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劳动法

其实从朱由栋北上担任监国起,特别是曹三喜也到北京担任皇家银行行长、魏忠贤进入内官监开始整顿数量庞大的内侍后,他麾下的红河实业、方山杂货铺的效率就开始逐渐的降低。

这一方面是后续负责的人手在能力与操守上比起前两者要差一些。另一方面则是,监国或者说皇帝的产业,在这个时代其实就是‘国企’。而国企嘛,各种固有的顽疾总是有的。在摊子越铺越大,朱由栋又根本没有精力来精细管理,而且轻工业日化品生产本来就不需要过多资金投入,并且需要精细化管理和灵活调度的情况下。不如在开放技术的同时,把这些仅仅是涉及到民生的轻工日化产业全部切割出去。

以后投入少,产出快的轻工业就交给民间去搞。投入多、对国家安全有着成败作用的重工业,才会是皇室未来主要经营的方向。

至于说以前发展初期为了减少敌人,壮大自身,给了不少干股出去的问题。皇室的自然随着朱由栋成为皇帝而合而为一了,其他权贵和手下的嘛,一方面是可以赎买,另一方面是可以折算到兵工厂、铁路总局等新的产业中去。

当然,能够在此时坐在银行金色大厅里的商人们,就没有谁是傻瓜。在曹三喜表示了皇家要切割红河与方山的普通厂房和销售网点后,近乎所有的商人,都加重了呼吸。

虽说现在大家都知道,方山也好红河也罢,最近几年这服务态度是越来越差,内部贪腐的问题也时有发生。但是北方红河,南方方山,其销售网点近乎铺满了大明中东部各个省份的县城,西南西北省份也实现了府城全覆盖!加之这两个零售巨头的销售,用的还是锦衣卫的通道——这就是物流渠道和销售人群啊!

所以,只要皇室肯卖,一定得买下来!

只是,在座的诸位豪商,几年前买盐矿花了一大笔钱,给战争基金会捐款又是一大笔,这要是接盘一个省或者一个府的红河或者方山,这又得要多少银子呢?

毕竟,在座的诸位虽然都是大明最顶尖的商人,但豪商们的银子也不是无限的。

看着下面的豪商们纷纷陷入了取舍两难的纠结,曹三喜微微一笑,然后敲了敲法槌,让会场再次安静了下来。

“诸位,刚才本官说的诸如技术开发、销售渠道售卖等,都是皇上有感于诸位义商在历次战事中对朝廷的支持,而做出的补偿。接下来,是一些限制性规定,请大家记好,千万不要犯了。不然到时候大家都有麻烦,皇上也为难,本官也难做。”

“......请曹行长示下。”

“嗯,这第一条,是使用新式蒸汽机为动力的厂房,除了涉及到矿山之外,其他厂房开设地点,目前朝廷只给了三个地方。具体而言,北方是天津卫,南方是苏州府和松江府。”

曹三喜这句话一出口,各路豪商的水平差距一下子就显露出来了:比较差的是在哀叹为何连开厂都限定了地方,而比较杰出的商人们则是眼睛一亮——怎么?朝廷连矿山都准备开放给私人么?

“诸位,这新机器集中在几个地方建厂,是皇上的意思。皇上说了,新机器集中在一起,出了问题,方山学校的技师才能迅速的抵达修理,方山动力研究室的教授也能方便的提取数据,听取使用反馈,以便进一步的改进,这是其一。

其二呢,在座诸位需要明白,这蒸汽机虽然构造复杂,而且机体使用的各项材料有特殊的要求。但,只要是机器,是实物,就有被仿造的可能。在这一点上,我华夏的匠师个个都是天赋异禀呐。所以呢,把新设备集中在一起,也能加强管理,有效防止技术外流,切实的保障大家的利益。虽说这机器构造终究会外流,但是在座诸位肯定是希望这种情况出现得越晚越好不是么?

其三,各位同道付出这么多银子,才拿到新机器或者新技术。这东西拿到后,肯定要去开建厂房生产东西出来,以此拿回本金,获得利润。但是要追求利润,用皇上的话说,这物流才是最关键的。工厂生产东西需要的原材料要能够迅速、快捷、大量的进来。生产出来的东西也要能够方便的运出去。而在这一点上,天津卫、松江府、苏州府这三个地方就是目前整个大明最具有优势的地方。

首先是这三个地方都沿海,可以有效辐射全国沿海各地以及我大明海外的诸多藩属国。其次是松江、苏州都在长江沿岸,可以顺着长江辐射应天、江西、湖广乃至四川。天津卫呢?京津公路三期扩建工程已经开始,京山、京张、京洛、洛长公路也全部建设完毕。而且工部现在已经完成了京津、京张铁路沿线的勘探,最多在天启二年的下半年就要动工建设。所以,天津卫的背后,可以迅速的辐射到北直隶、河南、山东、辽东乃至陕西等省份。各位同道,本官觉得,便是皇上没有这样的规定,你们在详细考察后,九成九以上的可能,你们也会把厂房设置在这三个地方。”

曹三喜说完这些话后,在座的诸多商人们稍稍一思考,就频频的点头。心中对朱由栋限制他们设厂地点的抵触,也顿时少了一大半。

对于朱由栋来说,身为一个中国的穿越者,他对‘集中力量办大事’有一种本能的信服。而且目前大明在文化、思想、市场上并没有真正做好迎接工业时代到来的准备时,尽可能的把工厂集中在一起,也方便他能有效的把控,以此防止因为生产力水平的过渡迅速提升给社会造成的伤害过大。

当然,天津、苏州、松江(上海)这三个地方在地理上是真的极有优势。以后最多再加上广州,北、东、南的轻工业中心就齐活了。

看着下面的商人们纷纷点头认可后,曹三喜又道:“那么接着说皇上给大家定的第二条规矩。各位拿到新机器、新技术去上面那三个地方设厂后,要切实的保护工人的权益!皇上已经责成刑部起草了《劳动法》,此法将在天启二年的元月正式颁行。这部律法中明确规定,工厂每日最高工作时限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每日的日薪不得低于五个铜板,每十天中必须要让工人完全休息一天。此外,这部律法还对雇佣工人最低年纪,女工待遇以及安全保障,各工人出现工伤后如何处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啊?!”

“曹行长,这,这是何道理?”

“这个,皇上当然是爱惜百姓的,但我们也是大明的良民啊,皇上为何如此不爱惜我们?”

“就是,我们岂止是良民,我们也是义商啊!”

“哎哟,我开办厂房给这些无业游民一个吃饭的地方,已经是天大的恩德了,怎么,居然还要每十天休息一天?老爷我自己每天起早摸黑的做事,岂不是比这些工人还辛苦?”

“咚咚咚~!咚咚咚~!各位,肃静!”

到底曹行长这些年在大明商界已经树立了相当的权威,在他板着脸连敲法槌后,‘义愤填膺’的豪商们还是迅速的安静了下来。

“各位,皇上说过一句话,本官在这里转述给各位。这句话是:‘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一个劳工,若是每天都累得半死不活,那他的工作热情和效率肯定会越来越低,最终不堪使用而被辞退。他退了,表面上看起来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却是依靠他过活的整个家庭的毁灭。你们自己估算一下,这工厂开起来后,哪个厂不弄个上百名工人?每天让他们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并且终年无休?这么弄下去能持续多久?一年还是两年?若是这么持续下去,不出二十年,只怕天津三地的工厂,会造就上百万衣食无着的新流民!到时候来个陈胜振臂一呼,各位老板的工厂可不成了齑粉?”

看着虽然不说话,但仍然满脸不以为然的众多豪商,曹三喜也很无奈:身为商人,他如何不知道商人都是逐利的,如何不知道开设工厂成本最高的一块就是人工?如何不知道商人们最想压榨的就是人工?

但是,他又回想起前些日子朱由栋对他的耳提面命,也不得不继续对诸多商人展开劝说。

“各位,大家好好算一笔账嘛。你对工人好一点,表面上是他的工作时间少了,你开的工资高了。但实际上呢,他在工作中更有热情,休息好了再工作,也更有效率。而且因为平时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所以他可以为你工作很多年,这就是熟练工啊!可不比一天到晚去招很多生手进来花两三个月从头培养好得多?工人们能有稳定持续的收入,他所在的家庭才愿意消费。各位老板生产东西出来都是要拿出来卖的啊,若是国内一片赤贫,都没人买,这没有消费,何来生产?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适当的善待工人,其实才是真正的大赚特赚啊!”

恢复更新可能时间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义联盟(一)第七八九章 敌人这是要跑第三零一章 向东还是向南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二四三章 大坂的冬之阵(四)第四二零章 双子们的布局第一三九章 是蹂躏非战斗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张巡寨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三三二章 大明准备反击(三)第七二一章 板鸭造舰计划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开个单章,说说最近的事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四六二章 进入铁甲时代(二)第三二四章 巨人开始觉醒(三)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三三八章 工业革命发端(一)第一零六章 现在开始起航(一)第五四六章 工业冲击农业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当如是第七五三章 西路军的统帅第七九三章 亚丁湾的屠杀第三十三章 原始资本积累(八)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四八四章 一块都不能少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六八三章 归国人员安置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五十一章 唯大势不由人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一零四章 真是时不我待第五八七章 皇明宪章摘录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二十八章 原始资本积累(三)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二一七章 对法战前准备(二)第五九五章 流通货币不足第九十八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七十五章 搬家并不简单(一)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战计划第一七零章 战前最后准备第一三九章 是蹂躏非战斗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应(为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协番外:二百五十年后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财政(三)第九十四章 国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满四千加更)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六六零章 天才们的表字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二十二章 太孙将是雄主第四七八章 欧洲人的改变(二)第三三二章 大明准备反击(三)第一八二章 连场围炉夜话第七七五章 陆军主力出动第三九八章 准备仁川登陆第六章 矿税很有意义第三四六章 东海上的决战(三)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点(二)第八十章 刘大刀的奋迅(四)第四九零章 追击与反追击第三四七章 东海上的决战(四)第七九八章 欧洲的商人们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优势第二六三章 抖起来的户部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三十四章 原始资本积累(九)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一八六章 吹皱一池春水(一)第六二二章 绝望的皇太子第六章 矿税很有意义第四九七章 铁甲舰的战斗(二)第七三二章 又见声东击西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远点第六四五章 苏伊士开通了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游记第四一八章 无烟火药时代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二四六章 仓储收归于一第七八九章 敌人这是要跑第四零九章 千帆竞逐瀛洲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团抵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