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忠君爱国商人(二)

生产效率提高数十倍?

光是这样的话,在座的商人们感受还不是很直观。但是当曹三喜把诸如常洛飞梭、徽娟纺纱机以及由校机等机械产生的效果做了讲解后。原先就已经双眼赤红的商人们,这会儿全都呼吸粗重,看着曹三喜就好像看见心爱的美女,又或者一座金山!

“诸位。”饶是久在高位,经常把全国的豪商们整治得欲仙欲死多次。但是这么多商人,如此穷凶极恶的眼神,曹三喜的心里也不由得打了个突。

“诸位,去年的会试策论题目,不知道你们关注到没有?其实聪明人只要看到那样的题目,自然便会联想到太孙手里已经有了相应的东西。不然太孙为什么会定那样的题目?”

“哦~~对啊!”

“哎呀!原来如此!”

“所以啊,各位老板,现在心里可还有疑虑?”

“没有了没有了,曹行长,我们心里本来就没有疑虑!对别人或许有,但是对太孙,对您,那是绝对没有的!”

一阵如潮的阿谀后,徐元佐又代表诸多商人站起来提了个问题:“那个,曹行长,既然有了如此神器,不知我们需要付出多少代价?”

“哈哈,徐老板,你家也是累世官宦的,家里读书的小子可不少,自然也是能看到去年新科进士们的策论的。其他的不说,这会元的策论,你可看过,还有印象没有?”

“呃,李伯云的策论啊......嘶,我想起来了。那篇策论说,如果这些机器陡然投入民间,一个不好就造成我大明粮价飞涨、民生艰难。为了安全的拿到技术的红利,我们必须得把这些技术出现后带来的问题,转嫁给周边国家。唔,周边国家......哈哈哈,在下明白了。”

“诸位都是在各省有身份的人,今日之会的内容,尤其是接下来的东西,除了给你们背后的贵人们通报外,还请保密啊。”

“是,请曹行长放心。”

“好,那本官接着往下讲。暹罗、倭贼入侵,是给我大明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困扰。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也是极好的机会。”

能做到大明商界的顶尖的,就没有一个不是聪明绝顶的人。曹三喜这么轻轻一点,大家马上就明白了过来:只要这次打赢了,暹罗、日本两国就再也别想像以前那样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了!

大家这些年都有生意在海上,对东亚以及东南亚诸国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再加上这么多年六大报的熏陶,所以大家很快的就想到:以后,整个东南亚就是大明的粮仓,日本就是贵重金属供应地,蒙古人给我们提供皮毛,西域人给我们种棉花——而我们大明就是把这些原材料拿来生产出产品,然后再卖给这些家伙,由此赚取丰厚的利润!

“呵呵呵,诸位都想明白了吧。”

“回曹行长,我们都想明白了!”

“嗯,这些东西要实现,必须得有一个前提,那便是我大明在这场战事中能够获胜!”

“曹行长,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嗯,本官对此也深信不疑。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

“曹行长,我们还是捐款吧!”

“是啊,两个船厂哪里够?再建两个,不,五个船厂!打造上千艘北直隶级,直接堆上去,在海上就把那两个小贼给埋了!”

“就是,捐款!曹行长,我们要捐款!除了新建船厂,我们还要帮助朝廷再开几个兵工厂!海战打赢了,我们还要派出大军,扫荡暹罗和倭贼本土!”

“捐款!早点建厂,早点打赢!”

“哈哈哈哈~~”很是舒畅的大笑一阵后,曹三喜再次让会场安静了下来。

“诸位忠君爱国之意,本官铭感五内。但是殿下已经明确说了,不会接受大家的捐款。呃,各位稍安勿躁,接下来请户部的黄主事跟大家说道说道。”

“各位。”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上了前台:“本官户部主事黄士俊。”

“我等见过状元公。”

“哈哈哈,状元只是以前的名头,大家还是称我的官职吧。”

彼此客气后,黄士俊道:“方才曹行长说,户部卖盐矿后账面上还有不少钱。这个,当然是事实。但是呢,国家这么大,方方面面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所以,我们不能把现在账面上的钱都投到军事上。别的不说,去年的大蝗灾,朝廷一下子就扔进去将近三千万元哪。若是一下子把钱都拿去打造战舰什么的,万一国家还有其他事情急需用钱可怎么办?”

“状元公说的极是!所以我等才想捐款啊!”

“本官多谢各位一片忠君爱国之心。”拱手致谢后,黄士俊道:“这钱呢,还是需要各位老板出一些的,不过不是要大家捐款,而是向大家借。用殿下的话说,是请大家一起出钱,成立一个战争基金。”

“嗨!状元公,不要借,我们直接捐!”

“对,直接捐!朝廷拿了钱,早点打胜仗,我们就都值了!”

“哎,本官一开始也是想着请大家直接捐,但是后来太孙给我们户部的官员们讲了一个故事。本官的想法一下子就扭转过来了。”

“请问是什么故事?能否请状元公也让我等长长见识?”

“好说,殿下给我们讲的,乃是出自《吕氏春秋》。大概的意思是,春秋时期,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这条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在外沦落为奴隶的鲁国人由此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后来,圣人的学生子贡,这是一位大商人,非常有钱,他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拒绝了国家的补偿,由此,整个鲁国的人都赞扬他,子贡也洋洋自得。而唯独圣人说:“子贡,你错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这是什么道理呢?太孙说,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以前大家出钱赎人,回来后拿补偿,自己做了好事,又不会有什么损失。如此安排,自然大家都愿意干。

可是子贡不要国家补偿后,以后再有人赎人回来,再去找国家要补偿,就会被人笑话。可是,鲁国又有多少人像子贡那样富有,不在乎这点补偿呢?如此一来,自然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而事实也是如此,子贡这么做了后,以后鲁国人在国外见到沦落为奴隶的同胞,往往都视而不见了。

太孙说,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太孙还说,国家前些年因为种种原因疏于军备。导致一时之间战事不利,各位老板的生意因此遭受了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各位老板还愿意为朝廷稳定各地物价,保证民生稳定。就足够伟大,足够让六大报宣传赞扬了。如果这个时候还让大家无偿捐款,那就会无限的拔高道德标准,从此之后,只怕就没有爱国商人一说了。

所以,太孙说了,这一次,可以借款,可以以战争基金的名义吸纳资金,但绝不接受捐款。”

“原来如此,太孙的深意,我等拜服。”

“是啊,也请黄主事转告殿下,各地的物价,我们将竭力稳定,若是下面有一些不懂事的小商户胆敢坐地起价,我等不用殿下招呼,自己就把事情料理干净!”

“哈哈,如此,本官就多谢各位了。接下来,请曹行长解释一下这个战争基金的事情。”

“咳咳,各位,这个战争基金其实很简单。大家在这里面入股成为股东后,方山的技术以后将优先卖给股东。股东要用新设备建厂,银行也优先贷款给股东。当然,以上只是优先权,最终还是要大家真金白银的掏钱出来。而这个基金会还有一项福利,以后大明对外打仗赢了后,当地的土地,可以为大家分一些......”

“哐当~!”声中,会场的大门打开了。一群体型富态,满脸肥肉,平日里说话做事都是笑眯眯的大明豪商们,面色狰狞的走了出来。他们挥舞着肥肥的上肢,声嘶竭力的大吼着:“忠君爱国,平稳物价!扫平二贼,还我乾坤!”

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萨尔浒(七)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八零二章 告欧洲人民书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辖木邦(二)第二一九章 首战是在色当(二)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战计划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五七七章 农业未雨绸缪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七三四章 曹变蛟的夜袭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动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练甩锅第一二八章 东林陷入颓势(三)第一八六章 吹皱一池春水(一)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七九一章 朱由栋教太子第七十七章 刘大刀的奋迅(一)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战场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第二六二章 大坂的夏之阵(终)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战役终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五八八章 帝师党的共识第四五零章 欧洲恢复和平第七七四章 陆军可以登陆番外:二百五十年后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二九零章 复仇者黎塞留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报完胜(二)第七九四章 军舰是牧羊犬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遗忘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七二七章 土鸡的三国志第九十章 国家根基已朽(二)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条第二零六章 科研后继有人第七十七章 刘大刀的奋迅(一)第六九二章 海军的福字旗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四十七章 打脸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七六零章 朱由检的狂怒第七六四章 此乃亿万一心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四六二章 进入铁甲时代(二)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二四八章 内官亦需缩编第三二六章 忠君爱国商人(一)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树(一)第七三四章 曹变蛟的夜袭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战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七零二章 宗藩体系危机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七七九章 双方继续加码第七二六章 奥斯曼的战舰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一一三章 东林也要办报(二)第六五三章 亲王号战列舰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亚大陆第四二九章 学生们的志向第二三三章 历史未能重演(四)第四二九章 学生们的志向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机构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将爆发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六九一章 燃烧的马六甲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盘第二六九章 郁闷的大司寇第二章 爷爷你辛苦了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状第二三四章 历史未能重演(五)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点(二)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张巡寨第三四零章 工业革命发端(三)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来所在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树(一)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一一二章 东林也要办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