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人选

 夏侯虞和杜慧商量夏侯有义的皇后人选。

杜慧兴高采烈的把觉得合适的名单撰写在纸上,一面递给夏侯虞,一面问道:“要不要排个先后顺序?这样天子也有个取舍!”

夏侯虞接过笺纸,笑道:“你以为立后是这么简单的事?天子现在不过是登基不久,还没有值得信任的人,怕私下里打听各家女郎的事泄露出去,被卢渊窥得他的心思,不能立他满意的世家之女为后罢了。”

言下之意,她并不准备指手画脚。

这与杜慧的猜测大相径庭。她不由道:“长公主,您是不是多虑了?”

夏侯虞却回答她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且听我的就是了。”

杜慧不免有些气闷。

觉得夏侯虞帮了夏侯有义这么多,夏侯有义对夏侯虞却不是真挚的亲昵。

等到了晚上,崔家那边派人过来给崔七娘送东西。

杜慧笑盈盈地亲自把人送去了崔七娘的客房。

等到崔家的人各辞,在崔七娘屋里服侍的仆妇却悄悄地来告诉她,说崔七娘子送走了家里人之后,就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屋里坐了良久,之后还哭了一场。

难道崔家的人又打崔七娘的什么主意?

杜慧听着直皱眉,又怕夏侯虞担心,就派了人看着崔七娘,若是能从崔七娘那里打听点什么出来就更好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崔七娘已经像个没事人了,陪着夏侯虞抄经书,和阿好玩乐,还怂恿着夏侯虞七月七的时候去庙里上香,说那天寺里也要晒经书,场面宏大,她很想去看看。

夏侯虞向来怕热,这样的天气她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是不会出门的。

“你想到哪个寺庙玩?”她问崔七娘,“拿了我的名帖,让尹平护送你过去好了。”

旁边的杜慧一下子支起了耳朵。

谁知道崔七娘听了却用手中湘妃竹的彩蝶穿柳的团扇掩了嘴笑,道:“我是怕长公主闲着无趣,既然长公主不愿意出门,我也不想出门了。我还是陪着长公主抄经书吧!”说完,她还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夏侯虞抿了嘴笑,神色温柔。

杜慧却觉得崔七娘手中的团扇有些刺目。

那是那天崔家送过来的。

因是在夏侯有道的孝期,家里的帷幕都换成了姜黄色,崔家居然送了个这样艳丽的团扇过来。

可见崔家对给夏侯有道守孝这件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杜慧并不是个多事的人。

这件事她提醒夏侯虞只会让夏侯虞伤心。

这刺目的团扇也就在她心里一掠而过。

她继续注意着崔七娘。

接着她发现崔七娘这几天特别的黏着夏侯虞。

不是说她以前不黏夏侯虞,而是这几天特别的黏。

夏侯虞抄经书,她就在一旁看书;夏侯虞午休,她和当值的阿良在院子里悄声说话;夏侯虞用膳,她必定陪着,看到夏侯虞多吃了什么菜和点心,还会告诉厨房的人,连阿好都不怎么逗趣了。像个小尾巴似的,天天不离夏侯虞的左右。

或许是崔七娘有求于长公主?

杜慧在心里琢磨着,有夏侯虞屋里服侍的侍女告诉她,说她看到崔七娘子在夏侯虞梳洗的时候翻看夏侯虞留在案几上的东西。

“还有谁看到了?”杜慧直皱眉。

侍女迟疑了片刻道:“长公主也看见了,还问七娘子有什么事?七娘子回长公主说只是随意看看,长公主没有放在心上,什么话也没有说。可我今天又看见七娘子翻长公主的东西了……”

这就让人奇怪了。

崔家不是什么普通的人家,女郎也是四、五岁就启了蒙。非礼毋视,非礼毋动是最基本的家规。

崔七娘子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杜慧仔细地想了想。

夏侯虞这几天哪里都没有去……除了给天子拟了份立后人选的名册……

她心猛地怦怦乱跳了一阵。

难道崔家是让崔七娘打听夏侯虞都推荐了哪些人家的女郎作为皇后的备选?

这很有可能!

崔家除了崔七娘,还有个十岁的崔九娘,勉强也能和夏侯有义配上。

可她和夏侯虞商量立后人选的时候,夏侯虞并没有把崔家的女郎写上去。当时她还问过夏侯虞缘由。夏侯虞当时是怎么回答她的?

杜慧回忆着。

“天子立后,多半是想选个与他有利的。可如今我们却看不清楚天子的意图。崔家已经把七娘子和阿弟的事传了出去,崔七娘又在我的庇护之下,我再把崔家的女郎立在候选名单就不好了。”

也就是说,夏侯虞不想给夏侯有义留下一个喜欢揽权的印象。

杜慧觉得这样也好。

都督和大将军之间还没有分出胜负,长公主这样,等于是保护了崔家。

那崔娘子到底要做什么呢?

杜慧寻思着找个机会探探崔娘子的口气。

崔家的人却来接崔娘子回府。

众人都非常的意外,包括崔娘子自己。

来接崔娘子的崔家大夫人却笑咪咪地对夏侯虞道:“是七娘子的姑母从上饶来建康城探亲,老夫人让接了七娘子回家小住些日子。”

这是人之常情。

夏侯虞亲自送了七娘子上了犊车。

天真可爱的阿好还拉着崔七娘的手问她什么时候回来。

崔七娘笑盈盈地道:“等我姑母走后我就回来了。到时候再陪着阿好去后花园里摘花。”

阿好大声地应“好”,望着崔七娘远去的犊车擦了半晌的眼睛,还是夏侯虞用一块绿豆糕把阿好哄得笑了起来。

夏侯虞就吩咐杜慧帮她收拾箱笼,说会陪着她的阿家,也就是吴氏回萧氏的老家姑苏城祭拜萧桓的父亲。

杜慧这才长长地吁了口气,对夏侯虞道:“夫妻之间就不应该讲究那么多。都督诚心邀你陪伴你阿家,那是把家里的事都交给你的意思。你倒好,不仅和都督顶了起来,还不愿意去祭拜你的大人公。也就是都督脾气好,忍了下来。换成别人,早就拂袖而去了。外面都传本朝的公主飞扬跋扈,就是从这些小事上开始的。你看余姚大长公主,虽说性子不好,可对附马都尉、自家的大人公、阿家可是从无失礼之处,还是被传得那样不堪……”

夏侯虞忙阻止了她,道:“你说的我都知道了,我这次会陪着阿家去姑苏的!”

*

亲们,今天的第一更!

PS:阿家是婆婆,大人公是公公。

*

第二百零三章 裂痕第二章 重回第二十七章 静默第一百三十章 来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何故第六十三章 去否第六十六章 伤感第一百四十二章 底线第一百七十五章 丢伴第一百六十二章 留人第五十八章 七七第四十一章 动怒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九十六章 会面第一百四十二章 底线第一百四十二章 底线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笑第一百八十章 买马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养第二百二十二章 离心第八十七章 赠汤第九十二章 求证第一百四十五章 坚持第七十二章 叔父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骂第一百四十七章 强硬第一百七十四章 途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游玩第六十六章 伤感第十五章 昏迷第二十五章 立帝第一百九十九章 让步第七十七章 妥协第四十三章 明白第一百二十二章 改弦第九十二章 求证第六十二章 来意第二百零七章 杀鸡第十八章 殡天第六十九章 出发第二十三章 突兀第十六章 噩耗第二百三十章 准备第一百九十五章 桀骜第一百一十一章 阿褐第六十一章 战败第四十九章 洪怜第一百八十三章 误会第八十八章 白瓷第六十一章 战败第五十七章 误会第二百零二章 心乱第五十章 宋潜第七十六章 只得第四十二章 鲜明第一百一十五章 蠢货第一百三十章 来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偏向第一百八十七章 何故第二百三十七章 走出第二十一章 各异第二十四章 争斗第二百三十五章 强制第一百章 叹息第十九章 停灵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一百二十九章 谋利第一百九十三章 出征第三章 婚事第七十七章 妥协第一百二十五章 坏事第六十章 划船第四十五章 说话第二百二十九章 围攻第八十六章 萧珊第五十三章 是非第一百零六章 返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北面第一百三十章 来意第七十九章 路谈第一百三十四章 遇险第二百三十七章 走出第一百一十八章 入土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逞第一百八十四章 招呼第二十四章 争斗第一百七十二章 说话第二百二十八章 拖延第二百一十二章 摸鱼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养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骂第一百七十二章 说话第六十二章 来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佩饰第四十章 庄园第二十七章 静默第二百二十七章 排队第一百零七章 吵嘴第八十七章 赠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