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原始资本积累(三)

在大明刚刚立国的时候,理想主义“经济学家”朱元璋给大明的各个阶层都直接划定了身份:民户(种田的),匠户(工人),军户、商户、医户、灶户(明初围海晒盐法没有发明,食盐生产主要是靠熬制海水、卤水,要用大灶,所以食盐生产者叫灶户。嘉靖年间,围海晒盐大范围推广,但灶户的名称未变)等等。并且规定,以后各行各业,谨守自己的属性并且代代相传。

这当然是过分理想的制度并且注定坚持不了多久。

有的职业是需要天分的。比如说医师这个职业,祖师爷不赏你这碗饭吃,无论你怎么学都学不出来。父亲是良医未必儿子就能把医学好。你非要人家医户代代相传,那就很可能造成前面几十年父亲在拼命救人活人,后面几十年儿子在不停的伤人杀人。

再说了,人有贤愚勤懒之分,时间稍微长一点,这差距自然就要出来。就以专门从事食盐生产的灶户为例,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了,以前的那些灶户,有的自己各种经营,已经成了盐场大老板,并且把资金投入到多个行业,成了跨行业巨头。有的呢?六七辈人一直都苦哈哈的从事食盐生产。还有的,要么沦为盐场老板的苦工,要么干脆就逃亡了……

所以,到了万历朝的时候,朱元璋定下的这套制度早就是名存实亡。

但是呢,你也不能说朱元璋是异想天开。因为这一套户籍制度,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是非常合理并且有着极大进步意义的。

蒙元入主中原,带来了在中原地区已经早就不是主流的蓄奴制度。朱元璋建国的时候,为了把权贵阶层的奴隶们都解放出来,才煞费苦心的制定了这套各阶层固定执业的户籍制度。应该说,这套制度在摧毁蓄奴制度方面是起了极大作用的。事实上,当这套制度在成化年间开始瓦解,到了嘉靖年间基本一纸空文的时候。明朝的权贵们又开始蓄奴了……

总之,明代的户籍制度开国初期是朱元璋出于一片好意并且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时代的发展,绝不以统治者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最终这套制度在老朱去世后,没能坚持多久。

具体到朱由栋开口找朱常洛协调的匠户来说。明初的制度是很严格的,但是耐不住匠户持续、大量的逃亡。至少从成化年间开始,朝廷已经公开同意匠户缴纳匠班银就可以不用到指定地点当差。所以两百多年下来,明代的匠户制度已经很松弛了。现在的工部,更多的是用收取到的匠班银雇人来从事生产。

不过呢,任何一个时代,国家对工匠的掌控再怎么松弛。但无论如何,技艺最顶尖的那一批工匠,国家肯定是牢牢抓住,除非这个国家灭亡,否则是绝不会松手的。

朱由栋盯住的,就是这种工匠:普通的工匠用得着找朱常洛?他不会自己花钱出去雇么?

“匠户?栋儿,你要匠户做什么?”

“父亲,孩儿不是从皇爷爷那里讨了一个庄子来嘛。孩儿想在庄子里做些事情,需要一些最顶级的工匠。这个,孩儿的老师们,父亲,实话实说啊,除了沈先生和吕先生之外,其他的几位,其实仕途都只是刚刚起步。而沈先生和吕先生嘛,孩儿多少有些怕的,所以,只有求父亲出手了。”

“呵~~还有你怕的人啊?真是难得。嗯,我儿聪慧,而且做事极有章法,具体做什么事情为父就不问了。只是有两条,其一,皇家体面要维持,不得做出没有品位的事情。其二,我儿也是储君,为君者,仁之一字最最紧要,所以,也不得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来。”

“嗯嗯嗯……父亲放心,孩儿要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到时候做出成效来了,父亲只会为孩儿感到骄傲。”

“哈哈哈哈~~我儿当然是为父深感骄傲的。嗯,说吧,你想要什么样的匠户?为父一定想法给你办到。”

求人做事也是很讲究的。具体到朱由栋要匠户这个事情来说,他当然可以直接求万历。但是这个事情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大事(匠户在官本位社会真的不会得到统治者多大的关注),你无论大事小事都直接去求皇帝,未免也太不把皇帝当回事了。这么做,时间长了,皇帝就会觉得你这人不知轻重。

而且,到底朱常洛是朱由栋的父亲,父子俩现在是住在一个屋檐下。你这家伙一天到晚的对爷爷热情对父亲冷淡,还想不想活到成年了?

所以,适当的找点事情给朱常洛做,让他感受一下被人重视的感觉和为人父的存在感,同时又让万历不产生:怎么这么点小事情也来烦我的不良情绪。这才是朱由栋的手腕之所在。

“父亲,孩儿想要四个铁匠,四个木匠,四个火药匠,三个瓷器匠,三个织工,两个制皮匠。一共二十名匠人,连带他们的家人,整户的搬到孩儿的庄子里。”说完这句朱由栋又补了一句:“父亲,孩儿既然求父亲办此事,那当然不是要的普通匠人。都需要在各行各业即便不是最顶尖,但至少也得是一流的。比如说那瓷器匠,就必须得从景德镇抽调……”

“唔,我儿真的给为父出了不小的难题呢。木匠什么的好说,铁匠呢,你是太孙,有几个铁匠也没什么。只是那火药匠要来干什么?为父虽然不擅兵事,但也知道神机营那边的鸟铳可是很危险的。”

“父亲放心,孩儿要火药匠来只是做做烟花玩儿。这事儿父亲这边允准后,孩儿也会跟皇爷爷报备一声,绝不给父亲添麻烦。”

朱常洛是太子,只是他这个太子比较弱势,所以在什么官员任命啊、国家大政方针上面很难有发言权。但是调动匠人这事儿,他只要肯出面,还是比较好办的。难就难在朱由栋要求的匠人质量上。

可是没得办法啊,在听利玛窦讲了此时泰西的情况后,朱由栋已经有了危机感。很多计划必须要加快实施了。

一个穿越者从现代穿越到古代,想要做点事情,基本步骤都是些什么呢?

首先要解决的是身份问题,如此才能融入社会。这一点上,朱由栋已经很好了。

其次是要有一群手下供自己使唤。这方面随着朱由栋的开蒙,已经有了初步的班底。

第三是有点启动资金,这个万历给了他。

第四是有个基地,这个也有了。

之后呢,就看你是什么流派了。女频就是心机、宫斗。男频呢,穿越到太平年间当然是科举做官,官斗,往上爬。而乱世争霸流呢,则是要积累原始资本,为以后的暴兵做准备。

具体到朱由栋来说,在有了自己的皇庄后,是时候要开始积累原始资本了。

而且,这个位面可不是只有他一个穿越者啊。除了开金手指挣钱之外,他还要爬科技树……

21世纪的中国人,其一生中知识最全面,掌握得最牢靠的年纪是什么时候呢?十八、九岁,高三的时候。

朱由栋穿越的时候大学都毕业好多年了,数理化很多知识都还了一多半给中学老师了。医学知识他倒是一大箩筐,但其他的,啧啧,说实话,要他来爬科技树,他其实信心非常不足。

而且更郁闷的是,他到现在完全不知道其他六位穿越者穿越之前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丫万一有军事科学家、装备制造大拿呢?

哎,不想了,再想下去不如自杀算求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我把这个时代最好的科学家,最好的工匠召集在一起,若是还爬不过人家,那也无话可说了。

第七零八章 时间就是生命第五八零章 欧洲的科学家第三十五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应对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七二五章 减息后再减税第三二五章 滨海厂的木匠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五一八章 奥斯曼的应对第五八六章 大明开始立宪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战(二)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三八八章 还是先朝后倭第二七五章 孙慎行的选择第八零五章 最强的穿越者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五六五章 圣地亚哥海战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二一三章 法兰西的应对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七六九章 士气和命中率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六零三章 准备攻略印度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义联盟(二)第五四六章 工业冲击农业第五一八章 奥斯曼的应对第四十六章 打脸就要打痛(七)第二七五章 孙慎行的选择第二七一章 万历四十四年(二)第四十三章 打脸就要打痛(四)第六六零章 天才们的表字第七三四章 曹变蛟的夜袭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第四六二章 进入铁甲时代(二)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战(六)第四六一章 进入铁甲时代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二一三章 法兰西的应对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第七二八章 共赢才是王道第五八零章 欧洲的科学家第二零二章 紧要无过人财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组阁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协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舰计划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战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第二四零章 大坂的冬之阵(一)第七九零章 郑成功的杀着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谈(收藏上千加更)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七八二章 北线归于平静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六四九章 政委们的威力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三十章 原始资本积累(五)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九十九章 我们的海贼王(一)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三五八章 恢复周之分封第五八零章 欧洲的科学家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四五四章 天玑星已激活第二二零章 首战是在色当(三)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畅想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七零八章 时间就是生命第一五八章 这绝不是挑衅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八十一章 刘大刀的奋迅(五)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一九九章 丧事不止一件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三二零章 朝鲜王的哀求第八十一章 刘大刀的奋迅(五)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机构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萨尔浒(七)第六四零章 国内总体稳定第六零零章 大明准备出击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