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润物细无声

“这几项事宜先落实下去,”李荩忱对几名跟着他快步走过回廊的吏员吩咐道,“从城中粮草的统计再到那边几个街道的修缮,都不可忽视。”

“诺!”几名吏员急忙答应,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激动的神情,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得到李荩忱的召见真的是少有的荣幸,毕竟现在李荩忱是什么身份地位,大家都心知肚明,已经俨然是巴蜀的土皇帝了,而能够得到这样的人的召见,这可不是之前一个小吏能够想象的。

因此李荩忱安排吩咐下来的任务,他们更是要竭尽全力去完成。

实际上这些都不是什么大事,主要还是李荩忱势力接收蜀郡之后的善后,但是李荩忱能够在诸多事务之中敏锐的察觉到这些细节,就已经足够让这些吏员惊讶,似乎李荩忱每时每刻都在和他们一起工作,否则他们根本无法想象这样的疏漏是怎么被李荩忱发现的。

这更让这些吏员们打起精神,说什么下一次不能让李荩忱找到瑕疵和纰漏。

几名吏员快步离开,而跟在后面一直没有说话的唐亦舜微笑着说道:“现在看来这些家伙都充满斗志啊,将军这一次直截了当的指出了他们工作上的欠缺,定然让他们之后不敢松懈。”

李荩忱摇了摇头:“这也是从市井之中听到的一些言论罢了,毕竟有时候高处不胜寒,想要温暖自己,还是得主动跳入到凡尘中去啊。”

“高处不胜寒······”唐亦舜咀嚼着李荩忱这句话的含义,若有所思。

此言不假,为君者、为上官者,往往会因为身在高位而被奸佞和昏庸之辈闭塞视听,因此只有主动融入到红尘之中,才会知道自己颁布的政策错误在哪里,又有多少不符合社会规律的。

养在深宫中的皇帝,总是很难取得有如开国帝皇那样的丰功伟绩,有的时候变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他们久在高处,已经不知道什么是人间百态。

李荩忱沉声说道:“能够发现这几点问题也是因为凑巧罢了,不过也说明这些问题在民间也不是一次两次讨论到了,能够尽快解决终究是好事。”

唐亦舜微微颔首,而李荩忱紧接着说道:“某看这几个官吏都是老成稳重之人,倒是可以托付给他们一些更重的任务,而类似的人选在各处州府也要开始挑选。”

“遵命!”唐亦舜急忙应了一声。

李荩忱微微眯了眯眼,抬头看着天上的云。说句实话,如果让他选择的话,他更倾向于先在蜀郡这一处展开这样实验性的委任和提拔,在一年甚至两三年之后可以确定效果还不错,再推行下去。可是现在李荩忱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他必须要尽快通过这种办法来稳固自己尚且脆弱的统治根基。

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要让巴蜀的百姓知有李荩忱,而不知有南陈,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可李荩忱是他们的统治者,甚至李荩忱还想要通过自己正确的政策在这些百姓的心中建立对自己的拥戴乃至于信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真正有外侮的时候,整个巴蜀,无论是汉人还是巴人,无论是文官商贾还是士子将士,都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李荩忱清楚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是他想要一步步的去实现这些。巴蜀是他的根基之地,他要将巴蜀彻底团结成一个整体,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整体。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荩忱在没有足够的人才和资金支持下,很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能先通过尽量完善这些现有政策上的缺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只是不知道这种悄然的改变是否真的能够让民心随之而变,不过不尝试一下又如何知道?

李荩忱在这个时代做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尝试了。所以李荩忱并不害怕去尝试,他很清楚,如果不去尝试的话,自己更没有资格去挑战原本的秩序,去问鼎之轻重。

唐亦舜领了命令,也不多犹豫,向李荩忱告辞之后快步离开。他本来就不是那种拖泥带水的人,现在李荩忱已经将任务安排给他了,唐亦舜当然不会再多于此处盘桓。

说到底唐亦舜也是一个正值壮年的人,对于李荩忱逐渐勾勒出来的蓝图,他可是非常的感兴趣,并且很乐意能够在其中增添上自己的名字。

目送唐亦舜离开,李荩忱正想转身返回书房,昨天写好的委任命令,今天看来是可以发下去了,而此时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抬头看去,自己的亲卫队长李平正有些犹豫的站在那里,见到李荩忱走过来,却并没有着急迎上。

“怎么了?”李荩忱不由得好奇问道,李平这小子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这样为难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将军,外面有人求见,”李平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这是他的名剌。”

名剌是古人拜会上官和长者时候递上去的帖子,可以理解为后世的“名片”,因此名剌一向讲究庄重大方,甚至有的富贵人家还喜欢用烫金名剌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重视。

可是李荩忱眼前的这名剌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竹片,上面用毛笔写着几个字,龙飞凤舞,可见来者的潇洒。

李荩忱只是看了一眼,不由得皱了皱眉:“人在哪里?”

“门外相候。”李平急忙说道。

————————————————---

春雨细细密密的下着,整个建康府都笼罩在这雨中。

而沈君高端坐在桌案前,桌案上摆着一杯清茶,清茶显然是刚刚沏好的,依旧冒着淡淡的雾气。

脚步声匆匆响起,紧接着传来下人伺候更衣的声音,不久之后傅縡有些狼狈的走过来,他的衣服袖口沾染了些许水渍,不用想也知道,刚才肯定是直接披着蓑衣斗笠走过来的。

沈君高见到傅縡走过来,笑着说道:“一向无争的傅縡傅公,怎地如此狼狈着急?”

傅縡信仰佛教,平时总喜欢手中攥着佛珠子,也是东宫群臣之中性格最为平淡温和的,此时狼狈和无奈的样子倒是少见,也难怪沈君高会开口笑话他。

“现在这天下风云激荡,都已经乱成什么样子,倒是沈公你在这里能够悠闲的品茶、稳坐钓鱼台。”

第一四六零章 背水一战第一七二六章 赵王,不能见死不救第一五四零章 羡慕是真的羡慕第一二二五章 修仙党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门生第一一六七章 长处和短板第四百一十六章 杀鸡用牛刀第一千二十四章 后尘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时间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一一一零章 阵法变化第三十三章 对策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锁链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二百六十章 战旗第九百五十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节上传错误,补偿加更一章)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七九五章 僵持和发展第七百四十二章 没有动静第七百二十章 幸臣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尴尬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谁敢!第一一三七章 这是各取所需第一六八八章 王轨的去向第一六九九章 骑兵的肉搏战第一五四零章 羡慕是真的羡慕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灵武是底线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劝降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与信任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三三一章 困兽犹斗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三百四十章 岁岁因何折绿柳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开花,中路突破第一六七二章 混账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辙第一百九十五章 将令第一二五三章 扩大范围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里第一九三五章 这就是朕的底气所在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钩第一六五六章 万众一心第七百三十四章 闷热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雾第一五一八章 群众的力量第一五五七章 拐杖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渔翁之利者第二百一十四章 缠战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茧第四章 桃源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华夏一体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二三六一章 产业定位不准确第一四七二章 从南阳向洛阳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粮仓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变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惊涛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请第一一八四章 联络宇文赟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子连狗都不如?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二百二十八章 诅咒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千九十九章 约定?不值钱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门来第一六零零章 谁能同去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一九一五章 停战的默契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愿意和不愿意第六百四十章 预料之中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五五二章 胜了也有头大的事第两千零一章 “如数”,“足额”第一四八二章 朱红色殿门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二二一八章 跑还是战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一三八三章 宇文忻的建议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还没死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六零八章 苏湖熟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辙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阵仗第一一七零章 当岳父上瘾?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栈桥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张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