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

1616年9月1日,易普拉欣回到了阔别三年的伊斯坦布尔。

在进入这座帝国首都之前,他的亲卫们还充满了幻想:我们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外高加索浴血奋战三年,击毙了至少十万波斯人,夺回了大片的帝国领土。如此功绩,国家怎么也该给我们办一个盛大的入城式吧?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他们早早的把帕夏即将回到首都的消息放了出去,可等他们走到伊斯坦布尔城门口的时候,都没有一个帝国的官员前来迎接他们。更不用说和他们商量怎么办入城式的问题了。

“帕夏!苏丹怎么能够如此对待我们?”

“是啊,帕夏,就算现在苏丹年纪还小,但是您的父亲可是大维齐啊!为什么不给我们这些浴血奋战的勇士一个应有的荣耀?”

“混蛋!你怎么能这么说帕夏的父亲?帕夏取得如此的功绩,大维齐肯定是极为骄傲和自豪的。但在举办入城式这事情上,大维齐肯定是要避嫌的,可恨的是,帝国的其他官员居然如此漠视我等?”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易普拉欣沉声道:“不要说了,这个事情,我待会回家问问我的爸爸。如果他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就去问苏丹。”

......

“易普拉欣,让我们整个家族都感到骄傲的孩子,欢迎回家。”

“爸爸......我......”

“唔~哈哈哈,看你的表情我就知道你在想什么。我的儿子,你一定是在怪我,为什么没有给你安排一个盛大的入城式,让你对你的手下有一个交代。是吗?”

“爸爸......对啊,这是为什么呢?”

“直接的原因嘛当然是苏丹病重,宫廷内部正在为了下一任苏丹而互相争斗,大家没空来理会一个虚幻的仪式。更深一点的原因,当然是我的儿子在国家的东线表现得实在是太出色,让那些无能的废物们感到了嫉妒。为了避免他们被你衬托得过于明显,所以,这入城式,大家都异口同声的说不用办了。”

老索科利说的都是事实。

帝国现任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十三岁继位。由于其父亲去世过早,所以缺乏教导和相应的锻炼,这能力什么的比起帝国前面的十位苏丹来完全不值一提。总之,从1603年继位到现在,十三年来,这位苏丹除了信仰虔诚,大量捐献财物给麦加外,在国政上几乎没有什么建树。

奥斯曼帝国的根基是军事采邑制度啊,这个制度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扩张,你不扩张的话就意味着国家要走下坡路......

这些年来,艾哈迈德并不是不想扩张,而是无力扩张:如果不是易普拉欣这个穿越者,帝国在东边会被阿巴斯一世拿下整个外高加索地区和巴格达总督区。连帝国的核心领土小亚细亚半岛的东部都被伊朗挖下来一大块。

虽说穿越者的横空出世挽救了帝国的东线。但是在西边,他统治期间,帝国反复被奥地利、匈牙利、波兰联军击败,被迫放弃了奥地利的年贡。

在海上,帝国的舰队参加了西欧诸国围剿西班牙的战争。但除了初期趁着西班牙地中海舰队不在家的时候偷袭了一把巴塞罗那外。剩下的时间都是被鲁道夫加强了的西班牙海军爆锤......

而现在,1616年,这位年仅26岁的苏丹又病入膏肓,这场疾病是如此的凶猛,连重金购买的青霉素都无法扭转其病情的恶化。

“我的儿子,伊斯坦布尔这里,现在就是一片大漩涡。哈齐兹家族想要拥戴苏丹的长子奥斯曼继位,柯塞姆家族嘴上说着奥斯曼年纪太小,要拥戴被囚禁了十三年的穆斯塔法继位——其实他们是想让穆斯塔法做个过渡,然后让柯塞姆王妃的亲生儿子穆拉德继位......总之,现在内忧外患的帝国,此时哪有心思去搞什么入城式?”

“呼~~”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勉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爸爸,那我们要站在哪一边?”

“从纯粹为国家的将来考虑,现任苏丹的长子奥斯曼殿下,通晓多国语言而且身体矫健,能骑善射,是不可多得的苏丹人选。而现任苏丹的弟弟穆斯塔法,是一个连智力都不健全的低能儿......不过呢......”

“我明白了爸爸,您一定已经和柯塞姆家族达成了协议是吧?”

“呃,很抱歉,儿子。从你小时候爸爸就教导你要做一个勇敢、无畏、正直、无私的人,但是爸爸现在却一点都做不到。为了家族的私利,爸爸放弃了国家的公利。”

“嗯......勇敢,无畏,爸爸,和柯塞姆那种蛇蝎般的家族合作,除了要保住我们家的大维齐之位,也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苏丹亲兵吧?”

“呃......我的儿子啊,还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呢?”

我当然知道啊,我是穿越者嘛。可以说,苏丹亲兵,奠定了奥斯曼帝国初期的军事辉煌,也造成了帝国的急速衰败。

这支军队的兵源,起初来源于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选拔身体强健的男童,从小被送到苏丹麾下进行专业的军事训练,学习突厥语,信仰星月教,服役期间不准结婚,哪里战事紧急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是苏丹的奴隶、亲卫,是帝国最精干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是帝国很多高级官员的来源地。

但是,任何东西,如果不随着世道的变化而跟着改革,终究都是要出问题的。这支苏丹亲兵,随着历任苏丹的逐渐扩充,从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这人多了,综合素质自然下降。而且帝国两百多年下来,有太多出身于亲兵的官员了——新的利益集团自此形成。

在历史本位面,1617年艾哈迈德去世,穆斯塔法继位。但是这位弱智坐在苏丹的位置上实在是不像话,所以几个月之后,穆斯塔法被废黜,艾哈迈德的长子奥斯曼继位。

这位年轻的苏丹锐意改革,但是已经腐朽的苏丹亲兵集团却成了改革的拦路虎。他们先是故意在战场上让第一次亲征的奥斯曼大败亏输、威望尽失,然后干脆发动政变,勒死了这位苏丹,重新扶持穆斯塔法出来再做苏丹。

历史本位面上,奥斯曼帝国无可挽回的衰落,其实就发生在这几年。

“爸爸,我明白了。这口气,我忍下了。我只有一个要求。”

“你说,我的儿子。”

“陛见结束后,我不要任何封赏,我只要继续担任巴格达总督!这一点,请您无论如何也要为我争取到。”

“这个......我的儿子,三年前,巴格达总督区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方。但是现在......”

“这些无耻的家伙!”易普拉欣咬牙切齿的骂了一句后想了想:“这样吧,爸爸,你跟柯塞姆家族说,如果他们能让我继续坐镇巴格达,我每年给帝国缴纳三万标准艾克。”

“嗯......这个条件,不太丰厚。”

“不能再多了,我在巴格达还要做很多事。告诉他们,如果我不去巴格达,其他人去了巴格达估计会死得很快!”

“说得好!我的儿子!我们索科利家族,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好,就这么定了,爸爸今晚就开始联络他们,在你陛见之前,一定把这件事情办好!从此之后,我在首都掌握民政,你在地方上掌握部分军队。我们家族,还可以兴盛起码二十年!”

哎~~内心长叹了一口气,易普拉欣郁闷的甩甩脑袋:其实以我的本心,一开始是想坐镇埃及,积极参与到欧洲这场大战中去的。但是残酷的现实,却逼迫着我远离欧洲,从近东到中东去建设自己的基地。虽说在科技上我有自己的优势,但是这个时代的战争,终究还是需要综合国力来支撑的。也不知道等西班牙的双子一统欧洲的时候,我能做到什么程度啊......

第五零六章 适度扶持藩国第六二四章 藩属国的差异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萨尔浒(三)第一一九章 扶上马送一程(一)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一六八章 所谓的七大恨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战(一)第三十七章 东瀛岛的变化(一)第一四二章 厉害的二当家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国事第四五八章 当家真的不易(一)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一五八章 这绝不是挑衅第五十九章 布局东北西南第三三一章 大明准备反击(二)第七十九章 刘大刀的奋迅(三)第一三七章 岛津欲寇琉球第四十五章 打脸就要打痛(六)第一三九章 是蹂躏非战斗第四四五章 衍圣公不禄了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四九五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四三一章 准备远征蒙古第四九零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四零八章 朝鲜需要内附第三四零章 工业革命发端(三)第七一四章 只是双眼流汗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转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战(二)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二三四章 历史未能重演(五)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战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一四六章 曹文诏的家信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财政(一)第一零四章 真是时不我待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号选择第六七一章 联军登陆果阿第四二八章 台湾府的发展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五十五章 情报才是主业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树(一)第二零零章 从此龙吟九天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七二五章 减息后再减税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无情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七十三章 搬迁势在必行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七二六章 奥斯曼的战舰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脑补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五九五章 流通货币不足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七十八章 刘大刀的奋迅(二)(收藏满三千加更)第六十三章 奇葩后勤保障第一八五章 阿拉维杜新王(二)第二一五章 巴格达的帕夏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三六四章 众狗听令出征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一零零章 我们的海贼王(二)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三七六章 廉贞走向末路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五零六章 适度扶持藩国第一零六章 现在开始起航(一)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四十九章 打脸就要打痛(十)第四零零章 王师登陆仁川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赋何用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二三零章 历史未能重演(一)第三四八章 东海上的决战(五)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七三七章 前后方的配合第五七零章 最后的一堂课第四十七章 打脸就要打痛(八)(加更)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三七零章 大明开始收网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