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有矿就要守住

虽然这具身体只有六岁,但是大内上下,没有谁敢把朱由栋当小孩子看。

这位太孙表现出来的英明,已经远超大明的前两任皇太孙了:那位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建文帝自不用说。就说仁宣之治的事实缔造者宣庙爷爷吧,再厉害,也没有五岁就拿出这么多东西吧?

所以,慈宁宫的主人李彩凤,对朱由栋的问安可一点没有托大,严格的按照礼法要求对其进行接待外,还一如既往的派人送了一些小东西。

“嘿,孤每次来太后都要送东西,这样子久了,都不好意思再来了啊。”

“小爷,这点东西跟您前些时日送进慈宁宫的五万两银子比起来,可就不算什么了。”

“哈哈哈,王承恩,你和世泽、纯忠怎么都一个样,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钱嘛,花出去才是钱,堆在房子干嘛?能穿么?能吃么?再说了,太后拿到这笔钱后也没有自己花啊。给京师大觉寺扩建大雄宝殿,给北直隶的贫民施粥……如此善事,哪一粒银子是花在自己身上了?”

主仆二人的对话,当然是故意说给太后听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承恩和朱由栋之间的默契也开始慢慢的有了。

慈宁宫到乾清宫的距离并不算远,从李太后那里离开后,没多久的功夫,朱由栋就来到了万历的面前。

“孙儿拜见皇爷爷。”

“嗯,栋儿来哪。咦?太子呢?”

“呃…….父亲说他昨夜偶感风寒,所以……”

“哼,算了,不管他了,陈矩,我们开始吧。”

“咳咳……是,皇爷。”

此时的陈矩,已经走上了宦官这个职业的巅峰: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这种把批红权和执法权集于一身的情况,整个大明朝都是极为罕见的。

不过,走到巅峰,意味着接下来无论怎么走都是下坡路。也就是在这一年,陈矩的身体完全垮掉了。看得出,这位被外朝文臣们交口称赞的“贤内相”,已经油尽灯枯,命不久矣。

“皇爷,老奴先说工部的事情。河道总督曹时聘上本,再次要求朝廷增加拨款二十万两。内阁表示户部现在没钱,所以再请皇上的内库……”

“怎么又找朕要钱?上次不是给了十万两吗?这一下子就又没了?”

“皇爷,内阁的票拟说得很清楚,咳咳,曹制军说了,朱旺口工程,是让黄河回归故道的大工程。朝廷已经前后投进去六十万两银子了。若是不加这二十万两,这六十万两银子只能保三年平安,若是再加二十万两,可以保黄河下游五十年平安。”

“……哎,给了吧。不过,陈矩,让大内和户部联合派出查账的。若是曹时聘在这个过程中有贪墨,朕要让他领教太祖留下的剥皮实草!”

“是,老奴遵旨。”

飞快的在这一道奏章上批红后,陈矩又拿起下一本:“咳咳,皇爷,这一本有些麻烦。陕西税监梁永,弹劾咸阳县令陈时济抗旨劫税。”

“哐当~~”一个茶碗被万历狠狠的仍在了地上,还好这是朱由栋送进来的骨瓷,所以没有像普通陶瓷那样被摔了个粉碎。

“这还有没有道理了?内阁这边不断找朕的内库要钱,地方上的文官却对矿监的工作各种抵制?朕的内库又不能自己生钱,还不是得矿监辛苦征收才有钱!”

“皇爷息怒!”

“哼,息怒息怒,你们这些老货除了叫朕息怒,还有其他的话么?朱由栋!”

“啊?皇爷爷有何吩咐?”

“这个事情怎么处理?”

呃?你问我我问谁去?大内派出去的矿监可以直接给皇帝本人写信,而区区一个县令的声音是没法直达天听的。所以,这单方面的告状,朱由栋本能的就不相信——至少不能现在就相信。

“皇爷爷,真理越辩越明嘛。以孙儿的想法,不如让梁永和陈时济二人双双进京,当面锣对面鼓的把事情说一说。而且以孙儿的意思,先让父亲听他们两人讲,若是梁永有理,那就让他们再到大朝会上讲。”

看着胸口仍然剧烈起伏的万历,朱由栋眼睛一转:“皇爷爷,陕西那个地方,早已不是当年强汉盛唐时富裕的关中。孙儿注意到,陕西这些年十年九旱,想来民生已经很是困苦了。所以在这些地方征收矿税,一定得千万小心,不然容易激起民变。让陈时济这个当地的县令进京,除了和梁永当面对质之外,皇爷爷也可以听一听我大明最基层官员的心声。王者,既需要抬头仰望星空,也需要俯首关爱百姓啊。”

“小爷这话说得极好!皇爷,老奴附议。”

“嗯,那,那便如此安排吧。不过,你父亲接见那个陈时济的时候,你得在旁边给朕看着!”

“是,孙儿领旨。”

“嗯,陈矩,下一件。”

“是,呃,皇爷,这个事情更麻烦了。云南布政使司奏报,缅甸正在进行全国动员,目标是我大明的木邦宣慰司。木邦土司请求我大明提前准备援兵。”

“缅甸,又是缅甸!从朕继位开始不久,几十年了,这些蛮夷就没有消停过!上次被高国春一个把总率领几百人连破五寨,几万人狼奔豕突都忘了么?哎,内阁的票拟是什么意思啊?”

“呃,内阁说,木邦乃是我大明云南的藩篱,所以必须要救。但是……”

“又没钱是吧?又想朕的内库出钱?”

“呵呵……”绕是屁股再怎么歪,陈矩看到这里也觉得内阁实在是太过分了。所以这会儿他并不想帮内阁说话,只能以尬笑回应。

“朱由栋!”

怎么老是我呢?“皇爷爷,这个事情呢,孙儿觉得,出钱是小事,关键是要看这钱出了有多少效果。”

“嗯?有意思,你给爷爷说说,这效果如何判定?”

“皇爷爷,木邦是藩篱,地理位置很重要,能守还是要守的。但是呢,也得看这藩篱牢不牢靠,尽不尽责,给不给藩篱后面的主人惹麻烦。孙儿看最近这几十年来关于木邦的奏报,有些时候是缅甸主动侵犯,有些时候是木邦去主动招惹对方。后面一种情况,在万历十年刘綎、邓子龙、高国春等击退缅甸人后出现得越来越多。这说明什么?木邦自以为位置重要,我大明不能不管,所以完全不顾自身实力弱小,一个劲的挑衅缅甸——反正最后事情闹大了,我大明还得出来救他嘛。所以呢,木邦救还是要救的。但是这次救,不能像以前那样,只出兵,打完就撤了。”

“嗯……木邦土司家姓罕吧?真是狼心狗肺的家伙。不过栋儿啊,木邦那个地方要拿下来不难,但是它距离昆明实在太远,出产也极少。如果我们把木邦改为云南的直辖州,这产出根本养不活那里的驻军。时间久了,我们还是不得不放弃。”

“呵呵,好叫皇爷爷知晓,木邦,以及木邦西北方向的孟养。这两个宣慰司的地下,都有大量的玉矿!若是开发得当,每年至少能有一百万银子以上的收益!”

第四六二章 进入铁甲时代(二)第三一八章 海军事海军了(二)第四八六章 援军正在路上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二六零章 大坂的夏之阵(六)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三三零章 大明准备反击(一)第三三八章 工业革命发端(一)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三七七章 王与王的对话第四七二章 晋商开始转型第三三七章 破军星的后手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渔网第一六七章 烦恼的主帅们(二)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报第五五四章 欧奥间的分歧第四九四章 万里援军抵达第一八四章 阿拉维杜新王(一)第四九三章 执政越来越难第六四五章 苏伊士开通了第七零七章 没有人是白痴第七七五章 陆军主力出动第二七零章 万历四十四年第五十七章 慈庆宫的堕落第九十九章 我们的海贼王(一)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二六六章 后续成套方案第四一二章 燧发枪的对决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专家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载第五零零章 吕宋之战终焉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萨尔浒(三)第一五一章 兴盛的宽甸堡第四二七章 三万里的返航第五二零章 天玑星再求援第二八零章 破军星的天赋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一二八章 东林陷入颓势(三)第六五二章 两个人的汇报第五四六章 工业冲击农业第四二八章 台湾府的发展第七二四章 神兽银行出炉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七四六章 不一样的人生第二五六章 大坂的夏之阵(二)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炼内功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七一零章 不如虚张声势第三九三章 无敌朝阳群众第一五五章 所谓帝王心术开个单章,说说最近的事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鲜王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六十四章 西南战鼓擂动(一)第六六九章 红海出现敌人第六二八章 明军转入防守第七十五章 搬家并不简单(一)第二五五章 大坂的夏之阵(一)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二七三章 丙辰会试黑幕(二)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第四七五章 甘青辽湘建省第五零三章 军事命名规则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舰备战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汇聚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们第六七七章 毛文龙的无奈第五七九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四七四章 天启矿业改革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布阵第六零三章 准备攻略印度第七三四章 曹变蛟的夜袭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敌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七三二章 又见声东击西第五七六章 有竞争是好事第二八零章 破军星的天赋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一一九章 扶上马送一程(一)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第六二一章 曹变蛟的初阵第二十七章 原始资本积累(二)第三四一章 海上决战想定(一)第九章 孤的元从班底(一)第九十一章 国家根基已朽(三)第一零六章 现在开始起航(一)第一八零章 大金国没有了(二)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发展(一)第五八九章 一环套着一环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谍影第四七五章 甘青辽湘建省第一二六章 东林陷入颓势(一)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六十九章 东北号角连营(四)第六七八章 驻印军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