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再度血战

装备精良、军容森然的扶南军队面前,大伙痛快地地看着十多个昔日国内不可一世贵族、高官、大商人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

他们都是“亲华派”,要不是喜欢中华的文化,要不就是吃过华族的甜头,主张与帝国交好,也曾经在国内呼风唤雨,现在终于付出了代价。

话又说回来,他们是“亲华派”中的一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相当知机,在帝国华族搞撤侨之际(还没开战,也没进兵威胁),那些人使用种种借口跟着华族走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舍不得自己地位、产业的目光短浅之辈,因此倒霉是咎由自取。

树荫下,待卫严密警戒,一群扶南贵酋遥望远处巍然屹立的帝国军阵地。

中间一个,有上一把年纪,身板挺得硬朗,卷曲的须发已经斑白,却是老弥愈辣,正是扶南国王范蔓。

他非常生气,向来顺风顺水的他,一向是他打人家,想不到今天是人家打到家门上了。

转身看着跪着的罪臣,厉声道:“尔等勾结外国,图谋国家,妄图里应外合,实属罪不容赦!”

向着士兵们道:“我们能够答应他们吗?”

铿锵声大响,士兵们高举兵器吆喝道:“不能答应!”

“那么应该怎么办?”

众兵沸腾:“杀他们的人头!杀死他们!”

范蔓大手一挥,威严地道:“好,杀!”

喀嚓声响,人头落地,鲜血上天。

将领们和士兵们欢呼起来,大家幸高采烈象打了一个大胜仗。那些被杀的家伙们,以往大有好处,穿着名贵华美的天朝丝绸,配着精致的兵器、首饰招摇过市,家中都是全华族化的豪华生活,早就羡慕死一大票人了,现在看着他们倒霉,大家当然都是幸灾乐祸,直夸大王圣明!

在扶南将领中,有一个脸色黝黑,身材结实的年青将领,微露不忍之色。

他叫范旃,是大王的外甥,为俩千长(两千人军队的长官)。作为大王的亲戚,他知道一些内幕。

现在杀“亲华派”,大快人心,但实际上,过去国内最大的亲华派就是大王范蔓。

华族来做贸易,没有范蔓同意,他们能够成事?远在华族没来扶南之前,阿三的宗教、文化在扶南大行其道,当华族到来,不可避免受到排斥,全是有范蔓的强力支持,大力扶植,华族才能在扶南立稳脚跟。

大家签了合约,得到最多好处的人就是范蔓,通过收税、合资、合作,从中抽水,于中取利。

进进出出,输入丝绸、瓷器、茶叶、酒类、首饰、各种手工艺品等等,乃至华族的生活,包括生活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华族的衣服、饮食、屋子和车子,进口了马车车具,还有昂贵的“自行车”!甚至在范蔓的王宫,长年聘请了华族大厨掌勺。

华族的文化,也随之而来,扶南深受中华的影响。大家都以讲华语为荣,大王范蔓本身就会流利的华语,华族的科学文化发达,大家都逐步采取华族的度量衡;华族的钱币,作为硬通货与扶南官府的钱币一起流通。

天朝帝国国力强盛,自信力反映在钱币上,无论是铜钱还是银币,都是做得雕工精细,布局和谐、图案饱满、形象生动,摸起来份量很足,极受外国外族的青睐。

扶南向中华输出金、银、铜、锡、沉木香、象牙、孔翠、五色鹦鹉和大木,每年输往中华的货物有很多船,利益巨万,大部分都是范蔓落袋平安。

不仅如此,范蔓还专门成立机构,来帮华族代发工资。意思就是说华族聘请扶南土著做工,工钱要不能直接付给雇工,要先交给机构,由扶南官方代发。

说起来,华族是个极为奇特的民族,他们发给土著的工钱,其实是相当丰厚的,他们说要讲什么仁义道德,他们受过的教育,让他们不能虐待雇工,良心会过不去,担心有报应。

华族说如果心黑,回国后有麻烦,哪怕你能赚再多的钱,如果你传出类似皇帝说的“黄世仁”、“周剥皮”之类的丑闻,赚取血汗工资,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作为百姓参政议政的良好通道——乡议局,你就没份参加!

想入乡议局,必须是个道德规范,身家清白的人才有机会进去,要看你为“社会”做了什么好事,总之,不是有钱就行,更注重道德,用华族们的话来说:“当议员的,要象孩子般那么天真无邪,脸上笑嘻嘻,见着扫地的阿姨闪一边,看着拿东西的阿公阿婆扶一把……”

然而好心的华族付给雇工的工资由扶南官方代发,过手一转,大半入了官府的手中,美其名用来敬神,建神庙,实质由官府白拿白用,雇工们得到的只有少少不多的工钱。

范蔓不可能让另一个势力冲击他的统治,必须把情况控制在他的手中,如果让大家都向往美好的天朝,那还了得?!所以现时,原本与华族亲善的官员贵族和商人,他们就成为替罪羊,所有的罪状都推在他们的身上,身家丰厚的他们被捉后,范蔓乘机抄家夺产,大赚一笔。

精明的统治者就是这么善于利于一切可能,在外人眼中,他们永远是圣人,犯错误的永远是他的手下,他们是奸臣贼子,是他们贪污受贿,是他们妨害了国王、妨害了国家!

捉起他们,杀了他们,子民们会高呼大王圣明,全然没想到如果没有大王,那些人怎么能够出头?!

咳!说起来自己也是个亲华派,喜欢华族的东西,文化、生活,还有……白白的甜甜笑着的女人,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斯文。

那时侯,举国向华族靠拢,他稍微露出一点想亲近华族的意思,就被他的父亲,一位在战争中打腐了腿,腿脚不灵活却深谋远虑的老兵阻止了,他意味深长地道:“在一个国家中的王宫里,向另一个国家表示亲近的权贵是不会长久的……”

范旃听从了父亲的话,对华族来“不粘锅”,不咸不淡,逆潮流而上,就收到了回报,在这次大清洗中,他幸存下来,还得到了重用。

然而,他很清楚,他喜欢华族的生活和文化,就象见了美女却违心地说不喜欢一样,做人这么虚伪,他都觉得自己很无耻。

思绪电闪石火,范旃的脑筋转动,嘴里不落人后,也跟着大家高呼口号。

他听见范蔓叫到他的名字,急忙出列行礼,范蔓吩咐他带领本部兵,指挥一万民军助战,为第一批总攻的部队。

这是很高的荣誉,不过行头都系先死呀!范旃心中破口大骂,却满脸堆笑,连声说是末将的光荣,必不付重托云云。

范蔓又吩咐儿子范金生带五千精兵,和一万五千民军为第二批进攻的部队。

第三批部队也是二万人,与先前不同的是他们中间没有民军,尽是跟随范蔓征南闯北的老兵,当中还有一百头威力巨大的战象。

他踌躇满志地道:“本王亲自带那二万人,我军必定胜利,到时与诸位痛饮庆功酒!”

士兵们大呼:“胜利,胜利,胜利!”

乘着良机,范蔓慷慨地许下重赏道:“打胜后,攻进仓库里的勇士,杀了华狗首级一个的,可得十亩土地,每杀一个,加多十亩!战死者得五十亩土地!参战的统统有赏!去吧!”

“山帝万岁!屠尽华狗,扶南必胜!”(山帝是扶南人对国王的尊称)

士兵们欢呼起来,士气爆标!然而范蔓的话是对正规军说的,对于参战的民军,是消耗品,得到的只有可怜的一点犒赏而已。

……进攻的鼓声响彻天边,扶南人如同滚滚浊流,汹涌而来!

另一方面,帝国军李典的部队,早就箭在弦上、长矛在手,单等一声令下,利箭穿心,擒缚扶南。

进入射程,沉闷的炮声隆隆响起,炮手们赤裸上身,只穿了一件裤头,忙个不停,辛勤地把一个个大黑圆球送出去,它们在空中滴溜溜地打着转,落到人群中,就给那儿带来死亡,让扶南人的家中出现孤儿、眼泪和哭泣。

投石车旁边,士兵们不断地把火弹向着人多的地方投掷,那火弹起初燃点很小,在空中翻转时乘风势变大,落地时已经成为了一个呼呼的大火球,向前飞快滚动,还不时迸发出一团团小火,中者被烧得焦头烂额,哇哇惨叫。

我方阵地硝烟弥漫,扶南人前进的道路则是一片火海。

多日的争夺战,护河早被充当炮灰的扶南百姓用泥土堵上,前进路上俱是平坦。冲锋的部队没有携带冲车,前几天试过了,冲了半天也冲不破大门,华军早用土堆把门都给封上了。

再向前进,箭枝嗖嗖破空而至,扶南人中者倒地,饮恨沙场。

立于仓库顶上,李典观察战况,并不满意。

唉!命中率很低,这次来袭的扶南人与先前大不一样,无论是民军还是官军,都是全身披轻甲,有盾牌防护,弓箭的命中率和杀伤率大减。他们的散兵线很规范,火弹打过去伤不了几个人,炮弹打得很热闹,只是稍稍迟滞扶南人的脚步而已。

最主要的是所有的扶南人跑得快,冲得猛,疯狂地攻过来。

他们越来越近,使用弓箭、投枪、石头还击,还有一些人,带着火把,身上系了油瓶,挨到近处,点着油瓶,或者直接把没点着的油瓶向围墙上投去。落在墙头上,燃起一大片。

仓库一面临水,三面陆地,扶南人的两翼,守在河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把仓库包围起来,弧形慢慢收紧,帝国士兵们坚守围墙上,以最快的速度把箭枝射出去,在敌人接近之前,尽量使用弓箭消灭更多的敌人。

终于到得墙头下,两个扶南人搭起手梯,用力一撑,一个扶南人就飞上墙头;还有一些扶南人带了梯子,更有一些扶南人抬来了木架,就象登阶梯般向墙头进攻。

墙头一片喧哗,兵器撞击声大作,两群敌对的人就象疯狗般狠狠对咬,咬牙切齿,嘴里不停漫骂,气呼呼地叫嚣,挥动兵器,叮叮当当地往敌人的致命处杀去。

空中箭枝飞舞,投枪互射,惨嚎声不断响起……帝国军也有投枪,那玩艺儿成本很低,帝国军在围墙里的仓库平顶还高过围墙,站在上面的指挥官见到哪里扶南人多,就指示在墙头另一边的士兵把东西扔过对面,杀伤扶南人,减轻墙上兄弟的负担。

华军在仓库围墙上把守,墙头不高,没有一般守城时用的檑石木炮瓶灰金汁(热油或者粪汁,前者烫伤功夫一流,后者手尾长,感染率高),全凭手上见真章,因此打得异常惨烈。

两军在墙头恶战,纠成一团,鲜血飞溅,不一会儿,原来褐黑的墙头又添加了一层新鲜的红色盖住围墙,散发出浓烈的血腥味。

围墙虽说用处不大,帝国军还是让扶南人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死伤的百分之七八十是扶南人,大量死尸或者将死没死、半生不死的扶南人堆在墙下,后继的部队直接踩着他们登上墙头!

这让战斗更加的残酷,等于两军面对面硬撼。

我们说天朝帝国军队,是有着那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志愿军”的精神,不怕牺牲,是天下第一意志强大的铁军!

不过扶南人,也得到了帝国军人的敬重。

扶南人与帝国军在墙头对战,尽是不顾一切的打法,枪如林刀如风,全力向着帝国军招呼。

那是出发前的教导:“一刀换一刀,一命换一命。”

经过数天的进攻,扶南军得出教训:你与华狗们拼命,如果比招式,进行你来我往的比划,那些华狗招式稳准狠,就算一个毛没长齐新丁的手法也快过扶南的老兵,你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唯今之计,就是他一刀砍过来,你闭上眼一刀砍回去。就算他能杀死你,杀人一千,自伤八百,只要来多几次,华狗们虽勇,也是血肉之躯,看谁支持到最后。

来就来,WHO怕WHO?一刀过去,谁都不挡不格,刀砍下来,甲胄碎裂,肢体分离,死者毙命,伤者痛呼,极为惨烈,墙头成为森罗地狱!

华族的生存机会比扶南人大,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华军力气比扶南人大,兵器锋利,装甲结实,更主要是参战的华军自入伍起,就对人体的结构知道得一清二楚,骨头、关节、血脉,神经,知之甚详。在军营中,人体的结构图是堂皇地挂出来,天天看日日见,教官就专门让士兵往那些地方往死里打,拿出木制人模去训练,练得士兵们形成条件反射,闭着眼也能找准位置。

见到手足伤亡惨重,扶南人发晒狂,大家在墙头纠成一团,乱战着,他们在墙下的居然敢向墙头的人群中放箭投飞枪,一块块石头约摸看准,就往墙头上扔,中者才不管你是是华军还是扶南人,纯粹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一瓶瓶的火油往墙头上扔,紧跟着就是一枝枝火把扔上去,在火焰中,两军依旧死战不退!着火着得厉害的,成为人形火炬的兵们居然不约而同,抱着最近的敌人,大家同赴极乐世界!

也就死,也要拉一个垫背!

但不久后扶南人的气焰就被打下去了,面对着全身浴血,如同阿修罗般的帝国军,扶南人渐渐变得畏缩不前,扶南的督战队,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极力维持秩序,连杀十多个人才让部队气势稍稍回复。

不奇怪!说到不怕死,已经完全成为帝国军魂的一部分,儒家的忠君爱国,杀身取义的思想深深的浸透到每一个将士的灵魂中,就象呼吸一样平常。

扶南人,则前有督战队的屠刀,后有当逃兵者杀全身的威胁才变得雄起。

一个是“我要这样做”,另一个是“(人家)要我这样做”。意志力的坚强,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看着前方不高的围墙,范旃心中涌起一阵悲哀,更有一种无力感!

自己的部队一批批拉上去,一批批被打残,伤亡惨重,在墙头堆着的尸体堆上纵横交叠,踩上去,脚步提起的时候,带起来就是一溜血!

扶南怎么会是帝国军的对手啊,人家至多不过万人,已军动用了数倍人力,帝国军的阵地看起来还是坚不可摧!

人家上阵是高呼:“有我无敌!为了皇帝,为了帝国!”我军则是大喊:“后退者杀全家!”晕!

想得入神,范旃有点发呆,背后有人重重地拍了他一下,唬得范旃跳起来,正要发怒,回头看是太子范金生,急收起怒容,笑脸相迎道:“太子殿下,您也来了!”

“嗯!”

范金生张目一望,晒笑道:“范将军,你的部队也太逊了!打了这么久,连墙头都上不去!”

范旃心中怒火腾腾而起,表面却是如常,喜怒不形于色。而他的部将,则对着范金生怒目相向,心忖说我们逊,你上去打打看!那些华狗,可能和传说中的神军差不多,试过包你爽,食过返寻味!

一些人心中更是打鼓,他们听说过帝国军的宣传,知道帝国军的大老板就是自己信仰宗教里的大神转世,难怪他手下打仗那么勇猛,真的是神军耶……

范金生冷笑一声道:“好吧,范将军,我分给你五千人,你从左,我从右,大家一起进攻,看谁先攻到仓库中间!”

新的一轮进攻再度展开,扶南人仗着人多势众,又是生力军,来势极其凶猛,以集团冲锋的方式,蜂拥前进……打过这么久了,他们也知道帝国军的火炮是三板斧,有发射时间的限制,就连投石机也不能持久发射。

范金生就在围墙外十米处设下督战队,下达死命令:“敢退一步者,斩!”

在前进有赏,后退必死的情况下,扶南人鼓勇登墙,两军在墙头展开反反复复的争夺战。

太阳越升越高,远处的河水在闪着眩目的光辉,不知道还有多少扶南人,能再喝到故乡的水,或者他们将在死后,骨灰洒回他们的母亲河里,灵魂也在母亲河中安歇。

死尸狼藉,墙上是伏尸处处,墙下有数处地方,尸体堆到和围墙一样高!(二点五米高)

就踩着死尸上墙,大大的方便了扶南人的兵力投放,仗着人多,气势汹汹,狂呼乱喊,督战队手握大刀,驱赶士兵前进,帝国军的伤亡持续增加,多处阵地发生了动摇。

看势不妙,李典、乐进、蒋钦都是全身披挂,放出预备队,分头堵漏。

李典的一枝枪,枪法阴柔,却是无孔不入,如水银泄地,防不胜防,只见他枪影吞吐,不见如何威风,敌人尽皆倒地,多数是咽喉中枪致死。

李典使的枪法是军中改良过的“锁喉枪”,有道是:锁喉枪,枪中王,枪枪锁喉最难防!

枪法简捷,去除华丽无用的招式,节省体力,利于群战,擅长久战。

平生勇猛怎会轻就范,如今再上虎山,人皆惊呼人皆赞叹,人谓满身是胆!

在军中,以勇猛来论,李典并不出彩,不过此时对上扶南人,却是当易者僻。

他心中豪情大起,短柄马枪闪过,枪光如电,对面的两位扶南人咽喉要处血如泉涌,眼光涣散,手臂无意识乱挥乱舞,仰天倒地。

吓得扶南人魂飞魄散,这位满脸精明的帝国将领,面带微笑(魔鬼之笑!),动手好整以暇,杀人于无形无色,不见他如何出声,更不见他有什么大动作,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死亡!

阴险,毒辣,象毒蛇般毒,有耐性,是很多人对李典的评价。

到来一处墙头,把扶南人赶下去,再向另一处快要失守的地方快步奔去,稳定战线。

相比这下,乐进和蒋钦都是勇将,俱使朴刀,冲进扶南人中乱砍乱杀,杀得痛快淋漓尽致。

不过扶南人分左右对攻,再按多条人命换一条人命的比例,一些扶南人还是完全占领了一小段墙头,那是太子范金生的精锐部队。

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更不用说庆贺,尖利的怪啸传来了。

可怕的床弩发出的劲箭把他们统统射倒,就连用上盾牌也不可能阻止,更遑论很多人在剧战中把盾牌打碎了,要不丢失了。

前面说了,仓库是按阵法布置方位,一些库房的平顶很高,能够控制相当一大片地区,帝国军在上面把床弩组装起来,架在上面,对准墙头射击,除了床弩,还有一些弓弩也参与进来,发射箭矢。

这也是帝国军留的后手,由于围墙不宽不高,是以装的床弩不多,更多的床弩则装在靠近围墙的库房顶上,扶南人猝不及防下,纷纷倒下,活着的人看到被洞穿的战友,恐慌之余,士兵们动摇了,后退了,把督战队都给冲跨了,帝国军重夺围墙。

第12节 管治南印度架空小说硬伤大检讨第31节 公鸡跑进母鸡窝(二)第22节 巷战滚一边第17节 观小朋友的论文第27节 操统北方第24节 皇帝当强盗(五)火炮火枪的艰难发展过程第47节 最后解决(二)第72节 邪恶皇帝第10节 大盘点第37节 大元立国第12节 至强洗脑第64节 终极情趣(二)第7节 张辽威震消遥津第37节 门神、封神第25节 周泰发疯第42节 别墅外的野餐第31节 马家游江南(二)第12节 正常说书第67节 罗马行省第4节 茫茫雪路第33节 欢乐颂第34节 建业琐事(四完)第21节 美人计(一)第69节 那天我好累第49节 辛巴德历险记之走在贵霜第10节 黄埔军校第15节 吞并日耳曼(十一)第29节 梦断楼兰(三)第12节 激战西喀斯镇(二)引子第54节 插曲:违令作战第12节 管治南印度第22节 如何保持战力第8节 宠杀曹植第15节 你有锤头,我有人头(一)一篇好文第26节 走亲戚(一)第4节 三个干女儿(一)第32节 绝色双姝第75节 希腊有战火(五)第33节 一件血案拉开的裂缝第30节 马家游江南(一)第34节 曲尽人散第40节 二打新野第20节 皇帝当强盗(一)第37节 屠光北极熊祖宗(三)第43节 大丰收(一)第88节 二次革命第25节 印第安之王(三)第30节 咁大个蛤姆随街跳?!第46节 大前门开第18节 出兵干陀利(二)第46节 木头猴第69节 激战泰西封III第26节 三圣至上第33节 一件血案拉开的裂缝第3节 图强第63节 天灾人祸第4节 我们走在金光大道上巨强第53节 纷争、潜流(一)第39节 总督之死(一)第12节 克什米尔之鹰(二)第50节 三国英雄奥运会(六)第17节 吞并日耳曼(十三)第22节 巷战滚一边第68节 激战泰西封II第44节 三国英雄奥运会(一)第39节 公主入宫(一)第53节 元宫秋(一)第28节 印第安之王(六)第48节 中垒堡之战(二)第37节 告发她是因为我想在她那儿留宿第2节 初战曹军第35节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7节 初识刘备第26节 走亲戚(一)第24节 皇帝当强盗(五)第13节 吞并日耳曼(九)第30节 公鸡跑进母鸡窝(一)第46节 辛巴德历险记(一)第18节 战地秀第55节 听话才有饭吃第35节 屠光北极熊祖宗(一)第48节 中垒堡之战(二)第11节 吞并日耳曼(七)第23节 丢脸的处女秀第3章 番外话第10节 大盘点第23节 战争风云第48节 罗马娱乐时光(一)第44节 大丰收(二)夺命双胞胎姐妹让你快活上天堂神秘的楼兰第23节 新疆建州(二)第47节 皇帝雪夜入高句丽儒家时代是历史必经的时期本书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