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又一单工程

天堂与地狱,是一线之隔,手掌的正反面。

站在中南半岛(泰国、越南、马来和缅甸一带)海边眺望,无际的海面上,星罗棋布一个个如花环般的小岛,犹如天际抖落而下的一块块翠玉。小岛中央是绿色,四周是白色,而近岛的海水是浅蓝色、水蓝、深邃的蓝,逐次渐蓝……

回首望内陆,阳光下无尽的郁郁葱葱蔓延向天际,参天古树,藤萝芒草,绿意盈然,绿得滴水,绿得要流油,绿得象翡翠!

阳光太多、海水太蓝、时间太多、美女太艳、俊男太猛,这些太多,成了独特的赤道风情。赤足一双脚在细白沙滩上,感受大地炽热的体温;泅泳于海洋里,聆听大海的心跳频率。忘记时间、忘记工作,尽情的吃喝玩乐,是老天爷允许你的放纵……

这是人间天堂!

这是一个热带天堂,别说是阔佬,甚至连华族的普通人都能够搭船前往度假,他们兴高采烈地享受着热带雨林、阳光沙滩和海水,他们在海滩上打球,海边钓鱼,海里冲浪,累了大啖海鲜,获得了体力之后,就进行男人与女人深入浅出的对话……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然而,对于在那儿工作的黑奴来说,同样的地方,却是热带地狱,意味着热气升腾的丛林、没顶的泥泽、凶猛的白蚁、鳄鱼、水蛭、毒蛇、蝎子,炙人的阳光和倾盆而下的大雨。

没有道路,奴隶们拿着砍刀奋力开路,惊起了铺天盖地的蚊子,如此就处于两难状态。

要不被蚊子吸血,从而(必定)感染疟疾,那几乎意味着死亡,快速死亡。要不为了防蚊而在酷热中穿上衣服。把全身包住,挥汗如雨,过不多时,全身生起了脓疮,汗水火辣辣地刺激着他们的皮肤、眼睛,特别是下阴部,他们会一无用处地搔抓不止——因为一切地方都痒得难受。

即便是穿上衣服,一样抵挡不住吸血蚂蝗的攻击,更不用说毒蛇和蝎子,三个家伙在亲吻人的同时。喜欢往人体里注进一些东西,很糟糕地,那些东西是致命的。

别说是做工地黑奴,就是监工乃至于老板都休想逃脱这一切,所不同的是后者和旅游者有着同样的休养生息机制,充足的饮水、良好的医疗和一流的饮食

两个罗马人。鲁波尔卡斯和波卡利乌斯呆在西奈半岛七年,参与完成了修建大运河的伟业,然后回罗马居住一年,他们是闲不住的人,炮制奴隶成为了他们的不良好,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南半岛的又一单工程:大三线地最后一线!

大三线,来源于帝国历青龙元年,鲁肃和贾诩两个高层。知道的东西多:科技和世界地理,已经预见到了一些未来,遂联名上奏,认为帝国广大,不可能到处驻兵。帝国的安危系于大三线和一道,堪称支持帝国的“脊柱”。

所谓大三线,指三条铁路线。北线走外兴安岭、贝加尔湖、西伯利亚,经过乌拉尔山脉,转入亚速尔海,到日耳曼黑森林;另一条中线就是走新疆、中亚、黑海、里海,最后和北线在亚速尔海会合;南线则是从广南东路出发,沿南海边进入交州、中南半岛,连结印度。进入波斯。走两河流域到地中海。

一道是黄金水道,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差不多与南线铁路平行,只不过走的是海道。

三线一道,横贯东西方,然后再有分支,帝国控制最发达的欧亚两大洲,就有了充足地保证。

而其中,“海上丝绸之路”早早存在,在帝国还不是帝国时已经有勇敢的中华航海家,就是一些不出名的商人与水手,在利益和命令的驱使下,扬起风帆,到达了波斯、红海,他们当中的极少数,甚至进入了罗马!

此后更不用说了,船更大,货物更多,乃至于出现了一流的蒸汽船,从二年来回东西方,到一年能够去二次东西方。

大三线的北线建得最早,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压力,北线得到了帝国不遗余力的支持,它的建成也就意味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末日,他们再也不能利用他们的地理优势来威胁中原王朝了。

游牧民族打得过中原王朝就打,打不过就闪,逃往北方深处,中原王朝欲想进攻,后勤压力巨大,就算暂时解决后勤,军事上胜利了,但不可以驻军,实际控制,从经济上等同于自杀。

说什么北方游牧民族是“狼”,中原王朝是懦弱地“羊”尽是废话、p话!

那赫赫有名的匈奴今安在?鲜卑一统北方,而今世界何有鲜卑?五胡乱华,诸胡不可一世,今世哪来踪影?还有党项(西夏)、契丹吐番、突厥…尽数消失在历史的深处,唯有汉族,传承几千年。

与其说北方游牧民族打败中原王朝,倒不如说是外是交通,内是中原王朝自己打败了自己。

交通是个大问题,一旦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就再也不能威风起来。

中线相对行程短一些,修建地难度小一些。

大三线,没有一条线路是建得轻松的,工程浩大而艰辛,北线与中线都是动用了大量的华族参与建成,不计成本,军事和政治的需要胜过了经济上的得失。

然后剩下了南线铁路。

建设它不存在着军事和政治上的压力,就可以从容地算算经济账了。

近几年来,工程论证反反复复,上马与下马的风声时高时低,有官员认为,南线与“海上丝绸之路”平行,没有必要建设南线,帝国虽然很有钱,可钱也不能够乱花。

还有人认为。南线地地理复杂有过于北线和中线,而且更致命。

一定程度上,官员们说得是对地,导致了中央的犹豫不决,直到久在罗马地贾诩回东方任职,专门视察了一次帝国的阿非利加管区,再自“海上丝绸之路”坐船回建业,抵步后上了一个奏折,说他有个法子能够省钱。

他的法子真正是损人利已,就是说工程建设人员用黑奴来做吧。这样能省下好大一笔地工钱。

皇帝虽不允许欧亚两地有男奴,但能否网开一面?黑奴属于派遣做工,做完即走,集中管理,对各地民间并无冲击。

贾诩的奏折,反对与赞成的意见同样多。在皇宫内廷与内阁中也是争执不下,最终能决定的还是皇帝,他拍板同意了贾诩的意见。

于是南线铁路正式上马,从开工的第一天起,建设的主力就是非洲黑奴。

把铁路分段包干,公开投标,以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价低者得。

以他们的实力与“信誉”,鲁波尔卡斯和波卡利乌斯投中了一个标,修建南线的一个分支,就是暹罗(泰国)经马来半岛到星架坡地一段。

铁路已经修到了交州(越南),实际第一段铁路就是中南半岛。这儿还人烟稀少,属于蛮荒地带。

在西奈半岛修运河,属于人在火炉上。

在中南半岛铁路。则可以说是人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

那是时,雨水量多,蒸发量也多,下午一二点钟,在没有遮蔽的野外工作时,下蒸上晒,人在其中。苦不堪言!

气侯、地形和疾病。是南线铁路的三个拦路虎。

气侯多变不定,他们初到的那天。大大的雨点,开始慢慢落下来,不久就越来越急,豪雨狂浇着一切,持久一个星期!

开始还等天晴,后来等着等着受不了了,就在雨中开始了营地建设。

暴晒逾月,有时大雨,大雨不断;有时阴雨连绵、雾气潮湿,人呆了一个星期,全身发绿;有时台风肆虐,当台风到时,把一切根基不稳地东西统统来个搬家!

第一次台风来的时侯,那些黑奴的住所全被揭盖,几千名黑奴就在暴风雨中淋雨,大雨象水龙头般哗哗地浇在他们的身上,他们象一截截木头在雨中呆立,孤立无援,脸上无忧无悲,凄风苦雨的景象令到两个铁石心肠的奴隶主差点流下了鳄鱼泪。

奴隶主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防务商属于“上等人”,住在组合式活动木屋里,那种木屋以胶缝合,用大螺丝钉拧实,绕是如此,照样被吹飞,好在不是全部,他们这些上层挤一挤还顶得住。

后来南洋地区的工兵团来帮助他们给奴隶和野外工作者修建了一种“硬背式”地帐篷,要比原告的帐篷好得多,它们是由木板和木头的围栏构成,十人住一个,它不是用绳索拉起来,而是把帐篷边沿绕在木板上,如此台风就不能把他们吹飞了。

地形复杂,你根本无法想象得到比建设那儿更糟糕的地方,热气升腾炎热,泥泞而且多雨,积年恶臭令人作呕,丛林茂密之极,每走一步都得披荆斩棘地开路前进。

出于印度的“南洋牌”砍甘蔗刀天下闻名,它地另一个用途就是被军队和防务承包商订购了用来砍人头,可即使是那些坚硬无比的砍甘蔗刀,在中南半岛用来开路,每天用过了就得去磨一次,否则再也用不了。

丘陵地区绵绵不绝,需要去移山,河流众多,要架桥,到处是险峻的群峰,有地路段甚至就开凿在悬崖绝壁之上,很多黑奴都是在修建到那些地段时,变成孤魂野鬼的。许多地方泡在水里,一些地方并不是泥沼,你站在上面,开始好好的,隔不多时,你就会慢慢地陷进去!

用了大量的石头与砂子去实基础才能铺设铁轨,如此动用的人力与畜力数量大到离谱,一位“老铁道”惊呼道:“此地……我们在亚速尔海(就是曾经阻截了北匈奴去西方的大沼泽)尽是以泥土砂石铺路,硬生生地铺出一条路来,此地与亚速尔海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果说气侯与地理打不败人类,那么疾病就令到人们闻风丧胆。

前面说过皮肤病,绝对不是疥癣微疾。而是要命的杀手,当皮肤搔痒初起时,如果涂上药物,换上新鲜衣服,转移环境,那不会成患。

可是对于黑奴哪有这个条件,他们搔痒抓破皮肤,外面地肮脏衣服导致感染,进而腐烂……很恐怖地,只有最走去的人才能幸存。

无一例外地。绝大多数地黑奴乃至于“上等人”都遭到了皮肤病、疟疾、黄疸病、登甲热以及各式各样的丛林消耗性疾病的侵袭,纯粹叫做怪病,难以医治,

帝国能够征服南洋,靠的是一种超级神器,或者叫做超级神药。如果没有它,那么帝国很有可能要打道回府。

这种药是皇帝从天宫拿来的,是一种针剂,属于预防针,专门能够对付疟疾,而疟疾,主要由疟蚊传播。人类与蚊子斗争了千万年也不能战胜这种小东西,疟疾几乎名列丛林病中的第一杀手。

全靠神药,疟疾虽然对打了神药的人类造成一定的侵袭,但不会致命,最多发发烧。隔天就好,体质好的人甚至无甚感觉。

为了节省成本,两位老板开始不愿意花钱买预防针。后来顶不住了,停工的人越来越多,死地人也多了,只好来一个黑奴就给一个黑奴打针。

预防针对疟疾有特效,但对其它病无效,该病的还是得病。

环境太差,逃跑的黑奴甚至于不用追杀(也难以追杀)。单个的黑奴和成群的黑奴逃出去。缺乏工具不可能战胜得了自然的威力。

与黑奴相比,上等人地日子好过得多。

他们的住所舒适。病了之后有医生,工作久了还有假期去疗养,各级人员心情舒坦,心境好,因为老板给的工资不少。

为了穿上干净干燥的衣服,专门找了黑女奴去洗衣服,还建起了熏衣房,用煤炭或者木柴的热力把衣服弄干,还熏香呢。

罗马人的伙食总管如今不管饭菜的烹调了,专门管开支,做饭菜地事情,黑奴是阿三的厨师负责烹制咖哩食品。

罗马式的食谱不合适此地,气侯炎热,人的消耗多,胃口不开,咖哩食品能够较好的提高食欲,让黑奴们吃得下饭。

但吃得多了,内分泌改变,出汗能把衣服都染黄了,全身都是酸臭味儿。

而老板之类地“上等人”才不多吃咖哩食品,他们专门从广南东路请来了大厨来煲汤,煲汤绝技:水鱼配红枣、枸杞……竹丝鸡炖海底椰、虫草炖蚬鸭……简简单单的冬瓜猪骨汤也不赖,每天煲汤,大家分而食之,如此保证体力。

咖哩与广式食物是对付热带气侯的不二法门,咖哩以用刺激性味道来增进食欲,广式则是用天生地美味、丰富的营养来促进吸收。

恶劣的环境条件、水土不服、疾病导致了黑奴大量地死亡,黑奴们的逃跑与反抗事件远比在苏伊士运河来得多,管理难度也大,不断增加的成本令投标的奴隶老板们变成了亏本经营!

以致于成为负累,那些经验丰富的奴隶主都哀叹生意不好做呵。

鲁波尔卡斯和波卡利乌斯管理着一个“模范地”黑奴公司,勉强保本经营,但是黑奴地死亡率大增,其它的公司更不用说。

在使用黑奴建设铁路地第三年,重新修订合同,各公司的标的额大增,而官府也欣然同意,因为官府算过数,各公司再怎么提价,也还是低于用帝国子民去修路的费用,最重要的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黑人受到极为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万分糟糕的工作环境、繁重的劳动,非人的生活待遇,监工的摧残和虐待让黑奴以远剑逾修苏伊士运河的速度竭尽了体力,而他们是没有医保和社保的!

今天,环南海、印度洋的铁路(南线)建成,坐在舒适车厢里的人们啊,可得担心,每隔几个路轨,就有一个黑人的灵魂在号哭!

在铁路沿线,按县级行政区域划分,阳间的官府以神速的动作,封了一个个(各个地区)已故的帝国百姓子民(常为纯正华族)作为土地神,拨出专款去修庙,以镇压地方,防止黑鬼作祟。(不过官府从来不肯承认是为了防黑鬼)

在鲁波尔卡斯和波卡利乌斯工作过的弄宜县,实在找不到华族,凑巧黑奴公司死了一个鬼佬监工,被反抗的黑奴们打死,他也是帝国的子民,官府就封这个鬼佬为当地的土地神!

在他的土地庙里,正儿八经地为鬼佬塑像,那金发碧眼白肤的神像立在堂上受人间烟火,接受祭祀,听说挺灵验的,香火很旺。

第55节 辛巴德历险记之呕血求婚记第12节 克什米尔之鹰(二)第8节 吞并日耳曼(四)第3节 飞夺萨莉希亚堡第6节 装药过量第1节 生意经第73节 搅屎棍第5节 吞并日耳曼(一)第6节 易过吃蔗第60节 罗马蒸汽机第4节 天子南巡(二)第21节 香艳航程巨强第75节 希腊有战火(五)第11节 和平演变第38节 再干一票(四)第40节 二打新野第77节 雅典小战火第28节 人渣皇帝第8节 试探与准备第48节 三国英雄奥运会(四)第13节 邓艾们的幸福时光本书说明第37节 屠光北极熊祖宗(三)第22节 皇帝当强盗(三)第5节 代号:统一方便面今夜登陆第3节 先苦后甜第34节 建业琐事(四完)第8节 秋交会第18节 战地秀第35节 福兮祸兮第42节 绝世毒妇(二)第37节 门神、封神第24节 征召令第17节 性情PK第67节 罗马行省第16节 友情PK第4节 襄江之战(二)第32节 我真仁慈第41节 中华文化第12节 吞并日耳曼(八)巨强第24节 又一串珍珠(二)第20节 皇帝当强盗(一)第43节 前台后方第3节 天子南巡(一)第3节 先苦后甜第20节 美洲征服史(一)第21节 美人计(一)第21节 爱之船第25节 好大的湖第1节 入宫见闻第42节 别墅外的野餐第42节 绝世毒妇(二)第46节 大前门开第49节 辛巴德历险记之走在贵霜第34节 建业琐事(四完)第15节 消灭弥加第7节 蚁与龙斗(一)第2节 纳众第35节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4节 群英会第79节 中国式方式第2节 走马上任第4节 下克上第10节 大盘点第36节 琴采丽薇雅的一天(二)第19节 荷兰港第34节 拳王赛第71节 希腊有战火(一)第30节 咁大个蛤姆随街跳?!第34节 什么礼物?第9节 吞并日耳曼(五)第38节 再干一票(四)第32节 公鸡跑进母鸡窝(三)第50节 三国英雄奥运会(六)第73节 荒唐皇帝(一)第12节 管治南印度第9节 不谋而合第54节 立牌坊做婊子第27节 梦断楼兰(一)第58节 罗马新生活(一)第11节 吃了蔡琰第13节 破温州部第23节 周瑜的下场(一)第70节 破邪马台国第16节 失而复得第4节 吃荆州菜第41节 拉丁版圣经第43节 三跌臭水第3节 头上无毛,身带阴谋第1节 生意经第27节 收官-----取斯里兰卡第54节 辛巴德历险记之求婚记第40节 准备,请准备第46节 罗马大乱(一)第19节 荷兰港第41节 中华文化第19节 强抢民女第17节 性情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