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夫余、高句丽、三韩介绍

夫余,在地图的右上角淡黄色区域显示,其下是高句丽,注意,朝鲜半岛,当时中国占有一半,另一半是原始部落三韩(即马韩、辰韩、弁韩),是朝鲜半岛南部的三国。红线是李亦奇出击卢朐河,打鲜卑轲比能的路线。

地图长春位置以北的农安城就是夫余王城,高句丽的丸都城就是现在集安,离辽东的丹东不远。

夫余:亦作扶余。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活动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之一。首见于《史记-货殖列传》。一般认为属于通古斯语族。大约在战国时期,夫余已为诸国所知。据公元1世纪保留的传说,远在北方的“北夷”有索离国,约当今嫩江上游松嫩平原。索离国王的后裔名东明,向南发展,渡过掩水(今松花江中游),占踞了今吉林农安、长春一带,所谓“东夷之域”,亦即古代原始居民的原住地,遂称夫余国。它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为邻;北有弱水,弱水即今嫩江或黑龙江。这地区“最为平敞,土宜五谷。出名马、赤玉、貂”,“以员栅为城,有宫室、仓库、牢狱”。在国王之下,设马加、牛加、猪加、狗加等官,各“加”分领数百至数千邑落。邑落的豪民役使“下户”为奴仆,社会处于奴隶制阶段。刑法严苛。正月祭天,断刑狱。衣服尚白。兄死妻嫂。有军事则祭天,杀牛、观牛蹄以占吉凶,遇敌时,诸加各自为战,使下户输担粮草饮食。文献所记夫余的礼节、习俗、衣饰,和近年考古的遗存,都说明他们久已受文化的影响。

汉武帝时,夫余向汉朝贡。王莽为向“外夷”显示威力,曾于始建国元年(公元9)派遣赉印绶的五威将军至夫余。公元1世纪初至3世纪中,夫余实力渐盛。自东汉光武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起,不断遣使朝汉,与汉基本上保持友好。而同高句丽、鲜卑对抗。安帝建光元年(121)冬,高句丽围攻玄菟郡时,夫余王曾遣子尉仇台击破之,解救了玄菟。顺帝永和元年(136),夫余王曾来汉京洛阳。以后,高句丽日趋强大,向西发展,汉边军退至西盖马(今辽宁抚顺);但夫余仍亲汉,西与鲜卑、南与高句丽对抗。东汉末及曹魏初,公孙氏势力在辽东兴起,夫余属辽东。公孙氏为利用夫余抑制高句丽、鲜卑,曾以同族之女妻夫余王。公孙氏亡后,夫余又于魏明帝景初二年(238)朝魏。

丸都山城,位于中国东北集安。

丸都山城在国内城北2.5公里的丸都山上,初名尉那岩城,当地人称山城子。是高句丽最典型的早期山城之一,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是一座都城,是我国高句丽古城中唯一一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献记载,高句丽琉璃明王二十二年(公元3年)冬十月迁都于国内,筑“尉那岩城”。高句丽第二代王时开始修筑,

目前,山城东墙,北墙西段,西墙北段保存较好,高处可达4-5米,由20余层修琢工整的长方形和方形石条构筑,结构严谨。石材一般长40-90厘米,宽20-50厘米,厚10-30厘米。自下而上,逐层内收,上部筑有1米左右的墙,墙内壁下部有一排筑洞,相距2米左右。全城有门址5处,南墙有一处瓮门,东北两面城墙上各发现两处门址。

丸都城内有泉水两处,一在城西北角,一在城东山脚下。在南城门汇于—处,注入通沟河。

城内有古建筑遗址3处,蓄水池一处,墓葬37座。宫殿遗址在东侧山坡下,南北长92米,东西宽62米,进深作三层阶地,到处是瓦砾和成排的础石。了望台亦称点将台,在南门以北200米的高岗上,用石块垒筑,高11.75米,登台可望风通沟平原及国内城。了望台北15米,发现一处戍卒居住址。东南有一蓄水池亦称饮马湾、莲花池,北部尚有石彻池壁。城内的墓葬,石坟居多,大约是山城地战争中毁弃之后埋葬的。

丸都山城曾发生过多次战争。公元28年,高句丽第三代于大武神王十一年七月,汉辽东军队攻伐高句丽,直逼都城,高句丽王公大臣退守丸都。粮草殆尽,形势危急。左辅乙豆智献计,以池中鲤鱼及美酒慰劳辽东军。使者代大武神王向辽东军将领谢罪:“无以将厚意,辄用薄物,致供于左右”。汉军以为丸都城中水草粮食丰足,久围不利,于是退军。

公元244年,曹魏正始五年;因高句丽东川王侵扰辽东西安平,派遣幽州刺史母丘俭率兵征高句丽,初战于本溪太子河一带,高句丽王败走,幽州军队直追至岘今麻线乡板岔岭一带;“束马悬车,以登丸都”。并刻石纪功。母且俭纪功碑1904年(光绪30年)出土于板岔岭西北天桥沟的山城山,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碑文所记正日母丘俭征高句丽破丸都山城的史实。

公元342年,高句丽第十六代王故国原王重修丸都城,并移都于此。不久,燕王慕容率军攻陷高句丽,焚毁丸都城宫殿而去。

故国原王以为难能修复,再迁回平原城。从此,丸都城便衰落下去。

高句丽属于中国,与高丽不是同一概念,而三韩,才是现在高丽棒子的祖宗。

三韩(即马韩、辰韩、弁韩),处在朝鲜半岛的南部,邻居是大汉,当时三韩,十分落后,是伟大的李亦奇,也称李太阳的光辉照耀着它,它们才从原始人走向开化。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打开图后,再双击放大

引子第76节 吕宋平叛之困局第40节 反客为主第24节 先锋曹洪第2节 初战曹军第9节 真是无耻第14节 艰巨的谈判第19节 攻陷上隘口第62节 皇妃到罗马第8节 致命绞索第14节 牝鸡司晨(二)第22节 美人计(二)第23节 云州始建第34节 顶峰(一)第29节 波斯了局(二)第55节 北方尽入我手第32节 三国英雄的黄昏(四)第39节 噬命的围墙第1节 入宫见闻第48节 罗马娱乐时光(一)第6章 第3节第9节 礼尚往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第1节 居狮子国第2节 走马上任第42节 强迫入教第3节 周泰修运河火炮火枪的艰难发展过程楼兰公主第40节 准备,请准备第29节 曹操称帝,刘备凑热闹第4节 入仕第35节 君临ROMA第39节 作战计划第31节 日耳曼好时光(二)第18节 哗,英雄!第13节 初战告捷第55节 听话才有饭吃第28节 算旧帐(三)第4节 天子南巡(二)第26节 三圣至上大种马第11节 一单工程第19节 隔海互联第25节 好大的湖第8节 平定江东第8节 平定江东第62节 畅游金字塔第18节 女王,请蹂躏我吧要做个名副其实的皇帝第2节 初战曹军第33节 日耳曼好时光(四)第4节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41节 大进军第40节 二打新野第41节 大进军要做个名副其实的皇帝第53节 元宫秋(一)第6章 第3节第50节 小憩一会帝国的聚宝盆三第49节 小人得志第37节 屠光北极熊祖宗(三)第65节 终极情趣(三)第40节 皇帝不见鸟第45节 南洋终局第37节 告发她是因为我想在她那儿留宿第12节 向西挺进第12节 正常说书第30节 公鸡跑进母鸡窝(一)第8节 致命绞索第6章 第六十节“鸡累鸡累”的肚皮舞娘第76节 吕宋平叛之困局第22节 新疆建州(一)第11节 吃了蔡琰第28节 印第安之王(六)第9节 黑奴吁天记第25节 周泰发疯大种马第26节 印第安之王(四)第54节 最后一战(二)第7节 如梦如烟的往事第5节 贵霜风云(二)第5节 贵霜风云(二)第49节 辛巴德历险记之走在贵霜第20节 皇帝当强盗(一)第39节 罗马祭司团第15节 牝鸡司晨(三)第53节 张老师的典型战例(一)第5节 大贵族第34节 曲尽人散第78节 玄德仲谋归位第51节 贵霜僵局第31节 三国英雄的黄昏(三)第14节 离奇经历第10节 烈火焚城第44节 绝世毒妇(四)第54节 立牌坊做婊子第11节 鏖兵克尔曼第30节 随军记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