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零章 朱由检的狂怒

大明天启二十八年(1646)十月一日,北京,枢密院大楼顶层。

巨大的作战室里,自皇帝以下,太子、身上有职司的亲王、各主要藩属国君王、内阁首相副相、正副枢密使、内廷各核心部门的掌印太监、都察院左右都御使、最高法院正副院长、锦衣卫指挥使、各部尚书侍郎行长署长……以及地方上各个一级行政区的督师、总督、巡抚、布政使等,满满当当的坐了不下五百人。

上午九点,在枢密院派出的负责会场勤务的军官再次确认所有人员已经到场后。朱由栋点了点头:“开始吧。”

“是。”枢密使颜思齐起身:“各位,今天这次会议,可谓是我大明自建国以来,三品以上官员到会率最高的一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确定在明年九月间出兵印度的诸多事宜。具体涉及到兵力、物资、战略等各个方面。本次会议参加的人虽然前所未有的多,但大家都是朝廷高官或者藩属国一国之君,相信大家能够保守本次会议的秘密。当然,也必须保守本次会议的秘密,走出这个门后,除了允许公开的,其他的一律不得外传。各位可都清楚了?”

“回枢相,我等清楚了。”

“好,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由枢密副使赵率教介绍明年印度战役,枢密院和国防部在兵力上的准备情况。”

“皇上、太子殿下,各位。”须发皆白的赵率教起身:“明年的印度战役,按照皇上的指示,国防部在陆军方面,准备了一百六十一个师,合计贰佰四十二万大军(特种兵师为两万)。并为其配备了八十万民夫。目前,这一百六十个师的兵员已经全部到位,各师已经实现满编。得益于各兵工厂全力开工,目前这一百六十个师的装备到位率已经达到九成五以上。弹药基数方面,目前各师士兵手里枪械的子弹,能够保证每个士兵至少有五十块弹夹。炮兵弹药基数即便是近期训练频繁,也能维持在十个基数以上。

在这一批次的军队中,大明本土出了一百个师,日本、福国,美洲的印加王国各有十个师,桂国七个师,周国和唐国各五个师,安南三个师,秦国、晋国……蜀国和楚国虽然只各出了一个师。但是蜀、楚两国因为地理上的原因,承担了征印基地的建设和八十万民夫中的四十万……目前,以仰光为中心的征印大本营建设,完工率已经超过九成。士兵的营房、各种重型装备的库房都已经修建完毕。目前主要是仰光港的疏浚、扩建工程还有一些尚未完成,因为,除了陆军的集结规模前所未有之外,我们海军的集结规模,也是前所未有。

海军方面,除了俞通海和郑和号两艘战列舰隶属美洲分舰队外。其余的俞大猷号、邓子龙号、曹三喜号、廉颇号、李牧号、白起号、王翦号七艘战列舰,以及二十五艘重巡,六十六艘轻巡、驱逐舰,合计九十八艘战斗舰艇将编入主力舰队参加本次战役。目前除王翦号正在舾装,尚未正式入列外,其余六艘战列舰已经入列并展开合练。

以上只是第一批次的兵力,第二批次兵力方面,兵役总局已经完成了年龄在十八至三十岁的六百万适龄男子的基本训练。这些人已经全部被编为预备役,随时可以补充现役兵力。这其中,大明本土有四百五十万,各藩属国合计一百五十万。另外,兵役总局还将年龄在三十一至四十岁的男子编为第三批次,这一部分男子有两百万进行了基本训练。也就是说,在兵源方面,我大明只要下定决心,只要武器足够,半年内,可以再拉出八百万完成了基础军事训练的士兵。当然,如此做,对国家经济、民生的伤害实在太大,不到万不得已,枢密院不会将现役军队扩张到三百万以上。

海军方面,标准排水量1.6万吨,满载排水量接近两万吨,装载方山科学院新研发的320mm主炮,并且使用重油为燃料的皇帝级战列舰,首舰始皇帝号,已经完成主体工程,目前刚刚开始舾装,预计将于天启二十九年年底或者三十年年初服役。后续的汉太祖刘邦号、汉高后吕雉号水下部分已经建设完毕,汉武帝刘彻号、汉世祖刘秀号、昭烈帝刘备号刚刚铺下龙骨。魏武帝曹操号、隋文帝杨坚号图纸设计已经封稿,相关材料正在向船厂汇集……总之,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海军陆续将获得八艘全新的战列舰以及超过十二艘同样使用重油为燃料的重巡……

以上,就是军备情况,汇报完毕。”

赵率教坐下后,主持会议的颜思齐看了一眼坐在上方的皇帝,见朱由栋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便继续道:“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二项,由财政部尚书曹三喜向各位通报经济方面的备战情况。”

“皇上,太子殿下,各位,赵枢密刚才的介绍大家都听了,应该也能想象或者感受到如此大规模的军备,对我大明及其各藩属国的经济会造成很大影响。目前,财政部、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以及各地方的布政司汇总上来的数据,都清晰的感受到了,我朝的经济除了军工以及衣帽、药品等少数行业外,其他各行各业都在收缩。

财政部预计,今年国家的税收,大约最终会在7亿上下,有增长,但无法再像前些年那样有超过一成的增长额度。而支出方面,截止到今年九月,朝廷以及各地方布政司,已经支出去了6.5亿。预计全年支出将会超过8亿。

由于今年和去年一样,朝廷新增发了10亿纸币,所以朝廷财政赤字倒是没有出现。非止如此,由于前些年我朝存在相当程度的通货紧缩,所以虽然朝廷累计增发了20亿纸币,但国内的物价基本还是稳定的。不过明年大战一旦开打,这支出将会继续飙升。虽说战争开打后,税收肯定也会增长,但是这赤字,终究是会出现的。而赤字出现,纸币增发后,物价可能就稳不住了。

当然,各位也不用太过担心。为了应对本次战争,皇家银行这些年拼命通过纸币吸纳民间的金币、银元。目前已经储备了不少于10亿银元的贵金属,所以,压仓底的分量是足够的。”

在众人齐齐轻笑了一阵后,曹三喜续道:“总之,钱这一块,虽然困难,但要周转腾挪,问题是不大的,请各位放心。接下来是粮食,这个问题也不大,目前国家存粮足够整个大东亚区2.5亿百姓吃喝一年。而我大东亚区幅员如此辽阔,怎么都不可能出现全境绝收。因此,粮食这一块,问题是最小的。

接下来是后勤物资,财政部最近两年半的时间里,累计转款国防部4亿元采买物资。所有现役士兵的春秋装、夏装乃至冬装,都有至少四套。各类压缩干粮、肉类蔬菜类罐头、药品,都准备充足。只要运输跟得上,我军士兵绝不会有缺药少粮之虞。

运输保障方面,刚才赵枢密说到的八十万民工,除了蜀国和楚国提供的四十万基础民工外,印加王国那边有五万,南洋各新藩提供的部队较少,但民夫累计提供了十五万。我大明本土呢,则是由财政部联合卫生部、工商总局等部门,为我们的部队准备了五万医护,五万厨师,五万海员,五万常年驾驶马车跑货运的老把式……除了以上人员外,财政部前些年单项转账给国防部,给民间各大船厂下了大量的订单。现如今,国防部麾下,已经有了三千艘五千吨及以上的运输舰,五千吨以下的各类小型运输舰也有近两千艘。如此计算下来,只要制海权在我手上,登陆地点港口设施较好的话,我大明一次可以投放五百万吨以上的物资或者五十万以上的部队……

陆路交通方面,兰新复线已经全部完工,年运载能力在三百万吨以上。青藏公路也已经完工,西宁到拉萨可以实现直达。中南铁路运行良好,可以承担一百二十万吨的运力。以上陆路交通的火车头、车皮、四轮马车,全部准备完毕……

总之,后勤这一块,我们已经尽可能的想到了方方面面。虽然在实际运行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臣可以保证,我们一定能够保证,只要制海权有保障,士兵们是不会缺医少药,更不会缺少装备的。以上,臣汇报完毕。”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请信王殿下通报备战过程中,都察院发现的问题。”

“皇兄,太子殿下,各位。”这一年三十五岁的朱由检起身:“在最近两年多的全国备战工作中,都察院累计派出巡查御史三千六百四十二人次,除了常规检查外,专项检查六十九次。总体而言,全国各级官员、各家工厂主、各地百姓,都能各尽其职,为此次前所未有的备战做出相应的贡献,但是!也有一些胆大包天之徒,在如此国战当前的形势下,依然顶风作案。”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本子:“两年半的时间里,都察院一共查处了三百二十五名公务员,这些犯事的,真正贪污、挪用国家专款的其实并不多,只有六十三名。其中涉案金额最大的,也就七十余万。剩下的,全都是跟征兵有关。有的地方,比如蒙古、女真等地的兵役局官员,主要是接受贿赂,让没有被抽中的人插队进入军队里。而在有的地方,尤其是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则是接受贿赂,把本来已经接到征召令的年轻人的名字划掉,改为其他人员。

各位,我大明本土现在陆军只启用了一百个普通步兵师和一个特种兵师,总共一百五十二万人。加上海军,顶天一百八十万。十八到三十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壮也只启用了四百五十万入预备役。但实际上,我大明在这个年龄段的男子,总体是在两千万上下。所以有的兵役局主官,甚至是当地的知府、布政使等官员,可能以为稍微替换一两个人问题不大。但实际上呢?我们没有抽中的那些,大部分是各个工厂的技术骨干,中学学生甚至是方山科学院的研究生。这些人怎么能轻易被替换?

更无耻的是有些官员,因为其子弟未就学、未做工而被征召。便到处请托,相互勾连,伪造医学鉴定书,为其子弟安上种种虚妄之恶疾,以求躲避兵役。

各位,我朱家身为皇族,前面壮烈成仁的商丘号舰长朱从泉就不说了。便是现在,从奉国中尉到镇国将军,进入现役部队的宗室已经超过两千人。孤的长子朱慈烺,今年十七岁,已经中断了皇家军事学院的学业,提前入伍。莱王的长子朱慈燃,简王的长子朱慈灼,都已经从澳洲回国入伍。孤实在是想不出来,到底是何等无耻之人,才会在此等国战前,想尽办法为自己的儿子、亲友免除兵役……

以上涉案官员及逃避兵役之青壮,孤已经全部锁拿回京。都察院已经将公诉书起草完毕,不日将在北京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孤的意思是,这些人,全都要从严从重判处,最好是大军开拔之前,拿这群人的人头来祭旗!”

第一一六章 东林也要办报(五)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孙督师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协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二三八章 选妃并不简单(三)第五七七章 农业未雨绸缪第五五六章 欧洲将星璀璨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巨贪第五章 大明其实很穷第七六九章 士气和命中率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六零六章 飞白剑指恒河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机构第四八九章 双方都要调整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经济第二七二章 丙辰会试黑幕(一)第四三九章 权利义务对等第三八七章 登陆地点选择第一一二章 东林也要办报(一)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畅想第七三九章 美洲战后安排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二六七章 总结后出大招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种兵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战(三)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义联盟(一)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四十八章 打脸就要打痛(九)第二五一章 盐税应该很多第一二二章 扶上马送一程(四)第三一八章 海军事海军了(二)第二三七章 选妃并不简单(二)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争国本第一五四章 继续猥亵发育第一八五章 阿拉维杜新王(二)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二零一章 监国的第一天第二二一章 拿骚的莫里斯(一)第一六七章 烦恼的主帅们(二)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胜第二六九章 郁闷的大司寇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七零章 战前最后准备第六五八章 邮轮上的学习第四五四章 天玑星已激活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马拉雅第三四七章 东海上的决战(四)第七八四章 昆阳赤霄计划第五四九章 美洲动乱新源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观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五一三章 破军也陨落了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辖木邦(一)第三九八章 准备仁川登陆第二七九章 太孙赈灾方案(二)第四零九章 千帆竞逐瀛洲第三六三章 朱由栋的杀招第三零七章 万历四十五年(一)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三六四章 众狗听令出征第三九二章 宗室们的分化第七二一章 板鸭造舰计划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五三零章 战事陷入焦灼第六二二章 绝望的皇太子第一五五章 所谓帝王心术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第一零七章 现在开始起航(二)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二零八章 金军媒之布局第四一二章 燧发枪的对决第一六一章 太孙殿下出征(二)第四五七章 廉贞初显威力第七六六章 这是不期而遇第二零七章 唯有坚持不懈第六五六章 郑芝龙的奋战第五三二章 大明陆军参战(二)第三三九章 工业革命发端(二)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误会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盘第三八六章 现在扭头向东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报创刊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六六章 后续成套方案第三零零章 暹罗王的手笔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势压人第三零七章 万历四十五年(一)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萨尔浒(二)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总设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六五六章 郑芝龙的奋战第九十二章 国家根基已朽(四)第一一八章 东林也要办报(七)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线的第六二三章 奥朗则布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