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

不管是新担任枢密使的熊廷弼,还是在雪区驻扎了好几年的满桂,其实他们都低估了在雪区行军的难度。

按照枢密院的计划,天启十四年(1632)七月,明军两路发兵。因为海运比翻越喜马拉雅快得多,所以枢密院当时的安排是:八月,曹文诏、刘招孙率领的主力在东线发起进攻,把莫卧儿帝国的主力吸引过来。然后九月下旬,满桂的偏师从德里西北方向杀出,直捣敌人腹心——不求偏师拿下敌人首都,只求能够让敌人惊慌,撤回与本方主力对峙的部队,从而给主力获得决战胜利创造契机。

可惜,想法很美好,这现实嘛。

七月,满桂率领一支近两万人的队伍,在一万余骡马,一万余头牦牛的辅助下从拉萨起行,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逆流而上。到了八月,在普兰山口(21世纪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遇上了等待在那里的一万廓尔喀雇佣兵。两支队伍会和后,继续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西行,准备在什布奇山口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南下。结果等大军来到这里的时候,却发现这个山口因为冬天的雪崩导致山道完全毁坏了……

没得办法的满桂只有一边派出工兵修路,一边派出斥候寻找另外的道路:在这个时代,直接翻越喜马拉雅山脉不是勇敢而是愚蠢。必须要通过这座山脉不多的几个豁口才能保证大队人马较为安全的南下。

修路、找路其实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粮食:廓尔喀人接受大明的雇佣后也自带了干粮。但是满桂在看过了他们的青稞面后,就大手一挥把军队里士兵们吃得厌倦了的罐头给了他们。这么一来,对方的忠诚倒是爆表了,可是明军自己的粮食库存却开始亮起了红灯。

于是满桂又不得不分出一支部队,和本方剩下的民夫一起折返,重新获取补给。

九月,高原上短暂的夏季结束了,天气重新变得寒冷。工兵队们仍然没有打通道路:在高原地区工作,内地来的汉民每天能够做事的强度不能太高,由此导致效率也低。当然,雪崩引起道路损毁这种自然伟力,人力想要扭转,也是非常困难的。

九月下旬,气温开始有了明显下降。等到了第二批次补给的满桂拍板:不等了,大军继续向西,越过班公湖,走空喀山口。

十月中,大军来到空喀山口:这里倒是没有塌方,几万人的部队顺利的通过了此地。但,从这里走出喜马拉雅山付出的代价就是:他们没能按照计划出现在印度的旁遮普邦。而是进入了克什米尔。

“上将军,好消息,好消息,前方斥候队找到了一条大河。按照工兵队的地理测算,这应该是地图上的印度河。”

“印度河?”艰难行军三个月的满桂,此时已经极为憔悴,整张脸已经因为长期暴露在高海拔地区的暴晒而到处脱皮,额头上更是多了很多道四十岁的精壮汉子不该有的深刻皱纹。

他取下自己随身携带的,近三个月已经翻看得差不多要揉烂的地图:“嘶,我军偏离预定目标居然这么远了。”

“上将军,这也是没有办法嘛,谁知道什布奇山口有雪崩?”

“哎,罢了,不说这个了,至少我们行军途中没有碰上雪崩。不然的话……”他仰头大口的喝了一口水:“现在部队情况如何?”

孙祖寿干脆找了一块比较干爽的沙地坐了下来,掏出了一个小本子:“我们出发的时候,战兵一万三,现在能够马上投入战斗的不足九千,吊在后面的,军医说海拔下降后会好转的,大约有三千人。也就是说,战兵方面,我们已经永久损失了一千余人。工兵、医官、工匠等三千二,现在只剩下了两千挂零,主要是在整个队伍最前方的工兵损失惨重。民夫三千五百人,病死的、摔死的、病重后运的……现在只有一千八百人了。”

“……”沉默了一阵后,满桂道:“我们的牲口和粮食呢?”

“骡子早就死完了,牦牛,嗯,昨晚最后一头牦牛也死了。至于粮食,我们现在失去了所有畜力,民夫又只有这么点,所以现在全军还有五日之粮。”

“呵呵,看来我们比当年的邓艾还要惨啊。”

“诶,上将军,话不能这么说。至少我们这会基本算是走通了喜马拉雅了,而且在我们面前,应该没有诸葛瞻率领的大军挡在我们面前。”

“哼,真要是诸葛瞻挡在面前本将才不怕呢,就怕是有姜维挡在面前啊。”说笑两句后,满桂又问道:“那些廓尔喀人呢?”

“将军。”孙祖寿的精神明显振奋了一下:“这些人皇上是从哪里找来的?真是好兵啊!矮是矮了点,但是一路行来,绝对的吃苦耐劳,令行禁止。而且中途歇息的时候,两军做交流,也看得出来这些人不缺乏胆气。嘿!这真的是当兵的好胚子啊!关键是,这些家伙的高原反应远比我们轻。你说我们这次带出来的一万多战兵吧,大多数都是在高原上驻扎两年以上了,有些士兵都在这里娶了妻,有了娃。可是这一路行来,明显我军士兵在高原上的持久度不如这些廓尔喀人啊……”

“哼,人家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哪里是我们在这里驻守短短两年就可比的。不过你说得不错,这些廓尔喀人都是好兵,皇上这次给我们找了极好的帮手。”

两人正在说着话,却见打前锋的黑云龙跑了过来:“上将军,老孙,前面发现一个村子,我们把他拿下来了,天可怜见,终于看到人烟了。”

“好啊!”听到这样的消息,满桂和孙祖寿都激动地一下子从地上弹了起来。稍微冷静下,满桂颤声问道:“沟通如何?”

“还好还好,对方是讲乌尔都语的,我们随军的乌尔都语翻译一路上还没死绝。”

“嗤!你这姓黑的这是说的什么话?好了,捡重点的说。”

“是。据当地村民言,他们不知道什么叫莫卧儿帝国,也不知道这里属于什么邦,但他们知道,从这里出发,沿着印度河往西走不过三十余里就有一个叫做列城的城镇。”

“非常好,三十余里,不过就是一天的路程罢了。我们先拿下这里,得到该有的补给再说……上将军?”

“哎,是我无能,花了三个月才走通喜马拉雅。也不知道东线的曹文诏和刘招孙那边进展如何了。”

“上将军,这有什么办法?一路之上儿郎们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是这地形,这海拔,我们能怎么办?”

“呵呵。”很是爽朗的一笑后,满桂道:“不想那么多了,我们现在先解决吃饭问题。既然已经进入莫卧儿境内,那这里的所有一切都是敌人。传令下去,除前沿警戒部队和打探道路情况的斥候外,全军休息一天。明日,本将要拿下那个列城!”

“得令!”

“另外,今日各级主官要对麾下士兵再次强调纪律,对敌人的士兵,该杀就杀。对普通百姓,尽量不要伤害。”

“谨遵将军令。”

……

第二天,明军非常轻松的拿下了列城:这座边境小城里几乎没有守备力量,在仅有的几个大胡子端着火绳枪冲出来被冲锋枪扫成了马蜂窝后,整个城镇迅速的屈服了。

但是,满桂想要在这里获得充足补给的想法落空了:搜遍了整个城镇,也只拿到了一千多石粮食:这对于还有两万多人的队伍而言,省着吃也不过三五天的量。

“上将军,有点麻烦了。”审讯完了俘虏的黑云龙一脸阴沉的走了过来,把手放到了满桂和孙祖寿面前的地图上:“根据当地人的说法,我们现在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向西北,沿着印度河走。一路之上交通方便,沿途均有市镇。第二条路,向西南走,翻越嫩贡山,走到斯利那加,再破开伯尼哈尔山口,就能进入恒河平原。”

一说到翻山,满桂和孙祖寿脸上的肌肉都不自觉的扭曲起来。两人互相看了看后,孙祖寿道:“那山有多高?”

“据当地人讲,极高,普通商队要翻过去,大概需要走五六天。(作者注:最高峰海拔7135米)”

“确实麻烦,我军的体力和给养都不允许我们这么做。”

“是啊,将军。末将还听当地人说,斯利那加确实是这克什米尔最大的城市,但是他南边的伯尼哈尔山口,地势极为险峻,莫卧儿帝国常年在此驻扎重兵。”

“嗯……”起身,反复踱步后,满桂怅怅的叹了一口气:“本将的想法,兵分两路,主力,沿着印度河走,一路获取给养,然后进入他们的印度河平原。另一路,人不要多,以廓尔喀人为主,三五十人就足够了,我们派四五个人混杂其中。这支队伍的任务是想办法通过那个伯尼哈尔山口,进入恒河平原,探听我军东路军的消息。”

“将军,这么做……我军没有重武器,机枪弹药什么的虽然带的多一些,但却是无法补充的。一旦东路军没有把莫卧儿的主力牵走,我们在印度河平原,注定全军覆没。”

“本将相信曹文诏和刘招孙,这个时候,他们一定把莫卧儿的主力吸引到东边去了。再说了。”满桂微笑着转过头来:“当我们接受枢密院的命令走这一条路的时候,何曾想过生还了?”

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点(一)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讲纪律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关国本第七五八章 鱼饵已经放下第七二一章 板鸭造舰计划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七二九章 这是一个憨憨第六九一章 燃烧的马六甲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点(二)第二一七章 对法战前准备(二)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发展(二)第七六三章 临阵科技突破第二三六章 选妃并不简单(一)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将星第七九五章 天玑再次横跳第三十章 原始资本积累(五)第九十九章 我们的海贼王(一)第四五三章 奥斯曼的权臣第四零九章 千帆竞逐瀛洲第七二七章 土鸡的三国志第五三一章 大明陆军参战第三八四章 无所谓的担忧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觉悟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岛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七十章 西北危机已现(一)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觑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五五零章 电学研究转向第六章 矿税很有意义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错吧第五零七章 科举制度将变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机已现(三)卷末总结及单章求订阅第二一八章 首战是在色当(一)第三三八章 工业革命发端(一)第一六四章 山海关定方略(二)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一九九章 丧事不止一件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杠第五四二章 世事难有如意第二一零章 玉衡摇光结盟(二)第七三二章 又见声东击西第七六零章 朱由检的狂怒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铁甲舰第五七七章 农业未雨绸缪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舰计划第三零六章 敌人不会听话第一零三章 我们的海贼王(五)第三十一章 原始资本积累(六)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十二章 孤的元从班底(四)第一九九章 丧事不止一件第三二二章 巨人开始觉醒(一)第七二八章 共赢才是王道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二四六章 仓储收归于一第六八零章 老贼的好打算第六八九章 敌舰兵临城下第六五八章 邮轮上的学习第三六七章 开阳御驾亲征(二)第五四六章 工业冲击农业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一二章 目标是法兰西第四十七章 打脸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应对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谨慎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杠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袭沙廉第七四八章 继续一路向西第七八七章 战斗陷入混乱第七十九章 刘大刀的奋迅(三)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简出世完本感言暨新书写作计划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击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战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一零六章 现在开始起航(一)第二零二章 紧要无过人财第一零六章 现在开始起航(一)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战计划第七三七章 前后方的配合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五四二章 世事难有如意第五七九章 材料学者发威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问钱第三四六章 东海上的决战(三)第二九零章 复仇者黎塞留第七八五章 这是毒丸情报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