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

“臣拜见皇上,皇上,这是六大报关于简王殿下亲自安排北归民入户的集体社论,请皇上审定。”

“嗯。”点点头,接过张世泽交过来的文稿,朱由栋认真的看了起来。

整篇稿件,本来就是朱由栋授意:这篇稿子里,除了如实的报道北归民的惨状,以及简王的举动以外。要突出的核心是:皇室受万民供养,就必须背负起保护万民的责任。由此引申出去,官员们享受民脂民膏,那就也要为百姓们的福祉所奔走——文官治理一方,务求百姓生活幸福。武将护卫一方,保证百姓安乐。

身为穿越者,朱由栋当然知道这样的文章发出去会起什么效果:百姓的感激只是一时,更多的是,皇室由此成了这个国家最大的责任者,皇帝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

从人性角度而言,谁不想自己权利大大的,义务少少的?谁TM闲得没事干了自己去强调自己的义务?但是朱由栋知道,在这个国家即将由中古帝国逐渐进入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他必须要舍弃很多东西,否则整个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政治和思想文化没有跟上的话,一定会乱套。

还是那句话,历史本位面,为什么欧洲会在十六七世纪追上并且反超亚洲各国?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但是人家在此之前,已经通过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宗教改革在思想、文化乃至政治上,做好了迎接工业革命到来的准备。即便如此,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法国等代表性国家,一样为了政体适应经济而搞得血流成河。在思想上,还得再来一次启蒙运动进行补课。

而现在的大明呢?虽说底子雄厚,体量大。穿越者稍稍拨乱反正后就击败了暹罗和日本的两位穿越者。但是,在这种长期的竞赛中,大明要想获胜,必须要进行产业革命。而产业革命一旦兴起,大明如今的政体就必须改变——老朱当年定下的政体,随着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改了很多。就这样,还是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在历史本位面上自己把自己给杀死了。现如今,蒸汽机已经开始投入实际运用,社会将迎来剧变。国家政体不改怎么行?等着国内的百姓来革命么?

所以,必须改。

但是要改政体,首先得在思想上进行改变。如果不把中国的读书人现在普遍存在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庶民不过是下雨天被靴子带到裤腿上的泥浆这种观念彻底扭转。不用奥斯曼或者西班牙来打,大明的百姓首先就把朱家天子的命给革咯!

而要改变思想,又该如何做呢?

在历史本位面上,西方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其核心的东西,就是人文主义——以人文本,把人性从神性的附属地位中独立出来。重视现实,讲求通过自我奋斗实现现世价值。而不是把幸福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灵和来世。

这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三项思想解放运动给西方带来的第二项成果,就是自由、平等。并在此基础上,有了第三项成果,契约精神。

有了这三项后,再往上走,就是法治,就是西式民主哪。

对于朱由栋来说,得益于中国人本质上都不信教,重今生高于来世。所以,西方人花了一两百年才把人性从神性中独立出来的艰苦过程,他一下子就可以跳过去了。

接下来,他需要做的,是在这个国家引入契约精神和平等观念,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施行法治:到这里就行了,中国人根本不适合西式民主,这一点朱由栋脑子还是清醒的。

而要树立契约精神,那首先要做的便是宣传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你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得尽多大的义务。

这当然是在给自己加套子,但还是那句话,不加套子不行。

因为,人是生物,但凡生物,趋利避害就是其本性。总不能皇帝无限权利,一点义务都没有。你还指望官员们个个恪尽职守,竭诚奉公吧?

君不见,当年老朱威权最盛,但也是当时大明全国最辛苦的人。朱老四生猛至极,但是靖难、五伐蒙古,那是要亲自带头冲锋的。大明的皇帝其实早就践行了这一点:要享受权利,就得先尽义务。真要像朱厚熜那样,牢牢把持权利不放,但却一天到晚想着修仙,把国库掏空了不要脸的向黄册库伸手——那自然就把国家给开到了亡国之路上。皇帝只肯享受权利,不尽义务。下面的官员们自然有样学样:严嵩不必说了,便是徐阶,不也是个大贪官么?

所以,如何在思想文化上做好迎接工业时代到来的准备。朱由?这个事就是一个契机:皇族的义务在哪里?如何体现?一言以概之,受万民供奉着,保护万民尔。

这便是权利与义务要对等的直观体现,也是契约精神的基础。

而只有皇族带头讲规矩,带头明确自身的义务。你才能指望下面的官员讲义务。如此,整个民间的契约精神才能得到培育。由此才能施行法治,由此,才能对政府机构进行绝对性的变革——进而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世泽,这篇文章写的不错,朕稍微改了几处,便照此发吧。”

“是,臣遵旨。”

“嗯,除了这篇文章,还要把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再次提溜出来,要掀起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

“是,臣已就此储备了多篇文章,可以保证六大报持续一个月的讨论。”

“在这场讨论中,务必要明确两个道理。其一,权利与义务要对等。其二,不能人为拔高对道德要求。朕一直都觉得,我华夏的儒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自孔圣之后,对人的道德标准越来越高,高到绝大多数人根本达不到的高度。这是有违人之本性的。”

说到这里,朱由栋不由想起,这两类人,难道后者在道德上就比前者要差吗?这也未必嘛。但很明显,出于各种考虑(比如自己身体本身就不好,上有老下有小),做到坚守自己岗位的是多数。但朱由栋认为,两者都是值得肯定的,都是有德的表现。若是只强调、宣传前者,而忽视了后者,甚至在内部鄙视后者,批评后者。那才真的是值得商榷的。

“是,皇上,臣明白了。就好像一个士兵,勇冠三军,斩首敌酋的当然是好兵。但恪尽职守,奋勇杀敌,哪怕斩获不多,那也是好兵。”

“很好,就是这个意思。”说到这里朱由栋挥挥手,让除了方正化之外的其他宦官宫女全部退下,然后压低了声音道:“当年朕许你的事情,在这次大讨论之后,可以发动了。”

“啊?”听到朱由栋这话,张世泽忍不住浑身发抖:“皇上,臣明白了,请皇上放心,臣拼死也会把这件事情做好!”

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转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状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零一章 极低概率事件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七九零章 郑成功的杀着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岛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义联盟(二)第四零九章 千帆竞逐瀛洲第一五一章 兴盛的宽甸堡第四十一章 打脸就要打痛(二)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谈(收藏上千加更)第一四零章 卫所不堪一用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二四六章 仓储收归于一第一四五章 先定规后开营第二十九章 原始资本积累(四)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六五二章 两个人的汇报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四一八章 无烟火药时代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战计划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六章 矿税很有意义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一零九章 现在开始起航(四)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师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迁徙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网之鱼第五四零章 奥斯曼的反击第一一七章 东林也要办报(六)第三八八章 还是先朝后倭第六六二章 进化论的诞生第七零七章 没有人是白痴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三六三章 朱由栋的杀招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五三二章 大明陆军参战(二)第九十章 国家根基已朽(二)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湾海战第五三八章 所谓民意反噬第六一一章 炎黄日月国旗第一四六章 曹文诏的家信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一六七章 烦恼的主帅们(二)第三七二章 燃烧的暹罗湾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劳动法第四十一章 打脸就要打痛(二)第七八四章 昆阳赤霄计划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联盟第六二九章 天启御驾亲征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点争夺第四二八章 台湾府的发展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机已现(二)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三一七章 海军事海军了(一)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六四五章 苏伊士开通了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二三五章 历史未能重演(六)第五零二章 军备协调会议(二)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一三三章 国事就是家事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四六三章 我该怎么帮你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一一九章 扶上马送一程(一)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四八九章 双方都要调整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六九九章 进入电力时代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六九五章 进击的商丘号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萨尔浒(一)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四九五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六二九章 天启御驾亲征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七六九章 士气和命中率第五三二章 大明陆军参战(二)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学生第五七六章 有竞争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