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八章 恢复周之分封

朱肃溱满以为自己被叫进来,就是要去管唐王府这一堆破烂事。所以在方正化带着几个小宦官把已经瘫做一团烂泥的朱硕熿架出去的时候,他也想跟着离开。谁知道却被朱由栋留了下来。

待得方正化架走朱硕熿,并把门关好后,朱由栋开了口:“三位皇叔,请坐。朕有关于我宗室问题解决的终极方案,请三位皇叔参详。”

咦?这所谓的终极方案,便是针对我们藩王的么?

之所以选这三位,朱由栋是深思熟虑很久的。

大明的这帮子宗室,不管以前是多么的锐意进取充满血性。但是在被圈养了这么久后,绝大多数早就废掉了。

但要执行他朱由栋的终极计划,却又必须要在宗室里面立标杆,没得办法,只能是矮子里面拔高子了。

在这些‘高子’里,朱由栋首先圈定的是福王朱常洵。因为,不管是在当年做了《雪》之后郑贵妃拉了他一把,还是在钩吻案中朱常洵的坚定立场。都让朱由栋欠了这一家子很大的人情。再加上这位到底是万历最喜爱的儿子,所以,福藩是首选。

接下来的桂藩朱常瀛,这位其实只比朱由栋大三岁,算是同龄人。此时他还没有就藩,加上还年轻,多少还有些锐气在。所以也纳入首批考虑。

至于万历的六子,惠王朱常润?那也算是他朱由栋的同龄人,但是那位是虔诚的佛教徒。这种事情,还是算了吧。

当然,既然是在宗室里面立标杆,那就不能光是朱老四这一支的藩王——如此不利于团结。所以,必须在老朱其他儿子绵延下来的支系中选择一两支。

这一两支呢,朱由栋首先选定的就是唐王一系:朱硕熿这一次肯定是要被废了。那朱器墭及其儿子朱聿键就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选择周王一系,当然是因为一方面初代周王和朱老四是同母兄弟。另一方面则是,在历史本位面,当农民起义军席卷中原的时候,只有周王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现任周王朱肃溱的儿子朱恭枵算是明末藩王里不多的有点能力的。

“三位皇叔,在说朕的终极解决方案之前,先为三位通报一下近期我大明与暹罗、倭国二贼交战的情况。

自今年二月十五日我大明在东海决战获胜后,我云南驻军在麻承诏总兵的率领下已经从云南进入缅甸境内,并与缅军联手,和暹罗人在伊洛瓦底江平原上交手了一次。嗯,算是打了个平手。实际上,若不是缅军在战斗中途先行退走,我军至少该拿个小胜。

另外,我新军的第二集团军已经在刘招孙总兵的率领下,从广西进入了安南。安南的郑家总体还算配合,一路上供应大军粮食,组织民夫修桥铺路还算得力。目前,刘招孙的军队已经进入了安南南部阮家控制的区域,得到了阮家的大力支持。现在,朕正准备让颜思齐率领部分舰队南下,配合刘招孙发起湄公河战役,彻底拿下湄公河三角洲。

东线,今年二月底,李国助已经将我新军第三集团军运送到了台湾岛上。该军正在结合当地地形和气候展开训练。之后,李国助率领舰队北上,在滨海船厂休整、补充后,将行驶到朝鲜附近海域,中断在朝鲜的倭贼与其本土的联系。”

“皇上英明,我朝天威,非是二贼所能抗拒。”

“是啊,如此看来,二贼败亡,也就是最近一两年内的事情了。”

“嗯。”轻轻发了一声后,朱由栋笑意盈盈的看着三位藩王:“三位皇叔,这二贼败亡之后呢?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皇上,臣是藩王,能有什......皇上,你!”

“哈哈哈,三叔你想到了什么?请尽管说出来。”

“臣,臣是有点想法,但是只觉得这想法实在是过于,荒谬?不,不不不,是过于大胆了。”

到了这个时候,朱常瀛和朱肃溱也反应过来了,于是,他们的眼中,也充满了惊愕,和,一丝期待。

“哈哈哈,不错,三位皇叔,朕想对我大明宗室,恢复西周时期,真正的分封制!”

“皇上!”

站起身来,朱由栋亲自拿出一卷东亚地图,展开在三位藩王面前:“三位皇叔,我大明立国以来,对外打了不少仗,但基本上都是赢了就收兵,很少占地,也基本不掳掠当地百姓。而最近这些年六大报你们都看到了,那西班牙最近一百多年在美洲是怎么做的?

想我大明,昔年为朝鲜奋战六年,数万将士死在异国他乡不说。张太岳辛苦十年为我大明积攒下来的丰盈国库,也被彻底打空了。可是我们拿到了什么?而那西班牙呢?每年从美洲运回本土的金银都是数百万两......朕一直在想,为啥我大明就是如此的大度?宁可自己吃亏亏到国库差点崩溃,亏到穷得叮当响把数十万宗室差点饿死,都不愿意在朝鲜拿走哪怕一两银子?

昨日朕的登基大典,那朝鲜王李晖亲自来了。据都察院的孙玮报告说,这厮居然想发动朝中御史弹劾辽东巡抚李三才,说道甫以给辽东军安排开拔费为由,榨空了整个朝鲜国库,还说想等朕什么时候空了要来告御状。哼哼,朕实在是忙,没空来搭理他。就算是有空见他,朕也会告诉他,李三才不过拿了他一些钱,朕要的,可是朝鲜的土地!”

说完这些后,朱由栋手指敲在地图上:“到底是拥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而且有了自己独立的文字、语言和文化的国家。所以,这一场战事结束后,倭国、暹罗,不会完全灭国。但是作为惩戒,除了他们现在的国王、将军会被枭首外,他们现有的土地,也会被割下一大块,作为对我大明进行侵犯的赔偿。此外,朝鲜、缅甸都需要靠我们才能复国,难道不该割下一半国土表示感谢么?还有,那湄公河三角洲乃是无主之地,这次我大明要是拿下来了,难道还会转送给安南不成?若是在这次战事中安南的南郑北阮不好好配合,朕还要在安南身上切块肉下来呢!”

那,照皇上的意思,这些地方,以后就可能是我们的封地了?

听完朱由栋霸气的宣言,朱常洵眼冒金光,朱常瀛也是兴奋不已。而周王朱肃溱嘛,到底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他在兴奋之后,迅速的想到了一个问题。

“皇上,皇上霸气侧漏,便是臣等离得近了些,也惶恐不已。只是......”

“周王叔想说什么?”

“皇上,昔年成祖也派兵占领了安南,但是......”

“周王叔说得有理,这也是朕为什么不考虑将暹罗和倭国彻底灭国的原因之一。但是,昔年成祖拿下安南后,是做错了几件事的。这其中第一件,就是安排流官管理安南。这安南,到底是有自己的主体民族,文字、语言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加之又离我大明的南京过远。所以,在那时候用流官管理,其实很不恰当。其次,成祖和仁宗、宣宗皇帝还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把那里的人当大明子民看!

而现在,朕第一不会把这些已经有了自己独立文化的国家彻底灭掉。第二不会派遣流官管理,而是将我宗室诸王分封到那里做王,而且那里的王可不是现在我大明本土的王。到那里做王,除了外交上要和大明保持一个声音,军事上要服从朕调遣外,其他的事情,可以全部自行做主!第三,现在我大明已经有了蒸汽机,水泥,马上就要大规模的建设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改善,将使得朝廷的力量投放变得迅速。如此三管齐下,只要我们派到那里做王的宗室不是太废物,其治理水平只要比原先当地统治者稍微高一点点,这对比一出来,当地百姓会怎么选,还用说吗?”

看着三位眼睛越来越亮的皇叔,朱由栋轻笑了一笑:“三位皇叔,据闻我大明现存的二十八位亲王里,数蜀王府修得最为富丽堂皇,面积也最大。但是蜀王府再大能大到哪里?不过三百余亩罢了。

三位皇叔,你们是想去这些地方做王,治理上千万亩的土地和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的百姓。还是继续窝在几百亩的王府里,做混吃等死的米虫呢?”

“皇上,若蒙皇上不弃,臣愿意一试,将来去做朝鲜的王。臣去了那里,定然取消两班制,推行科举,十年之内,必然使得李氏朝鲜残余土地上的百姓,朝着臣的治下争相归附!”

旁边的朱常瀛一边心里暗骂自己的这位三哥忒不要脸直接开抢,一边也迅速的大礼参拜:“皇上,臣也愿意一试。臣若去了倭国,一定轻徭薄赋,让那些还生活在五公五民制度下的倭民,尽皆向往我大明的仁德。”

五十多岁的周王明显的愣了愣:到底是年岁大了,拼搏之心已经消减了太多。而且年岁大了,人也要沉稳许多,所以他没有立即表态。但是他马上想到:自己是老了,但是自己的儿子呢?孙子呢?难得皇上看在初代周王和成祖是一母同胞的份上优先考虑了周蕃,若是这个机会不抓住,事情传开了,怕不是要被自己的儿孙们给埋怨致死?!

于是他也赶紧大礼参拜:“皇上,臣愿意将来去暹罗,废除当地的农奴制,取消初夜权,让当地百姓受沐于我大明的仁政之下。”

“哈哈哈,三位皇叔请起。”亲手将这三位扶起来后,朱由栋道:“三位皇叔的雄心壮志,朕知道了。战后一定优先安排三位就国。嗯,还要加上唐藩。现在的唐王是个混蛋,但是朕听说,唐世子在牢狱里也坚持教导自己的长子念书,看起来也是个不错的。”

“请皇上放心,臣会后就亲自押着唐王去南阳,一定将唐世子毫发无损的给您送到北京来。”

“好,那就拜托周王叔哪。”

对朱肃溱说完这句话后,朱由栋正对三位王爷道:“再透露一点消息给三位皇叔,以后,我大明本土,将逐渐的不会有亲王,更不会有郡王。朕准备花二十到三十年时间,实现这个目标。”

咋闻此言,三位亲王第一反应是出口劝阻,但稍稍一想:死道友不死贫道啊!我们已经捞到好地方了嘛,管其他家王室去死!

于是三人齐齐的再次下拜:“谨遵皇上旨意,臣等一定尽力配合!”

“哈哈哈~”朱由栋一一将三人扶起:“此事极为重大,涉及到我大明国策更改以及整个周边诸国的国运。所以请三位皇叔出去后一定要严守秘密。若是稍微有风声透露,朕是不会承认的。而且到时候就算推行周之分封,也和三位皇叔无关。至少是第一批次与你们无关。”

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六二一章 曹变蛟的初阵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五五八章 进化论的萌芽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点(二)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万能第五七零章 最后的一堂课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一二一章 扶上马送一程(三)第三六六章 开阳御驾亲征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驻印军第二零零章 从此龙吟九天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三八六章 现在扭头向东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万能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六六二章 进化论的诞生第五四二章 世事难有如意第五十六章 宽甸绝不可弃第一二九章 东林陷入颓势(四)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二五九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二七一章 万历四十四年(二)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七二七章 土鸡的三国志第六五九章 要有战略眼光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载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点(二)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六十七章 东北号角连营(二)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线第六十六章 东北号角连营(一)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一一九章 扶上马送一程(一)第六九六章 海军的新武器完本感言暨新书写作计划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第二三一章 历史未能重演(二)第六九五章 进击的商丘号第四四六章 圣人还是圣人第三三零章 大明准备反击(一)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四八二章 满桂抵定西域第二三八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争国本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恢复更新可能时间第四十四章 打脸就要打痛(五)第四一三章 身体素质差异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二零零章 从此龙吟九天第三四四章 东海上的决战(一)第一七九章 大金国没有了(一)第三三零章 大明准备反击(一)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义联盟(一)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一零三章 我们的海贼王(五)第六五九章 要有战略眼光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团抵奥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四七七章 欧洲人的改变第一四七章 暹罗国的消息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一四二章 厉害的二当家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六零一章 极低概率事件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六五四章 升级对欧谍网第二七一章 万历四十四年(二)第二九六章 扩军势在必行第二六四章 官员们的俸禄第三四九章 东海上的决战(六)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鲜(二)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四十三章 打脸就要打痛(四)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盘第四五九章 当家真的不易(二)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十一章 孤的元从班底(三)第四九五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五十九章 布局东北西南第七零八章 时间就是生命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三七六章 廉贞走向末路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七零二章 宗藩体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