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名将之路(二)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帝国蒙州的包头城,帝国军队的前哨站,物资屯积点,也是8部驻地。

包头城位于长城以北、阴山以南,已经处于帝国的绝对控制范围内,近年来此地发现了铁矿,吸引了不少人来开发。

和内地城市相比,包头城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的城市规划不好,甚至有点肮脏,一些地方污水遍流,相当多的地方牛粪马粪堆彻,那的房子是粗里粗气的,军人、纯正华族和大量归顺帝国的游牧民族混杂,各种口音在街头响起,然而都是华语!

姜维有心思出去军营还得拜廖化派勤务兵送来的一道军令所赐,差点没让姜维头晕了三秒钟,军令如是说:“小子,放你七天大假,好好陪着李记者。师部要求你尽一切努力,攻下那座山头。”

在军队用语中,攻下山头指的是作战目标,如今师部以那位记者作为目标,要姜维去“沟女”。

军令装在信封里,还有一张纸条,那是已经订好的城东水上餐厅的位子。

他们出得军营,叫来一辆马车,直奔城东而去。

两人同处一车,短距离接近,美女的香气充满车厢,车子在动,姜维的心也象小鹿儿在乱动。

水上餐厅是包头城高级架步。去那里地人比较文明文雅,它的特色就是在烤肉横行当道的蒙州大行水产品饮食,有淡水的白、花、鲤鱼、草鱼、银鱼和河虾等,此为鲜货,干货则是海产品之属的鲍参翅、鱿鱼干、虾仁,甚至还有帝国三江流域贩来的名贵鱼籽(湿货)。

进入包间,落座后,姜维眉头都不皱一下。点了杂鱼汤、鱿鱼虾米粉丝煲和白灼虾,接着为了对他对面美女的美容着想而点了最贵的鱼籽,还给大家要了一瓶青武三年地葡萄酒(距今十年多了),青菜则是当地的特产野菜。

可想而知,这顿饭很贵,然而大家须明白。平时帝国正规军军人的收入比同级官府“公务员”的收入要高出三成!(你不服的话你就去军营一天跑一万米试试,看看辛苦不?军令一下达你就得把命交给国家!)等到军旗一展,军号一响,收入翻倍都不在话下!

还有好些肴没点,不过帝国的风俗是你可以大吃大喝,什么名贵食物吃了没人说你,浪费要不得。

乘着上菜之际,两人悠闲地品着香茗,欣赏着对出水面地宁静祥和,反倒没有多说话。

鲜美的大餐端上来。看上去对面的那位记者对于他的安排很满意,从她下箸的样子。很容易清楚她是吃惯了这样的食物,姜维心中感激着廖化这么帮手。

可是上菜之后。大家开动,姜维就知道糟了。

呃,怎么说呢,姜维觉得有点丢脸,他的脸在发烫,因为……他乒乒乓乓,埋头苦干,如同台风过境。人家姑娘面前的饭菜没动多少,他已经吃完了。吃得奇形怪状,状如灾民。

没办法,多年军旅养成的习惯让他没法停得下来。

丹儿一手支腮,饶有兴趣地看着他道:“你和我父亲一样,吃饭就象打仗!”

一句话就化掉了姜维的尴尬,然而丹儿却羞红了脸,因为她地话中有语病。

看着她娇艳无伦、吹弹得破的脸蛋象火焰般红艳,姜维情不自禁地道:“你真美,好似日出前地太阳,破日之晓丹!”

在当时的礼法下,如此赞美女人是有点过分地,姜维的心里忐忑,哪知丹儿脸色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责怪他,仅是优雅地用餐巾纸擦过红唇,呷上一口葡萄酒。

她吃得并不多,应该很好养,姜维为自己脑海中浮出的念头而大吃一惊。

气氛有点怪怪地,姜维收摄心神问道:“令尊也是军人?”

“是的!”丹儿岔开话题道:“伯约,你觉得我们帝国军队能够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关键是什么呢?”

姜维沉吟地道:“很多很多,陛下的战略,军官的指挥和士兵们的奋勇是最关键地。”

“那是人的因素,物地因素呢?”

“情报!”姜维挥舞着手臂道:“我们有着世间最强大的情报部门。我们非常清楚我们的对手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山川地形尽在我们手中!”

他说得兴起,忍不住爆料道:“我们拥有‘天图’,凭借着它,军部派出的远征队,已经到达了北极圈,并且立碑以记!帝国……把那一块土地纳入了版图!”

这个消息还没有公布,姜维也不是远征队的一员,不过他有同学在远征队中,同学之间私底下有个小***,互相交流情报,因此姜维知道那么一回事。

说到这里,他已经脸色红得发黑了。

帝国历青龙四年夏季,帝国远征队完成了对北极的探险,代表帝国,把自帝国长城以北对上的土地,全部吞并。

任何一个帝国子民,都会为自己的帝国而自豪,这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我们从赤道阳光海水沙滩上射出的箭,能射到北极的冰川上。

当然,只是名义上的吞并,帝国并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彻底占有土地,不过实现控制,还是可行的。

不同于姜维的兴奋,丹儿微叹了一口气道:“伯约,这项消息你可不应该说出来的。”

姜维猛醒,出了一身冷汗!

他脸色一变,丹儿嘻笑道:“呵,看把你吓成这样!我知道廖师长一定让你把你所知道的都说出来啦。”

姜维心中落定,敏锐地觉察到丹儿似乎早就知道这项消息了,在听他说出来时没有什么惊讶的样子。

他心中有个大大的问号:“她是什么人?能够清楚在帝国也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消息?”

军人有良好的修养,那就是人家不说,不该问的不要问。虽然姜维心中大有疑问,然而他按在心上,继续前面的话题道:“我觉得保证我们胜利的最大因素,那就是我们的后勤!”

“在前线供应着茶、肉罐头、奶)

轻的上尉滔滔不绝地道。

“丹儿,你不知道,一只新鲜鸡蛋在一汪新鲜的花生油里炸着,对于士兵们的士气提高是多么的大!”

“前线上的每一个士兵,都有三匹以上的马或者骆驼在作着运输的保证。”

“告诉你,为了保证后勤线,起码有一半的军力用于后勤线上的运输和扫荡,我们真正用于作战的经常不足军队总数的三成。”

“除了军队的供应,后方的家信、报纸、劳军还有……百姓滚滚而来的热情!”

一说起老百姓们的疯狂,姜维犹有余悸!

每当战事爆发,在前线的帝国士兵就收到了不计其数、源源不断的包裹,各种各样的礼物让军队应接不暇。

据统计,每位士兵一年平均能收到二十个以上的包裹,大部分都是实用的东西,寄的物品五花八门,前线士兵需要什么就送什么。

茶、糖果、牛肉干、饼干等食物很受欢迎,轻便的雨衣、洗衣板、苍蝇拍、风油精、卷纸、小钟表、铅笔/笔刨和其它的生活用品是无所不送,象姜维有一次收到了一个明显是造纸商家庭送来的极大的包裹,里面送了他足足能用上十年的信纸和用三年的草纸!

帝国有钱!仓禀实知礼节,钱包足就能做好事!

当然。除了物资,还有贺卡、信件,每一个鼓励士兵地字都是弥足珍贵的。

让士兵们知道,当他们为了帝国的大业奋战的时候,在后方,人们都在祝福着他们,后方人们的心,时时和他们相连!

在后方的妇女组织人手。大量编织帽子、拖鞋、围巾、袜子、手套和毯子,送上前线。在帝都,有一个以贵妇、淑女组成的针织团十分出名,她们用最好的料子,终日织个不停,许多人地手都戮破了。把织物寄给前线的官兵们。即使在皇宫,每一位尊贵的皇妃都平均每年织一件物品送出,连日理万机的皇后娘娘也不例外。

听闻,皇妃们是一件,作为学习“妇工”的公主们,则是三件。(注:帝国男子要学“六艺”,女子则要修“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当中会织东西是必修课)

许多士兵们手上戴的,身上穿地,脚里套着的。都是温暖牌。他们即便战死,也带着家乡人送来的温暖。堕入那无尽的黑暗世界中……

送礼的人除了军人家属(这里面占的比例最大,很多的家庭。都有男丁在军队里,一个家庭越是有权有势,就越有子弟在军中,在军队服役,是那个家庭的光荣),各类军人机构和慈善机构大量采购物资,寄给前线官兵。时有富翁发神经,一次过把一间商场的物资买下来寄向前线!

礼物的形式不拘一格。甚至有人向军方打听能不能组织脱衣舞娘地劳军团上前线为士兵们跳钢管舞,当然。一切都是免费的,不用军队出一个仙,要不然怎么叫劳军呀。

大部分地人都是直接把东西送到当地的军分区或者寄向帝国军总部,由军方自行分配。(家庭地直接寄给自己的子弟,但相当多的军人家庭,还给自己子弟多寄一些,让他们代为分发)

对于包裹礼物,军方的态度是在接收后,送往前线,交给官兵们,绝不让任何一个百姓的热情落空!

为此,动用大量的运力也在所不惜,军队的后勤部门、军邮要加派人手,他们挥汗如雨,与送来的堆积如山地物资奋战,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送向前线,那几乎不啻于打了一场大战。

越到节日,就越是繁忙,大量地礼物能够装上几个车皮。

令后勤部最为恐惧的是帝国的富人发神经病,有过一次,有人一次性订制了结实的五千辆山地自行车,送往蒙州前线……说起来那桩事,虽然知道不应该,但后勤部的人没有不骂的!

把物品分配后,军队要求官兵们郑重对待物品,不得浪费,不得亵渎,如果可能,给送包裹的人一封回信吧,感谢送礼物的人对帝国军队的支持。

现在姜维把百姓送礼物的事情说了出来,其中的乐事令丹儿都忍俊不禁,她笑问道:“那五千辆山地自行车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姜维苦笑道:“还能怎么办!叫上各路好汉,骑上马,到车站领了自行车骑回去驻地呗,难不成给他们送去!”

丹儿先是一呆,接着“扑哧”一声笑开了,笑得象花枝乱颤。

……

说着说着,中午就那么过去了,一转眼到了喝下午茶的时候。

丹儿带有自家用的好茶叶,盛邀姜维一起品尝。

唤来待者道:“你们有功夫茶具吗?”(注:功夫茶是江南流行的茶艺,传自皇帝)

“有的!我们有江南出的紫砂壶呢。”待者恭敬地道。

“那么,有什么小点?”

“有蛋糕,我们的蛋糕很出名的,有巧克力蛋糕、草莓蛋糕、葡萄干蛋糕!”待者骄傲地道。

“蛋糕呀……我喜欢吃杏仁饼,我带来的已经吃光了,你们这里有不?”

“回少校大人的话,我们这里没有,不过我们能即刻派人去买。”

“那好!”

……

“哎呀,水滚了。”丹儿娇呼一声,专注地冲茶,她动作迅速,姿态美妙,春葱般的玉指拈着色白如玉、质薄如纸的白瓷小杯。

美女冲茶,赏心悦目,让姜维的心头如同炉中银丝炭火一般炽热。在他的心中,甚至有一个猥亵的想法:要是能够把那些手指放在嘴里吻一吻,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丹儿将壶嘴“点头”三次,行“凤凰三点头”,举杯道:“来,敬你,前线的英雄!”

姜维接过茶杯,不嫌烫拿起,先以下唇接杯缘,以鼻赏茶香,然后一饮而尽,赞道:“好茶!”

见他如此识货,丹儿笑得脸上开了花道:“再来!”

……

边喝边谈,丹儿再问起了“两个少将打架事件”。

说实在话,姜维不喜欢这个话题,可是丹儿再三问起,他无奈作答。

丹儿看过他的档案,就是因为这件事写得语甚不焉,带过,反而引起了她的兴趣。

叹了一口气,只听得姜维说道:

……

我们接受了攻打‘泥甲城’的任务,大家按人手分成三组,每一个组分别进行侦察,制定作战计划,准备时间并不长,各自花了一天时间,然后综合汇总。

泥甲城约有三百多青壮丁(15岁以上),其它的全是老幼,虽然我们的人不及他们多,但大家都很有信心。

作战计划很快订出来,不外乎就是凌晨时分突击!

这里我们军队最喜欢用的进攻时侯,战斗没有什么疑问,反正‘泥甲城’的倭人要倒大霉就是了!

全城被屠!值钱的东西全被抢光了!撤走的时候放了把火。

……

姜维没有刻意描画他的战斗过程,反倒是花了不少口水解说他战友们的勇猛大胆和心细,他的口才不错,听到丹儿都着了迷,差点忘记写笔记了。

……他说得太好了,丹儿不知不觉中忘记了她想了解的初衷,她不清楚,也就是在泥甲城一战中,血与火奠定了姜维日后的地位!

‘泥甲城’中有一千二百零三个倭人,有一百零一个是姜维杀的!

作为队长。他冲锋在前,杀人不眨眼,尽是秒杀,杀了百人,自身不带伤,手也不抖一下,也难怪地,要不是这样。他怎么能作为帝国日后的名将呢。

“一招杀敌”、“上阵之后有我无敌”、“异常的冷静”、“非常的冷酷”……最好的评语都被教官们不吝啬地写入了他的档案中,令跟来的两名领队“心仪”万分。

姜维和他的同学们并不清楚,在帝国军校每年地实习中,都会拉上一批学员,到海外实习……杀人。

这是帝国军校的光荣传统,从中选中优秀者进行培养。

帝国的传统是极为注重内部的平稳与安全。但对于外国外族……压根儿不把他们当人看。

也难怪的,在那个英雄的年代,帝国作为食物链地上端,猎食万国,诸国都是我们帝国的猎物,那些国家的人,算老几呢?!

……完事了,回到船后,海军来的领队:孙少将。抢先派人把姜维叫来,以不容置疑地要求道:“你的专业就填我们的海军陆战队吧!”

啊。终于图穷匕现了,孙少将是海军陆战队的人事主官。丢下业务,亲自跟班。为的是在三年级生择专业方向时,让最好的军校生加入海军陆战队。(前面提过,黄埔军校生学制五年,前三年是什么都学,不分专业,后二年才分专业)

见到姜维有些迟疑,孙少将花言巧语地道:“伯约啊,你知道吗?在我们海军陆战队中。有那么一句话:‘小子们,坚持住。如果顶不住,那么就把你扔到陆军去!’”

“在我们的海军陆战队,作为新兴地兵种,皇帝重视,待遇最好,打仗时首先派到,你知道吗?我们这个军种,不会留在国内,是专门用于对外打仗的军种!”

……可怜地姜维还能说什么呢?人家是扛两个金星星的将军啊,而他当时不过是个光板。(注:帝国将级有上将、中将、少将和准将,最低级地将军就是一星准将)

于是姜维在孙少将拿出来的黄埔军校专业选择表上填上了海军陆战队,签了姓名,孙少将才满意地放他回去。

……消息很快让陆军来的领队:王少将知道了,派人找来姜维动问,姜维遂将经过说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王少将勃然大怒!

原来他也是陆军的人事主官,上船来也不为什么,就为了人才。

人才难得啊,有什么比人才更重要的呢?!

王少将恨极,怒不可遏地打开保险库,取出一份档案袋扔给姜维看道:“海军陆战队算老几,我们陆军才是NO.1!好好看看世界地图,主要的战争是在大陆!”

啊,全球性的地图,来自皇帝,并不是人人能看的,属于机密,仅得少数人知道,现在王少将为了打倒压过孙少将,不惜泄密。

wWW▪тTk án▪Сo

看着档案袋上地“机密”两个字,按姜维的地等级,本不能看到的,他的手颤抖着打开了地图……之后,他又签了一份专业选择表,选择陆军作为他的专业。

王少将把一切扛了下来,对外宣传说姜维是在他的严令下,不得不服从命令。

这回可有乐子了,当晚吃饭时,两个少将不过在餐桌边说了两三句,话不投机半句少,孙少将一把将餐桌掀翻,把手一挥,干起来了。

一下子就把王少将的鼻子打得肿得好象一个大梨,鲜血象水笼头般流了下来!

王少将也把老拳猛挥,重重一拳打在孙少将的眼睛上,他一拳就打爆了孙少将的眉节处,鲜血迸飞,连带打得孙少将眼睛乌青,成为一个独眼龙!

两个大人物象牛一般地吼着,拼命地互相扭打起来!

战斗的激烈令人们觉得整条船都动了起来!

人们噤若寒蝉,试图去劝解的教官被两个少将暂停了一下,命令他们(教官,最高级不过是上校)滚出去!

然后他们咆哮着,砰砰地往对方的脸上、鼻梁上、咽喉上乱打(很不幸,他们都是格斗的高手,精通打人要害),打得空前惨烈,鲜血洒满一地,兀自坚持不退,象个街头烂仔斗殴,边打边骂,象泼妇骂大街,彼此咒骂对方祖宗十八代,生下孩子没屁眼……骂的话已经烂臭,不堪入耳。

终于,王少将打了,他鲜血满身,象个厉鬼得意地叫嚣着,而孙少将则奄奄一息地躺在甲板上。

第二天,脸上纱布包裹象个木乃依的王少将派人叫来姜维,把他签的加入海军陆战队的表格交还给他道:“你是陆军的人了,海军陆战队不会再麻烦你了。”

看到姜维的惊讶之色,王少将禁不住得意地道:“我们陆军和海军的人事军官,每年为了争取最好的学员加入,都要打上一场,胜者有优先权,今年我们陆军打了。”

你有这么厚的脸皮吗第47节 辛巴德历险记之蓝钻第63节 天灾人祸第4节 我们走在金光大道上第43节 大丰收(一)第1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68节 激战泰西封II第53节 元宫秋(一)第16节 风暴过后本书说明第18节 战地秀第34节 建业琐事(四完)第54节 元宫秋(二)第69节 激战泰西封III第6章 24节的阿三文明小例第37节 大元立国第33节 公鸡跑进母鸡窝(四)第37节 过大年第43节 大丰收(一)第51节 帝国的聚宝盆(四)第23节 皇帝当强盗(四)第20节 司马折棒子(三)第1节 青龙盛世第7节 初识刘备第63节 天灾人祸第16节 风暴过后第45节 南洋终局的感慨第8节 蚁与龙斗(二)第45节 三国英雄奥运会(二)第28节 收官-----攻取掸国第41节 满街出售绞肉机第10节 红得发紫第30节 绞杀战和反绞杀战第47节 最后解决(二)第21节 周瑜之讯第10节 大盘点第51节 猪猪威震罗马(二完)第40节 公主入宫(二)第57节 《罗马史》第69节 激战泰西封III第3节 先苦后甜第4节 茫茫雪路第7节 前哨战第12节 前进路上第2节 战略决策第20节 猪是战神第6章 第六十节“鸡累鸡累”的肚皮舞娘第52节 猛将兄第4节 照我心伴我征途第11节 临行狂欢第70节 集结号第4节 三个干女儿(一)第23节 一串珍珠(一)第44节 终结者I-----终结神庙第10节 张昭修地球第42节 强迫入教第23节 新疆建州(二)第59节 罗马新生活(二)第33节 一件血案拉开的裂缝第3节 佛祖困青龙第4节 襄江之战(二)第12节 高峰会议第27节 算旧帐(二)第47节 中垒堡之战(一)第8节 三英战两雄第3章 番外话第1节 出兵伐董啊美妙的狄罗德玛第50节 刘备的命运(一)第8节 致命绞索第80节 罗马行第12节 又一单工程第53节 元宫秋(一)第24节 皇帝当强盗(五)第57节 奥古斯妲(二)第36节 屠光北极熊祖宗(二)第30节 日耳曼好时光(一)第12节 前进路上第29节 梦断楼兰(三)第30节 后宫风波起第27节 操统北方第22节 皇帝当强盗(三)第45节 刘备出川第16节 皇后阅兵第28节 走亲戚(三)第13节 极度呕吐第43节 三跌臭水第59节 我为旧城改造而来(一)第21节 封土堆上何青青第64节 很会说话的庞统第30节 咁大个蛤姆随街跳?!第29节 曹操称帝,刘备凑热闹第51节 波尔齐乌斯的烦恼第20节 司马折棒子(三)第10节 航渡中第88节 二次革命第64节 罗马内乱(一)帝国皇帝的自白第74节 荒唐皇帝(二)第7节 吞并日耳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