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七章 科举制度将变

“呜~箜茨,箜茨……”

当温体仁在日本享受温泉浴的时候,一列火车,顶着北中国晚冬的寒风,从天津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驶,缓缓的停靠在了北京火车站。

“文起兄,这里!”

“咦?建斗贤弟,你怎么知道愚兄是这班列车?”

“哈哈,自上个月接到兄长的书信,说是要体验一下京津铁路,小弟就去查了列车时刻表。大致算出来文起兄不是今天这班,就是明天这班。”

“贤弟有心了。”

所谓文起兄,自然就是连续参加会试十次都落榜的老举人文震孟。而这位建斗贤弟,则是文震孟的忘年交,现在正在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念四年级的卢象升了。

“哎,不得了啊,愚兄近三十年每三年都要进京一次。前些年从天津到京师,路上得花两三天。三年前乘坐京津公路上的四轮马车,朝发夕至。今日乘坐这火车,全程不过一个半时辰!日新月异,日新月异啊!”

“是啊,而且这火车的装载能力可比四轮马车又强了许多。”

“正是如此,以前的四轮马车,最多装六人,这车资也贵得很,至少五个银角,而且还要求乘客不能有太多随身行李。而现在,一列火车装载起码不下五百人,路上耗时减少了两三个时辰不说,这车资也降到了一个银角,至于随身行李,只要不是把家搬到火车上限制就不太多……就是不知道这火车一兴起,那些刚刚贷款买了四轮马车跑京津运输的商贩怎么办啊。我记得三年前入京的时候,我乘坐的那辆四轮马车的车行老板,可是找银行贷了三千块银元呢!”

“哈哈哈,文起兄这还不是状元郎呢,就在操心国家大事了。商海浮沉,有立于潮头的风云儿,也有沉下去淹死的,在所难免啊。”

“咦~”玩味的看了卢象升一眼:“果然是尚了公主,驸马爷已经是从云端俯瞰芸芸众生了么?”

“呃……”抓着文震孟的行李正往前走的卢象升听到这句话,背影整个儿的顿了一下,他转过身来,放下手中的行李,很认真的对文震孟拱了拱手:“文起兄,朝廷不能什么都管,只能是做到尽量的保障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的利益。

就说这个京津铁路通车后对公路上经营四轮马车商户的影响吧。朝廷在开工这条铁路之前,就已经提前三年在六大报上做了通报。工商总局的李国俊局长,也公开撰文,对京津铁路通车后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如此情况下,还傻乎乎的不断往四轮马车里投钱的,怪得了谁?

再说了,就算是这铁路通车,公路商运受到打击。但我大明现在很多地方都是通了公路,而铁路正在修建甚至根本没有规划嘛。这些四轮马车,也可以转到其他地方去嘛。

总之,这经商之人,只要稍微有点脑子。总不会手足无措,困顿而亡的。”

“……原来如此。”

两人顺着汹涌的人流,慢慢的走出了车站,早有一辆车顶金黄,车厢两侧有日月标记的四轮马车停靠在了那里。

待得文震孟上车后,一抬头,就看见车内坐了一个面相清秀,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整个人全身流露出一种知性美的女子。

“啊?呃,草民,拜见长公主殿下。”

“文起兄长不必多礼,这里不是大朝会,不用讲这些虚礼,我就是陪着卢郎来接兄长罢了。”

“哈哈哈,文起兄,且宽心坐下。这车厢虽然空间还可以,但也没法让你站直了啊。”

“哦。”到底是文徵明的子孙,傲气傲骨还是不缺的。所以老举人也就是刚才稍微被震了一下,待得在车厢内坐好了,很快的恢复了过来:“哎呀,我说建斗啊,你来接我就罢了,怎么把殿下也带出来?万一愚兄今日没到呢?岂不是让殿下白跑一趟?”

“呵呵。”卢象升和朱徽娟什么都没说,只是彼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相视着温柔的一笑。

“哧~!”这狗粮洒的!

老举人是风流才子的后人,稍稍转转脑子后自然就明白过来了,这两个家伙此时正处于热恋期——这个期间的恋人,那是巴不得时时刻刻都缠在一起。一起来接人接不到怎么了?正好明天继续接嘛!热恋中的男女,只要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是充满了甜蜜的。

哎呀,说起来咱们这皇上真是大度啊。还没正式成亲呢,就让这两个年轻人单独出来约会了?这要是擦枪走火搞出人命来可怎么得了?

不过呢,这种先谈恋爱再成亲的方式,真的很不错啊!想当年,自己在洞房花烛夜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正妻。那可真是先上床,再谈恋爱了——这感觉就差了好多啊!

“文起兄,前些日子你随信送来的文章我看过了,真是让人佩服不已啊。兄长的文章,已经是炉火纯青了,这一次会试,必然高中!”

“哎,贤弟啊,愚兄这心里。”自嘲的一笑后,文震孟对着朱徽娟拱拱手:“长公主殿下可能也听说,草民已经落榜十次了。这一次,应该是草民最后一次参加会试了。若是这次再不中,草民就准备去吏部报备,申请将来去新建的蒙学什么的做个教师了。”

“兄长的文章,我请方山几位进士出身的教授看过了,都说已经趋于大成,所以这一次,应该是能够中的。”温柔的笑了笑,朱徽娟注视着文震孟的双眼:“皇兄自登基以来,就对科举有轻微的调整。而这一次,则是把经义、诗词歌赋的考试时间都从三天减到了两天。如此一来,留给策论的时间,足足有五天。”

“此事,草民在去年就已经知悉了,看来,皇上是越来越看重未来朝廷官员办实事的能力了呀。”

“是的,不过我看皇兄的意思,他还是觉得仍然不够。他经常跟我们这些做弟弟妹妹们的说,以后我大明的官员,其知识绝不能局限于四书五经,必须要文理兼备,而现在的科举,除了少数天才,很难选出他满意的大量的官员。”

话说到这里也就够了。文震孟十次会试不中,并不意味着他傻。朱徽娟的话已经非常清晰的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科举制度即将发生大变革,这次再不中进士,以后就是想考,估计根本就中不了。其二,既然科举制度要大变革,那么这次会试的策论题目是什么,还用猜么?

……

1622年二月初九,天启四年的会试正式开考。

这一次科举,朱由栋再次进行了微调。

其一、经义、诗词两场考试时间从各三日降低到各两天。

其二、策论的时间,从三天,提高到五天。

其三、评卷改“极佳、可取、弃”等模糊的评语为分数。三卷满分皆为100分,但考试结束后,三卷的分数要进行折算。其中,经义和诗词各占15%,策论占比为70%。

这个‘微调’,着实让大明内部很多官员全身冒出一身冷汗:这标准要是放在自己中进士之前,说不得,我们多半也中不了!

不过呢,作为取得了进士资格,在朝廷任职的官员们来说。虽说他们一阵冷汗,但却基本上都支持皇上的这个微调:最近十来年,尤其是最近三五年,大明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这对官员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科举还不改,选拔出来一大群文人骚客有个屁用!还是选拔一些能够做实事的家伙出来,分担我们日益沉重的工作压力是正经!

在职官员们基本都支持了,那些还没有考中进士的举人们,乃至更下一级的秀才、童生们,意见再大,也没有什么用了。

总之,文震孟在参加这次科举的时候,到了二月十三日,策论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果不其然的看到了这样的题目:试论,今日之大变局下,如何为国家选拔良才?

按照穿越者的风格,大明的科举策论部分,从六年前开始就有了明显的改变:不再是单独的一道题目,而是有大量的资料。

在这次天启四年的策论题目下面,有大约近万字的材料。详细的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世袭任职、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自隋代以来的科举制。并且对科举制在隋唐、宋明时代的变化也做了充分说明。与此同时,还列举了这些人才选拔制度在其刚刚诞生时的社会情况,以及后续社会发展的变化。

总之就是告诉你:时代变,制度变,我中华帝国,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现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和与世界各国竞争的加剧,大明帝国的官员选拔制度,肯定要做彻底的改变!

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战役终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四六一章 进入铁甲时代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六二零章 这是赤色黎明第二三八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处第二一零章 玉衡摇光结盟(二)第七九零章 郑成功的杀着第七四九章 改国策备大战第六十八章 东北号角连营(三)第八十章 刘大刀的奋迅(四)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万口猪第四十五章 打脸就要打痛(六)第三七五章 三府交点争夺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萨尔浒(二)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五三八章 所谓民意反噬第七七一章 雷击舰队登场第五五六章 欧洲将星璀璨第五八七章 皇明宪章摘录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财政(二)第八章 言官们的弹本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记第二三三章 历史未能重演(四)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联盟第一八四章 阿拉维杜新王(一)第一三八章 贫弱的琉球国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半年总结暨2020年写作计划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二九六章 扩军势在必行第五四三章 五千吨铁甲舰第三七四章 阻击与被阻击第七二七章 土鸡的三国志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条约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战(一)第三六零章 三万里的远征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经济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孙督师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调整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七四二章 欧洲经济隐患第二零二章 紧要无过人财第四六五章 大明严厉禁毒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七十六章 搬家并不简单(二)第二一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第三六六章 开阳御驾亲征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优势第六九三章 还有廿六小时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四九一章 冲锋枪的历史第二三八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七一九章 史学家的演讲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五五二章 欧盟需要停战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二八一章 无压制之义直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湾海战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萨尔浒(六)第四六八章 新时代的改变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五四二章 世事难有如意第三四六章 东海上的决战(三)第九十九章 我们的海贼王(一)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三十九章 赚钱必须高尚第七八七章 战斗陷入混乱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二八三章 东南两路有警(二)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第二二二章 拿骚的莫里斯(二)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二六九章 郁闷的大司寇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六六四章 准备发行纸币第八零四章 最后的王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