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长路漫浩浩(上)

更新时间:2007-6-28 8:14:00 字数:5838

长路漫浩浩

《元宁实录•顺宗卷》

崇明九年八月初七,大军越清支山口。

崇明九年八月十三,大军克罗显,擒乱首。

崇明九年八月十五,苏达扎呈奉请表。

格桑高原是地广人稀的地域,所以,康焓接到永宁王“安!进!”的密信后,根本没有分兵去占领各个城池,而全军直逼罗显。罗显城不仅是格桑高原的中心,更是康人的圣地,攻克罗显,让苏达扎臣服,康人也就臣服了。

康焓以大将军的半幅天子旌旗收下了苏达扎的奉请表,自圣清皇朝德宗二十六年,格拉桑尔郡王阿克烈反叛,至略失去格桑高原的统治权五百余年后,元宁皇朝重新让康人称臣。

对于这一切,成佑皇帝比阳玄颢早四天知道,但是,一切都已无可挽回,康焓以前所未有的犀利指挥用兵,永宁王用严阵以待的北疆大军防范他的任何行动。至略的庞大在这个时候便是莫大的优势,永宁王可以用人海封锁每一处关隘,监视古曼人的一举一动,并作出实质的威胁。成佑皇帝不得不考虑取舍。

直到这个时候,成佑皇帝才再次想起,应该见一见那个一点都不着急的齐朗。

齐朗也正等着成佑皇帝的决定,他不担心对方要杀自己,但是,若是古曼强行扣留他,也不会是太过份的事情,因此,当陪同的古曼大臣转告他,成佑皇帝宣召他时,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实在暗暗松了一口气。

“景瀚这些天很悠闲快活吧?十部的景致,你似乎都游遍了吧?”成佑皇帝依旧以爽朗的笑语招呼齐朗,齐朗也笑道:“古曼的风物自成一格,别有趣味,此前都未能细赏,这次总算如愿了!”

双方都在话中留了三分余地,十分克制,因此,谈话的气氛一直保持在平和的水准。

格桑高原绝非必争之地,又只是对古曼称臣,对于成佑皇帝远谈不上至关重要,最初的暴怒更多的是针对齐朗如此设计他而产生的情绪,搁置几天,再思考这个问题,成佑皇帝对于取舍很快就有了决定。

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中,成佑皇帝已经知道至略人对所谓的全境旧土是何概念,而至略人对之近于狂热的追求更是令他迷惑,吕真告诉他:“至略曾经的强盛对于所有的至略人都如同一个最美好的梦。因为那梦曾经以最明确的方式真实存在,因此,梦也就成了理想!沉浸其中最不可自拔的便是元宁的天子!为了那个梦一般的理想,阳家人可以仁泽天下,也可以冷酷残忍,之于他们的任何人、任何事,甚至于任何的感情,都不可以妨碍这个梦的实现!”

如果紫苏听到这番话一定会惊讶,因为,吕真的说辞是那样熟悉,在夏氏的秘记中,在最初的最初,夏汐澜会选择支持阳渊昊,便是因为,那个男子背对满天的晚霞,看着城墙边蜷缩的难民,很认真地说:“我想结束这个乱世。我们至略人不应如此凄惨地生活,我心中的至略应该是像圣清皇朝那样的强大帝国,足以保护她的子民平安和乐地生活,如果能够做到,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位元宁的太祖皇帝后来又说过:“如果不能光复至略全境,谈什么强大……”

也许敌人的确是最了解你的人!吕真对至略、对阳氏的看法正确无误;齐朗对成佑皇帝的认识也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虽然那片高原对成佑皇帝算不得必争之地,但是,齐朗很清楚,成佑皇帝也没有轻易让出的打算,他仍然尽一切努力想维护古曼的利益与权威,同时,齐朗更清楚,格桑高原并非他最关切的目标——成佑皇帝的目光始终投向东方。

后世的古曼学者总是惊叹于成佑皇帝超越时代的眼光,在世界还没将眼光投向海洋时,这位皇帝就已经在努力为古曼寻求一个出海口,当然,具有同样目光远非他一人,至少,元宁皇朝就从未停止对海洋的探索,对优良海港同样充满志在必得的兴趣。

齐朗并不清楚成佑皇帝是否想得出海口,但是,成佑皇帝有多么渴望得到一块富饶的土地作为古曼的粮仓,他却是很清楚。

对于成佑皇帝而言,如果用格桑高原可以换到一块产粮的富庶之地,他也不会有任何意见。齐朗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敢于让康焓急攻罗显,造成既成事实,迫使成佑皇帝作出让步,以换取更多的主动。

当然,成佑皇帝选中的就是周扬的白河平原,他最期望的元宁可以出兵牵制周扬,但是,现在,实现的可能性太低了。

齐朗的目的实际上已经达成,因此,他根本是咬死了——不可能出兵!元宁的态度是不干涉、不介入、不表态,承认既成事实。

废话!

成佑皇帝心中早已骂开了——只要不损害到自身的利益,又没有更大利益诱惑,谁都会是这种态度!

典型的“好处顺手捞一些,半点风险不沾手!”

盟友?需要结盟时才是朋友!

其实,古曼也不见得有多高尚,只是,这种主动权不在手的感觉实在不好,成佑皇帝也无法一直保持十分平静的心态。

虽然,有无元宁的牵制,他都能达到目的,但是,能减少一些损失是一些,毕竟,古曼的敌人也不少!

齐朗从不是固执的人,更何况,他本身的安危就是成佑皇帝最大的筹码,在成佑皇帝表示了足够的诚意之后,齐朗作出了让步——为保证元宁自身的安全,一旦战事邻近元宁的边境,元宁会主动确定出足够的缓冲带,以保证边境安全。

古曼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承认格桑高原的归属并撤出所有军队与官员、赠送大批牲畜与矿石以及一笔高价黑煤的定单。——毕竟双方对于开战都有顾忌,且都不是彼此的首要目标

关于古曼陈于边境的重兵,齐朗没有提,倒是成佑皇帝主动说明,只是为下一步行动集结而已。

щщщ. ttkan. C〇

于是,在永宁王与康焓联名呈上战报的同时,齐朗关于此次和议的奏章也到了御前。这回,阳玄颢没有再犹豫,他在当天即照准了两份奏章。紫苏与谢清都松了一口气,对于皇帝也稍稍恢复了点信心。

也仅仅是稍稍恢复了点信心。

一直以来,紫苏不曾放弃权力,却没有任何控制朝政、控制皇帝的打算与行动,但是,她也无法确定,这种情况还能维持多久!——她的儿子不缺乏作为皇帝的自觉,却对如何完成皇帝的职责缺少应有的认识,即使他已经学了这么多年!

元宁的历史上,摄政的后妃即使归政也仍然拥有极大的权力,毕竟,权力这种东西并不是谁想拥有就可以握在手中的,可是,拥有权力并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至少归政之后,在名义上,后妃,哪怕是太后也失去了干涉朝政的正统名义,紫苏也无意冒犯这个规矩。

名不正,言不顺。紫苏不愿谈论朝政的原因正是这一点。

阳玄颢同样无意加强母后对朝政的影响,有意无意间,他自己甚至都在抗拒母后的意见,无论意见的正确与否,紫苏对此几乎是深恶痛绝,她一直希望自己与皇帝的关系如显成太后与德宗般亲密,毕竟,她是皇帝的生母,他们之间无论有多少分歧,至少不应该敌对,但是,很显然,她的儿子此时并不想倾听母亲的话语。

这让紫苏在困惑的同时,也不得不产生糟糕的念头。

其实,阳玄颢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亲政之后,他不是不想有所作为,但是,他的母亲在十年间的作为太成功了,成功到令他无法摆脱母后的影响。

哪个皇帝不想乾纳独断?亲政前,阳玄颢只是觉得母亲永远在自己背后操纵着一切,亲政后,他却觉得整个朝堂都被慈和宫的影子笼罩着。

他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否正确,但是,他并不愿意母后的势力在朝中增强,因此,他极不愿意齐朗回朝。

谢清在朝中的权势虽盛,但是,毕竟,谢家是尚主之家,权势被加了许多限制,齐朗却不同。齐朗的出身、经历、学识都让他拥有了足够的人脉,他本身的性格更让他足以协调多方势力为己用。元宁要求议政首臣有这样的本领,但是,前提是忠诚,虽然有诸多的牵制,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在一定情况下,议政首臣足以将皇帝架空,就如中宗朝的杜英深,权势只手遮天的他甚至可以让中宗无法确立太子,若非中宗临终前忽然宣召杜英深与两位德高望众的老臣,亲口颁谕“皇长子继皇帝位。”德宗未必能成为皇帝。

阳玄颢不想成为中宗,可是,他现在已经感到,他的母后虽然没有做,但是,她完全可以阻止他的任何行动,更可以让他的任何诏命成为一纸空文,终究,他还是太年轻了!他的经历也无法让他如紫苏一般,在年少时便足以独挡一面。

也许,阳玄颢最缺乏的仅仅是自知之明,不仅是作为皇帝,也作为一个普通人!

如果看清这一点,尹韫欢对祖父的担心也就不是毫无道理的了!

尹韫欢并不是担心阳玄颢会将所有的责任推给祖父,阳玄颢从未失过应有的担当,却也正是这点,才让她倍感忧虑,她在祖母入宫探望自己时,面对担忧又关切自己的祖母,几乎泣不成音:“太后娘娘不会允许皇上犯错的!皇上怎么可以犯错呢?”

无论阳玄颢的想法如何,最终,他不可能担负任何罪名,而他越是有担当,越会激怒紫苏,甚至会让紫苏直接处置尹朔,那才是无可挽回的最糟糕的局面!——阳玄颢还不明白,对于一个皇帝,年少永远不能是犯错的理由!

年少的皇帝不可以犯错,尤其是在臣民的心中,皇帝必须永远是对。

阳玄颢的权威还不足以承担错误!——紫苏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否则,不仅是他权威受损,更会使民心不安,国家震荡。

尹韫欢其实也是在赌,若是赌错了,赔上的不仅是她的祖父,还有她自己以及整个尹家。幸运的是她赌对了——紫苏虽然不满,但是,终究没有处置她,她的身孕还是换来了太后的罢手,其它的一切……都可以补救。

只是,尹韫欢不明白,这个世界,有些事情是没有办法补救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机会只要一次就足够了!

尹朔对此也只能叹息一声:“傻孩子!”他无法过多地关注这个孙女,因为齐朗即将归来。

九月初六,带着完成的和约,齐朗回到成越,同一天,苏达扎关于请求册封教主的奏表也到了成越。

不能不说,康焓对时间的把握十分准确,而谢清在当天晚上为齐朗接风的宴席上,带着三分笑意戏言:“这两年,景瀚与平南大将军的关系不错啊!”

声音极小,别人听不到,只当两个好友在说笑话,齐朗也只是轻笑,甚至还放下了手中的酒樽,他同样轻声地回答:“康大将军是个很聪明也很随和的人!”

谢清为之莞尔:“与你很像!”齐朗微笑不语。

那个晚上,两个人的三言两语,谢清便确定了齐朗对格桑高原一定还有安排,但是,直到三天之后,谢清才有机会与齐朗深谈这个话题。

齐朗很随和,但是,他同样有自己的人脉势力要维护,更何况,丁忧以来,他手下的人其实是最受排挤的,谢清能给予的照顾始终有限,而且,谢清自己也有必须首先维护的人,这些人是真正失去了庇护,现在,齐朗回来了,虽然很多事情不是一次见面就能解决的,但是,让那些人直观地明白他们从未被抛弃却是必要的!所以,齐朗很忙。

无论齐朗一系的人多么想了解他对以后的打算,当夏茵带着女儿到达成越这一天,所有人都不敢再上门询问,但是,永宁王府与谢府却再一次从容登门了。

永宁王妃带了丰厚的礼物,大部分是给年幼的书莞的,这个时候,书莞的孝服已满,永宁王妃这一次正式询问齐家是否可以行定聘之礼,夏茵欲言又止,齐朗只能苦笑:“王妃娘娘,现在谁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是永宁王府未来的世子妃,您就这么着急?非得在我孝服未满的时候,让齐府行吉礼?”

永宁王妃一边哄着书莞,一边不在意地回答:“我只是这么问一下,你给个日子就可以了,也不算为难你,你何必这样说呢?”

齐朗还能怎么说?倒是倩仪在一旁与堂妹好好说笑了一通,谢清只是好笑地看着这一幕,却是半个字都不说。

书莞显然困了,不一会儿就哭闹起来,夏茵带着女儿离开,几个好友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品了几口香茗,相互看了几眼,谢清抿抿唇,不甚在意地问齐朗:“景瀚有计划?”

齐朗端着茶盏,细细地摩挲着上面的纹样,浅笑着反问了一句:“你指哪方面?”

谢清微哂:“先说格桑高原吧?”

永宁王妃也凝了神,专注地看着齐朗。

“朝中的意见似乎倾向于圣清旧制,是吗?”齐朗沉吟着看向谢清,谢清点头,眼神却是不以为然。

“元宁各地都有世族名门,权势炙手可热,但是,政出中央却是更加无可置疑的,格桑高原也不应该例外。”齐朗无意掩饰自己的想法,谢清轻轻击掌,附和他的意见。

永宁王妃好心地提醒两位:“据我所知,康人的天便是青教,你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康人也许与天塌地陷无异!”

谢清微微皱眉,齐朗却轻笑着搁下茶盏:“从我所知道的情况下,康人一样也是人,不是无欲无求的圣贤!宗教可以禁锢思想,却无法磨灭欲望,而只要有欲望,就会想要更多,争斗也就由此而生。”

谢清与倩容同时愣住,最先明白的却是倩仪,她听完齐朗的话,眼睛便是一亮,笑着反问:“你不会是想让水变得更浑些吧?”

“为什么不?”齐朗笑得很愉快,“张翊君对宁重说‘非我族类,其心必诛。’难道不对吗?”

“张翊君会错吗?”谢清哭笑不得,“反正,康人越弱,事情越好办!”

“那样会不会让格桑高原牵制住我们?”倩容仍然不放心,齐朗这个想明显需要时间。

齐朗轻摇茶盏,看着里面旋转的茶叶,低低地问了一问题:“如果有绝对的一方存在,规则会崩溃吗?”

三个人不由一惊,相互看了一眼,半晌,谢清才轻叹:“景瀚……你有些变了……”

齐朗摇头,轻言:“我只是……觉得我……离开得有些久了……”

对于这句话,三个人又是一愣,半天才反应过来——齐朗动怒了!

难道他不该生气吗?

回到成越以来,阳玄颢除了最开始见了他一面,就再未见过齐朗,也没有任何旨意,这种做法在引来非议的同时,也引来了对齐朗的怀疑。他们当然不会认为阳玄颢真的可以抛开齐朗,但是,有些人却未必。这三天,齐朗的怒意只会不断地积累,而现在,他不过是找个渠道发泄出来而已。

气氛有些沉重,但是,没一会儿,倩仪却笑了起来,引来几人的注目后,她才稍敛笑声,期待地道:“我只是想到,最近,后宫一定有不少好戏!”

是的!——如果紫苏不想因齐朗的事情与儿子直接冲突,那么,借处置另外一些人来警告便是必然的,所以,后宫会很热闹!

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类似事情的倩仪会这么快联想到这些!——世族豪门的后宅与后宫其实没有太大的差别!

第十六章 幽燕长风(上)《至略史•元宁篇》第一章第十章 此消彼长(上)第二十四章 凤于九天(下)第八章 仁重苍生(中)第二十一章 情何以堪(下)第三章 烽烟漫道(下)第九章 惊天之变(中)第十五章 孰能无情(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说了一些中药方面的术语,在这里解释一下。第三十四章 暮云长风(上)第三章 小楼夜雨(下)第十四章 风雨飘荡(中)第十二章 此消彼长(下)第十三章 简在帝心(上)第三十八章 随风而逝(中)第十章 江山万里(上)第七章 云烟犹故(上)第十四章 风雨飘荡(中)第十章 暗流纷起(上)第二十九章 高山流水(中)第二章 山雨欲来(中)第二十四章 凤于九天(下)第十章 暗流纷起(上)第二十四章 叶落知秋(下)第二十章 惊鸿照影(中)第二章 小楼夜雨(中)第二章 烽烟漫道(中)第十七章 涉江采芙蓉(中)第九章 仁重苍生(下)第十一章 吴钩霜明月(中)第五章 云暗风清(中)第十章 吴钩霜明月(上)第十三章 简在帝心(上)第四章 云暗风清(上)第二十二章 叶落知秋(上)第十一章 火中龙吟(上)第二章 上有弦歌声(中)第十三章 长路漫浩浩(上)第十二章 此消彼长(下)第五章 云暗风清(中)第十二章 此消彼长(下)第十二章 波澜初起(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一章 暗流纷起(中)第三章 任重道远(下)第二十四章 凤于九天(下)第十四章 静夜钟声(中)第一章 山雨欲来(上)第三十七章 随风而逝(上)第十五章 锋芒惊澜(下)第十五章 风雨飘荡(下)第十三章 锋芒惊澜(上)第十二章 火中龙吟(中)第十五章 长路漫浩浩(下)第二十二章 凤于九天(上)第十五章 长路漫浩浩(下)第七章 大礼将成(上)第三章 烽烟漫道(下)第二章 后位之争(上)第十二章 波澜初起(下)第九章 谁能为此曲(下)第一章 任重道远(上)第十二章 月榭凭栏(下)第十二章 风起云涌(下)第十八章 载舟覆舟(下)第二十六章 冷月长风(中)第十三章 锋芒惊澜(上)第三十四章 暮云长风(上)第四章 碎月无痕(上)第二十五章 冷月长风(上)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十章 惊天之变(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五章 锋芒惊澜(下)第二十三章 凤于九天(中)第七章 浮云流水(上)第七章 大礼将成(上)第十一章 火中龙吟(上)第十一章 月榭凭栏(中)第九章 大礼将成(下)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五章 暗潮汹涌(中)第二十二章 凤于九天(上)第二十二章 凤于九天(上)第七章 云烟犹故(上)第五章 碎月无痕(中)第十一章 月榭凭栏(中)第十二章 月榭凭栏(下)第二十二章 凤于九天(上)第十一章 风起云涌(中)第二章 任重道远(中)第九章 仁重苍生(下)第三十六章 暮云长风(下)第二章 烽烟漫道(中)第十八章 涉江采芙蓉(下)第八章 风云变幻(中)第三章 任重道远(下)第三章 后位之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