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

“事不宜迟,现在就派更多的斥候前去打探消息,一定要摸排清楚了,李荩忱这一支队伍到底是什么来路,另外到了陈仓,李荩忱又要干什么!”于翼当即站起来,这个时候也没有心情躺着了,“传令,召集众将,准备出征!”

于玺一怔,旋即应了一声,扭头快步离开。

而于翼伸手撑着城垛,微微眯眼看着萧关外的皑皑白雪。

来者不善啊。

李荩忱和杨素猜想的并没有错,于翼这一次主动请缨,实际上更多的是想要出来避祸。长安城中以弘农杨氏为首的世家和杨坚之间的明争暗斗,于翼虽然看在眼里,到那时并不想卷进去,他很清楚蓝田于氏不过是这几代刚刚崛起的世家,要说底蕴和积蓄,根本没有办法和弘农杨氏等相比,弘农杨氏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而如果蓝田于氏一味地要阻拦的话,那和螳臂当车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更重要的是杨坚之前的洛阳之败几乎让洛阳和邙山再一次变成了笼罩在北周朝廷头上的梦魇。恐怕谁都没有办法忘记短短的十数年来,北周曾经几次进攻洛阳,又几次无功而返。而最后带领北周军队打破这个魔咒的宇文宪和尉迟迥,此时却已经变成了洛阳的守卫者,更让一切看上去很是诡异。

洛阳战败,宇文宪的兵马重新出现在函谷关,更不要说宇文纯在蒲坂外虎视眈眈,而最近襄阳失守之后,杨坚几乎丢掉了潼关外的所有土地,已经被压缩在了关中一隅之地,虽然兵马强壮,又有天子在手,但是这乱世之中,有的时候地盘就是一切,因为有地盘就可以变出来源源不断的兵马!

于翼不知道杨坚会不会哪一天想起来他们这些老家伙还在无所事事,所以他很干脆的和李衍一起请求出征。至少帮助杨坚稳定一下后方怎么看都比直接到前线和曾经的同僚面对面厮杀来的好。毕竟于翼可从来没有表示过自己要站在杨坚这一边,甚至蓝田于氏、陇西李氏、辽东李氏等至始至终也没有表态!

他也好,李衍也罢,都是以朝廷臣子的身份出征,而不是杨坚支持者的身份,他们是北周的臣子,帮助北周抵御外辱是必然的,但是并不代表会参与到北周的内乱当中。

当然或许对于杨坚来说,这两个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不稳定因素离开长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否则一旦于氏和李氏也倒向弘农杨氏,那么杨坚恐怕就真的掌控不了长安城了。

不过此时站在萧关关城上,于翼甚至不知道自己做出的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李荩忱······他的手下败将,未免多了些。

于翼只觉得丝丝凉意顺着自己的背向上爬。他甚至此时已经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拉开阵势好好地和李荩忱较量较量了。这个对手······每一次都让人难以捉摸。

尤其是于翼想到了一些传闻和一些已经确实的消息。包括李荩忱纳了尉迟迥的孙女为妾,并且对尉迟迥的家眷好生照料,又比如阳平关的守将韩擒虎和定军山的守将李询先后投降李荩忱之后,也都受到了重用······

这更让于翼不得不考虑其余的选择。

之前他果断的站在李荩忱的对立面,更多的是因为他是北周的臣子,蓝田于氏在作为关陇集团的一份子之外,更多的是北周将门!

北周将门对于南陈军队出身的李荩忱来说,可以称得上是最重要的敌人,所以于翼并没有奢望者李荩忱能够对蓝田于氏怎么样好,若是北周覆灭,那么蓝田于氏肯定就只有死路一条。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李荩忱能够容得下李询、能够容得下尉迟迥,也必然可以容得下蓝田于氏,毕竟前两者可是和李荩忱真正在战场上斯杀过的,而后者甚至根本没有参与过对南陈的战事。

战、和、降、家族、家国······无数的因素纠结在一起,让于翼一时间有些彷徨,一阵风吹过,他竟然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哆嗦。

这个冬天,看来注定会格外寒冷。

——————————————-

李荩忱的目光像是锋利的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扫过,侯秘和程峰坦然的挺起胸膛,而那几个世家的代表则各自都有些羞愧的低下头,似乎李荩忱的目光早就已经将他们的胸膛刺穿、将他们心中的那一点龌龊全部挖出来一般。

“天水郡太守王昆不是本地人吧?”李荩忱坐下来,语气也缓和了些许,让之前一直提心吊胆的其余几个世家的代表轻轻松了一口气,至少说明李荩忱现在并不打算怎么样他们。

说句实话,他们还是很害怕李荩忱真的在这个时候发火。李荩忱是什么脾气他们不知道,但是能够在短短几年之间如此成长起来的枭雄,天下少有。非常之人自然有非常之处,他们不知道李荩忱是怎么做到这些的,但是他们不得不思考自己会不会因为李荩忱的愤怒而变成尸体。

能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攻略汉中和襄阳,说明李荩忱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狠人。

在这草菅人命的乱世当中,一切的伦理纲常都已经被摧折,但是狠人却从来没有人敢于主动招惹。

李荩忱就是这么一个足够让这几个世家心有余悸的狠人。

在乱世之中生存,大家比拼的不仅仅有脑子和手腕,还有一个心狠手辣。

足够狠的人有的时候可以让和自己拥有相同实力的人俯首称臣,比如曾经的冀州刺史韩馥就直接臣服于地盘不比自己大多少的袁绍,更多的原因是因为韩馥胆量和手腕比起来袁绍相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这些世家不知道李荩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此他们前来这陈仓城,也可以说是提着脑袋来的,万一李荩忱不满意之下直接把他们的脑袋砍了,谁又能说得准呢?

当下里梁栾也不敢怠慢,急忙说道:“回将军,王昆是本地人,不过此人一向没有什么大略,只不过他身边的几名偏将都是长安人,家眷都在长安,所以他们并不想投降,害怕连累到家眷。王太守一再变卦,很有可能也是和这些偏将挟持有关系。”

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八五一章 马,马!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二二一七章 此时,必须有牺牲第二三六二章 亲眼所见方为真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当为河东首义第一二一七章 入门三考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一八七七章 刹那犹疑第一一一六章 叶护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个聪明人第一四零六章 老当益壮第一七二二章 鸣金三声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盘山下第一五一九章 到群众中去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三九六章 老骥伏枥第四百一十九章 张开的手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一二四七章 父业子承第八百零九章 督战队第八百八十章 于氏之困第九百三十一章 钱不能堆着第五百二十六章 总有一天第六百零二章 惊喜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第七百零二章 孔范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汤包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无几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简单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处第七百八十八章 乌云卷地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与死第二二五三章 宁静的晨曦第二一八二章 爱卿之苦,朕知之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国名吐蕃第一八二四章 扶贫第一七七五章 父与子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获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长安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刘玄德第一四零六章 老当益壮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骑威武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济济一堂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尘埃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抢风头第一七七一章 尉迟老夫人的信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一七六二章 击鼓,死战!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战场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群猪第五百零四章 滑稽而残酷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还有人?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第二百八十章 名胜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二零一九章 大汉天威,无不拜服第一四三零章 证明自己的机会第一百七十七章 诏书第九百六十二章 边境冲突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一五三八章 战,在细雨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啸第一五零二章 朕的底气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却巫山不是云第一八一零章 皇后会做人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国名吐蕃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书式的攻防战第一一六六章 童谣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三六六章 驾前惊变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谈第二一一六章 编排朕的八卦第一八零三章 战局明了第一七四三章 轩辕关,全军冲锋!(补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二一七七章 惊天一爆第一二七八章 年轻人的把戏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应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么安置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职第一一五八章 是谈判不是求和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间的冲突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七三零章 打断了脊梁第二一七三章 男儿至死是少年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