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夜星破梦(中)

更新时间:2005-8-28 12:18:00 字数:5671

暮春时节,江南早已是烟花满天,暖洋洋的温度让人心旷神怡,惟愿沉醉其中,可是,位于北方的成越,早晚却仍有隐隐的凉意沁人肺腑,尤其是那穿堂而过的北风,若是穿得稍单薄些,禁不得要打个寒颤,因此,见书房仍开着窗,尹夫人也就不免进去唠叨几句,先吩咐跟着的侍女关了窗,转脸便对尹朔道:“老爷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怎么还这般不知保重?”

尹朔对夫人向来客气,倒也不反驳,只是陪着笑命人上茶,才解释:“方才觉得房里有些闷人,才让下人开了窗,夫人也是来得巧了。”

尹夫人自然不会真与丈夫争辩什么,也就一笑置之了,侍女接过下人送上的茶盏,恭恭敬敬地递到尹夫人手上,正是尹夫人最爱的碧螺春。

“老爷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啊?”尹夫人也不饮茶,将茶盏搁在一边,关切地问道。

尹朔知道夫人也是好意,却因为心中实在烦闷,被她这么一问,更是烦躁,便摆手不语,只是眉头紧皱,面上是难掩的不耐,几十年的结发夫妻,尹夫人哪会不懂他的心思,便笑笑放过不提,说些另一桩事:“前几日,慧婕妤派人来,说宫中没什么游戏之物,想让我们把她平常玩的那些物件送进宫,我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忌讳,就含糊地回了一通,老爷以为呢?”

尹朔凝神想了想,回答:“倒没什么忌讳,只是私下传递毕竟不好,让婕妤回太后娘娘一声,你再命人送进去吧!”

尹朔也知道近来皇上对尹韫欢有些冷落,孙女的那些玩具也的确精巧,也许可以引起皇上的注意,毕竟阳玄颢正是爱玩的年纪。

尹夫人应承了一声,便准备起身离开,这时就听门外有下人通报:“老爷,宫里有人来。”

尹朔神色一凛,眉头皱得更紧了,扬声让人进来,问道:“是什么人?说了是奉谁的意思吗?”

下人递上一块玉,垂手答道:“来人有宫里的腰牌,没说旁的,只让奴才把这个交给您,说是您看了就明白了。”

那是一块上好的翡翠,更难得的是,式样朴而不拙,雕工精而不媚,一面刻着寒山居士的山水图,一面是两行字,倒不是大家手笔,却也是不拘一格的洒脱随意,不诌媚,不张扬,如流云散风一般,透着一股清灵。

“江山千古秀。天地一家春。”尹夫人看了一眼,念出上面的字,不解地道:“这是哪位啊?”抬头还想说什么,却看见尹朔已经变了脸色,不由也紧张起来。

“夫人先回房吧!”尹朔也不解释,摆手让夫人离开,自己已经走了出去,尹夫人本想让他加件衣服,见他根本没听见,只得作罢,叹了口气,径自离开了。

尹朔认得这块玉,是年前康焓进贡的一些珍宝中的一件,不是最珍贵的,只是太后一眼便看中了,一直放在身边,他倒不认为是太后亲至,只是肯定来人是奉太后的意思来的,自然是不好怠慢,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也就没注意到外面的凉风。

因为是宫里来的人,下人自然不敢让人在外面等,早就迎进了大厅,又奉了茶,尹朔一进大厅就见紫苏坐在主位,闲适地品着香茗,身边站在赵全,赵全似乎在说什么,让紫苏微笑着点头,很赞同的样子,尹朔自己是一惊,愣在门口,有些不知所措了。

“臣参见太后娘娘。”尹朔回过神,连忙行礼,紫苏却起身走到他面前,亲自扶起他,笑道:“尹相也要注意身体,虽然已经三月了,夜里还是有些凉的。”

尹朔这时才觉得身上穿得单薄了些,不由苦笑,幸好大厅门窗紧闭,还不算太凉。

“谢太后娘娘关心!”尹朔低头回答,随即看向紫苏,不解地问道:“夜深风寒,太后娘娘亲临臣宅,不知有何吩咐?”

紫苏坐回上位,摆手示意尹朔坐下,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关切地道:“尹相先用些热茶,事情,我们慢慢说。”

下人得了命令不准入内,这倒茶奉水的事自然落在赵全头上,紫苏话音刚落,赵全已经倒了杯茶,送到尹朔的手边,尹朔恭敬地接过,用了一口,便搁下,平静地看着紫苏,镇定下来,他也就大概明白紫苏的来意了。

应该是想安抚自己吧!——明天就是朝议的日子了。

用晚膳的时候,尹朔便接到消息,本来答应明天协助自己的大臣,超过半数都告了假,他自然明白是紫苏的手段,这让自己恼火,方才在书房,他连破釜沉舟的心都有了。

紫苏仿佛没有感觉一般,依旧细细地品着手中的茶。

“太后娘娘不是只喝洞顶乌龙吗?倒不知娘娘对毛峰也很喜爱啊!”尹朔不好莽撞地追问,只能找个话题来说。

紫苏搁下茶杯,笑着道:“不过是以讹传讹,哀家对这些东西素来不挑剔,特别喜欢也是下人送的多了。”

尹朔同样微笑着回应:“娘娘仁厚。”

“仁厚?这是尹相的真心话吗?”紫苏微微侧头,眼中有一丝冷意若隐若现。

“太后娘娘一向以元宁为重,臣说的自然是真心话!”尹朔眸光一敛,依旧笑着回答,语气十分诚恳。

紫苏不禁扬眉,笑容中带着淡淡的嘲讽,尹朔却起身,上前一步,很认真地道:“臣请太后娘娘申斥齐朗与谢清,以定众臣之心!”

这一句话让紫苏敛去笑容,紧皱的眉头显出不解,冰冷的怒意也更重了。

尹朔却没有退让,抬头直视紫苏的眼睛,重重地说了一句话:“太后娘娘既有归政之意,又为陛下铺设坦途,那就该为齐相与谢相思虑周全!”

“啪!”

紫苏一手拍在手边的小案上,精巧的茶盅震动了两下,终是翻落,茶水金倾在案上,赵全连忙收拾,手下不停,心中却也是一惊,他再一次觉得自己与尹朔相交那么久,居然如此不了解他,他可没想到尹朔竟然敢说这种话。

紫苏并没有后续的动作,说她动怒,可是面上却是相当平淡,说她无动于衷,只怕在场的两个人没一个会信。

掌心有些痛,紫苏不必看,也知道掌心肯定是红了,那一瞬间,她是愤怒了,可是,她知道自己不能发火,看着尹朔坚持的目光,她明白尹朔并非挑衅,而是真的在想劝说自己。

“这是哀家应该考虑的事,与尹相无关。”平淡地开口,紫苏的告诫之意十分清楚,尹朔却笑了,低下头轻轻叹息,随即抬头,苦涩地道:

“太后娘娘,这些是与臣无关,臣在这个位置上,但求无过便可安享尊荣,再过几年,便可致仕还乡,想来史书上也不会留下什么恶名,可是,位极人臣就当为主君分忧,臣入相阁以久,虽不及谢老,可是也算历经三朝,太后娘娘生来就尊崇无比,所知不会比臣少,臣不敢卖弄,只请太后娘娘为元宁安定,明断圣裁!”

“说了这么多,尹相倒真是大公无私了!”紫苏冷笑,相当不悦,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尹朔都是逾越了,而且,他也未必就没有私心。

尹朔一时无语,紫苏也不再开口,她还不想现在与他摊牌,一片寂静中,赵全拭去最后的水渍,走回自己原先站的位置,小心地进言:“太后娘娘,尹相一向中立,公正忠诚之心,无人不知。”

厅里的气氛稍稍缓了一些,尹朔沉默了一会儿,手碰触到收在袖中的玉,微微一怔,随即取出玉,将玉放到紫苏的手边,接着退回原位,紫苏的目光投向玉,没有说什么,抬手取过,手指轻轻抚过玉上的刻痕,却没有收起,尹朔看着她的动作,眸光一闪,随即低低一叹,淡淡地开口:“世人皆有私心,臣亦难免!千古江山沉浮,汗青犹记几多风流?太后娘娘将臣推到如此的位置,本就是将臣置之死地了!圣贤尚且知权变之道,何况臣本非固执之辈,只是太后娘娘,臣今日所言虽有私心,但是还是以公义为重,娘娘本是玲珑之人,不会不知。”

尹朔说完这些话,神色之间的疲乏已经显而易见。

紫苏还是没有开口,只是不再摆弄手中的玉,而是将玉紧紧攥在手心,甚至可以看出她手指的关节已经发白。

的确,她明白尹朔的意思了,可是被窥破心思绝对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

将尹朔推上首相的位置,却从未真的赋予实权,先是谢清挟家族势力毫不退让,接着,齐朗又在自己的偏袒与世族的匡扶下步步紧逼,虽不曾明目张胆地损他的体面,可是,尹朔的首相当得有多难,她心知肚明,更何况,他是先帝诏命的顾命大臣,不可否认,尹朔退让得彻底,他也动过争权的心,却不曾真的引起党争,他到底不愿元宁内乱!

最近,她一再地托起尹朔的权势,一再地退让,也不过是希望他在齐朗与谢清的挡箭牌!

尹朔看得清楚,因此也疲惫不堪!

身居相位多年,元宁的情况,尹朔比任何人都了解,出生寒族,他有更多的进取心,却不得不将心力耗在朝中势力的平衡上,可是,权位之争,他真的是很生疏!

看着紫苏仍握于手中的玉,尹朔不由闭了闭眼,他并非不知进退之人,察言观色,他知道紫苏已经动了杀机,却又强自按捺,明知应该缓和一下气氛,可是,沉吟了一会儿,尹朔还是道:“太后娘娘,三司舆论是君主的明镜,知得失,明损益,请娘娘为元宁后世着想,不要因私心轻毁此制!娘娘有鸿鹄之志,应该明白孰轻孰重!”

人贵自知,一个贵已道尽一切,言官的存在就是提醒所有人随时自省,若非事关谢清与齐朗,紫苏也不愿对三司的言官出手,控制舆论是一回事,真正让三司对某人忌讳,甚至从此不敢弹劾参奏却是另一回事!

这个风险她不是明白,可是,现在的她不能自断手足啊!

看着眼前神色庄重的尹朔,紫苏松开太过用的手,那块晶莹翠绿的玉稳稳地置于掌心,朝上的正是刻字的一面。

“江山千古秀,天地一家春——寒山居士本是亡国遗臣,这幅《秋意山水》虽是佳作,哀家却素来不喜其中的悲怆之意,偏偏这两句话投了哀家的眼。”紫苏淡淡地说着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手指却一一拂过每一个字。

“所以,哀家收了这块玉。”平静的话语道出理所当然的结论,尹朔却不由皱眉,隐隐觉出了其中的深意,再看到紫苏柔和的笑意,以及与之不相衬的冰冷目光,不禁更肯定自己的想法。

“尹相,这世上没有几样东西是能够让人全然喜爱或者全厌恶的!你说是吗?”紫苏用冰冷的目光与他对视,说话的语气却依然平淡。

尹朔沉吟,随即便领悟她的意思,瞪圆了眼睛盯着紫苏,却见她眼中已经褪去冰冷,周身盈动着淡淡的平和气息,与那此养尊处优的名门少妇毫无二致,他不由又是一愣,暗想自己是否想错了。

“太后娘娘是暗喻取舍之道吗?”思忖片刻,他还是按照原先的想法开口,想知道她是否真的动了杀机。

紫苏闻言眼中竟闪过一丝惊愕,似乎很意外:“取舍?”她挑眉反问。

“尹相,哀家可不是在与你讨论什么取舍!”紫苏笑言,心中却不由叹息,尹朔毕竟不是能领会她意思的人,不过听他的话,或者该说,他想得太复杂了。

“尹相想多,哀家只是想告诉尹相,但凡有一丝一毫投了哀家的眼,哀家都想留着那整件东西,玉是如此,人也是如此!只有全然厌恶之物,才会让人有毁的心思!”紫苏的笑意轻浅,语气却是认真的。

“尹相你纵有万般的不是,哀家却也记得你的好处。”紫苏看着尹朔,一字一字地认真地对他说出口,尹朔却是骇然,立刻跪伏在地。

“太后娘娘!”

“尹相,不避讳的说,朝廷何时都有派别,争斗不止也是事实,可是,哀家掌权以来却是令行禁止,下面从没推托拖沓之举,哀家知道,尹相你在其中用了不少心。”紫苏说的是实话,内阁议事,尹朔对决定不无保留,却向来是尽心策划,努力达成目标,很多事情,书面计划与具体实行还是有区别的。

“是娘娘决策英明,臣不敢居功。”尹朔真心实意地回答,元宁有完备的典章制度,可是,想精益求精就是权变之道,庞大的国土不可能处处安宁,更何况还有强敌在侧,上位者的每个决定都是成败的关键,也曾怀疑过年轻的太后能否真正掌控大权,毕竟,她不曾接触朝政,却不得不佩服她后来的每一个决定,她的弹精竭虑可以从每一份认真的批示中轻易读出,因此他认真地贯彻她的决定,配合她的行动,权势是后来才有的想法,他最初的想法很简单,真的很简单!

紫苏的神色十分复杂,静静地看着跪伏叩头的尹朔,良久,她起身走到尹朔身边,轻轻地扶他起身,随后,以尹朔从未见过的庄重姿态,认真地问道:

“尹相,就如你所说,哀家要归政,就必须思虑周全,你愿意帮哀家吗?”

尹朔全身一震,定定地注视着皇太后,心中不由苦笑: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的她何来这么深沉的心机,步步进逼不算,还要别人心甘情愿!

“太后娘娘,微臣不堪……”

“周扬,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北疆新土,反抗从未停息;古曼,兵强马壮,铁骑千万,无往不利;西格,心有不甘,富可敌国,虎视眈眈;兆闽,盛气凌人,伺机而动!尹相,这些只是元宁的邻国,还没有算上他们的盟友!”紫苏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元宁没有足以自保的防御屏障,哀家摄政之始,为何对外用兵?什么冠冕堂皇的话都是假的,安定民心,稳固朝廷才是真的,皇帝年幼,哀家又默默无闻,这些国家哪个不是蠢蠢欲动,朝廷内又有先帝遗留的党争未止,哀家只能用雷霆手段稳定国本!六年!哀家六年心血,才有现在的局面!——皇帝亲政是另一道坎,对所有的势力都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一旦出失控,便是元宁的大难!尹相,哀家可说错了?”

不再平静的语气略显激昂,尹朔看得见紫苏眼中闪动的火花,也听得到自己更快更重的心跳。

“哀家不求别的,只求一个稳!”紫苏再次压下激荡的心绪,力持镇定地开口,“尹相,你愿意帮哀家吗?”

“臣可以说不吗?”尹朔终于回答,有些无奈,却不再挣扎,“太后娘娘,臣身为议政首臣,可以看着元宁陷入那一步吗?”

不是不知道助她的后果,但是,他拒得了吗?

身在至略,长在至略,他怎么能看着皇朝好不容易才有优势消失无踪?

看着放心微笑的太后,尹朔却收敛神色,十分认真地问道:“太后娘娘,您真的打算归政?”

紫苏没有惊讶,也没有回答,只是走回原位坐下,同时,也收起了笑容,赵全知道,真正的交锋才开始,尹朔也非易与之辈,怎么会不让太后付出代价,而太后执意如此,只怕也不得不答应他。

赵全的思绪飞转,计算着自己的得失。

第十一章 波澜初起(中)第十一章 风起云涌(中)第三章 山雨欲来(下)第三十八章 随风而逝(中)第三十三章 长夜未央(下)第三章 上有弦歌声(下)第十八章 涉江采芙蓉(下)第七章 谁能为此曲(上)第二章 夜星破梦(中)第十章 波澜初起(上)第十六章 载舟覆舟(上)第十四章 风雨飘荡(中)第十七章 载舟覆舟(中)第十章 惊天之变(下)第十一章 火中龙吟(上)第二章 后位之争(上)第十一章 波澜初起(中)第九章 云烟犹故(下)第十章风起云涌(上)第二十章 惊鸿照影(中)第一章 情之所钟(上)第一章 任重道远(上)第二章 后位之争(上)第十章 此消彼长(上)第十二章 火中龙吟(中)第二十二章 凤于九天(上)第十五章 巨浪涛天(下)第二章 夜星破梦(中)第十八章 幽燕长风(下)第十一章 风起云涌(中)第二十章 冠盖满京华(中)第十二章 暗流纷起(下)第十九章 惊鸿照影(上)第十章 吴钩霜明月(上)第四章 沧海风云(上)第十七章 载舟覆舟(中)第二十七章 冷月长风(下)第二章 任重道远(中)第五章 暗潮汹涌(中)第三章 上有弦歌声(下)第九章 针锋相对(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四章 孰能无情(中)第十五章 简在帝心(下)第五章 沧海风云(中)第十五章 风雨飘荡(下)第六章 以史为鉴(下)第三十二章 长夜未央(中)第十四章 静夜钟声(中)第十一章 风起云涌(中)第十九章 冠盖满京华(上)第八章 风云变幻(中)第七章 大礼将成(上)第七章 谁能为此曲(上)第十一章 波澜初起(中)第十五章 风雨飘荡(下)第八章 仁重苍生(中)第七章 谁能为此曲(上)第十三章 简在帝心(上)第一章 小楼夜雨(上)第十四章 静夜钟声(中)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四章 暗潮汹涌(上)第十二章 江山万里(下)第一章 初入宫门第二章 小楼夜雨(中)第十二章 波澜初起(下)第二十四章 叶落知秋(下)第七章 针锋相对(上)第十一章 月榭凭栏(中)第四章 以史为鉴(上)第三章 小楼夜雨(下)第七章 浮云流水(上)第九章 风云变幻(下)第二章 后位之争(上)第十三章 长路漫浩浩(上)第十二章 风起云涌(下)第三十五章 暮云长风(中)第三章 任重道远(下)第十一章 江山万里(中)第二章 烽烟漫道(中)第十二章 风起云涌(下)第十一章 江山万里(中)第二章 夜星破梦(中)第五章 暗潮汹涌(中)第十三章 孰能无情(上)第九章 仁重苍生(下)第七章 仁重苍生(上)第三十六章 暮云长风(下)第六章 美人如玉(下)第八章 浮云流水(中)第二章 小楼夜雨(中)第十四章 锋芒惊澜(中)第七章 风云变幻(上)第二十一章 惊鸿照影(下)第十五章 孰能无情(下)第十章风起云涌(上)第十六章 幽燕长风(上)第六章 暗潮汹涌(下)第十二章 此消彼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