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无情

从方山回到大内后,朱由栋让人去把三位阁老请了过来。

“皇上的意思是您要在天启八年元宵节之后就出巡天下?”

“正是,三位阁老,我大明这些年因为国内生产技术的革新,以及国外环境的剧烈变化,已经到了必须对朝廷和地方的各个机构进行大改的时候。朕的计划是,天启十年的科举实行新制,紧接着便要对各级衙门进行改动。但是在此之前,朕必须要到各地实地走走,看看,如此才心里有数。”

三个阁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都没有说话。

本届内阁因为是帝师党占据绝对优势,所以总体而言,和朱由栋的配合更为默契。至少在阁老这个层次,他们非常清楚,大明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国家的政府机构,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了,虽说大家一直嚷着祖宗成法,太祖祖训。但实际上,这些年来国家的各个机构一直都在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无论如何,这种调整和即将到来的剧变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惟其如此,新的变革才必须要慎重。

所以,皇帝到全国各地晃悠一圈,似乎,也是应该的?

以前的文臣们不让皇帝出京,表面上的理由虽然冠冕堂皇:不要扰民,不要浪费国帑,不要白龙鱼服……但真实目的就一个:把皇帝关在大内,架空起来。

而现在嘛,谁能架空朱由栋?再说了,本届内阁是以帝师党为骨干搭建起来,大家也完全没有架空皇帝的想法啊。

“皇上。”看看温体仁和袁可立都没有说话的意思,李戴硬着头皮站了出来:“此次出巡,时间预估多久?”

“朕准备从北京出发,先南下,然后向西、向北,再向东,总之,每个省份都要走到。如此算下来,怎么也得两三年吧?”

“嘶~”三个阁老都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温体仁和袁可立还好——跟着朱由栋的时间很长了,这位皇帝虽然很厉害,但也经常搞一些不着调的事情出来。他们的承受力还算可以,但李戴是真的受不了了。

“那臣请皇上立下太子,并让太子出任监国。”

摇摇头,朱由栋道:“这一次,除了慈炎年纪小,留在北京外。慈焱和慈燚都要跟着朕出去,朕让他们看一看我大明亿兆百姓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

“那皇上是要请太皇回来坐镇?”

“太皇?”朱由栋挠挠脑袋:“太皇这会儿是在桂王那里泡温泉吧?这就不必麻烦他老人家了。朕意,让莱王回来给朕监国。”

“皇上!”

这一下,不光是李戴,便是袁可立和温体仁都不干了。

哎,这不能自曝就是麻烦。

皇帝要出巡,没有阁老的支持是非常不可取的。毕竟,这年月没有无线电报,皇帝一旦离开北京,政务什么的处理起来肯定有迟滞。这种迟滞,遇上普通事项还行,若是遇上突发事件,那只能是靠阁老的临机处置。

但现在阁老们明显是怕朱由校权柄日重啊。

可惜,规则限制,不能自曝。所以朱由栋也没法解释,只能是强硬的表示:朕就是这个意思了,你们必须执行。

皇帝走了,留下面面相觑的三个阁老在风中凌乱。

这天下说得是我们三的么?皇上你怎么就这么不上心呢?你每次长时间出京都让莱王来监国,监着监着这国家直接过户到人家那儿怎么办?

不过没得办法,今上说了话,还得执行。所以三个阁老只好去做事:皇帝出去两三年,事先要准备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

首先是内阁随员方面,大家简单商量一下后,很快就定了下来:三辅李戴跟着皇帝走,六部各派出一名侍郎,锦衣卫嘛,田尔耕留下,派一名同知跟着就是了。大家得把主力放在北京,盯着莱王殿下。

其次是皇帝的护卫,大家商量了一阵后决定,由近卫师派出一个团跟随:不要炮兵,但是要催促军方,赶紧的把冲锋枪的型号定下来,然后这段时间抓紧生产。到时候这个团的士兵人人都要带上‘继光’冲锋枪。

第三就是钱了,皇帝本人有钱是一方面,关键是最近几年国家也有钱。所以分管户部的温体仁大笔一挥,直接先造了五百万的预算。

接下来,还有更多具体的事情,比如随行人员的政审,路线的确定,交通工具准备……也亏得这些年大明官员的执行力在不断的提高。不然就这个两三个月的时间,根本就做不好嘛。

阁老们在头疼,朱由栋回了大内也头疼。

“皇儿啊,你说要去全国各地走走,看一看我大明的民生,这个,为娘是非常支持的,这才是一个大明皇帝该做的事情。但你怎么能让由校来监国呢?”

“呃,母后,由校为什么不可以监国?”

“皇儿,这事还要为娘教?你都当了快八年皇帝了,如何不知道这位置是能够让人六亲不认的?”

“母后且放心,由校呢,孩儿是信得过的。再说了,他手里没兵,早年又是在方山接受的公共教育,可以说他没有自己独立的力量。他心里真要想做什么,谁能支持他?”

“……你说得也有道理。”

“哈哈哈,母后放心哪。孩儿接掌这个国家这么多年,权柄从来都是牢牢抓在手里,何时旁落过?如何?母后这么多年在北京也待腻了吧?要不要跟着儿子一起出去走走看看?”

“为娘很想去,但由校回来了……他毕竟不是为娘的儿子,而且他的生母虽然不在了,但养母李选侍还在。为娘要在宫内镇住他们,给内阁和皇后撑腰。”

“……好吧,那辛苦母亲了。”

哎,天家无情啊,说真的,要是没有‘辅’,我自己估计也不敢让朱由校来监国吧?

孝顺儿子要邀请自己的母亲出游的计划受挫了,等他回到坤宁宫,邀请自己老婆出游的想法,自然也破灭了。

“皇上要巡游天下,看看我大明百姓的真实情况,臣妾等是万分支持的。但,既然皇上要调莱王回来监国,那臣妾和游妃就不能走。”

“为啥你们两个都不能走?”

“臣妾身为皇后,主掌后*宫,有臣妾在,若是莱王有些举动不合理,大臣们还可以来找臣妾。至于游妃嘛,皇上,游妃是军户出身,必要时完全可以把宫内的宦官和宫女们组织起来应急!”

这个,你们真的想多了啊。

不过,朱由栋倒也不再说什么了:对权力的无比慎重,以至于慎重到无情,是每一个时代站在权力顶峰的人之必然。

……

天启七年(1625)十二月,大明朝廷明发天下:自天启八年开始,皇帝出巡天下!

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辖木邦(二)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势第六三零章 朱由栋的决心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树第七三五章 子弹是公平的第五八六章 大明开始立宪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五一六章 对奥全面战争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敌第四八四章 一块都不能少第三二四章 巨人开始觉醒(三)第三七四章 阻击与被阻击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尔夜战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第一零九章 现在开始起航(四)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五六四章 张献忠摸内奸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八零零章 攻占亚速群岛第三一八章 海军事海军了(二)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杠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战(五)第七三六章 燃烧的波哥大第四七三章 晋商开始转型(二)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六零三章 准备攻略印度第二七八章 太孙赈灾方案(一)第四三零章 商界开始改变第二二二章 拿骚的莫里斯(二)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报完胜(二)第五一一章 鲁道夫在美洲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七二三章 如何扩大内需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军第六一七章 莫卧儿总动员第二一零章 玉衡摇光结盟(二)第七四三章 大明发行纸币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七三一章 贵在调动敌人第七九五章 天玑再次横跳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岛第二章 爷爷你辛苦了第四三三章 科研获得突破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七一五章 后勤陷入窘境第五十六章 宽甸绝不可弃第七一五章 后勤陷入窘境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战役终第一八四章 阿拉维杜新王(一)第二五五章 大坂的夏之阵(一)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军第六一零章 比哈尔邦出兵第二六一章 大坂的夏之阵(七)第六三九章 事了准备回家第五十六章 宽甸绝不可弃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七八六章 总算是明白了第六七五章 将帅们的调整第六零一章 极低概率事件第四三五章 后勤保障无碍第一七零章 战前最后准备第六三五章 冷热混杂战斗第一零六章 现在开始起航(一)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萨尔浒(三)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四九一章 冲锋枪的历史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一八一章 大金国没有了(三)第六一二章 卢象升的谋略第六八五章 大维齐亲上阵第七六七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条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鲜(三)第三二九章 朱由栋结婚了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五七一章 除恶必须务尽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一四一章 所谓借壳上市第五四三章 五千吨铁甲舰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战第七一五章 后勤陷入窘境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第一六一章 太孙殿下出征(二)第三六九章 西贡要塞被围第二二三章 划时代的差距第三二三章 巨人开始觉醒(二)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战开幕第一六五章 山海关定方略(三)第一五零章 布局毕欲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