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五章 后勤保障无碍

俗话说四大天王有五个。这次大明三路征伐蒙古,其实真按出兵路线来说,也有四路。

第一路自然是辽镇,出兵四万,领兵大将为杜松和萧伯芝等人。这一路兵虽少,但却几乎都是辽镇各大将领的家丁:辽镇是明末军阀化最早的地方,虽说朱由栋在女真刚刚建国后就迅速将其拍死,而且这些年来尽力给九边重镇发放足额军饷以遏止军镇战兵家丁化。但是辽镇这个地方太特殊了:地盘和人口都相当于关内的一个中等省份,但却没有完整的民政官僚机构,整个儿都是一个大军镇,加之这里的黑土地又是那么幅员辽阔。所以,这个地方的将领待的时间久了,都不可避免的拥有大量家丁。

这次户部等三部门联合核查兵员素质,辽镇的兵员合格率虽然很一般,但是在九边重镇中,合格人数却是最多的:基本都是各镇守大将的家丁。

第二路则是蓟镇、京营、腾骧四卫以及部分新军了。其统帅是曹文诏,麾下有毛文龙、黄得功等将领。作为拱卫北京的重镇,蓟镇的军阀化是相对较轻的,但由此也导致蓟镇的士兵这次通过率偏低。整个蓟镇这次只有一万三千余名战兵被考核通过。加上京营、腾骧四卫等部队,也不足三万人。在得到曹文诏和黄得功的两个新军镇加盟后,这支部队的战兵是六万人。

第三路,当然是满桂统帅的西路军。因为这一路的进攻路线最远,所以配备的兵力最多。除了三个新军镇的四万五千人外,还有单独抽调出来的五千新军骑兵,以及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五个镇的士兵三万多人。共计八万八千,其统帅是满桂。

最后一路,则是在指挥上隶属于曹文诏的中路军,但实际上却是独立进军的,宣府、大同两镇的士兵,一共是两万战兵。其统帅是大同镇总兵李如柏,麾下大将主要有贺世贤、尤世威等人。

虽说这一路人数最少,当初在做兵力调配的时候,王象乾也曾考虑要不要适当的给这一路补强。但是军事学院的麻贵以及朱由栋都否决了王象乾的考虑。

麻贵的理由是:大同兵不弱,而且他们这一路面对的是土默特部,相对而言战斗力比察哈尔部还要弱一些。而朱由栋嘛,作为穿越者当然知道,贺世贤、尤世威这些出身榆林的陕西人有多猛。而且虽说辽镇的四万家丁里并没有新军,但是却已经率先完成了换装。这宣大的部队,既没有换装,也没有新军助阵,到底能够打出什么水平来,也是朱由栋很想看一看的。

所以,这一路的军队,是纯粹的大明原有战兵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征。

……

“大帅,前方斥候传来消息,说是蒙古人已经遁走,并在沿途的河流、水塘内放置了牛羊的尸体。”

“哼!都是用老的招数。传令,工兵队在工部人员的指导下寻找新的水源地并打井。井水泉涌后,按照本次出兵的饮食守则,先有医疗队的人员使用显微镜监测后,再烧开冷却,给马匹服用。之后再给士兵小范围分批次服用。”

“得令!”

1620年3月1日,李如柏在大同誓师出征,一路之上,没有碰到任何阻碍,到了3月20日,全军已经行至河套平原中,前套的核心地域,在后世被称作包头的地方。

“这里便是汉代的九原郡了吧?据说汉末三国时期,那无敌的飞将吕布,就是出身于此。”

“哈哈哈,李帅虽然不是我们陕西人,但是对我们这一带的风土人情也是很熟悉的嘛。”

“本将已经担任大同总兵很多年了嘛。”应付着笑对了一句后,李如柏又招来几个传令兵:“现在我部最前方的是哪位?”

“回大帅,是贺人龙把总。”

“啊,原来是贺帅家的麒麟儿。”对着旁边的贺世贤笑了一下后,李如柏对传令兵道:“给贺把总传令,今日我大军暂时停止前进,在此扎营。让他率军前出三十里进行侦查。若是能够抓几个舌头回来,那便最好不过!”

“得令!”

对前线的命令发出后,李如柏一边吩咐尤世威去安排全军扎营,一边又与贺世贤亲自赶往后队:本次作战,朱由栋再三叮嘱,蒙古人在军事上很难对明军予以毁灭性打击,明军要输就是输在后勤上。所以这一次出兵,四路大军的统帅,都高度重视后勤部队。一旦决定扎营后,主官安排好了庶务,第一时间都会前往后勤部队。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穿越者,朱由栋发动这次大规模的远征,一方面是要彻底解决蒙古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大明现有的后勤保障系统进行一次考核。

得益于此时大明的银库有钱,粮库有粮。而且在本次户部组织的军户考核中,虽说刷掉了很多的战兵,但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本次后勤保障,就不需要征调纯粹的民夫了。

在本次远征中,大气的皇帝给每支远征军都安排了双倍于战兵的辎重兵。所以李如柏这一路,是两万战兵,四万辎重。

后勤人员是多了,物资也一点都不少:除了大量的米面类主食外,土豆干、红薯条、炒面等也备了很多。新鲜的肉类无法长时间存放没带多少,但是各种熏肉、肉干也带了不少。此外,得益于现在科技的进步,罐头食品也是大行其道:经过高温消毒灭菌后的,类似于后世斯帕姆的各种肉类、豆类、水果罐头也准备了许多不说。便是大军的日常饮用水,由于考虑到敌人很可能到处污染水源,所以这一次明军出征,也准备了大量的蒸馏后的玻璃瓶装水。

如此多的物资,从内地运送到大同等出兵地点还好说。从大同出去后,草原上的所有道路都是原生态的,这就给后勤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这时候用军户而不是普通民夫做辎重兵的优势就出来了:至少在纪律性和组织性上,军户强了太多。

“参见李帅、贺帅。”

“嗯,今天你们这边怎么样?”

“两位大帅,今日行军四十里,卑职所部独轮车、两轮车没有损坏。四轮大车又陷在泥地里三辆,抬出来的时候,坏了一辆。”

“嗯,那这辆车上的物资?”

“李帅放心,我军每日消耗的物资极大,坏了一辆车,车上的物资当天就消耗掉了。只是卑职觉得,再往里面走,这四轮大车真的是慢慢的就没有了。”

“没有就没有了吧,给后方工部官员去信,报告我们这里的情况。让他们不要再派四轮大车来了。经过这个大半个月的行军,现在已经充分证明,独轮车、原有的两轮马车,才是最适应这里的路况的。让他们给我们送这些过来。”

“是!”

在关心完了车辆队伍的情况后,李如柏又来到了负责全军每日饭食的厨子队伍中。

“诸位,今日行军,打开的各类罐头都没有问题吧?”

“回大帅的话,今天打开的两千三百个各类罐头未见到有漏气、胀气以及变味的。今天发下去的六万瓶蒸馏水至今未接到士兵、军官们有变味的汇报。”

“好!这大军在外,吃得好,吃的安全,才是本次出征的最重要的任务。本将在这里拜托大家,继续保持下去!”

“是,谨遵大帅令。”

在每天程式化的检查完后勤部队后,李如柏正想去扎营的战兵队伍那里看看,却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的传来。

“大帅,前方探子来报,有蒙古人主动求见大帅!”

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二四六章 仓储收归于一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五七三章 天启十年元宵第五六五章 圣地亚哥海战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战计划第二三二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关国本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协第五一二章 破军陷入绝境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争国本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二章 爷爷你辛苦了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二一六章 对法战前准备(一)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萨尔浒(五)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二三零章 历史未能重演(一)第三六八章 西贡港的洗地第一零九章 现在开始起航(四)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一零零章 我们的海贼王(二)第三十三章 原始资本积累(八)第七二一章 板鸭造舰计划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九十三章 国家根基已朽(五)第十二章 孤的元从班底(四)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七三九章 美洲战后安排第五十九章 布局东北西南第六一一章 炎黄日月国旗第一八八章 吹皱一池春水(三)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六二七章 知进退的少年第七六四章 此乃亿万一心第三二五章 滨海厂的木匠第三九一章 广东的举人们第七四六章 不一样的人生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亚大陆第二六三章 抖起来的户部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财政(二)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四五八章 当家真的不易(一)第三八一章 为何是分封制(二)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无情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三零五章 开台王的策略第五一零章 整顿吏治法令第五零七章 科举制度将变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敌酋第十二章 孤的元从班底(四)第一三九章 是蹂躏非战斗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萨尔浒(四)第一一一章 射雕英雄火爆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六二零章 这是赤色黎明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联盟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团抵奥第四十三章 打脸就要打痛(四)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战启动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财政(一)卷末总结及单章求订阅第五六一章 造反专家抵达第三三三章 战舰要下饺子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七七九章 双方继续加码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半年总结暨2020年写作计划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复朝鲜第二六五章 官员们的俸禄(二)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一三七章 岛津欲寇琉球第一八一章 大金国没有了(三)第六十九章 东北号角连营(四)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九十章 国家根基已朽(二)第四七四章 天启矿业改革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七一七章 军舰的冠名权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内燃机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对武士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十八章 东瀛岛的变化(二)第七二六章 奥斯曼的战舰第五一一章 鲁道夫在美洲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盘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军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六七五章 将帅们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