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

徐陵沉声说道:“现在周人那边有内乱的迹象,李荩忱不可能没有一丝察觉,更或者说李荩忱已经准备插手其中了。但是周人的内乱到现在不过只是一个苗头,已经有几天没有动静了,说明他们也在想办法解决矛盾或者转移矛盾,李荩忱想要独自卷入这庞然大物的内斗之中不啻于巴蛇吞象,所以他需要我们的帮助。”

陈顼缓缓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

李荩忱能够在年余之间从一介白丁变成现在坐镇一方的大将,平步青云的速度甚至还在萧摩诃之上,陈顼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是怎么提拔起来的李荩忱。

但是事已至此,竖子成名,陈顼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而他也更清楚,李荩忱要远比自己想象中的难对付。

而徐陵紧接着说道:“李荩忱想要和我们达成一致,就必须要表示出他的诚意,他同意前来京城就是他的诚意,但是必须要携带兵马则说明他也想要向朝廷说明自己不是好欺负的,至少不是任意宰割的,李荩忱至少是想要维护现在他已经有了的。”

“巴蜀已经落入他的掌控之中,朕想要将巴蜀重新收入手中又岂是那么容易。”陈顼哼了一声说道,“如此说来,李荩忱提出这样的条件更多的是想要表示对朝廷的警告,而不是想要彻底拒绝?”

徐陵斟酌说道:“李荩忱也不是一个人,他的手下也有众多的官员,而显然这些人已经和李荩忱荣辱与共,老臣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还请陛下不要见怪,一旦李荩忱出现什么不测,恐怕陛下对于这些李荩忱的属下也不会客气。”

对此陈顼也并没有反驳,他知道徐陵说的是事实。一旦将李荩忱解决了,陈顼并不打算便宜萧世廉、裴子烈等人,哪怕他们和朝中朝外臣子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反过来,这些人肯定也心知肚明,尤其是那些巴蜀的降将甚至还有李荩忱拉拢的巴人,所以他们肯定也会竭力反对李荩忱前来建康府冒险,因此李荩忱携带兵马前来,很有可能也是他们内部之间的一个妥协的结果。

如此说来,李荩忱会直接提出这样的条件,也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到这里陈顼也有些恍惚,似乎有好久徐陵都没有这样直截了当的和自己说话了。

想到这里,陈顼在心中轻轻叹息一声,他不知道错在谁——至少现在李荩忱崛起并且表现出来强烈的不臣之心和陈顼已开始担心的并没有什么两样,说明陈顼基本的提防和打压并没有什么错,虽然这种手段最后也没有阻止李荩忱的崛起。

“陛下以为臣所言可有道理?”徐陵此时试探的问道。

陈顼这才回过神来,伸手撑着桌子,低声说道:“如此按照爱卿的意思,应该同意李荩忱的这个要求了。”

徐陵当即郑重的一拱手:“陛下,臣以为是。”

顿了一下,徐陵紧接着说道:“朝廷只要对李世忠以诚心,李世忠在这建康府一支孤军显然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更何况陛下只是关心李世忠要求率领兵马入京的事情,却还忽略了一点。”

“哦?”陈顼脸上的愁色消散几分,好奇地问道,丝毫没有在意徐陵对李荩忱的称呼已经缓和了不少。

徐陵微微一笑:“李世忠只是说了想要入京城夸功,但是却并没有说要携带多少兵马,可以说在这个上面和朝廷还是有可商量余地的,李世忠想要的或许只是自保的兵力,既然如此,双方都没有恶意的话,陛下何尝不可以给李世忠这个机会?”

陈顼怔了一下,直直的看向徐陵,而这一次徐陵没有犹豫和退缩,直接迎上陈顼的目光,郑重的点了点头。

陈顼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重新坐了回去,并没有说什么,但是一切都已经在不言中。陈顼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压李荩忱,现在让他同意这个条件,不啻于承认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对于陈顼来说这也是很难接受的。

想要让如此一个心高气傲的人承认自己错了,岂是那么容易。

可是他也清楚这是不得不做的,至少之前陈顼的几次努力都证明,现在陈顼想要在南陈和北周的对峙上打开局面几乎不可能,所以陈顼需要有人来指点迷津,而显然已经取得了荆州和巴蜀这两次胜利的李荩忱就是陈顼最好的选择。

南陈需要继续打开局面,陈顼也不想放过眼前这难得的好机会。但是从现在徐陵的表态上他已经能够很清楚的看出来,继续在荆州和淮南两个方向发动进攻显然已经不足以得到朝臣的支持,之前的几次失败证明北周在这些战略要地上的防御是很完善的,南陈贸然直接进攻只可能撞得头破血流。

而相应的,如果真的犹如徐陵所说,现在的李荩忱也需要一个盟友,毕竟北周内乱这么大的一口肥肉,李荩忱自己也不可能一口吞下。只要李荩忱和南陈能够保持一致,那么从这一场内讧之中占到便宜自然是不言而喻。

只要自己服软······一切似乎都要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陈顼只觉得有些无力,对于李荩忱,打压已经不是最好的办法,事实证明现在的李荩忱已经完全有另立山门的本事,而这样反过来的拉拢,不知道是让南陈有一个强大的盟友,还是又有了比北周还要难对付的威胁?

下定决心,陈顼闭上眼睛,沉声说道:“如爱卿所言,李荩忱入京别有二心的可能非常小,那朕同意又何妨。朕······准奏。”

至少这样做应该不会让事情继续像现在这般继续向着更加不利的方向发展吧······

而徐陵又何尝不是轻轻松了一口气,实际上他自己的心中也没有多少底,听到陈顼这两个字落在地上,心中的这一块大石头房才算跟着落地。

郑重的一拱手,徐陵声音洪亮:“臣遵旨!”

他的心中则默默地念一声:李荩忱,虽然不知道你想要做什么,但是老头子也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第一八一四章 调动第八百一十四章 请命第一五三四章 忧患意识第七百章 还不冷血第一九八三章 会师山巅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变第一八四三章 别无选择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一六四三章 贫富差距第一千八十五章 让他滚过来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决战方案第九百六十七章 乐昌的请求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学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业大问题也大第一八零四章 应战才能避战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枪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床的原因第一三八七章 把长安融入大汉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会被打第八百三十章 稍显既逝的笑容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岭南之幸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四百五十章 胡闹第一二二七章 树干第一七八三章 内城第八百一十章 见死不救第九百二十五章 双全法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边第一六一六章 水师演练第二零一三章 没有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第二零一一章 枭雄梦碎第四百八十一章 发火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四六三章 班师回朝第七百零二章 孔范第一四四零章 后生可畏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百二十章 猜测第一五零七章 没有来源啊第一一七九章 引领思潮第一八一六章 “离经叛道”的二刘第五百八十七章 谈判代表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九七二章 甲骑,不可不防第六百八十章 该信任谁?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来天欲雪第一千六十一章 乐昌和张丽华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六一四章 内河水师不是咸鱼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骑兵的突进第三百五十章 码头第一一七零章 当岳父上瘾?第一八九二章 华夏的民族精神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一七六四章 王谦的准备第二二九七章 这个忧,不分好不好?第四十五章 弥留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一二六三章 猪队友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四百一十三章 泸州城上第一一七三章 年关第三百三十八章 池上鸳鸯啄翠羽(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灵武是底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灵武是底线第五百四十一章 狠辣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一九三六章 海运的发展第一四二三章 读书人的事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三百六十三章 难以拒绝第八百七十六章 乱世的主题第一六六五章 战情如火第二十六章 穿云第一八四六章 韩擒虎的杀威棒第二一一八章 陛下之寿三千霜第五百七十八章 质疑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二一零三章 亲守此地共存亡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难违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国祸水第一九零五章 达奚惎的挣扎第三百零三章 看在后辈面子上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当为河东首义第一五一八章 群众的力量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势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八百零五章 诱饵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儿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