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 强力支援土鸡

一个人活着,必然遭受一些苦难。但这一切苦难,只要希望还在,就能坦然面对。而若是没有了希望......

吏员这个群体,在如今大明的体制下基本上看不到希望的。没有希望,手里又有具体经办事务的权力,你说他们会干嘛?

这种整体性的趋势,绝不是廉贞的天赋就能扭转的。

所以,必须要给这个阶层希望。

如何给呢?当然是要打破官、吏两个阶层之间的鸿沟。

但是朱由栋长考了一阵后愕然发现:在现有科举制彻底作废前,他真的没办法打破这个鸿沟。而科举制的改变,当初他为了安抚全国的读书人,已经郑重承诺,天启十年的会试之后才开始改变。

所以,这会儿还真的没什么办法。

“孙先生啊,朕觉得,此事分两步走。其一,给吏员也进行定级。年限长的,这薪俸也适当的升一升,总不能经年老吏和刚入职的新手拿差不多的薪俸吧?其二呢,各地官衙组织吏员进行行测、申论的学习。从天启十三年起,国家的科举制度将大变,很多吏员不是精于术数么?他们要是参考,至少在行测方面是有优势的。加之身处基层,写起申论来或许文采不行,但基本都会言之有物的嘛。总之,要给这个阶层一定的希望啊。”

“是,臣领旨。”

“好,会议继续。”

接下来的会议议程就比较快了:兵部和枢密院现在很闲,礼部的重点工作是忙着准备今年的会试,刑部这边则是继续推行新法:《皇明宪章》牵扯太大,不是熊廷弼上任短短三年就拿得出来的。不过切合新时代的《民法》、《商法》什么的,倒是已经拿出来并且开始施行了......工部自然是继续大修公路和铁路。

待得众臣把各自的事情说完后,会议室里的座钟刚刚到了上午十一点。

“好,众卿的事情说完了,朕也有三件事要交代一下。”

“臣等恭请皇上示下。”

“第一件算是朕的私事,那个,赵总宪?”

“臣在。”

“朕的五弟由检今年方山中学毕业,朕想把他放到都察院做事,你看?”

“信王殿下勤奋好学之名,臣早已知晓。对殿下选择了我们都察院,臣欣喜莫名!”

说起来,亲王入仕,以前是绝对禁忌。但如今不同了:大家都知道,亲王们迟早都是远封海外,所以这会儿亲王入仕本部门,其主官非但不反对,反而还很欢迎。

这里面除了分封制的原因外,还因为朱由校的头开得好:他去了滨海船厂后,工部的经费争取从来就不是问题。

现如今刑部这边因为熊廷弼本来就是帝师,再加上简王朱由进入了刑部的系统,所以使得刑部的声势近些年来也急速升高,在户部里争抢经费的时候,刑部的声音比以前都大了许多。

两个成功的范例在前,其他各部怎么不想有小王爷坐镇呢?也就是怀王和齐王两位殿下太混账——只要有个中人之姿,我们也抢着头接了呀。

看着喜不自胜的赵彦,以及其他满脸遗憾的众臣。朱由栋心里冷笑了一下:等你赵彦接到朱由检后才知道,我这个弟弟不是省油的灯。他在朕面前或许是乖巧听话的,但实际上,急躁,刻薄,一点都不好伺候啊。

不过,这样的人做纪委工作,其实也挺好。

“第二件事,商讨对奥斯曼的援助。”

说完这话后,朱由栋起身,亲自来到了会议室一侧墙壁边上:那里,方正化早就按照他的要求,换上了欧洲中东地图。

“因为昨天是元宵节,所以朕在接见了奥斯曼的使者后没有麻烦枢密院的人过来,因此,今天由朕亲自给大家讲解最近欧洲那边发生的事情......总之呢,现在欧洲联盟动员了近六十万大军,数百艘战舰,准备对奥斯曼进行灭国之战。”

欧洲联盟要灭奥斯曼,大明众臣们看着地图,本能的觉得不爽:原因很简单,现在的这份地图,是朱由栋亲自指导绘图师制作的。在这份地图上,大明帝国的直辖领土是火红色,各藩属国是浅红色。而西班牙本土是深蓝色,其殖民地及其控制下的盟友是浅蓝或者浅灰色。奥斯曼的地盘,是黄色。

现在看起来,欧洲、南美、中美都是汪蓝一片,北美、非洲的不少地方还在持续变蓝。这要是奥斯曼那么大一块地盘,而且是地理位置那么关键的一大块地盘也被西班牙吞下,那我大明还是天下无敌的么?

本届内阁的阁员,是以帝师党为中坚组建起来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眼界前所未有的宽阔。他们已经明显的认识到:现如今,大明最大的敌人就是西班牙。随着西班牙肆意的扩张,两国迟早都会爆发剧烈的冲突。

说起来,不是迟早,而是已经了。自马尼拉之战后,西班牙官方开始禁止大明的丝瓷茶进入欧洲:虽说这道禁令在高额利润驱使着的走私商人们突击下,基本算是名存实亡。但大明的商人为此也遭受了损失:到底是需求量没有以前大了嘛。

而且听皇上刚刚所言,你们家的那个鲁道夫亲王死了,居然甩锅到我大明身上?这真是岂有此理!

所以,无论是出于感情还是实际利益,大明此时的立场站到奥斯曼这一边,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嘛,这立场是定了,但要具体怎么做呢?

“朕可以肯定,今年这场大战就会打起来,而一旦打起来,其残酷与血腥,将远超马尼拉之战。所以,这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把赵率教的第六师给撤回来?需知,奥斯曼与我远隔万里,这要是战败了,我方的军队再想撤,可就走不了了。”

“皇上。”枢密院指挥使麻承诏起身:“臣的意思是,皇上可以给那里的赵率教、刘兴祚下旨,让他们在军中征集志愿者。这志愿者不要太多,有个一两百人就行了。这些人留下来,在实际战场上观看、总结欧奥大战的各种兵器、战术,以备我们将来应对强敌之用。而且一两百人的队伍,将来要撤回来也很容易。至于第六师的主力,皇上,臣觉得还是先撤吧。”

“嗯......”扫了一眼众人,看到大家都是一副差不多的表情后,朱由栋点点头:“那就按麻帅的意思办,稍后枢密院起草命令,送到司礼监用印。”

“遵旨。”

“接下来说援助的事情,徐先生?”

“皇上。”在和身后的下级官员紧急算账后,徐光启起身:“工部可以紧急调配天启1式步枪三万支,士祯2型重机枪五百挺,元化1型轻机枪一千挺,虎啸2型75mm大炮一百门,捷豹1型迫击炮三百门。以上武器,均可配备二十个弹药基数。”

“......”敲了一会桌子后,朱由栋摇了摇头:“恨少。”

“皇上,因为近些年军事科技发展速度极快,这武器更新换代也很快,所以,我们的库存确实不多。这些东西拿出去后,工部下属的兵工厂就是零库存哪。”

“大司马,我们的现役部队呢?”

“啊?”杨镐紧张的起身:“皇上是说,要把现役部队的装备扒拉下来,先去支援奥斯曼?”

“正是如此,我大明这会周边没有大的战事,先支援奥斯曼吧。这样,援助的武器在刚才徐先生说的东西上,翻倍。不够的,兵部负责从现役部队那里抓。”

这下可是要把下面的那些丘八得罪惨了,最惨的是,我要去当这个恶人。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自从萨尔浒之后就成了朱由栋忠狗的杨镐还是老老实实的躬身:“臣领旨,兵部力争在本月内完成此事。尽量在二月初就发运。”

“嗯,据悉这场欧奥大战今年三月就会开打。所以我们这批武器是赶不上大战初期了,但还是要越快越好,朕希望这场大战,起码打个五六年,如此,我们才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国内事务的整顿。”

“是,臣一定加快速度。”

“除了武器,粮食的运输也要加倍。不过我们既然已经给了武器,那钢铁这一块,就省下了。如此,运力倒也不用增加太多。”

“是,臣等遵旨。”

“好,接下来朕说第三件事,其实这件事也跟支援奥斯曼相关。那个,大司马,朕记得,五年多前,郑光远、郑威、张宏从美洲返航回来的时候,船上有十几个土著是吧?”

“是的,皇上。这些土著到了我大明之后,很多人因为水土不服先后病亡了。活下来的只有两位,按照皇上的旨意,我们将其收入皇家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尽心尽力的培育了五年。”

“很好,这两位叫什么名字?”

“呃......”杨镐赶紧扭头,在自己后排的兵部官员协助下,总算找到了一个册子:“皇上,这两位是一男一女,男的叫柳科·西隆,女的叫蒂雅·瓦曼·恰斯卡,而且,这两人好像是以这女子为首。”

“哈哈哈,极好极好,把这两位给朕叫来,朕要亲自接见。他们是该回去,为解救他们的同胞而努力奋斗了。”

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们第二三八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七六章 廉贞走向末路第九十三章 国家根基已朽(五)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二六二章 大坂的夏之阵(终)第二一三章 法兰西的应对第五十九章 布局东北西南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一二零章 扶上马送一程(二)第六十七章 东北号角连营(二)第七九九章 绞索缓缓拉紧第四八九章 双方都要调整第六一五章 岂曰大明无炮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三零八章 万历四十五年(二)第五九五章 流通货币不足第六八二章 流水账的战报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调整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五一八章 奥斯曼的应对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国事第七三五章 子弹是公平的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七九八章 欧洲的商人们第三十五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第七十章 西北危机已现(一)第四九七章 铁甲舰的战斗(二)第三四七章 东海上的决战(四)第三三二章 大明准备反击(三)第三八零章 为何是分封制(一)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级乌龙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错吧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辖木邦(一)第四一三章 身体素质差异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万能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二四九章 衍圣公是大敌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争国本第八十九章 国家根基已朽(一)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八零五章 最强的穿越者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载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二三二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第六二五章 阿格纳的和谈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萨尔浒(七)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三八七章 登陆地点选择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儿戏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五四零章 奥斯曼的反击第六四五章 苏伊士开通了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三零二章 暹罗气势汹汹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敌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四五五章 许显纯在仰光第二八七章 流水账的三年第四六三章 我该怎么帮你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第六七零章 大战一触即发第六六一章 贵公子的改变第四零九章 千帆竞逐瀛洲第四九八章 风帆最后华章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六三二章 文臣们的作用第一一五章 东林也要办报(四)第七零零章 战争没有停止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树(三)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五十七章 慈庆宫的堕落第七二七章 土鸡的三国志第五七九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一零四章 真是时不我待第四六五章 大明严厉禁毒第二三一章 历史未能重演(二)第二三二章 历史未能重演(三)第五十九章 布局东北西南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八零章 破军星的天赋第六零二章 奥朗则布代位第五一八章 奥斯曼的应对第一五八章 这绝不是挑衅第六六二章 进化论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