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大变将起

牛弘瞥了他一眼:“我不是,但是你也算半个。”

对于牛弘的拆台,杨素只是一笑,不可置否。而牛弘显然不想在这上面接着和杨素扯皮,在这方面他就没有赢过,直截了当的转移话题:“刚刚收到的消息,齐王殿下今天在朝堂上和随国公发生了口角,好在双方属下保持了最大的克制,拽住了两位,不过齐王殿下对于陛下最终开口偏袒于随国公很不满意,当场拂袖离开。”

杨素微微颔首,却似乎看上去并不惊讶,牛弘不由得诧异问道:“这么多天来你不是一直在等着京城的消息么,怎么现在听到了自己想要的,反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杨素淡淡说道:“憋得久了,自然就到了爆发的时候,不要忘了齐王征战天下,这爵位和官衔都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如果不是他曾经几次拒绝了先帝的封赏,恐怕现在的位置更在随国公之上,真的想要推翻陛下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也不是没有先例······”

牛弘神情也凝重几分,用不到先例,现在南边的陈顼就是这么将皇位夺到手的,所以宇文赟对于宇文宪很是恐惧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谁能知道众所周知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宇文宪真的不会一直没有二心,说到底还是因为那高高在上的金光闪闪的位置是在太诱惑人了。

可是让牛弘无奈的是,陛下怎么就是没有发现,相比于一直在隐忍的齐王,在先帝时期有的时候就已经展露出来野心的杨坚才是真正需要提防的人,此时陛下如此信任杨坚,又怎么知道杨坚不会是另外一个觊觎皇位的人。

陛下在这个时候应该做的不是单纯的偏袒,而是努力在两个权臣之间追求制衡啊,有的时候有两个权臣相互制衡可要比完全落入一个人的掌控之中来得好多了。

只是可惜陛下明显没有看出来这一点,更或者说杨坚之后表现出来的顺从和服从已经让陛下彻底被蒙蔽了双眼。而偏偏这种人相比于齐王那种全部凭借实力获得自己现在地位的人难对付的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永远是那一只最终获利的黄雀。

杨素看着牛弘,一摊手:“以齐王的脾气,能够忍到今天也是不错了。某还以为齐王会早两天就憋不住了。”

牛弘顿时瞪了杨素一眼,齐王和随国公杨坚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身为北周臣子,大多数人还是想要两个人可以携手共进,毕竟无论怎么说这两个北周朝廷的支柱人物如果出现什么矛盾,对于整个北周朝堂的影响都是地震式的,而这意味着很多人都要面临两难的选择甚至是生死的判断。

可是眼前这个家伙却怎么看上却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而杨素的声音旋即低沉下去:“里仁,某在京城之中已经安排妥当了,家里的几个老人会出手帮助齐王的。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你明白是什么吗?”

牛弘顿时怔住了,静静看着杨素。

而杨素并没有多说,同样紧盯着他。

良久之后,牛弘缓慢而郑重的一点头:“我已经忍受够了这种密云不雨的压抑,你杨处道有多少本事,我也不是一天两天知道了,所以我相信你的选择。”

杨素一挥衣袖,笑着说道:“风云一动,大变将起,我等亦当做风云人物!”

这一次牛弘没有多说,只是微微一笑。

————————————————-

李荩忱看着眼前的快报,默然不语。

这是从襄阳前线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

宇文宪在朝堂上和杨坚大闹一场,可以想象双方已经不会继续忍耐了,接下来必然就是全力发动。而实际上现在整个北周国内早就已经是剑拔弩张。

韦孝宽麾下的兵马则也已经出阳平关,眼见得就要开到三辅之地,可以说大有一言不合就“进京勤王”的架势。其余在长安以北的杨坚所部也开始陆续南下,将雍州等地先行掌握在手中。

相对应的,宇文宪也开始大规模的调集兵马。他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多年,在京城之外部将众多。其中镇南大将军王轨陈兵淮上,襄阳总管尉迟迥兵进武关,而宇文宪的弟弟、陈王、并州总管宇文纯则率军自晋阳南下抵达邺城,接管留在邺城的宇文宪旧部。

宇文纯也没有丝毫的停顿,整顿兵马之后转而分兵一路向壶关走上党准备前往蒲坂,从蒲坂津渡河就能够抵达长安,之前北周和北齐曾经围绕这里爆发过几次大战,最终北周挫败了北齐的进攻,并且使得双方的强弱颠倒。

北齐丧失了大量兵马以及最后一个可以冲入关中的薄弱之处,再也没有力量在除了洛阳之外的其余方向对北周发动进攻,从而使得宇文邕在进攻北齐的时候可以反过来选择这里作为突破口。

作为曾经参加过灭北齐之战的陈王宇文纯来说,当然清楚蒲坂津有多重要,所以这是他的第一目标。而之外他还分兵南下先行渡过大河,大有和王轨合兵一路进攻洛阳的架势。

从整个战局上来看,宇文宪麾下的兵马已经对关中和河洛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在蒲坂津的宇文纯和武关的尉迟迥实际上已经半只脚踏入了关中的地界上。要知道过了蒲坂津就是渭南,而过了武关就是关中的腹心——蓝田!

如果不是现在宇文宪在京中没有陛下和朝臣的支持而处于劣势,因此尚且保持着最后一点儿克制,想来宇文宪所部也已经冲入关中。

这内战显然已经一触即发,尤其是现在李荩忱所部和南陈在荆州、淮南的兵马一直没有动静,完全是一副隔岸观火的架势,更是让北周的将领和官员们准备放开手脚、大打出手。

而或许他们并不知道,越是这种安静的背后,越是沉默却逐渐靠近的危险。

李荩忱凝视着这一份战报,觉得自己就像是凝视着一场血与火、杀与伐的深渊。

这一场大变,恐怕就要拉开帷幕了吧。

而按照朝廷的安排,还有三天就是大婚的良辰吉日,现在双方已经开始准备一应事务。

大变将起,希望自己可以恰逢其会。

——————第八卷御街行完————-——

第八卷结束,主角的建康府之行也将进入最后阶段,借用书友@書蟲100781的书评总结:首府之行,砥砺多磨出好事;夸功之路,一波三折见人心。新的一卷即将开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权倾南北》哦~

第一八二一章 两个混世小魔王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发展第二零五五章 战还是和?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后第一三八五章 给尉迟迥的信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个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会有那么一代人(如约加更!)第五百五十七章 杀意浓第二一七三章 男儿至死是少年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二三六二章 亲眼所见方为真第一一七一章 火药第八百八十章 于氏之困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鸳鸯啄翠羽(下)第一九二四章 尔是何等官职第一二七八章 年轻人的把戏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义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无方,臣妾有罪第二零三七章 大汉,前进!第一四九七章 吴郡的人,出列第七百零五章 大变将起第四十九章 乱战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四四六章 不试试怎么知道第二二三一章 什么样的大汉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艺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欢喜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三零二章 你们要觉得丢人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二零三四章 以德服人第三章 邻里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九百一十章 初见李渊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报第四百零三章 沙盘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鱼第一千四十九章 后宫规矩第一七四四章 万户侯的诱惑力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艰难第一八九一章 禁卫军,渡河!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为第一一四二章 风雪刀光第一八一六章 “离经叛道”的二刘第九百七十一章 两线作战第二零四七章 征战经年,终有今日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选第一千五十二章 万民之请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顽强第一三三二章 没有都督的样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诗书教化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风起云涌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艰难第七百二十章 幸臣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四百二十六章 远方的来信第一千五十九章 开皇?大业?第二二二八章 张掖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二一八四章 合围和解围第一二零零章 华夏的文艺复兴第四百三十一章 条件第五百九十六章 议论汹汹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从未改变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离心”第一三二七章 曾经的梦魇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一四零章 温水煮青蛙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仓道中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绯闻满天飞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战场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两千零九章 陆战队的强大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杀上去真的对吗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二一八零章 披挂上阵,恍惚少年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二零七四章 黄金的分配第一一五六章 祸水西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