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太孙赈灾方案(一)

“皇爷爷,孙臣有一整套方案想要奏报。”

“你是监国,无所谓奏报,只管直接吩咐大家去做。”

“是,孙臣遵旨。”

深吸了一口气,朱由栋转过身来:“众卿,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面积蝗灾,现在朝廷最难的就是储备的粮食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开源节流。开源的事情待会在说,孤先说节流。”

“请殿下示下。”

“曹三喜。”

“臣在。”

“现在我大明所有的官方仓库已经取消,全部归到你银行管,各部在你那里不过是有个账目,而东西都是在你那里的。孤今日在这里定个规矩,凡是仓库失火的,孤不问原因,主管仓库的人员一律以贪墨治罪!这个规矩,今日就开始生效。”

“是,臣明白了,决然执行殿下教令。”

“另外,银行要迅速的指令各个分行,提前设置赈济点和招工点。”

“招工点?啊~,臣明白了。”

“很好。”点点头,朱由栋又面向孙玮道:“总宪?”

“臣在。”

“从今年开始,全国所有文臣、吏员的薪俸涨了那么多。这薪俸标准,吏员过起日子来可能需要计算着来,但是官员们手里可是足够宽裕了。若是还要在国家如此危急的时刻搞贪墨,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以前国家发放赈灾物资,各级政府逐级收取三成作为漂没的规矩绝对是要废了!还请都察院这边集中御史对华北诸省提前进行布局,一旦真的蝗灾爆发,赈济开始,都察院要对赈灾物资的使用进行严格督查!敢在这个时候伸手的,总宪可提前传下话去:抄没家产,严惩不贷!”

“臣领命,只是这次受灾范围如此之广,光靠都察院的御史来清查,恐怕力有未逮。”

“无妨。”朱由栋手指朝着前殿指了指:“殿试结束后,今年的所有新科进士,全部暂时交给你们都察院使唤至少半年。半年之后,查出贪墨金额多的进士,吏部那边优先安排好的差事。大冢宰,你看此事如何?”

“殿下此议绝妙。臣一直都觉得新科进士一入仕就直接进部不妥。正好让他们去底层看看我大明最辛苦的百姓,回到朝中做官心里也有警醒。”

“既然大冢宰都同意此事了,那就这么定了。总宪?你可满意?”

“满意!臣极满意!如此臣就不用担心人力了,而且新科进士进取之心最为高涨,面对贪官污吏也敢于不留情面。请殿下放心,有了这三百多新科进士,此次都察,不浪费一元国帑臣可能做不到,但此次赈灾,被贪墨的钱粮,肯定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嗯。”孙玮本人的能力和操守朱由栋是不担心的。但是架不住他手下大多数一群只会打嘴炮不能做实事的家伙,这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实在是难说。不过不要紧,到时候锦衣卫、东厂全部都要动起来。这一次赈灾,不是简单的给灾民吃饭,而是要想尽办法预防产生流民——如果百姓们因为没饭吃就自发性逃荒,那前些年花了那么多力气做的人口普查起码在北中国就前功尽弃了!

也就是说,这次赈灾的难度比起既往的赈灾来说,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除了加强仓库管理,优化赈灾地点,严查贪污等节流手段外。还需要开源。

“一会儿孤给颜思齐、李国助、俞咨皋三人下令,让他们分别护卫大明海贸的海船到朝鲜、吕宋和安南购粮。现在西班牙人盘踞在吕宋,不太好相与。而朝鲜、安南又是我大明的属国。所以这购粮是真的要去购的。大司徒,还请给这三支舰队准备一千万元的预算。这三个地方体量不大,总共能够购买两千万石的粮食就是极限了。”

“是,臣领命。”

“另外,云南那边,今年木邦的翡翠公司所有获利都不要分红了,全部去找缅甸买粮。给熊廷弼下令,让他尽快办成此事。云南现有的存粮要尽快北运,否则缓不济急。”

“是,稍后臣就去给云南发令。”

“如此算下来,大概就有三千五百万石粮食,不过这只是总量。在具体的运输中,这损耗、贪墨甚至有人顶风烧毁烧毁粮仓的事情也是有的。而且北京户部的一千多万石存粮还得供应九边驻军,北方五省的官员、没有受灾的百姓还得吃饭。所以,还得再准备起码一千万石!”

朱由栋这话一出口,连同万历在内,大家都非常诧异:怎么,这次赈灾,你还想救全部?我华夏那么多王朝,碰上如此大灾,做得好的出个几百万石意思意思。做得不好的?那就身死国灭呗。这就全部受灾百姓?小灾是可以的,但如此大灾,怎么可能?

所以,在本次会议开始的时候,大家想的是,趁着这两年国家有钱,出个一千万石左右的粮食,尽量多救一些人也便是了。

可看朱由栋的意思,那是一个都不能少?这怎么可能?

不过太孙殿下这些年做了那么多事,基本上都达到了他原先制定的目标。所以这一次?

“孤会写信给江南的士绅,向他们借粮。这些家伙的存粮可多得很。不光是江南,湖广、两广、四川,这些地方其实存粮也很多。便是受灾的北方五省,士绅们的粮库里其实也是不缺粮的!”

“殿下,光是借,恐怕效果很差。”

“孤知道,所以孤准备让大明银行作保,孤借粮食,以后银行还给他们,粮食或者银元,都行!年息我给他们一成!”

“嗯......”自李三才后担任首辅的方从哲捻须盘算了一下后道:“殿下,如此算来,估计也就有个三五百万石,毕竟,北方士绅也要存粮备灾。而南方的士绅若是此时把粮食运往北方售卖,这获利比殿下给的利息高多了。”

“不要紧,只要他们肯卖,孤可以买!最近我们不是定了粮食购买最低价和最高价么,他们要是敢超出最高价售卖,孤就杀他们全家!”

又拿刀子威胁人!哎,直接掌控兵权的皇族就是惹不起啊。

话说到这里,参会的相当一部分文臣们都不想说话了——所谓士绅,领袖士绅的不就是他们嘛?说不得,这次大灾,可不能像以前不然太孙的刀就要砍过来!

会开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众臣心情复杂的起身,向万历祖孙二人行礼告辞。

待得众臣退走后,朱由栋贴近万历道:“皇爷爷,虽说这次大灾,即便如往常那般准备个几百万石赈灾,也不会让我大明有社稷倾覆的危险。但既然孙臣都做到这种程度了,还请皇爷爷下旨,诏令全国所有藩王入京!”

第二四二章 大坂的冬之阵(三)第七四三章 大明发行纸币第七四二章 欧洲经济隐患第四一七章 东亚霸主降临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陆第二七八章 太孙赈灾方案(一)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一九九章 丧事不止一件第四七四章 天启矿业改革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三二五章 滨海厂的木匠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七九一章 朱由栋教太子第六六二章 进化论的诞生第一一四章 东林也要办报(三)第一零九章 现在开始起航(四)第五四一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三章 大家都是戏精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儿戏第五一零章 整顿吏治法令第三十五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第二三一章 历史未能重演(二)第四十章 打脸就要打痛(一)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处第二九一章 决绝的达塔尔第六六一章 贵公子的改变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恢复更新可能时间第二五五章 大坂的夏之阵(一)第三九八章 准备仁川登陆第一八二章 连场围炉夜话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记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七九八章 欧洲的商人们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萨尔浒(四)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游记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二四四章 大坂的冬之阵(五)第七十七章 刘大刀的奋迅(一)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处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四五四章 天玑星已激活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萨尔浒(五)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机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六一五章 岂曰大明无炮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二十二章 太孙将是雄主第三三零章 大明准备反击(一)第三零七章 万历四十五年(一)第五十六章 宽甸绝不可弃第五零六章 适度扶持藩国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四七一章 这是鸦片战争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二九五章 朱由栋的调整第七零七章 没有人是白痴第五一三章 破军也陨落了第七十三章 搬迁势在必行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错吧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机构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二二零章 首战是在色当(三)第七七五章 陆军主力出动第三四五章 东海上的决战(二)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脑补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学生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二一五章 巴格达的帕夏第四六五章 大明严厉禁毒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六三章 抖起来的户部第四三五章 后勤保障无碍第二六三章 抖起来的户部开个单章,说说最近的事第八零零章 攻占亚速群岛第五四二章 世事难有如意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第五一三章 破军也陨落了第七三六章 燃烧的波哥大第四九零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畅想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五零七章 科举制度将变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