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应变

南陈国丧,消息传过来的时候,正在湘州休整和安排荆南事宜的蜀汉文武官员们,几乎都松了一口气。

这些官员之中有不少都是出身南陈,对于他们来说陈顼几乎就意味着“不可战胜”,如果不是陈顼已经年迈、逐渐消失在视野之中,他们是很难鼓起勇气直接和陈顼正面对敌的。

而即使是对于其余的人来说,陈顼也意味着上一代人之中的佼佼者,北面的宇文邕已经死了,能够代表上一代枭雄人物的也就只剩下了陈顼,现在陈顼死了,南陈国内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够有足够的胸怀和手腕收拾这破碎的山河。

在很多人眼中,真正能够和李荩忱对阵的,也就只有陈顼。而陈顼走后,南陈国内又有谁还是李荩忱的对手?

李荩忱,已经势不可挡。

陈顼这一走,诸如顾野王等出身南陈的臣子固然是摇头叹息之中更带着几分轻松,而像唐正良这些本来就不出身南陈的臣子,恨不得直接上街庆祝。

李荩忱倒是没有手下臣子们那么高兴,因为他很清楚历史上南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在陈顼的灵柩前,到最后都没有从陈顼那里获得太子之位的陈叔陵直接提剑追杀陈叔宝,而陈叔坚挺身而出挡住陈叔陵,陈叔陵刺杀不成,转身逃离,回到府邸之中带着死士想要卷土重来,但是被调动禁军的萧摩诃击败,功亏一篑。

可是现在的历史已经被李荩忱更改的面目全非,萧摩诃并不在京城,甚至陈叔坚也才从赣州启程奔丧,历史又会想着什么方向演变,莫非陈叔陵真的能够坐上皇位?

这一切,李荩忱发现自己现在已经完全无法掌握。

“不管怎么说,陈人朝堂若是横生变乱,对于殿下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顾野王是今天才赶到的,毕竟上了年纪,老人家也受不了长途的舟车劳顿,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信州刺史吕忠肃,“尤其是殿下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先收拾一下我们已经占领了的地盘,同时可以开始向赣州一带试探。先皇······陈顼一去,人心思变,我们必须要抓紧了。”

李荩忱微微颔首:“这件事恐怕还要劳烦顾公。”

“为殿下效劳,义不容辞。”顾野王毫不犹豫的答应,本来他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但是这一次下江南显然又激起了他的雄心万丈。

吴郡顾氏也算得上江南的名门望族,当初家族对于顾野王径直倒向李荩忱还颇有微词,现在顾野王就要等着大军席卷吴郡的时候,来一个衣锦还乡,告诉他们什么才是正确的。

其实顾野王的心态又何尝不是其余人的心态。原本在很多人看来,蜀汉想要一口吞掉南陈是不可能的,只能一步一步的来,现在能够把战线推进到湘州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继续向前的话必然会遭到南陈更加猛烈的抵抗。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到时候若是真的打起来消耗战,刚刚建立的蜀汉不见得是南陈的对手。这也是为了什么北方的杨坚和宇文宪还有闲情逸致对此不管不顾的内斗,因为在他们看来李荩忱和南陈早晚也会演变成现在他们的样子,南方陷入内乱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坏事,这天下四分之后大家才有更多的机会。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陈顼驾崩,原本就矛盾重重的陈叔宝、陈叔陵等人自己不乱作一团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对于李荩忱来说,自然也就不能再止步湘州,必须要趁着南陈朝局动荡的时候抓紧一口吞掉南陈。

当李荩忱坐拥江南、荆州和巴蜀的时候,这天下将再也没有谁能够成为他的对手。

所以现在连顾野王这样的老人,都觉得充满干劲,距离李荩忱一统天下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就更不要说下面那些年轻人了。

“传令裴子烈,本月内拿下江陵;传令萧世廉,十天内务必推进到严关!”李荩忱果断说道,“荆南安定事宜,就交给吕卿家了,挪升吕卿家为荆州刺史。”

吕忠肃顿时一喜,急忙起身拱手。

而李荩忱转而看向程峰:“赣州一带军情,务必刺探清楚,你亲自负责,不得有差错!”

军中情报刺探本来就有斥候负责,但是现在李荩忱竟然让羽林骑亲自上阵,程峰更是不敢怠慢,说明李荩忱下定决心在近期内就要开展对赣州的进攻了。

“其余众卿,各司其职。”李荩忱霍然起身。

“诺!”

————————————-

骤然改变了原本的计划安排,李荩忱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新编的军队才刚刚开始训练没几天,之前的战斗中也消耗了大批的石弹和箭矢还没有补充完毕,水师的不少战船还在维修,更重要的是裴子烈到现在还没有拿下江陵。

当然李荩忱知道这也不怪裴子烈,江陵城坚固,再加上萧摩诃铁了心要死守,双方兵力又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裴子烈只能先围住城,然后分兵配合淳于岑进攻郢州,赶跑了已经没有多少兵马的陈慧纪。

反正现在的江陵已经是一座孤城,但是李荩忱既然要统筹大军下江南,任何一兵一卒都是不可忽略的力量,李荩忱当然不能将裴子烈这一支主力留在后方,更不可能允许江陵这么一颗钉子镶嵌在身后的腹心位置。

要知道江陵城南可就是大江,现在大江完全就是李荩忱军队的生命线,一旦被截断了江面,那么李荩忱麾下的大军将进退不得。

至于萧世廉那边,严关是从荆南进入岭南的咽喉要道,若是能够突破严关直入岭南,那么就等于直接攻占了南陈的龙兴之地,也等于锁住了南陈最后一线退路。

一边琢磨着是不是应该继续给萧世廉加派兵力,李荩忱一边穿过回廊,夜色已深,因为陈顼驾崩之事李荩忱也团团转了一整天,主要都是在和顾野王他们商量对策。

当然军心浮动,军中多是请战之声,李荩忱也得多加安抚。更让李荩忱诧异的是,一些随军的工匠和商贾也在请求开战。这些工匠主要是负责军中各种器械的使用和维护,而商贾们则是负责转运粮草。

第七百四十四章 会面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乐第一一六六章 童谣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六三一章 抢人第二一五四章 务实的思想第二三五八章 针砭时弊第二二二八章 张掖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雾第七百六十九章 战争的目的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一零五章 宽心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个第二百八十九章 忧虑第一一七五章 开垦淮南第一三八七章 把长安融入大汉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没正形第五百八十二章 谈判第二二一三章 防御薄如纸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欢喜完本感言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啸第一百八十五章 隐患第二一三二章 书院等级和女学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旧山河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动,尔倒是先来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卫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帜只在此处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门生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零四章 亲卫第二百一十一章 雾气第一百七十章 变天(上)第八百三十五章 纳入名单第一七六六章 势如破竹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阵第一九一六章 大汉的戏剧第一五三九章 宣华夫人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六十九章 王轨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九十六章 请赐字第二二七三章 财政补贴第六百零七章 两条计策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犹豫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奋战第五百三十一章 凭险而守第二二九六章 来自历史的教训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敌人第二零九九章 祸起萧墙,我自有理第八百七十五章 没有那么好心第九百九十五章 仓库争夺战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与信任第一七九二章 纠结第五十七章 恩人之后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矫健第一九八五章 禁卫军的实力第一一一零章 阵法变化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华如水第二一五五章 或许这就是幸福第二零二零章 你没有意见第一三三二章 没有都督的样子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二一八二章 爱卿之苦,朕知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八七零章 我捡便宜了?第一一八七章 忍无可忍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历史舞台的李靖第一一九四章 朕是天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决哪个倒霉蛋第一一二零章 为君舞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二百六十章 战旗第一千三十七章 楼船瓜洲外第一千六十七章 斗志昂扬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莲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为之动第七十章 冲杀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请同乘第二一三一章 龙门书院的新学生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五一八章 群众的力量第一二一九章 东宫的“女主人”第一二五一章 花瓶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择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惊现第八百四十三章 头狼和狼群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职,谋定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