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五章 天启万狗天征

1632年三月,北京。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此时的北京街头,一般而言,在清晨时分,是没有多少人出没的。

不过,在朝阳门附近的‘南粤正宗’酒楼属于例外。

天还没完全亮透呢,酒楼的门外就聚集了好多老饕儿,待得时间一到,酒楼的小二刚把大门一开,无数的食客就蜂拥而入,迅速的坐定了自己的老位置。

粤式早茶的魅力,即便是在京城,也培养出来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父亲,您起来了。今儿早上要吃点什么?”

“店里的东西都吃腻了,你让人到街对面老李家买几个火烧,另外,你去门口把今天的报纸拿进来。”

“是。”

南粤正宗酒楼的老板,自然是楚王一系的朱蕴铿。但这会称呼他为父亲的,却不是跟着蒂雅去了美洲的朱盛淼。这位叫做朱盛滂的男子,早年是个不成器的赌鬼,十三年前被陈子壮暴打了一顿后,又被朱由栋给关到了凤阳。直到朱盛淼留在了美洲,朱蕴铿以老迈之躯,膝下没有儿子供养为由,多次上书哀求,才让朱盛滂从凤阳监狱回到了北京。

在凤阳被圈禁了十多年,以前一身痞气的朱盛滂整个人已经完全沉淀了下来。他回到北京后,代替自己的弟弟操持这座酒楼,居然也做得有声有色。

“父亲,报纸取回来了,今天的燕京日报没有关于美洲的报导。”

“哼!别提美洲,老子没有那样的儿子,为了一个蛮夷,连家里的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嘿,也不知道去年报纸上报道高迎祥上尉战死,朝廷追晋其为中校的时候,拿着报纸蒙面,偷偷摸眼泪的是谁?哎,以前我在凤阳的时候,天天嘴里骂着,实际上一天到晚催促弟弟到凤阳来看我的,也是您吧?

“父亲,淼弟是做大事的,他留在美洲,是为了我们家的功名,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女人。”

“住口,那个不孝子!不要再提他了。”

“是。”很是无所谓的应下,朱盛滂随意的又翻了几下报纸:“咦?好胆啊!”

“怎么了?”

“父亲,这是今天的报导,去年年末,藏南的坎普提尔王国受到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入侵,因为坎普提尔是我大明的藩属,故而向我大明驻藏大臣李伯云求救。李制军遣使质问莫卧儿帝国,对方居然击杀了我们的使者!”

“真是好胆!”哐当声中,原先躺在椅子上的老头子一下子跳了起来,也不顾滚烫的茶水流得满地都是,反而大吼道:“区区莫卧儿,也敢捋我大明的虎须?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是啊,父亲,看来朝廷迟早是要发兵藏南的吧?”

“那可不是,今上从做监国起,就是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那西班牙朝我大明本土倒卖鸦片,亚洲的殖民地丢了个精光不说,便是那美洲,也是不得安生的!”

还说你一点都不关注美洲,不关注淼弟呢。暗笑了一下,朱盛滂也不揭破:“那是,我大明乃天朝上国,绝对不允许杀了我们的使者而不受惩罚,想来,我大明天军不日就要大举征伐莫卧儿了吧。”

“那是当然。”说完这话,朱蕴铿低头看了看打碎的茶碗,突然一猛拍脑袋:“我记得,那个世界地图上显示,我们和莫卧儿虽然接壤,但因为中间隔了一道喜马拉雅山,所以虽说表面上看起来双方接壤的地段延绵数千里,但几千年来始终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就是因为这道山脉实在是太高了,根本不利于大军行进啊。这个,朝廷从藏南出兵,岂不是?”

“父亲,儿子不懂兵事。不过,这么浅显的道理,皇上和朝廷诸公怎么会看不到?我大明王师,在陆上无敌,在海上也无敌啊。到时候,估计会从海上去吧?”

“咦?你说得对。哎呀,赶紧去把世界地图拿来,为父要好好的看一看。”

“是。”

……

“哎,皇上这是铁了心要对印度动手啊。”

这一天是休沐日,温体仁在家中吃过早餐,翻看了这一天的报纸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父亲,皇上既然决心已定,您何苦?”

“你不懂。”看着自己的长子,现在在通政司做中书舍人的温俨,温体仁缓缓的道:“你今年不过二十九岁吧。”

“是的,父亲。”

“所以你不懂啊。”摇摇头,温体仁道:“二十八年前,为父那时候还是礼部的一个郎中,被当时的首辅沈一贯安排到今上身边做老师,教导当时还是太孙的今上礼仪。那时候的大明,朝堂党争剧烈,财政入不敷出,军备废弛、流民遍地,几有亡国之像。而当时执政的太皇,以及当朝衮衮诸公,都只不过是裱糊而已。”

“直到今上横空出世,特别是今上出镇南京后,做出种种惊人之举,才扭转了国家日益衰微的危局。”深吸了一口气,温体仁道:“现如今,朝堂之上虽然有袁相和你父亲别苗头,但都是良性竞争。而朝廷的收入,你在通政司也看到了,每年都有盈余,而且其盈余是万历年间朝廷岁入的数倍之多。黄册重建,流民已经没有了。军备重整,大明在东亚是真正的宗主……如此良好的局面,为父跟随今上奔波了近三十年才看到啊,真的不想如此局面,一朝尽丧!”

“没那么严重吧?父亲?不就打个莫卧儿么?”

“你懂什么?那莫卧儿是一个人口近亿,幅员辽阔的大国,可不是日本、暹罗这样打个两三仗就能干掉的小国能比的。真要是和这样的国家打起来,战争肯定是旷日持久。可是……”他苦恼的挠了挠头:“藏南那边出一支奇兵还行,真要大兵团推进,还得走海路。而要走海路,这路程可就太远了。现如今,我大明的军队已经全部火器化,对后勤的需求极大。如此长时间、长距离、大兵团的作战,为父只怕把国家好不容易出现的振兴局面给拖垮了。”

“所以父亲前段时间才对皇上的意思充耳不闻?”

“呵,说充耳不闻还是过了。不过是拖着不办罢了。”

“但是父亲,现在看来,明显是拖不下去了。”

“是啊。”沉重的点点头:“皇上已经说了,对印战争,内库每年补贴一千万元,那曹三喜虽然一再强烈反对,但他以前不过是个小商人,是皇上一手将其提拔起来的。皇上只要坚持,曹三喜再不舒服也会出钱。而宣传嘛,呵呵。”他拍了拍报纸:“张世泽,现任英国公,勋贵出身,皇上从小的伴读,这态度也明朗了。”

“父亲,还有军方。”

“你说得对,还有军方。”花白的胡须抖了抖:“雪区离北京上万里,那里的道路崎岖难行,可是皇上去年十二月起了打印度的心思,这才三月,李嘉和满桂就一手炮制了使者被杀事件,哎,可笑当时我们私下里还嘲笑皇上说什么消灭印度教,解放当地人的开战理由很荒唐。原来皇上早就知道我们会反对,事先就找好了真正的开战理由。啊,也是呢,李嘉是方山出身,满桂就是皇上的忠犬。他们接到皇上的暗示后,怎么会不用心办事?”

“父亲,儿子在通政司还看到很多武将上奏章弹劾枢相。为首的曹文诏居然在弹本里指责枢相忘了武人本份。”

“就是啊,武将要升官发财,打仗才来得最快。可是麻承诏居然也只肯发动十万军队,自然要被武将们弹劾了。呵呵,枢相也是和为父一样,跟随今上数十年,眼看着国家一点一点摆脱危机并且中兴的,他也不愿意皇上对印度大打出手。可是现在,军方实际领兵的将领们都站出来表明了态度。想来,枢相上书请辞也就是最近这两天的事情了吧。”

“啊?那父亲您?”

“哎,为父追随今上近三十年,一开初,想的是靠着太孙,将来混个帝师,做个尚书就满足了。可三十年下来,跟着今上做了那么多大事,为父也想青史留名做一代名相啊!但是……”他苦笑着摇摇头:“时至今日,为父也该致仕了。也是,为父的才具,只适合做个太平宰相,真要国家长期处于大战的状态下执掌一国民政,为父还是力有未逮啊。”

……

1632年3月,驻藏大臣李嘉上奏,言莫卧儿帝国击杀大明使者。一时之间,民情汹涌,要求出兵惩戒莫卧儿之声,彻底压制了先前一两个月内阁主导的小规模动兵的声音。

4月,朝廷人事变动。内阁首相温体仁、三相李戴致仕。次相袁可立接任首相,并且暂时成为独相。

与此同时,枢密院正副使麻承诏、俞咨皋先后以年老体衰为由上本致仕。最高法院院长熊廷弼文职转军职,直接被授予上将军衔,接任枢密院使。

5月,朝廷开始调兵遣将:兵役总局新征十万精壮入伍,与原先的少量老兵混编,新组建六个师坐镇国内。大部分以老兵为主,补充少量新兵的二十个师,有十五个都接到了动员令。

与此同时,海军陆战队,三大舰队之东海、南海舰队也开始动员。

朝廷同时发文福国、桂国、日本、唐国、周国,要求这五个藩国在今年内向大明提供至少一个师的兵力,参加对印作战。其他如安南、高棉、蜀、楚、秦、晋等,至少要提供一个营的兵力,最终是要依靠这近二十个后封的藩国,组建六个师。也就说,整个大明的三十多个藩属国,要为宗主国提供十个师的兵力。

朱由栋真的是高度重视奥朗则布了,这不动则已,一动,在陆军方面,就抛出去二十五个陆军师、一个海军陆战队师。总计兵力达到了三十九万人!若是加上两支舰队,则总兵力超过了四十五万!

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四章 坑子孙的太祖第一八七章 吹皱一池春水(二)第七四六章 不一样的人生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七十七章 刘大刀的奋迅(一)第一六二章 太孙殿下出征(三)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一三七章 岛津欲寇琉球第五八八章 帝师党的共识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学生第二七四章 丙辰会试黑幕(三)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六三五章 冷热混杂战斗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号选择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半年总结暨2020年写作计划第三五九章 台湾岛的开拓开个单章,说说最近的事第二十七章 原始资本积累(二)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八十一章 刘大刀的奋迅(五)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进士们第七六五章 战略就是调动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盘第五九三章 兵役总局开张第三四五章 东海上的决战(二)第四五四章 天玑星已激活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战第六七六章 士兵们的日常第七八九章 敌人这是要跑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战场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远点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树(三)第二三八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五三五章 转进的第六师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东西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战(六)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萨尔浒(五)第五零一章 军备协调会议第一五六章 李成梁的致仕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劳动法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应对第六零一章 极低概率事件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一四九章 未雨当先筹谋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战场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遗忘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毕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二十六章 原始资本积累(一)第三二五章 滨海厂的木匠第一八四章 阿拉维杜新王(一)第五七零章 最后的一堂课第三四二章 海上决战想定(二)第六四五章 苏伊士开通了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三八零章 为何是分封制(一)第四九七章 铁甲舰的战斗(二)恢复更新可能时间第五零二章 军备协调会议(二)第三八六章 现在扭头向东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尔夜战第九十一章 国家根基已朽(三)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四六五章 大明严厉禁毒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十二章 原始资本积累(七)第二六零章 大坂的夏之阵(六)第五十章 纳黎萱的独子第四六五章 大明严厉禁毒第四十二章 打脸就要打痛(三)第七七零章 被迫敌前转向第四二九章 学生们的志向第三六一章 家里的亲人们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报完胜(二)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发展(一)第六零三章 准备攻略印度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七零三章 朱由栋的险招第六五零章 一锤子的买卖第一零八章 现在开始起航(三)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炼内功第四五九章 当家真的不易(二)第六七一章 联军登陆果阿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一零一章 我们的海贼王(三)第四三六章 不改汉家衣冠第一零九章 现在开始起航(四)第三三三章 战舰要下饺子第五四八章 继续开发东北第二三九章 选妃并不简单(四)第六十三章 奇葩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