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整军北上

与长安的波澜起伏相比,江南依旧平静。太阳还是照常升起,络绎不绝的商队依旧从江北、山南过境而来。孔晟的婚礼推迟到了两个月之后,土改新政由袁晁主持,盐漕由张晓主持,平民学堂的事儿由杨统主持,整个江南面上的军政要务,有杨奇署理,孔晟闲了下来。

一切都走入了正轨,没有了各种阻力,孔晟的宏图大志在江南逐步推进,渐渐落到了实处。

最顺利的还是要属平民学堂。江宁大学堂总部设在江宁城,但江南道每一个州都设立了大学堂的分部,而开办学堂的经费,除了当地官府承担一部分之外,其他的都来自于江南商界和世家豪门的捐赠。

孔晟推出新政,捐资办学者可以享受税赋方面的某种优惠。而对于江南豪门来说,只要能跟孔晟这个江宁郡王搞好关系,目前比什么都重要。

杨奇没有入山南。尽管他总领江南山南两道军政,但山南他却一次都没有去。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山南藩镇薛隆携带厚礼来江宁拜谒孔晟。与江南相比,山南的世家豪族相对较弱,而且孔晟的土改新政暂时还没有推行到山南处,否则山南显得比过去更平静。

但从上周开始,江宁城中的商队明显少了许多。而从山南来的商客也是寥若晨星,但尽管如此,官军河东大败、史思明叛军占据洛阳的消息还是通过商客的嘴巴传到了江南。这种民间的信息传播,比官方的邸报更快捷更直接。

孔晟得到这个消息,神色就分明有些变幻闪烁。

现在历史的细节已经有了局部的调整,但大的方向没有变化。既然李光弼和郭子仪的这一败还是如期而至,那么,说明史思明的死期不远了。甚至,此刻已经死在了史朝义手上。

历史原本的轨迹大概是这样:唐军溃败之后,史思明叛军再次占据河南大部。史思明乘胜攻陕州,却被唐军挡在了姜子坂一带。出战不利,便又退守永宁。史思明下令筑三角城,约期一个月时间筑成,以贮备军粮。其子史朝义率军士苦干,城筑好后,未及泥抹外墙。史思明巡视到此,大怒,把史朝义、骆悦等大将召至面前,想杀掉他们以立军威。

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深知自己这位父亲无比凶残,根本没有什么父子亲情。因为担心被史思明杀害,所以史朝义联合骆悦等人密谋向史思明下手。当夜,史思明正在熟睡之中,骆悦等悍将手持凶器闯进营帐,活生生将此僚勒死。

尔后,骆悦等人拥立史朝义继位,定都洛阳,年号显圣。不久,史朝义就派人返回范阳,诛杀史思明皇后辛氏和太子史朝兴。

如此看来,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命运结局几乎如出一辙。安禄山死在儿子安庆绪手里,史思明死在长子史朝义手中。这当然与权力争斗有关,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安史两人的凶残众叛亲离。

其实史思明的结局如何,孔晟根本不关心。引起他心神不宁的还是当初的聂初尘、如今的红线女,史思明的这个私生女,据说已经改名为史朝英,还在范阳。史思明被杀,史思明的亲眷多半死在史朝义及其同党的手上,那么,史朝英是死是活,孔晟虽然当日因为道路不同于史朝英早就分道扬镳,但感情这个东西,又怎么能说断就断呢?

孔晟命神龙卫四处搜集河东范阳的战况信息。因为路途遥远,信息不畅,神龙卫从过往商客口中得到的也只是信息碎片一鳞半爪,没有确切的消息。只是有传闻说史朝义弑父之后,诛杀皇后和太子史朝兴,史家内乱,能征善战的史思明之女史朝英率一万余人与史朝义的大军相抗,后来失败不敌,且战且退,避往许州某县。

孔晟深吸了一口气,他通盘考虑整个战局,得出了自己正确的判断。史朝义的叛军重新占领河南,洛阳失陷,已经危及长安根基。皇帝此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启用太子李豫,率军东进,与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两路大军会合。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命自己从江南起兵北上,争取攻克洛阳。至少,也要对河南叛军形成有力的牵制和威胁,达到围魏救赵纡解史朝义进攻长安的目的。

以孔晟对皇帝的了解,他认为皇帝启用李豫的可能性不大。某种意义上说,自己从江南山南起兵北上,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孔晟立即命令江南军三万人整军备战,同时调山南军两万人移防唐州。孔晟还命张晓这个盐漕转运使兼任战备转运使,为整个山南江南大军募集粮草辎重,充当总后勤官。

孔晟的军令震动整个江南山南。这是要打仗啊……百姓商贾无不人心惶惶,江南世家权贵和各级官僚都有些不以为然,颇有怨言:这中原再乱都与江南无关,能守住江南和山南这一片净土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掺和中原的战事?孔晟真是吃饱了撑的!

杨雪若四女中,苏婳大概猜出了孔晟的真正担心。毕竟史朝英也就是聂初尘还在范阳叛军中,孔晟担心她的安危也属于人情之常。

而纪国作为大唐公主、皇帝亲女,自然认为孔晟调兵遣将准备助朝廷平叛的做法非常正确,纪国对江南人偏安一隅的这种狭隘心态很是鄙夷,心道若是中原保不住,江南迟早也要沦为战火纷飞之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啊。即便没有朝廷的调令,孔晟主动举兵勤王,也是义之所至。

事实上,孔晟也是这么想的,如果皇帝的诏命不来,他便打着勤王护驾的名义,举兵北上,与史朝义的叛军死战。

骨云的伤势渐渐好了,已无大碍。她和苏婳静极思动,商议着要入军中跟随孔晟作战河南。两女都是马上将军,能征善战,都曾经独当一面独领一军,经验丰富。孔晟尽管有些不乐意,但架不住两女尤其是苏婳纠缠,就只得点头应允,但不允许两女独自领军,跟随自己在中军听命就可。

果然,三日后,皇帝的诏命和朝廷兵马八百里加急军报抵达江宁。命孔晟调集江南山南兵马五万人,北上抗敌,力争光复洛阳。

第106章 投敌从贼?第199章 雍丘(2)第401章 朱雀门血案(1)第751章 叛乱平(7)第523章 辣手(3)第684章 民乱(2)第43章 烟雨楼盟约(3)第723章 大唐战神(4)第720章 大唐战神(1)第188章 势成水火第556章 灵武(11)第388章 东宫(1)第279章 血溅鸳鸯楼(5)第568章 决斗(2)第208章 万月楼第569章 贺兰堡(1)第601章 离京之风波再起(3)第62章 监房夜谈(2)第371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1)第321章 封赏之争(3)第357章 皇帝的猜忌第672章 寒门崛起第153章 见虢王(3)第680章 隔岸观火?第505章 光明使(1)第553章 灵武(8)第67章 钦差到(3)第608章 世态炎凉狗跳墙(5)第732章 兵临城下(6)第132章 车门山(3)第339章 大朝会,大幕揭(2)第133章 车门山(4)第622章 美人计、连环套(5)第380章 谁是最后的赢家(10)第六百零四三章 离京之风波再起6第205章 封将第340章 大朝会,大幕揭(3)第180章 求亲?第707章 霸王餐?第88章 招徕第607章 世态炎凉狗跳墙(4)第755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7)第405章 朱雀门血案(5)第270章 火中取栗(1)第718章 唐州(1)第423章 铜铁合金大炮(6)第446章 力挽狂澜(1)第754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6)第763章 在长安(2)第48章 流言蜚语第26章 义兴周氏(1)第六百零四三章 离京之风波再起6第611章 世态炎凉狗跳墙(8)第553章 灵武(8)第122章 必杀之局风寒夜第711章 骨朵第340章 大朝会,大幕揭(3)第581章 上国伐谋(1)第258章 雪荔(5)第214章 驱逐(3)第66章 钦差到(2)第525章 降服神雕(1)第288章 两女争锋(2)第485章 复出(1)第200章 雍丘(3)第498章 大炮在轰鸣(3)第104章 妥协第594章 年少肝胆雄(6)第133章 车门山(4)第45章 优柔寡断第414章 和亲之争(1)第341章 大朝会,大幕揭(4)第758章 起兵(1)第230章 奚人王子苏鲁(1)第401章 朱雀门血案(1)第70章 心迹和心机(1)第106章 投敌从贼?第194章 驱虎吞狼第701章 宋母过寿第483章 脱身(4)第223章 民变危机第581章 上国伐谋(1)第668章 公审(5)第412章 安国寺(3)第352章 长安纸贵(1)第427章 遣婚使(1)第273章 火中取栗(4)第548章 灵武第565章 挽弓射大雕(1)第109章 古桑黑店(2)第76章 宫卫第595章 年少肝胆雄(7)第457章 大清洗(3)第102章 一线生机(1)第150章 “他乡遇故知”第447章 力挽狂澜(2)第742章 叛乱平(2)第138章 算计(1)第474章 天怒(1)第186章 就是天也要捅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