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储位之争(上)

更新时间:2005-4-15 21:15:00 字数:4291

《元宁实录·顺宗卷》

仁宗五子九女,帝最幼;皇长子英戾王,生母贞充容陈氏,皇三子瑞悼王,生母庆慧皇贵妃安氏,二者皆有皇宠,志在储位,帝虽嫡出,幼即敏于慧,仁宗怜爱之,然无备位之意。

后位确定并不意味着后宫的斗争就此平息,相反,后宫状况的突变使得很多朝臣有了一种很奇妙的预感——一场政治风暴已然在酝酿之中!一时间,朝臣与后宫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之前由云贵妃支持的寒族出身的官员更是有些不知所措。

元宁皇朝自立国之初就确立了以出身为标准的等级制度,世族名门都是当初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之后,还有几百年来的一些贵戚权臣,这些人的身份一旦确立,就不容更改,即使是再大的罪责也不会失去身份,而普通的臣民只是寒族,没有任何的特权;永宁王府则是有“元宁第一名门”之称的世族大家。

因此,一种巧妙的平衡开始了,平静,至少是表面上的平静,让宫廷的气氛变得十分诡异。

赵全站在树林里,神色有些着急,却不是很慌张,看到走近的身影,他也恢复了一贯的稳重,迎了上去。

容尚宫走向约定的地点,心里却想着该怎么对赵全说,还没想出个定案,就见赵全迎了上来,她也忙笑着加快脚步迎了过去。

“容尚宫,恭喜了!我还想着,你升了尚宫还会不会理我的约呢!”赵全笑着说。

容尚宫也是一脸笑容,说得很慢,似乎在斟词酌句:“只是随着主子,有什么恭喜的?赵大哥以前的恩惠我一点一滴也不会忘了的,您的事,我自然也不会马虎,只是……”

她敛起笑容,有些为难。

赵全明白地点头:“你说,我听着就是!……嗯……娘娘早忘了我谁了吧?”

他也有数,干脆直接问她,免得她为难。

“那倒不是……我提到你时,娘娘只‘嗯’了一声,也没问我什么就拿了本书看,后来我又提了一次,娘娘还是没说什么,倒是看了我一会儿,刚刚,娘娘午睡前倒说了一句‘赵全是从太后宫升出来的人,执法倒还公正!’……我都不知道怎么应!”容尚宫如实道出情况。

赵全愣了愣,半晌,很是叹服地开口:“想不到皇后娘娘住进长和宫不到七天,已经将宫中的人事掌握得如此清楚了!”

容尚宫看着他,试探地开口:“赵大哥,你只想到这些?”

赵全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阿容,你在宫中也呆了不少年了,几时见过这皇宫里有人随便就信任谁的?”

容尚宫有点明白了。

“更何况,皇后娘娘出身永宁王府,那个地方比皇宫好不了多少!娘娘心里应该有谱了,你就不用再帮我做什么了,省得自己遭殃。”赵全提醒她。

“我知道了!”容尚宫犹豫了一下才说,“娘娘比其他一些主子好很多,我不会有事的。”

“别把你的主子当什么好人!”赵全警告,“她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小女孩,你以为老永宁王的侍妾都去哪了?能掌住元宁第一名门大权的人总有些手段的!还有吴和的事;我看她早就对死人见怪不怪了。”

容尚宫神色一敛,默默地点头。论见识,论城府,她都比不上赵全,听他的不会有什么大错,而且,他说得也有道理。

“别想太多,反正我们做奴才的多听少说就不会有什么事!皇后娘娘也算是个正直的人,不会太苛刻——她的身份也不容她对人苛刻。”赵全安慰她。

“嗯!我得回去了!”容尚宫笑着说。

“好。”

赵全在树林里又呆了一会儿,才离开。

“天要变了!”

容尚宫刚回长和宫,就遇上了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

刚服侍紫苏起身,一个内侍就在外殿禀告:“皇后娘娘,宣政厅执事请求晋见,有紧急之事。”

紫苏本来还有点没睡醒的样子,一听到禀告,不禁一凛,眉头微紧,不过,她只是淡淡地吩咐:“让他到钟仁殿候着。”

容尚宫示意一名宫女出去回复,自己忙与其他几位老尚宫为紫苏梳妆停当,换了件外衣,紫苏才从午睡的祥清殿起驾至钟仁殿。

长和宫既是皇后宫,自然也就与妃嫔的寝宫不同,一来,元宁虽不允后宫干政,但皇后贵为国母,且俱是出身名门世家,而且开国之初,皇帝离京之时也会令皇后主持大局,所以,外臣进入后宫,或皇后召见朝臣也是可以的;二来皇后要掌管后宫,甚至许多宗室之事也须皇后出面,自然需要许多的人员协助。——因此,长和宫有外宫与内宫之分,和皇帝的太政宫一样,以九座正殿将宫室分隔成几个区域,只是太政宫前六殿为外宫,也就是元仪、正仪、晏明、钦明、致宁、兴宁六殿,也是元宁中枢所在,后三殿才是皇帝起居之所即朗清、昭信、甘露三殿;长和宫则以前三殿为外宫,分别是明德殿、钟仁殿、显毓殿,外臣只能到此三殿,再入内即是逾礼,其罪当诛。

宣政厅并非外朝,乃是后宫中掌管皇后诏命之所,犹如朝中的议政厅,紫苏将宣政厅执事放到钟仁宫确是出人意料,容尚宫竟想起了吴和的事情,有种风雨欲来之感。

“皇后娘娘千岁。臣奉宣政厅长官之命,呈上公文一封,请娘娘加印!”那执事恭敬地行礼,并呈上一黄册。

容尚宫在宫中已久,一眼认出那正是对后宫妃嫔的诏谕,升降废册俱用此书,紫苏却不清楚,从尚宫手中取过黄册,看了一会儿,她神色未变,将黄册放到一边,淡淡地问道:“这上面是什么内容,你知道吗?”

那执事老实地回答:“回娘娘,是宣政厅按皇上之意所拟的降贞贵妃为婕妤的懿旨。”

“是吗?”紫苏的语气更淡了,但是,她起身,不容反驳地命令:

“把这个拿回去!让宣政厅长官将《内制》第一条亲笔抄上一百次,再亲自来见本宫!”

随即,她就就离开了钟仁殿。

《内制》第一条——内宫之事,承皇后之意,秉《宫法》而治,虽皇帝,太后亦不得干预。

容尚宫明白皇后的意思了,其实,明眼人都明白年幼的皇后是要立威信了,只是,众人也不免在想,有必要拿皇上开刀吗?

此事立刻传遍了宫廷内外,谢遥也有些惊讶地来见紫苏。

“皇后娘娘,您太大胆了!陛下是您的丈夫,您怎么可以违背陛下的意思呢?”身为紫苏的长辈,谢遥说话总比较方便,也比一般人少了几分顾忌。

紫苏却未将此事看得很严重,简单地回答:“谢老,无论何时,陛下的第一个身份都是君王,然后才是其他,本宫也是一样,皇后该做什么,怎么做,本宫还是有数的!您不用担心!”

“可是,娘娘,陛下是您在宫中唯一的庇护啊!”谢遥不无担忧。

“是吗?”紫苏淡淡地反问,“当年,文肃皇后还是明宗皇帝一生唯一的女人呢?最后又如何?”

“娘娘拿文肃皇后自比吗?”谢遥一惊。

“环境也没什么不同啊!”紫苏轻笑,“谢老,您不知道吗?——女人若只依靠男人保护,总有一天会被牺牲的!”

“可是……”谢遥有些懂了,但仍皱眉。

“没什么可是的,谢老,您若真帮我,就继续将户银之事查下去,无论皇上怎么说,您只要抓住陈家不放就行。宫中的事,我会处理得非常完美的。”紫苏放轻声音,又交代了几句。

“是,皇后娘娘。”谢遥恭敬地回答,正要告退,却被紫苏叫住。

“谢老知道皇上到底要宣政厅拟了什么旨意吗?”

谢遥一笑:“娘娘,宣政厅是掌管皇后诏命之所,懿旨未下,臣又怎么知道呢?”

紫苏点头,笑意深了些。

“您回吧!”

谢遥离开长和宫,不禁摇头,心中思忖:“文肃皇后吗?唉!倒真有几分像,不过,能想到这些,娘娘就比文肃皇后聪明了!”

随即,他抛开这些,想着该如何处理户银案才能达到紫苏要的效果。

文肃皇后赵氏,出身南华赵氏,元宁皇朝明宗皇帝的结发妻子,明宗承泰元年立为皇后,与明宗育有三男二女,明宗一生未再纳女子,承泰三年起,南华赵氏开始掌握朝廷大权,引起朝臣不满,但明宗因皇后之故,未予处置,承泰十二年,与古曼开战,大将军赵同临阵退缩,致元宁军队死伤惨重,永宁王,德王,骠骑大将军战死伏胜关,朝中舆论哗然,明宗下旨将赵同满门抄斩,以儆效尤,德王妃上奏,乞废后以安人心,明宗未准,承泰十二年十月初六,明宗出猎,康仁太妃以“妒忌、碍帝贤”之罪,赐皇后死药,皇后薨,明宗哀痛难逾,承泰十三年正月十一驾崩于昭信殿。

慈惠太后一直是个贤惠的女子,自从做了太后,她就不曾插手后宫的事务,更不曾干涉皇帝的决定,只是在庆恩宫里享受着皇太后应有的尊荣,偶尔动用一下对皇帝的影响力,也正是因此,她与皇帝才能维持和睦的母子关系,所以,她尽管知道长和宫的事,却一直沉默,即使是紫苏或皇帝每天给她请安,她也不曾提过一句。

宫廷中的女子最擅长的就是沉默,当然,并非每一个都是如此。

“太后娘娘,您一定要出面才行啊!”贞贵妃泣不成声,“陛下要废了我的贵妃之位啊!您一定要劝阻陛下啊!”

那一声声的哀求让慈惠太后皱紧了眉头,庆恩宫一向清静,这会儿,她还真有点受不了那噪音,尽管那是她的侄女。

“行了,吵什么!”她不悦地斥责,“一大清早就跑来,吵醒哀家又不说清状况,你在想什么啊!”

“娘娘……”贞贵妃有点胆怯了,“皇上让宣政厅拟旨,要降臣妾为婕妤!”

“胡说!”慈惠太后冷言,“只有皇后才能让宣政厅拟旨,皇帝是个明君,怎么会随意干涉后宫的升降?你趁早给哀家回去,像这样跑到庆恩宫像什么话!没规矩!”

“娘娘!姑妈!”贞贵妃急了,“是真的!我的消息不会有错的!这会儿,那旨意就差皇后加印了!”

慈惠太后一惊:“你窥视宣政厅的旨意?”

贞贵妃不解地点头:“我在宣政厅有个人。”

“胡闹!你想找死啊?”慈惠太后倒吸了一口冷气,“你入宫这么久,哪些事不能做你不清楚吗?

“窥视旨意?多少宠妃因此被废、被赐死,你居然还敢做?你白背《宫法》、《内制》和《后训》了!”

贞贵妃总算明白过来,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慈惠太后冷冷地继续说道:“你不要把皇后当作王氏,她是宗室郡主,一出生,身份就不知比你贵重多少,掌握分寸她比你厉害!你安安分分地做你的贵妃,心思放到皇子身上,日后总有尊贵的时候。”

贞贵妃连连应声,匆忙退出庆恩宫。

慈惠太后重重地叹了口气:“我这个侄女怎么就不明白轻重缓急呢?”

服侍多年的江尚宫道:“贵妃娘娘还年轻,见识不足也是难免。”

“皇后不比她小?”慈惠太后冷斥,“她就是没心机!活该被皇后拿来开刀!”

第七章 仁重苍生(上)第十三章 简在帝心(上)第十九章 惊鸿照影(上)第十一章 月榭凭栏(中)第十七章 涉江采芙蓉(中)第八章 惊天之变(上)第八章 仁重苍生(中)第九章 针锋相对(下)第八章 大礼将成(中)第十五章 简在帝心(下)第八章 风云变幻(中)第三十八章 随风而逝(中)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说了一些中药方面的术语,在这里解释一下。第十六章 涉江采芙蓉(上)第七章 仁重苍生(上)第二十七章 冷月长风(下)第三章 山雨欲来(下)第一章 小楼夜雨(上)第十七章 载舟覆舟(中)第十一章 江山万里(中)第十六章 幽燕长风(上)第十二章 火中龙吟(中)第九章 大礼将成(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二十七章 冷月长风(下)第三章 烽烟漫道(下)第十四章 锋芒惊澜(中)第十七章 幽燕长风(中)第九章 针锋相对(下)第十七章 幽燕长风(中)第一章 上有弦歌声(上)第十九章 惊鸿照影(上)第十一章 火中龙吟(上)第二十八章 高山流水(上)第八章 针锋相对(中)第三章 情之所钟(下)第六章 储位之争(中)第六章 以史为鉴(下)第八章 云烟犹故(中)第十八章 载舟覆舟(下)第八章 谁能为此曲(中)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一章 火中龙吟(上)第四章 云暗风清(上)第六章 四顾何茫茫(下)第二十章 惊鸿照影(中)第二章 上有弦歌声(中)第七章 云烟犹故(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七章 谁能为此曲(上)第一章 情之所钟(上)第十四章 孰能无情(中)第十五章 长路漫浩浩(下)第二十一章 惊鸿照影(下)第五章 储位之争(上)第十一章 火中龙吟(上)第二十三章 叶落知秋(中)第一章 烽烟漫道(上)第九章 仁重苍生(下)第二章 夜星破梦(中)第九章 浮云流水(下)第二十四章 叶落知秋(下)第三章 任重道远(下)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七章 云烟犹故(上)第十二章 暗流纷起(下)第十九章 情何以堪(上)第六章 碎月无痕(下)第二十二章 叶落知秋(上)第八章 惊天之变(上)第五章 储位之争(上)第八章 大礼将成(中)第十章风起云涌(上)第七章 风云变幻(上)第四章 暗潮汹涌(上)第二章 夜星破梦(中)第三章 小楼夜雨(下)第十章 暗流纷起(上)第十一章 风起云涌(中)第四章 云暗风清(上)第五章 暗潮汹涌(中)第九章 风云变幻(下)第八章 风云变幻(中)第八章 浮云流水(中)第十三章 长路漫浩浩(上)第十二章 风起云涌(下)第十三章 简在帝心(上)第六章 四顾何茫茫(下)第十二章 吴钩霜明月(下)第十七章 涉江采芙蓉(中)第五章 云暗风清(中)第十三章 巨浪涛天(上)第八章 仁重苍生(中)第三十七章 随风而逝(上)第六章 暗潮汹涌(下)第八章 仁重苍生(中)第十六章 涉江采芙蓉(上)第二章 上有弦歌声(中)第九章 针锋相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