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零章 欧洲的科学家

在21世纪,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不受塑料的影响。即便是那些僻居荒岛,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他们捕捞的鱼,打下来的飞鸟,其体内也充满了塑料微分子甚至是完整的塑料袋。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塑料的优势太多、太大了。

容易塑形,耐腐蚀,轻便,而且就其那点质量来说,完全可以称得上坚固。再加上便宜,一旦掌握了配方,就可以大量生产......如此种种,使得从20世纪开始,塑料大行其道: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以前美军出去打仗,喝的可口可乐都是玻璃瓶装的。但后来PET出来来了,便统统换成了塑料瓶。

作为17世纪的土著,奥斯瓦列斯只是忧心这种被国王陛下称为‘涤纶’的新布料会造成欧盟总体贸易顺差减小,以及会影响到此时联盟内部方兴未艾的纺织业。但是对于穿越者来说,菲利普看到的,是奥斯曼即将拥有一个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庞大产业!

“我的首相,这个涤纶,现在在亚平宁卖多少钱一匹?”

“非常便宜,一匹布只要7个铜板。”

西班牙此时和大明一样,都是实行银本位的贵金属货币制。作为其基础货币的双柱,大体购买力和大明现在的银元等同。在双柱之上,有佛罗林金币,双柱之下,也有铜币作为辅币。唯一和大明不同的是,大明还有含银量偏低的银角,而西班牙的双柱银币之下直接就是作为辅币的铜币。最近这十多年,由于菲利普严控流入市场的白银,所以双柱与铜币的比值一直很稳定,基本上维持在1:100的水准。和大明的银元、银角、铜币三者之间的1:10:100比起来,也可以说西班牙的铜币和大明的铜币基本等值。

在历史本位面,大明的布类价格总体是稳定,除开开国那几年和动荡不已的崇祯年间,整个大明两百多年里,丝绢类的价格一直稳定在一匹0.6~0.7两白银上下。而相对廉价的棉布,则是稳定在0.2~0.25两白银左右。而同一时代的欧洲,棉麻布的价格稍微高一点,但高不了多少。而丝绢类嘛,由于欧洲不产这个,所以这价格就号称与黄金等重,是真正的奢侈品了。

在这个位面,当穿越者弄出了蒸汽机后,无论是欧洲还是大明,棉布类产品的价格都大幅度下降。但是,不管是棉还是麻,这些都是植物纤维,需要在地里种植,收获,加工的。所以,在1627年以前,欧洲和大明的棉布价格都差不多:一匹棉布,1个银角或者10个铜板。

但是现在,这个涤纶的价格居然只有7个铜板?

和棉布面料的衣服比起来,涤纶的贴身感其实并不算好。但是他耐磨耐洗而且始终能够维持版型啊!在这个温饱都没彻底解决的时代,普通人买衣服,不是首先看价格,然后再看是否能长期穿戴么?这两点一比较下来,只要有选择,谁还选棉布?

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人的脸面!面子思想全世界的人类都有!毕竟,你衣着光鲜的出现在CBD的办公楼里,口吐芬芳的叫着别人查尔斯,别人叫你露丝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你下了班晚上回去了,吃的是泡面,住的是污水横流的城中村,开的是11号环保节能车啊。

毫无疑问,如果欧盟不采取措施,或者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实验室不拿出相应的产品,要不了多久,欧盟内部的纺织业会被奥斯曼彻底冲垮!

不光是纺织业,化学纤维的出现,可以大量减少种植棉花、各类麻类植物的土地,让这些土地重新种回粮食。这一点,对于面对小冰河气候威胁的欧洲来说,尤为重要!

而且塑料产业可不光是只在纺织材料上有优势,其他行业也是样样有优势的。

材料学专业,恐怖如斯!

“我的首相,我们能够对奥斯曼实行贸易封锁么?”

“恐怕很难,陛下。”奥斯瓦列斯的脸色很难看:“地中海的贸易航线太密集了,沿岸适合停靠的港口也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北非才从奥斯曼人身上割下来不久,那里的人还和奥斯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亚平宁?威尼斯共和国是覆灭了,但威尼斯人还在啊......事实上,陛下,哪怕是战争时期,中国人通过奥斯曼人把大量的丝瓷茶卖入我们欧盟的行为都没有停止过。”

这就是市场刚需吧。对此,菲利普也觉得很无力。说起来,大明在东亚把本国一顿爆锤,抢走了菲律宾不说,还至今没有签署停战协议——那是菲律宾啊,是以菲利普这个名字为基础命名的,西班牙在东亚最重要的殖民地啊。可是西班牙还得忍气吞声的向大明购买链霉素:谁让肺结核这东西在欧洲也很广泛呢?那也是刚需啊。

“我的首相,完全禁止涤纶贸易确实很难。但是,我们可以给这个东西定下巨额关税。”

“......我明白了,我会马上安排此事,务必让这个涤纶的价格远高于我国的棉布市价,同时也会在联盟内推动此事。只是,这样一来,我们的商品在奥斯曼可能也会遭遇相同的境遇。”

“这不要紧。首先,我们欧盟是一个一亿多人的大市场,奥斯曼在失去了北非后,国内市场已经不足两千万。双方互相征收高额关税,受损最大的肯定是奥斯曼。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势引导我们的商人把产品卖到非洲和南北美洲去。”

“陛下的意思是,不光对涤纶加高关税,而是对奥斯曼所有的商品全部提高关税?”

“是的。”

“陛下,这必然使得走私泛滥。”

“我知道,但这没有关系。我们一方面要加大缉私力度,一方面要组建自己的走私组织。”

“哦......我明白了。”

走私泛滥必然催生黑帮的出现,而菲利普的意思就是我们自己培养黑帮,然后用黑吃黑的形式,彻底把控走私渠道:总之,钱最终还是流到西班牙国库里来了。

“我的首相,除了建立关税壁垒外,我们还要在宣传上加以引导。比如,安排我们的报纸报导一下这个涤纶,然后告诉我们的人民,涤纶穿久了对皮肤有伤害,是毒物什么的......”

“陛下,您的睿智,我深感敬佩。”

“哎,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是我们自己的科技能够始终全面领先,哪里需要这些盘外的招数啊。”

奥斯瓦列斯离开后,菲利普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认真思索了一下,然后摇响了铃铛,让自己的侍从安排车辆,去了阿斯图里亚斯实验室。

“尊敬的陛下,欢迎您的到来。”

“伽利略教授,非常抱歉打扰了您的工作,能麻烦您为我召集实验室的所有教授吗?”

“所有教授?陛下,可是有什么大事?”

“有点麻烦,必须要借助大家的智慧。”

“好的。”

现在的阿斯图里亚斯实验室,在菲利普登基并搬迁到马德里后。得益于王室的巨额资金支持,以及各项产品投入市场后的分红。整个实验室现在是资金充沛、待遇优渥、设备先进。再加上欧盟的成立,泛欧洲主义的思潮渐渐的压倒了本来开始兴起的各国民族主义。所以,现在的这个欧洲最顶级的科学殿堂,集中了17世纪上半叶全欧最杰出的一群科学家。

为首的是伽利略,这是一位全才。

次席是开普勒,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接下来是斯蒂文,数学家,工程学家。

笛卡尔,数学家,坐标系的开创者,也是数理化全才。

德扎格,数学家。

卡瓦列里,数学家。

培根,哲学家,实验科学创始人,近代归纳法创始人。

费尔马:本职是律师,结果在代数学、几何学上的贡献太大,被尊称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其实,从以上人员擅长的领域来看。历史本位面上的17世纪,正是近代科学大爆炸的前夜: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正是17世纪上半叶这么多天才的数学家在数学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了17世纪下半叶开始,如牛顿、帕斯卡、惠更斯、莱布尼兹在物理学上的辉煌——到了18世纪,化学大爆炸后,欧洲就在科技方面彻底站上了世界之巅。

而在这个位面,由于穿越者的提前催熟,此时欧洲的科技在数理化方面是全面发展的——即便是朱由栋集结了大明最优秀的一群科学家,但是在科技方面,方山研究院比起阿斯图里亚斯实验室,仍然有些差距。一直以来,菲利普之所以始终能保持悠然的底气,很大程度其根源就来自于这里。

但是现在,当材料学专业的穿越者开始发威后,菲利普觉得他将来有被挂壁吊起来打的危险了。

“各位教授,非常抱歉打断你们的工作,今天我来到这里,是因为最近奥斯曼那个邪恶的国家,开始向我们欧盟大批量的输入这个东西......毫无疑问,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跟上,我们的纺织业迟早会被摧毁,到时候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价飞涨,联盟将会土崩瓦解......因此,我在这里诚挚的恳求大家,想办法尽快拿出我们欧洲自己的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陛下,这是通过化学方法得到的东西?”

“是的,目前已知的情报是,这种东西是通过提取石油中的某几种物质得到的。但是具体的提取物,以及合成方法,我们没有掌握。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塑料,其内部的化学结构,与树脂有一定的重合。”

“......明白了。”在大家传阅了一遍这块‘的确良’后,伽利略重重的点头:“陛下已经指明了一个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我们的工作了。那个,勒内(笛卡尔),弗朗西斯(培根),我请你们尽快停下你们手头现在的工作,开始对这个涤纶进行专项研究。”

“好的,教授,不过陛下提供的到底只是一个大方向,我们在时间上无法保证什么。”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菲利普起身:“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和配合,在时间上,我没有什么要求。作为国王,我会想尽各种办法,尽力的推迟这种东西对欧洲的冲击的。”

科学家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该说的话说完了,大家自然就散开了

“陛下,请您跟我来。”

“咦?伽利略教授,你有什么要跟我说的?”

“带陛下去看看我们实验室的新玩意。”说到这里,伽利略傲然的一笑:“我们阿斯图里亚斯实验室也是有自己领先世界的东西的。”

第四五零章 欧洲恢复和平第六零七章 奥朗则布之路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一四五章 先定规后开营第四三三章 科研获得突破第四三七章 追击其实不难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一九九章 丧事不止一件第三零八章 万历四十五年(二)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七三六章 燃烧的波哥大第九十七章 枪杆子出政权第五四六章 工业冲击农业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四二六章 国家工商总局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战(终)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组阁第二六九章 郁闷的大司寇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六四八章 护国公八大王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张巡寨第一一三章 东林也要办报(二)第五四三章 五千吨铁甲舰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会战始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线第二六九章 郁闷的大司寇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一一九章 扶上马送一程(一)第二三五章 历史未能重演(六)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关国本第七零八章 时间就是生命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线第二五七章 大坂的夏之阵(三)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六五三章 亲王号战列舰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五五七章 独立军上高速第一四四章 横海卫的薪酬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动第三零二章 暹罗气势汹汹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团抵奥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畅想第二一七章 对法战前准备(二)第四二二章 启动经济改革第二七八章 太孙赈灾方案(一)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三三三章 战舰要下饺子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四十章 打脸就要打痛(一)第六十三章 奇葩后勤保障第五八八章 帝师党的共识第五九六章 纸币为时过早第七八二章 北线归于平静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国松丸第二四一章 大坂的冬之阵(二)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陆第七三三章 其实我在三层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争国本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五零六章 适度扶持藩国第四九五章 马尼拉湾海战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号选择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二十九章 原始资本积累(四)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鲜王第二五八章 大坂的夏之阵(五)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五七九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简出世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异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劳动法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萨尔浒(四)第六三三章 带路党的作用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张巡寨第七二七章 土鸡的三国志第一四五章 先定规后开营第六九六章 海军的新武器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优势第三六七章 开阳御驾亲征(二)第六三六章 帝国开始崩溃第六八七章 请随意做梦吧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内燃机第五零六章 适度扶持藩国第六一二章 卢象升的谋略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经济第三十章 原始资本积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