模庞大的寺庙可是一点儿都不少,相比起来这章华寺可就逊色不少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章华寺虽然小,却是这江陵城周边香火最旺盛的寺庙,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山门到藏经楼,这寺中倒是一个都不少。”

只是陈叔宝对此似乎并不感冒,正想要摆摆手要回去,却被旁边的声音打断。

“皇兄,既然来都来了,便进去烧柱香吧。”乐昌公主虽然带着面纱,遮挡住了容颜,但是却遮挡不住她清脆的声音。

陈叔宝怔了一下,有些不情愿地点了点头,当先向前走去。

而李荩忱冲着前面的萧世廉使了一个眼色,萧世廉急忙跟上甩开步子向前走的陈叔宝。轻轻呼了口气,李荩忱压低声音:“多谢殿下为臣下解围。”

乐昌淡淡说道:“举手之劳,更何况本宫这也是为了太子好,若是让这么多将士跟着白跑这一趟,对于太子的声望可不怎么好。”

李荩忱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殿下既然要上香,请吧。”

“李将军何不一起?”乐昌并没有着急向前走。

李荩忱迟疑片刻,还是低声说道:“实不相瞒,末将并不信佛,所以这寺庙还是不进的为好,免得做出什么,在两位殿下面前出了洋相。”

乐昌轻笑一声:“佛祖带给人们的,是苦难之中的美好,又不是什么厄运。李将军一向是看得开的人,也是胆子大的人,怎么这一个小小的寺庙都不敢进去了?”

虽然不知道乐昌为什么今天这么健谈,李荩忱也知道自己没有再拒绝的余地,当即重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此次乐昌没有停步,径直向前走去,而李荩忱犹豫片刻,将佩剑解下来递给李平,自己快步跟了上去。

“两位施主请。”见到又是两人在亲卫的簇拥下走进来,迎接的主持急忙将手中准备好的香递给两人,他在之前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今天来的都是什么样的贵人,所以不敢怠慢。

乐昌接过来香,看也不看身边的李荩忱,径直走入大雄宝殿之中。而此时陈叔宝已经敬过香,不知道被萧世廉引着去哪里了。

跪在垫子上,乐昌恭恭敬敬的念了几声法号,然后将手中香插在香炉上。她身后的李荩忱也手持香向着佛祖鞠了一躬。

他不奢求佛祖能够普渡众生,只希望佛祖能够看在自己此时心还算是虔诚的份上,庇佑自己的梦想得以实现,也庇佑李怜儿、萧湘这些家人平平安安。

缓步走出大雄宝殿,周围已经没有亲卫跟随——一群甲士浩浩荡荡的冲入寺庙之中也不成体统。因此只有少数几个亲卫站在不远处的回廊下,毕竟这寺庙之中早就已经被搜查过不知道多少遍,自然不会有什么危险。

也正因此,没有人会知道乐昌和李荩忱正说什么。

“李将军,”乐昌的声音很低,只有李荩忱能够听得见,“其实本宫也不信佛。”

李荩忱怔了一下:“可是殿下······”

“只要心诚,信与不信又有何区别?”乐昌轻笑一声,“本宫相信,本宫刚才跪下祈祷的时候,其心是诚的,那么佛祖也会保佑。”

李荩忱不由得苦笑,陈顼还真是生了一个钟灵毓秀的好女儿,只是可惜······李荩忱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愈发感慨。

只是可惜陈顼没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好儿子啊。

陈叔宝无聊的打着哈欠走了过来:“这地方就是一个半大庙宇,没有什么好看的,我们还是抓紧去下一个地方吧,之前李将军你也说过,就去那个华容道!”

李荩忱急忙应了一声,旋即下意识的看向萧世廉,萧世廉落在陈叔宝身上的目光满是不屑。而乐昌似乎也察觉到什么,不过还不等她回过神来,李荩忱已经不动声色的向前迈出一步,挡住她的视线。

乐昌若有所思的看着李荩忱的背影,却什么都没有说。

而这一切微小的动作显然都没有引起陈叔宝的注意,这位太子殿下心心念念着的还是那一片山水,至于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什么动作,与他何干?

从本质上来讲,陈叔宝还是一个标准的喜欢寄情山水的魏晋名士——如果从他的诗作水平来看算得上一个诗词大家的话——所以显然对那些山林的兴趣远远高过这些庙宇。

李荩忱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这个陈叔宝又是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啊。

第四十九章 乱战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二零一三章 没有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第六百三十章 异动第一五一一章 海陆军登场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二二一四章 陛下对军队的掌控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犹豫第一七四八章 嵩山月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二百三十五章 冲过去第五百三十六章 铁骑卷尘来第一三二四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娇第三百七十一章 剑指何处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八百七十八章 长安大第一五三九章 宣华夫人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残酷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四百九十八章 难测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一六九九章 骑兵的肉搏战第九百八十四章 业火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一六八二章 突进,羽林骑!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到那一天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类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钟离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对眼时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顺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识,以后是朋友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后腿的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爷的玩笑第一五九九章 调皮的陈宣华第一二五九章 矛与盾第一四零七章 国丈受惊了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一八九九章 断了腿的驸马不足为虑第一四六九章 对世家开刀第一九零四章 汉军兵线第一五六八章 药房第一四五零章 出卖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第一二五六章 风雨长安第一七一八章 要拦住他第二百七十五章 莺啼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无情第一八三三章 来者不拒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一九六四章 战争,近在咫尺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当举荐第一三三九章 韦孝宽的挣扎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动作的宇文招第一一六七章 长处和短板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当别人家的孩子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九八三章 会师山巅第七百七十章 霹雳车第九十八章 习武第一六八二章 突进,羽林骑!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见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圣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挣扎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三四五章 皇帝,是真正的皇帝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惨案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二三三九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报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陈宣华不学好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二一五三章 大汉自有国情第二三七一章 岁岁有今朝(本卷最后一章)第一五六八章 药房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国事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过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九三六章 海运的发展第一五零九章 焕新颜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八四八章 平静之下第一六三四章 市场的胃口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内第八十章 款待第六十一章 哨骑第一七一二章 见风使舵最擅长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九七二章 甲骑,不可不防第九百二十七章 欢迎回家第一千五十二章 万民之请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