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为上计

这样当然也是为了确保前来拜访的李荩忱的人不会因为种种原因被挡在门外。

乐昌公主本来就对李荩忱有好感,这是众所周知的,同时在诸多皇子皇孙之中,宁远公主无疑是和乐昌殿下最为亲密的。这个时候能够帮着乐昌殿下前来送消息并且还称呼李荩忱为“姊夫”的,肯定就是宁远殿下了。

李平当然也知道宁远公主之前一句话都不说也是为了能够保守秘密,不过现在李平想想也有些后怕,如果宁远殿下真的被自己的手下挡住而不得不离开,那说不定就要坏了将军的大事。

不过转念一想,李平也不得不感慨一声。大家都知道乐昌殿下对李荩忱的心意,可是现在有什么突发情况乐昌殿下还愿意冒着风险让自己的妹妹前来送信,更能够证明乐昌殿下是真心的喜欢李荩忱。

说实在的,这些亲卫们私下里也不是没有八卦过自家主将的后宅主人。真的要论起来,那肯定是跟在李荩忱身边走南闯北、一直不离不弃的萧湘最受拥戴,萧湘当初走山路一路追着李荩忱,本来就让很多知道了这件事的人感动,而且萧湘平日里对这些李荩忱身边亲卫也是没的说,经常帮他们修补衣甲或者做好了一大锅汤犒劳他们,让大家对这个小主母很是拥戴和敬佩,甚至还曾经很多次为萧湘最终碍于身份没有办法成为李荩忱后院的主人而惋惜。

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乐昌殿下对于将军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李荩忱上下打量着站在眼前的小姑娘,哭笑不得。

不得不说,乐昌这个丫头还真的是胆大包天,竟然敢让自己这个小妹妹前来给自己送信,不过换句话说这似乎也是乐昌最好的选择了,恐怕谁都想不到真正的秘密寄托在这个谁都不会放在心上的小姑娘身上。

李荩忱上下端量着宁远,一年没见,宁远看上去又长大了不少,女大十八变,现在正是这小姑娘舒展身姿的时候,一想到之后宁远公主会变成史书上赫赫有名的陈宣华,李荩忱就有些期待,他倒是想看看这个能让杨坚和杨广父子都沉迷甚至不惜撕破脸皮的女子,到底是怎样的倾城姿色。

当然了,乐昌需要宁远送过来的消息李荩忱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孔范既然想要讨好李荩忱,这样烫手的消息当然是越快越好,不过这也反过来证明孔范应该是真心想要投靠李荩忱的,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刚才李荩忱刚刚从吴明彻的府邸回来,吴明彻的态度实际上还是很明确,城外几个兵营都在老爷子的掌控之中,到时候肯定会全力配合支持李荩忱,这都没得说,毕竟吴明彻已经明确表态要站在李荩忱这一边了,在朝堂上也是屡屡回护李荩忱,在很多人的眼中已经是不折不扣的李荩忱同党,所以此时就算是他想有什么改变也来不及了。

更何况说到底诸如吴明彻、徐陵这样的老臣,本来就是东宫的肉中刺、眼中钉,只要有一天权力还在他们的手中,东宫自然就没有办法掌握军政大权。而且东宫也不能指望着他们会乖乖的将权力完全移交给东宫。

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徐陵麾下的文武之后肯定会继续效忠于李荩忱和徐德言,而萧摩诃和吴惠觉无疑是吴明彻之前就选定的接班人,反正到头来根本没有东宫的事。说起来萧摩诃也算是东宫出身的,只不过现在萧摩诃已经通过两场婚姻将萧家和李荩忱紧紧绑在了一起,而和东宫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淡。

如果不是东宫还有周确在荆州,甚至都可以怀疑萧摩诃是不是会直接干脆了当的和东宫断绝关系。

因此可以说当北周朝堂上的矛盾日渐激化而使得北周无暇南顾的时候,南陈朝堂也开始貌合神离,这些已经挤压了太久的相互之间的怀疑和猜忌不用想也知道,最后肯定也会演变成一场或许短暂或许长久的冲突。

而此时李荩忱也好,吴明彻也罢,大家都已经在整个旋涡的最中心,并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使得根本没有办法脱身而出或者投入另外的阵营。

大家能够做的,也就只有竭尽全力让自己在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天下大变之中活下来,然后走的更高!

因此李荩忱并不质疑吴明彻或者徐陵的决心,现在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除了跟着自己之外别无退路。

不过话说回来,吴明彻能够掌控的也就只有城外的兵马,城内的兵马,也就是禁卫实际上都是掌握在左卫将军樊毅和右卫将军蒋元逊的手中,这些并不在吴明彻这个司空的管辖范围内,而是身为皇帝的陈顼直辖的。

所以在这上面吴明彻只能说帮着李荩忱联系,却没有办法保证到时候这些兵马并不会对李荩忱不利。

现在乐昌送来了消息,更能证明东宫是铁了心想要和李荩忱作对,至少不会让李荩忱安安稳稳的离开建康府,沈君高他们前去劝说陈叔宝,说明这件事到最后以陈叔宝为首出面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一旦陈叔宝出面,陛下真的有可能同意。

李荩忱的神情凝重几分,来不及招呼宁远公主,拆开乐昌的信扫了一眼,皱紧眉头。

乐昌的意思实际上很明确。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现在李荩忱想要走肯定没有那么容易,东宫既然想要抓住机会留下李荩忱,这个时候肯定会派人盯紧了李荩忱,如果李荩忱先一步脚底抹油,说不定不但会使得东宫提前动手,还会给自己的头上又多了几个帽子,“阴谋败露”、“抗旨不尊”之类的到时候肯定少不了。

因此乐昌想要李荩忱在成亲的过程中离开,既然李荩忱已经留下来参加大婚,那么当然就会待到第二天,所以成亲当晚以及第二天清晨实际上才是东宫动手的最好时机,说到底沈君高他们也会照顾一下乐昌公主的面子,没有必要破坏乐昌的大婚、得罪这位陛下最宠爱的公主殿下——虽然在第二天一早将李荩忱抓走似乎也不比在前一天好多少。

灯下黑,在婚礼进行中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第六百一十九章 独木桥第一七六五章 尉迟兄,某尽力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别后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三六三章 天无绝人之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结第二百一十九章 纪南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与守第一九八二章 绝望的进攻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浑的价值第四百二十一章 唇亡齿寒第二一四三章 大汉的监察制度第一四八九章 几代人的努力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变主攻第三百一十章 解脱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四三二章 汉骑出击第四百三十九章 这是国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么样的胜利第八百三十八章 负隅顽抗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进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二零八七章 邺城在望第一五七四章 给李询的新任务第一一一六章 叶护第一七九零章 父命难违第八百四十三章 头狼和狼群第一六九七章 命中注定的对决第六十九章 王轨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应第一八五五章 陈王慢走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乐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刘玄德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七八三章 内城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东流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迟顺第一五四七章 能坚持多久?第一六六六章 引他南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虚实不定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关那畔行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张第五十五章 来者第九百零八章 不为我用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五百零一章 铁门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欢喜第二百四十八章 兵锋第一二一四章 稳扎稳打第二二五四章 收复四门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一二六三章 猪队友第四百九十六章 进退不得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书第二零六零章 当随大树共迎风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千八十章 杨素在成都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会师灵武第一九一六章 大汉的戏剧第二百八十章 名胜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败转头空第二一零五章 宽心第八十二章 女儿红第一七三三章 匹马还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来的起点第三百六十二章 一个模子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一四六五章 天冷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蝉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场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迟家的礼物第四章 桃源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会有那么一代人(如约加更!)第七十一章 时间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阳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一七八三章 内城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话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轻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荩忱的兵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个?第八百六十九章 萧家的使者第一一五二章 叶护大帐第一千九十五章 抢人头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时候休整第二三一九章 纵是着了魔第一七六六章 势如破竹第二一零七章 对邺城的接管和规划第一二五六章 风雨长安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应第一六五一章 不对等战争第一七一七章 赤与青,山河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