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 会合与反会合

“中纳言阁下,为阁下的军队护航,在下切实的做到了。接下来,在下就要率领舰队南下,去与暹罗的舰队汇合,共同迎击明国的舰队,以此争夺制海权了。”

“呃,柳生少将,一路行来,得您照顾实多,照理我是不该再提什么要求了。不过在下虽然不精水战,但也知道这茫茫大海上,要想寻找到对方舰队,需要时间和运气。而明国的新式舰队,虽说肯定数量不多,但是架不住明国的福宁镇舰队也相当有战斗力,而我日本的……”

伊达政宗把手一摊:“我们这次虽然来了很多船只,但是真正最有战斗力的那批,都被藤堂佐渡守丢在了大坂湾。若是您那边没有找到对手,而这边福宁镇或者明国的新式舰队进入了对马海峡?您知道的,这一次,我们全军也就运来了十万石粮草。而且,由于朝鲜八道已经被预先分配给了各家大名,这上面的百姓,将来就是我们的领民,这个……”

“哈哈哈,伊达阁下说的在理。不过让您焦虑的事情,公方殿已经想到了对策。”

“哦?敢问殿下的指示是?”

“嗨以,这里有殿下的亲笔书信一封,请您过目。”

作为一个历史类的漫画家,德川义直至少对东亚三国的历史是非常清楚的。他当然知道此时的李氏朝鲜存在什么问题:两班贵族虽然内斗不休,但是对于两班之下的中人、常民、贱民,那可是严防死守,划出了巨大的等级鸿沟,彻底断绝了下面三个阶层上升的通道。

所以,德川义直给伊达政宗的建议就是:发动中人和常民,去搞各个地方的两班——反正这些地方以后都是你们的封地,而此时这些地方的土地绝大部分都在两班手里,不把他们搞死,你们未来的封地在哪里?

当然,我们是要团结朝鲜百姓,避免二十年前那样遍地烽火的。所以,把两班搞死后,分一点点土地和财富出来收买中人和常民。中人是两班贵族的庶子,多少是受了教育并有一技之长的。而且由于身份的原因,他们往往从事政府的最基层工作,这些人只要靠过来了,对于我们稳定当地秩序是非常有用的。

至于常民,往往是自耕农,这个阶层是国家主要的税源和兵源,当然也需要拉拢和安抚。

至于贱民?拜托,蛋糕就这么点,你们就不要想着分了:日本国内自己都有贱民呢,这外征朝鲜,对平民温柔以待是迫不得已。若是还要照顾贱民,伊达政宗以下,恐怕日军上下都要不高兴了。

至于说,把两班贵族干掉后拿到的东西够不够征服者和征服者准备联盟的“朝奸”分配,这个却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两班的世袭导致了他们豁取了国家的大部分资源,所以这些家伙的财富极高。

而且朝鲜在这个时期还有一个问题:丰臣秀吉发动的侵朝战争刚刚过去二十年。在那一场大战中,朝鲜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是公开的把“两班”身份拿出来卖的。也就是说,你虽然以前是个中人、常民甚至贱民,但只要向国家缴纳足够的钱粮,国家就赐予你两班的身份——从此有了做官的资格!

虽说后来朝鲜缓过这口气后,又规定新两班要维持这身份,必须得找同样是两班的贵族结婚,生下的后代才能维持两班身份。但,现在不是才刚刚结束战争二十年么?那些在战争中因为向国家缴纳钱粮而获得身份的新两班,这会儿都还没死呢!

所以,德川义直估计,此时朝鲜的两班人员,单论人口,起码占了朝鲜国内人口的一到两成左右,至于财富,估计不下八成!拿下两班人员,足够分赃和稳定统治秩序了!

“原来如此,公方殿真是无所不知啊!在下受教了。”微微朝着东方鞠躬后,伊达政宗转过身来:“这样的话,在下短期内就不担心粮饷的问题了。”

“嗨以,所以请中纳言阁下尽管放心进军。公方殿此时在国内仍在调拨运送粮食到名护屋城。待得在下与暹罗友军汇合,击退明国舰队后,就再次北上护送粮船。”

“哟西,在下此时疑虑尽去,可以安心进军了。如此,谨祝少将阁下武运昌隆!”

“嗨以,也祝阁下武运长久。”

……

4月10日,柳生堪兵卫的舰队开始南下。而在此之前,大明的两广总督府,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

4月3日,暹罗、西班牙联合舰队出现在海南岛海面。在此巡逻的两艘大明战舰在完成初步侦查后迅速退走。

4月4日,消息传回广州,熊廷弼在和颜思齐、刘招孙商议后,一面让颜思齐率领舰队出海:不是去和对方作战,而是想办法与福建的俞咨皋和浙江的李国助舰队汇合——敌人的舰队是如此强大,万一被堵在港口可就不好了。

另一方面,熊廷弼发布总督令,让广东的南海卫、神电卫、广海卫以及广西的驯象卫、奉仪卫等卫所兵,向雷州半岛集中。

照理,大明的一个卫所该有5600战兵,但是在卫所制糜烂的今天,更是在太平了两百多年的南方,这些卫所的士兵到底能有多少,熊总督自己心里也没谱。

至于战力最强的昆明镇,熊廷弼理所当然的放在了广州:不是他怕死,而是广州乃是南中国的核心所在,万万不能有失。

至于琼州府,哎,这个暂且放一放吧。

当然,作为太孙的老师,熊廷弼还是不会对朱由栋有任何瞒报的。他老老实实的写了奏报,挂了最高等级的加急,将南边的情况向北京和南京的袁可立急送!

4月8日,颜思齐成功的与李国助、俞咨皋的舰队会合了。

“国助兄,来得好快,我还说我的快船到了宁波后,你整顿部队还得花些时间呢。”

“振泉,那是因为我根本就没在宁波啊。事实上,你率队南下后,我和俞帅就在厦门外海域搞起了演习。”

“哦,原来如此。”颜思齐长舒了一口气后,又皱起了眉头:“两位,咱们就这么直接南下?”

李国助看了看俞咨皋,得到俞咨皋让他先说的示意后,很是干脆的发言道:“以我之见,只怕暹罗那样的国家很难凑出如振泉所言的那么强大的阵容。当然,我也不是说振泉的手下误报。在我看来,很可能在吕宋的西班牙马尼拉舰队也加入了暹罗的阵容。”

“嗯,确实有可能。”

“所以啊,这暹罗对我大明的侵犯,想来是筹谋已久。因此,我们此刻虽然力量稍稍有些处于下风,但还是得赶紧的南下,寻找敌军决战。因为,若是时间拖得久了,此刻据说还在澳门观望的葡萄牙人的舰队可能就要被迫加入暹罗人的舰队了。而且搞得不好,倭贼的舰队也要南下了。”

“李帅说的极是!以老夫看来,此战,我们必须尽快开打!”

第三二四章 巨人开始觉醒(三)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七二九章 这是一个憨憨第六一零章 比哈尔邦出兵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二四七章 准备整顿盐政第七三二章 又见声东击西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三六一章 家里的亲人们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四九八章 风帆最后华章第二零六章 科研后继有人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势第三五零章 东海上的决战(终)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时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布阵第八十九章 国家根基已朽(一)第二四四章 大坂的冬之阵(五)第七一七章 军舰的冠名权第三五三章 开阳终于登顶第三零七章 万历四十五年(一)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三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一)第六三五章 冷热混杂战斗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辖木邦(二)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三四五章 东海上的决战(二)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战场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选择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战(二)第七三六章 燃烧的波哥大第一二零章 扶上马送一程(二)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三八四章 无所谓的担忧第五八八章 帝师党的共识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报布局第二六三章 抖起来的户部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练甩锅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三十七章 东瀛岛的变化(一)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机构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七二九章 这是一个憨憨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三九二章 宗室们的分化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五十五章 情报才是主业第二九零章 复仇者黎塞留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四八九章 双方都要调整第一一九章 扶上马送一程(一)第四一四章 一次会战结束第六三二章 文臣们的作用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三四八章 东海上的决战(五)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三十一章 原始资本积累(六)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九十六章 国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满五千加更)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二四零章 大坂的冬之阵(一)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战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开个单章,说说最近的事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动第一零四章 真是时不我待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条约第八零五章 最强的穿越者第六零七章 奥朗则布之路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五四零章 奥斯曼的反击第三五三章 开阳终于登顶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三十章 原始资本积累(五)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机感第七九八章 欧洲的商人们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