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温

陈太建十年,周大象(宇文赟年号)二年十二月廿六日,征北大将军、汉中侯李荩忱于蜀郡登坛祭天,自立为王,国号“汉”,恢复蜀郡“成都”旧称,以成都为王城,宣告自立。

消息一出,天下哗然。不过真正哗然的也就是那些和李荩忱有过恩怨的人,至于其余的,在短暂的感慨之后,就得好好地掂量掂量了,李荩忱正式独立,也就代表着李荩忱作为一方势力正式登上了整个时代的大舞台。

而这个时候很多人惊讶的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李荩忱竟然已经积累了这么大的家业,也让很多人不得不感慨这个年轻人的隐忍和厚积薄发,若是换做寻常人,说不定在拿下汉中的时候就已经忍不住想要尝一尝做皇帝的感觉了。

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人也不少,比如公孙述,又比如当年的刘皇叔。

不管怎么说,李荩忱的自立算是彻底和南陈划清了界限,从此天下变成南陈、北周和李荩忱崭新的汉王的三足鼎立局面,当然对于北周来说,还在进行的内斗已经让这个国家没有余力对付任何方向的敌人,因此或许说天下四分更合适一些。

“请转告齐王殿下,某会在最近的时间内向他转交三万箭矢和五千兵甲。”

李荩忱此时坐在成都府早就已经提前修缮一新的汉王府之中,这里原来是萧纪的王府,后来尉迟迥入蜀之后,北周本地官员自然也不敢使用前朝的王府作为自己的府衙。因此这王府也就荒废下来,现在李荩忱进位汉王,这王府自然就是现成的,而唐亦舜等人也不傻,等到将军真正称王之后再准备府邸可就为时晚矣,因为在李荩忱从汉中回来之前,实际上府邸就已经完成了整修。

坐在李荩忱身侧的正是宇文宪的族弟西阳郡公宇文温。宇文温的父亲是杞国公宇文亮,也算得上是征战沙场的老将了,因为一向受到杨坚的猜忌,所以身为安州总管(今北京密云)的宇文亮毫不犹豫的追随宇文宪起兵。实际上宇文亮也没有别的选择,宇文宪在邺城、宇文纯在晋阳,本来就对小小的安州形成掎角之势,宇文亮还没有直面两路大军夹攻的勇气。

虽然宇文亮这辈子并没有什么功绩,只是蒙祖荫方才能够走到这个位置上,但是对于宇文宪来说,这些皇室宗亲的表态恰恰是他最需要的,并且因为宇文赟和杨坚猜忌的缘故,因此宇文亮的忠诚也是可以保证的,让宇文亮留守后方也可以让宇文宪抽调出来更多的兵马。

不过在这种内战的情况下,宇文宪还是不忘留了一手,宇文亮的长子宇文温就一直跟随在宇文宪的军中,往好处理解自然是提携后辈,但是向坏处理解也未尝没有扣押人质的意思。

这一次宇文宪派遣自己这位有血缘关系的族弟前来和李荩忱达成一笔大买卖,也算是表达了自己的诚意。

只不过看着脸上稍有些稚嫩神色的宇文温,李荩忱有一种荒诞的感觉。因为历史上尉迟炽繁嫁给的就是这位西阳郡公宇文温,谁知道宇文赟在亲族聚会上一眼看中了尉迟炽繁,直接将其强纳入宫中。

宇文温新婚燕尔,头上就带了一顶绿帽子,而且老婆也没了,自然是愤怒不已,可是毕竟给自己戴帽子的是宇文赟,皇帝陛下的权威还是没有办法撼动的。

可是还不等宇文温忍气吞声,宇文赟就毫不犹豫的又给宇文温的父亲宇文亮扣了一个谋逆的罪名,想要剪除后患。

是可忍孰不可忍,察觉到风声的宇文亮坐不住了,干脆联合其他对宇文赟心怀不满的皇亲国戚一起谋反,结果被韦孝宽三下五除二收拾了个干净,而头顶绿帽子的宇文温也被宇文赟趁机以谋逆的罪名杀掉了,从而彻底霸占了尉迟炽繁。

只不过在这个时空中似乎就没有这么多恩恩怨怨了,尉迟炽繁昨天晚上还缩在李荩忱的怀里,而宇文亮也不是被逼谋反的,光明正大的站在了宇文宪那一边。

想到这里,李荩忱也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这桩引起了北周贵族对宇文赟普遍不满的绿帽案就这样被改变,而这也让宇文赟和杨坚至少在这个时候还能够获得不少北周贵族甚至是皇亲国戚的支持,从而可以在宇文宪的进攻中抵挡更长时间。

看着埋头核对条款的宇文温,李荩忱心中坏笑一声。

某帮你化解了杀身之祸,你可得谢谢我啊。

宇文温当然不知道李荩忱此时心中在想什么,对于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甚至都没有直接和李荩忱这样的枭雄直接对视的勇气。如果不是条款都已经在之前谈好了,实际上宇文温前来只是重新确认一下并且表示和李荩忱之间的信任,那么宇文宪估计也不会让这么一个年轻人过来。

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这些箭矢和兵甲,宇文宪也算是下了血本,不但向李荩忱支援十万石的粮草,而且还有三千两黄金以及数百匹良种战马。

实际上李荩忱也知道,宇文宪在挥霍的是北齐当年留下来的家底,李荩忱当然不相信原本都已经打算解甲归田的宇文宪能够在短时间内拿出来这么多的钱粮,必然是当初北齐在邺城的积蓄。

北周拿下邺城的时间并不长,而宇文邕很快就驾崩,北周进入国丧,再加上前线战争不断,估计也是出于不能将所有的钱粮都集中在关中的考虑,才在邺城留下了相当丰厚的积蓄,以求能够就近支援淮北战线以及北方对突厥人的战争。

只可惜恐怕无论是驾崩的宇文邕还是当初意气风发的宇文宪,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这些钱粮要转手送给曾经的敌人,来获得更多的支持对付曾经的自己人。

“条款无误,叨扰汉王殿下了。”宇文温放下这一份沉甸甸的条约,起身郑重行礼。

李荩忱笑了笑:“既然如此,事不宜迟,西阳郡公当速速返回洛阳将此事告知齐王殿下,某现在就派遣人手落实合约上的条款。”

顿了一下,李荩忱挥手道:“李平,送客!”

第二零二三章 杨素打算拉一把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五四二章 海军上岸?陆军下海?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七百零八章 此话当真?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时间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关中吗?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六四一章 新却月阵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七一九章 胶着第一五一八章 群众的力量第一二二一章 南阳攻略第一三八一章 杨素的八卦之心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诞生第一五九五章 路与河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门来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报第两千零七章 说好的轻兵呢?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兽第七百四十五章 长安夜色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个聪明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这世道缺什么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当举荐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么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一三五章 使节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树后庭花第一四三二章 汉骑出击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二三三九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来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戏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诞生第一六五五章 大汉沸腾第一七七三章 尉迟贞和尉迟霖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八十二章 女儿红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将才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楼阁么?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师登场第一一八七章 忍无可忍第三百七十一章 剑指何处第一九一五章 停战的默契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疯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缠战第一二零六章 杀伐果断?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头的四个字第四百七十三章 狭路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圣贤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这边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五四五章 没有火药的火枪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浑的价值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罗地网第四百六十六章 将旗升起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报李第八百二十六章 没有资格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四百七十三章 狭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节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惊一乍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二一九九章 不变的战法第三百章 助手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树会一直在山上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识,以后是朋友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二百四十六章 将战第一二七零章 类似的开局第一二零一章 问计第一一五二章 叶护大帐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择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战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荩忱的战争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来越看不懂了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难处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百六十四章 杨愔第一八九五章 纨绔对纨绔第一七七九章 大汉的家底第二三七一章 岁岁有今朝(本卷最后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