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鲜(一)

一般而言,计划是永远都赶不上变化的。

本来在朱由栋的计划里,军事上,他暂时只打算建立两三支样板军队,并设立军官学校,做好人才储备就行了:大明现在问题多如牛毛,思想文化、经济运行、政治体制、人才选拔、官员吏治等等,都亟需改革整顿。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大明虽然体量极大,但国家的力量却不能充分的动员起来。所以,这个时候实在不适合大规模的扩军。

可惜,这个位面这么多穿越者,还有两个是他的邻居。人家可不给自己慢慢种田的时间。

没得办法,那就扩军吧。总算是这会儿变卖国家资产没多久,户部手里还有钱,他还扩得起。

当然,也幸亏他扩军了。因为,此时的东亚,日本也在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新军。

“殿下,经过臣下等近半年的工作,得益于各家大名的支持,按照您制定下的编制,新军的七个师团已经全部满员,所有军官已经全部安排到位。”

“哟西!井伊直孝,你给伊达权中纳言、前田(利常)参议、毛利(辉元)中纳言、藤堂佐渡守、岛津萨摩守诸位阁下详细说明一下这七个师团的具体组成。”

“嗨以!诸位阁下,按照公方殿下的指令,我日本国的新军,将不再由各个大名自行组建,而是按照地域,吸纳当地百姓组成。根据七个师团集结地的不同,分别命名为江户、大坂、京都、岐阜、仙台、春日山和鹿儿岛师团,数字编号分别为一到七号。每个师团编有三个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一个炮兵大队和一个工兵大队。此外,加上指挥军官以及军医、文书等非战斗人员。一个师团满员是一万五千人。步兵联队满员3500人,全部装备燧发枪,刺刀。骑兵联队满员1500人,配备战马2000匹,另有五百人的马夫负责照料战马。战马的马种,目前是以东北、北海道的马种为主。公方殿下已经和西班牙人取得了联系,不久将有西洋大马运送过来。炮兵大队1500人,计划配备各种火炮五十门,目前火炮到位率不到一成……”

井伊直孝在那里朗声汇报,旁边坐着的伊达政宗等人都是一阵牙疼:大家都在大坂夏之阵中见识过现任将军的那三千新军,面对如后藤基次这样的名将率领的丰臣军精锐,三千新军一个照面就把对方打得稀里哗啦。如果新建的这七个师团,十万大军,都有以前那三千新军的战力,德川家横扫几遍日本都绰绰有余了,还需要他们这些大名干什么?

这些主要的外样大名们牙疼,坐在主位上的德川义直也牙疼:新军的架子是搭起来了,但是需要补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枪械、火炮、子弹的产能严重不足是肯定的。不过这些还好,毕竟新军这个阶段主要是以训练为主,装备不足那就轮流训练呗。

最恼火的,其实是这个时代日本人的身高和整体身体素质!

全日本此时的粮食出产量,大约是2000万石。而日本此时有多少人口呢?接近2000万。就算是按一日石约等于160公斤计算,此时的日本,也不过是勉强实现自给自足。而且这种自给自足,还仅仅是理论上实现绝对平均才可以实现。

事实上,此时的日本,实行的是五公五民的制度:也就是说,每年的粮食,武士阶层要无条件的拿走一半!

剩下的一半,也不完全属于农民:日本一样是存在大量地主阶层的,这剩下的一半,他们还得拿走至少一半!

所以,日本真正种地的农民,一生没有吃过纯粹大米饭的,是非常普遍的存在。

粮食不够吃怎么办?那就只有靠着打猎、挖野菜、吃各种杂粮果腹了。这么搞,确实能饿不死了,但是这营养……

如此极低标准的营养摄入,当然会导致人的发育不良。按照历史本位面一些西方传教士对此时日本人身高的描述,十六七世纪日本男子的平均身高,是不足一米五的。

一群一米四几的男子,骑着矮小的日本马打仗。也难怪当时的西方传教士在日记里说这是一群孩子在骑着毛驴打闹了。

相对而言,此时的泰国,虽然由于人种的关系确实偏矮。但是得益于当地的气候,只要社会安定就不会缺粮食。以及泰国的穿越者最先上位,迄今已经励精图治了十二年,还制定了相应的营养膳食计划。所以,泰国男子的普遍身高这会儿已经到了一米五以上——比日本人都高!

至于大明?有句话不是叫七尺男儿么?这个尺,是汉尺。一汉尺大约是0.237米,故而大明的男子,平均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六。

所以德川义直愁啊:装备不足可以努力做,反正大和民族也是这个世界上数得着的能吃苦耐劳的民族。但是这身体素质的差距,没有几十年,两三代的积累,真的扭转不过来的!

不能再想了,再想下去真的不用打了,自己切腹算求了!

“诸位,庆长年间的检地,我日本国有民1890余万,其中,武士六万七千余人。去年新皇继位,改年号为元和,又进行了一次检地。其结果是,二十年间,国民数量增长到1980余万,武士增长到八万九千余人……”

看了一眼面色凝重的诸大名,德川义直继续道:“触目惊心啊!诸位,日本是一个火山密布,地震频发,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如果我们就这么维持下去,要不了三十年,这个国家自己就把自己饿死了。不,或许又会发生更大的战乱,死个几百万人,然后继续苟延残喘下去……这样的局面,是诸位想看到的么?”

伊达政宗等人互相看了一眼后,心情各异的拜服了下去:“公方殿下眼光长远,我等聆听长治久安之道。”

“长治久安之道我是没有的,但我知道,如日本这样的国家,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程度,除了对外扩张,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

第四八四章 一块都不能少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七七五章 陆军主力出动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萨尔浒(二)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六三五章 冷热混杂战斗第一七九章 大金国没有了(一)第三七四章 阻击与被阻击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团抵奥第六七一章 联军登陆果阿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七六四章 此乃亿万一心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错吧第六十六章 东北号角连营(一)第一一七章 东林也要办报(六)第六九五章 进击的商丘号第六二零章 这是赤色黎明第四零一章 登陆逐步推进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处第四八四章 一块都不能少第六六一章 贵公子的改变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组阁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四十七章 打脸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七十章 西北危机已现(一)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孙督师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袭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战开幕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第二五六章 大坂的夏之阵(二)半年总结暨2020年写作计划第五五七章 独立军上高速第一八五章 阿拉维杜新王(二)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布阵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十二章 孤的元从班底(四)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远点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点(二)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五五六章 欧洲将星璀璨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七五一章 亲王们的日常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五五九章 克伦威尔论战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战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七一一章 欧洲人撤退了第四九五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一一三章 东林也要办报(二)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七三九章 美洲战后安排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一二二章 扶上马送一程(四)第一六四章 山海关定方略(二)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九十五章 国家根基已朽(七)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七三九章 美洲战后安排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国本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树(一)第二三三章 历史未能重演(四)第五五七章 独立军上高速第二六九章 郁闷的大司寇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第三八八章 还是先朝后倭第九十九章 我们的海贼王(一)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一三九章 是蹂躏非战斗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二七一章 万历四十四年(二)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级乌龙第十章 孤的元从班底(二)第二九三章 太孙焦头烂额第四一四章 一次会战结束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劳动法第二七八章 太孙赈灾方案(一)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