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

伊达政宗知道,平安道这剂毒饵一旦吞下去,他就将从此对幕府惟命是从——他还没有狂妄到认为光凭自己一家之力就可以和明朝抗衡的地步。那么,一旦接手平安道,伊达家就站在了抗击明朝大军的最前线,从此将不得不依赖幕府的支持。

但是,这剂毒饵却不得不吞——整整两百万石的土地啊。

现在伊达家在日本本土的封地是仙台藩,表面上的封地是66.5万石。经过伊达家多年的开发,这会儿的产出也不过一百三十万石(后来通过发展商业,开垦荒地,在明治前夕达到了200万石)。而平安道这块土地,目前的石高就是200万石,整整翻了一倍都不止——这还只是粗略统计,实际只能更高。伊达政宗知道,只要自己敢拒绝这个安排,德川义直马上就会把这个消息给放出去,然后伊达家的家臣们自己都要造反!

“公方殿下的厚爱,在下切实的感受到了。请参议阁下转告殿下,在下对这样的分配无异议。”

“哟西!只要中纳言阁下能同意,这事情就基本成哪!”

最机密的事情谈完了,两人遂从瞭望塔上下来,继续在一众武士的护卫下沿着鸭绿江防线前行。

“我这次来,除了传达兄长分配领地的意见外,还想和中纳言商量几件事情。”

“参议阁下请讲。”

“嗯,这第一件事情,就是对朝鲜的赋税征收问题。按照兄长的意思,今年我们对朝鲜百姓免税了。但是从明年起,随着明国海军的强大,暹罗给我们运送粮食的事情可能会停止。那时候,我们就必须自给自足了。”

“咦?怎么,公方殿下觉得我国的海上优势只能维持一年?”

“我们日本本来就没有海上优势,这得暹罗人和西班牙人与我们紧密团结才有。即便如此,按兄长的估计,这优势也就能维持一年。”

“这个,实在是有点出乎意料啊。”

“呵呵。”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到底是和穿越者一起成长的,这接受到的熏陶真不是一般的多。所以,德川赖宣这会儿已经有点大将风度了:“中纳言阁下,根据前任服部半藏提供的情报,明国的长沙造船厂,每年可以生产四艘一级战舰和六艘二级战舰,以及更多的辅助舰船。而您知道我国现有的十艘一级战舰耗时多久吗?整整耗时六年!虽说这里面有先君不想大规模造舰,以及我们刚开始造舰还需要摸索的因素。但是,这差距还是太大了。

自去年开始,我国开始大规模造舰。但是截止到目前,一年过去了,我国海军也就拿到了三艘一级战舰和五艘二级战舰。看起来和明国差不多,若是把暹罗的产量加上,估计还有优势。但,明国又新开了一个船厂啊。

所以,兄长估计,到今年年底,我们三国联军和明国的一级战舰,是40:50。到了明年年中,估计就是50:55。双方到了那个时候,力量就基本持平了。”

“所以?”

“所以,按照兄长的想法,在今年,一方面是请暹罗再次给我们运送一批次粮食。另一方面是三国联合舰队继续攻击明国的沿海地区,逼迫明国的舰队来与我们决战。如果今年明国的武将们承受不住文官们压力,被迫出来跟我们决战,那一切都好说。如果明国的那位皇太孙殿下为武将们承受住了压力,那,我们可能就会在明年年中与主动靠上来的明国舰队决战。那个时候,胜负就不好说了。”

“嗯…..”取下那只瞎了的眼睛的眼罩,使劲的挠了挠因为长期受压而变得有些发热发痒的眼眶,伊达政宗思索了一会道:“所以,如果战事拖到明年年中,那朝鲜就会成为战场。”

“是的。”点点头,德川赖宣郁闷的说道:“虽然这一任的朝鲜王胆子极小,跑得飞快,但他有一件事情做得很彻底:我们没能抓住任何一位王子,别说王子了,祖上三代出过朝鲜王的李氏宗亲,我们一个都没能抓住。”

“呵呵。”无所谓的摆摆手,伊达政宗笑道:“没有李氏的男人就没有呗,以后这块土地就是我日本的本土之一。只拥戴天皇陛下和公方殿下。”

“是的。”点点头,德川赖宣道:“所以,我和兄长商议后,准备明年在朝鲜实行三公七民的赋税政策。”

“啊?”独眼龙听到这话还真的有点惊讶了:“参议阁下,我也是想着要减轻赋税,但顶天也就是四公六民吧。这,这样做,是不是步子迈的太急了?”

“哎,这也是没有办法啊。”

挥挥手,让身后的武士们都和两人拉出一点距离后,德川赖宣压低声音道:“明国的田税,基本都是十税一甚至更少。虽说以前因为有不断的加派导致农民的负担很重,但无论如何,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都没有超过一半。而且,最近这些年,明国的那位皇太孙通过整顿户籍,逐渐的把很多加派都给取消了。明国的农民这些年负担在逐渐的减轻……而朝鲜这边呢,以前朝鲜超过五成以上的农民都是两班的隐户,是不用缴税给朝鲜王的。虽说他们要把产出交给两班贵族,但这缴纳的比例也没有超过五成。是,我们是把土地从两班手里分给了农户,但如果我们不实行三公七民,估计朝鲜的农民就会觉得——我名义上有了土地,但实际的负担还更重了。如此一来,我们将失去这里的民心,而一旦民心不在我们这边,到时候明国打过来?”

“……好吧,在下明白了。那便按照公方殿下的意思办吧。”

看着伊达政宗极不情愿的样子,德川赖宣微微一笑:“中纳言请不要这样,不管怎么说,伊达家的领土都翻了一倍不止啊,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嘛。要知道,这会儿国内的细川、黑田、浅野、锅岛等诸位大人,天天在江户缠着公方殿下,要求殿下把他们派到朝鲜,做征伐明国辽东的先锋呢!”

“哦?哎呀,这些个马鹿,我们出征前这些家伙都是抱着看笑话的样子来面对我们。现在我们侥幸拿下了朝鲜,他们又想觊觎明国了?”

说起来,这也是日本这个国家普遍的民族性了:缺乏战略观——直接就干不来啥大事。而另一方面,见小利而忘命却又表现得特别明显。

现在,随着三月拿下朝鲜,而且大明在海上暂时被压制,在陆上也没有反应。于是整个日本国内的气氛已经被引爆了,到处都是征伐明国,实现太阁宏愿,请天皇驾临北京之类的疯狂叫嚣。这种呼声之强烈,就连平时不问世事的公卿们,都开始热烈的谈论起若是将来去了明国,要如何如何了……

“是嘞,所以兄长在国内要压制这群蠢货,也是很头疼的。兄长曾经反复告诫我们几个弟弟说,战争开始后,最大的课题就是怎么结束。如果明国愿意就此签订和平条约,让他马上当先锋去攻打暹罗他都愿意。怎么可能还去继续招惹明国?”

“在下对公方殿下的睿智,深感佩服。那么,第二件事?”

“哈,第二件事,我来到平安道后,看到中纳言阁下已经在做了。”

“嗯。”缓缓的点头,伊达政宗道:“用朝鲜以前的中人和部分优秀的平民做管理层,让他们去帮我们压制被打倒的两班以及以前的贱民们……不得不说,朝鲜人还是很勤奋的,做起事情来也很认真。当然,这得监督得力。”

“哈哈哈,是嘞。不过中纳言阁下,在下建议,还是稍微控制一下。您看,方才那个监工……”

“啊,您说那个啊。”伊达政宗毫不在意的摆摆手:“打人的,是一个中人,被打的,是他的亲大哥。”

“亲大哥?啊,我明白了。打人的那个是庶子,失去了成为两班的继承权,并被自己的兄长所歧视、压迫吧?”

“是的。”深吸了一口气,伊达政宗极为庆幸的说道:“幸亏有公方殿下的英明决策啊。否则,我们日本要不了多久也会这样吧。”

“是啊。我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是看到这样的局面,在庆幸之余还是感到后怕。”

说完这句话,德川赖宣深深的朝着伊达政宗一鞠躬:“民夫、钱粮,我都会在汉城筹集并不断北运,接下来的事情,就拜托中纳言阁下了。”

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一九九章 丧事不止一件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简出世第四一二章 燧发枪的对决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半年总结暨2020年写作计划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七六三章 临阵科技突破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三六零章 三万里的远征第四三五章 后勤保障无碍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二六二章 大坂的夏之阵(终)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六九六章 海军的新武器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三七八章 中南总督人选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三四零章 工业革命发端(三)第三六七章 开阳御驾亲征(二)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儿戏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脑补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鲜王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一五四章 继续猥亵发育第一五三章 萧伯芝的表演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四六二章 进入铁甲时代(二)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二五六章 大坂的夏之阵(二)第四六一章 进入铁甲时代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处第二一五章 巴格达的帕夏第三四零章 工业革命发端(三)第四七四章 天启矿业改革第一三三章 国事就是家事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战(一)第二一六章 对法战前准备(一)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挣扎(二)第三五九章 台湾岛的开拓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六一四章 莫卧儿的炮击第五三八章 所谓民意反噬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六一七章 莫卧儿总动员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三二五章 滨海厂的木匠第六四八章 护国公八大王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战(七)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六三二章 文臣们的作用第七一七章 军舰的冠名权第四四六章 圣人还是圣人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七六四章 此乃亿万一心第一二一章 扶上马送一程(三)第二九一章 决绝的达塔尔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战场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二九五章 朱由栋的调整第三零二章 暹罗气势汹汹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进士们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七三五章 子弹是公平的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应对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五一一章 鲁道夫在美洲第五八八章 帝师党的共识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三十七章 东瀛岛的变化(一)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七九零章 郑成功的杀着第五九零章 大明机构改革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四九零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