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来客

李平快步走上来,低声说道:“将军,濮人的使者来了。”

李荩忱怔了一下,微微颔首,这些濮人来的倒是快。而萧世廉显然也知道这件事,顿时来了兴致。倒是顾野王是今天初来乍到,还有些诧异。

他虽然没有到过巴蜀,但是在来之前却把巴蜀的情况向几个船老大询问的清楚,知道这濮人是什么来路。巴人八部,这濮人是最温和的一部,现在濮人来联络李荩忱,是不是说明巴人决定追随李荩忱了?

顾野王可是知道这些巴人有多大能耐的,也知道几年前他们在巴蜀之地掀起的腥风血雨。因为和北周有深仇大恨,这些巴人当然不可能去找北周,所以来联络李荩忱是必然的,当下里也释然。

李荩忱微微一笑,看向顾野王和萧世廉:“走吧,咱们也去见见这些濮人,说不定以后还有很多要仰仗他们的地方。”

眉毛微微皱起,顾野王低声说道:“巴人之前会祸乱巴蜀,现在更是不好说,将军如果用巴人,会不会有些冒险······”

李荩忱和萧世廉的脚步都是一顿,李荩忱沉默片刻,淡淡说道:“顾公,话虽如此,但是现在某手上的人马太少了,所以必须得冒险试一试了,否则某也没有把握真的能够在北周的大军潮流之中全身而退。巴人想要依靠某来报仇,而某也需要他们。”

顾野王顿时沉默了,李荩忱手上的兵马多少,实际上他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数量,而且身为一个文官,他思考事情的方式肯定不是以李荩忱的兵马多少,因此现在李荩忱骤然提到这件事,让顾野王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毕竟在顾野王的潜意识当中,李荩忱应该有足够的实力来对付北周的威胁。从他知道这个名字开始,这个名字就一直代表着胜利甚至是奇迹。

李荩忱的忧虑,这还是顾野王第一次见到。

继续走到门槛处,李荩忱沉默片刻,低声说道:“顾公,你的担心,某明白。但是无论巴人想要什么,某都得抓住这一股力量,哪怕是饮鸩止渴,某也得先让自己强大起来。”

顾野王沉默良久,只能微微颔首。李荩忱将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能说什么?此时顾野王心中只有深深的叹息。

只有此时此刻站在这巴郡,他才能够体会李荩忱到底都克服了怎样的困难。以孤军入巴郡,这个年轻人就这样披荆斩棘,打下了这么一方天地。而他现在为了守住这一方天地,更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迟疑什么!

似乎觉得顾野王还有顾虑,李荩忱紧接着又解释了一句:“顾公,某如此努力,不过是想要在这乱世当中挣扎出来一条道路罢了,而这些巴人,某觉得他们有着一样的想法······”

“世忠!”顾野王这一次出乎意料的直接打断了李荩忱。

而一直对这一切置若罔闻的萧世廉,此时扭过头,冷冷的看着顾野王。他知道顾野王的顾虑在哪里,但是他更清楚,现在的李荩忱需要巴人,正如巴人需要李荩忱一样。

因此如果这个老顽固要阻挡李荩忱的话,那他萧世廉也就不会再袖手旁观了。

李荩忱扭过头看着顾野王,等着他开口。而顾野王下定决心一般:“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你也且等等老夫,老夫手脚慢啊!”

李荩忱和萧世廉下意识的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李荩忱上前搀扶住顾野王:“某倒是忘了这一点儿!顾公可要恕罪啊!”

顾野王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老夫这手脚是跟不上你们年轻人了,不过你可不能小看了老夫,留下来帮着你们守着这家业的本事还是有的。外面风浪虽大,但是年轻人就该出去闯荡,放手去!”

李荩忱和萧世廉随之哈哈大笑。

他们很清楚,顾野王虽然还是放不下自己的架子,但是至少已经承认自己在判断谋划上比不得李荩忱,所以干脆坐镇后方,一副听从李荩忱安排调遣的样子。

这对于一般在年轻人面前都是心高气傲的老臣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突破了。

至少对李荩忱来说,顾野王能够做到这些,足够。

——————————————--

杜齐双手交织在一起,恭敬的站在堂下。

虽然巴蜀的冬天不算很冷,但是这巴郡怎么说都是都在群山环抱之中,阵阵山风之中还是带着寒意。不过身材看上去并不怎么壮实的杜齐对此毫不在意,只是这样站着。而他身后的几名随从同样一声不吭,只有目光不断地在周围扫来扫去,显然对这陌生的地方充满警惕。

“将军,这位就是濮人的少族长杜齐!”李平快步走下台阶。

李荩忱大步走下来,而杜齐不等李荩忱走到他身前,就先拱手:“濮人杜齐参见大陈荡寇将军!”

李荩忱微笑着还礼,并且向杜齐介绍了身后的萧世廉和顾野王。

巴人应该算是蛮夷部落之中最靠近汉人文化的了,他们的姓氏多数都和汉人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曾经成汉的建立者李特就是巴人八部之中的賨人,也就是俗称的“板楯蛮”,其姓氏就是“李”。

而濮人之中姓杜者不少,其中最出名的自然就是蜀王杜宇,杜鹃啼血,便是杜宇的典故。这么多年来,执掌濮人各部落的也是杜氏。杜齐正是这一代老族长的嫡长子,未来濮人部落的统领者。

濮人的居住地集中在巴郡,尤其是巴郡西北和合州一带,这一带的山川已经大多数在李荩忱的掌控之中,再加上濮人是巴人八部之中性格最为温和,和汉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对最好的,所以这一次濮人率先按捺不住前来找李荩忱,也在情理之中。

更重要的是濮人上来就直接派出了未来的家族执掌者,其中的诚意已经不言而喻。

上下打量着眼前的杜齐,李荩忱不由得感慨一声。此人对自己态度谦恭,并没有丝毫未来族长的架子,但是也并没有见面就点头哈腰,对礼数的尺度拿捏得很到位,显然是个心思缜密的人。

显然顾野王也发现了这期间的关窍,不由得打起精神。

果然巴人能够在这巴蜀之地繁衍生息这么多年,甚至还能一度占据巴郡,并没有像蜀人那样被汉人完全同化,还是有些本事的。

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四三三章 且战且走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二三零八章 大汉的江南第一七一九章 胶着第八百三十章 稍显既逝的笑容第一五六六章 预算和预案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七六九章 将将之才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二二二二章 虚晃一枪第五百一十章 试探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条建议第五百六十七章 战溪谷第三百四十八章 过三峡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犹似在梦中第二二六一章 张掖城外的乱战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为什么很有干劲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六四二章 临阵,重甲士的威力第七百七十三章 会好好考虑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戏诸侯”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七九二章 纠结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齐鸣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门来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与弃子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处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八百九十二章 惨叫声第一四六三章 班师回朝第一三八一章 杨素的八卦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诗会第一千三十七章 楼船瓜洲外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二二八五章 军垦第一六四七章 潼关下,火炮初战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惫第一七八九章 顺理成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还是过第一三零八章 军心溃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四百五十章 胡闹第六百一十八章 杨素献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诏书第一八四二章 风箱里的老鼠第七百零五章 大变将起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观的感觉第一八九一章 禁卫军,渡河!第一二二八章 对酒瓜洲渡第一一一九章 你们的名字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万世基业第二一六零章 册封太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二零五五章 战还是和?第四百九十章 动向第八十二章 女儿红第一七七二章 坑儿子的爹第一百八十章 军营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样的宇文亮父子第一千四十九章 后宫规矩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灵武是底线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话第二零五四章 持节北方,比肩苏武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的主人,新的时代第四百七十二章 孙家门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里第二二八四章 西宁第一千九十二章 灵武敌踪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乐第七百七十七章 鹅卵石和统筹第一九一零章 鲜卑人的心,也在变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床的原因第一二三二章 鸡汤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四九零章 天圆地方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车薪也算给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二一二一章 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啊第二百九十六章 争执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难,安民难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钩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优越性第七百三十四章 闷热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锐第二三五九章 忽闻河东狮子吼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个聪明人第二零九九章 祸起萧墙,我自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