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 竹园和向日葵公学的新校舍

其实华立全振海安衡通他们也有类似的做法,只是由于大家对铁钢材料的需求非常大,他们打算连续复制出四条生产线,根据全体大会的讨论结果,华立他们的冶金设备复制计划的优先度还要高于化工组,因为眼前的建设太需要钢材了。其中最需要钢材既不是型钢也不是板材,而是钢筋。

就在五月底,华立他们的联合钢铁企业终于能够以每天两到三吨的速度在生产建筑用钢筋了。

显然,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大伙在穿越到新世界三年多以后,终于可以用自己制造的钢筋混凝土来修建房屋、厂房、码头、大坝和桥梁了,这确实的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由此,王雪工程师已经在全体大会上提出,将在一个月内用钢筋混凝土再修建一座船台,由此王工带领三十名经过挑选的工人,正式启动了穿越者们盼望已久的DIY骄傲级武装商船的工程。

就在骄傲号抵达红码头的前几天,两排真正的钢筋混凝土的校舍分别出现在伊米河上游的九号公路的两侧,清一色的三层外走廊教室校舍、校舍前面的广场和广场中心耸立着旗杆,再加上广场上的运动设施,比如单杠双杠和跑道什么的,基本上跟旧世界的小县城中学没有什么两样。

竹园公学和向日葵女子公学这两所大门对应的学校,就这样焕然一新地出现在红楼东侧的竹林附近。

目前的竹林已经是一个占地三百亩的大片林区了,那里郁郁葱葱的竹竿高耸入云,如果站在校舍三层的开放式长走廊上远眺,无论天气好坏,都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红楼出没于摇曳的竹梢光影之中,红楼距离这两所学校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

对于竹园公学和向日葵女子公学的建设,大伙确实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也是最近的一个重大工程。

毕竟,这两所学校寄托这穿越者们的未来,从这两所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将是具有与穿越者们思想观念最接近的人群,他们和她们无疑将成为穿越者所有事业的中坚力量。

伊米河第二漫水坝上的一台二十千瓦涡流发电机专门为这两所学校供电,电灯泡是玻璃厂的最新产品:厚玻璃电弧灯,这种灯的玻璃很厚,玻璃腔体空间很小,里面是用铜做的发光材料,这种灯泡很结实,掉在地上根本不碎,当然腔体内是不是真空状态只有天知道,反正是电弧加热,即便不是真空,里面的氧气也会消耗完,这样里面的铜就不会继续被氧化了。

现在,红楼里的这群搞理工的人士正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脑洞,他们有的人完全反传统,根本不鸟爱迪生之流,谁说电灯泡玻璃一定要是薄薄的,谁说发光材料一定要用钨丝?当然了,反传统、反前人经验有时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电弧灯的缺点也很严重:每个灯泡的亮度都不足一个二十五瓦的普通灯泡,然而耗的电却是普通二十五瓦灯泡的十多倍!

对此,电灯项目的负责人肖飞根本无所谓,毕竟在这个时代,我们能用现有资源搞出电灯泡就不错了,什么耗能成本性价比完全可以无视。

不过,让肖飞感到焦急的是,电线居然还是来自旧世界,到如今已经消耗了不少了,好在安衡通已经明确表示,这个问题在有色冶金设备全面铺开后会解决的----只要你们给我铜矿石,或者给我铝土,我就给你们铜线和铝线,至于粗细规格,现在还不好说……

总之目前经过大家的千方百计和因陋就简,学校的教室、宿舍和食堂算是齐备了,室内课桌椅等家具都是新的,学校还配备了热水锅炉和洗澡堂,不管怎样,校舍从外观建筑到内里的设施都勉强算得上一家“县级中学”——非重点那类的。

不过大伙在审视了一番后也纷纷点头,从整体上看还是很不错的嘛。

学校的整个施工过程得到远在帝汶岛上的侯相麟的遥控,每天晚上的电报往来都有很大的篇幅说的是学校工程,由于三地的电报频率是一样的,所以无论是骄傲号还是红楼,大家的通讯都是公开且互通的。

侯相麟对学校工程的遥控指挥很成功,关键是通过穿越三年以来的各种锻炼,大伙也都渐渐的变成了半个建筑专家,何况还有现成的资料,所以虽然这工程没有侯相麟的直接指挥,但也很快合格完工了。

到现在为止,两所学校的校舍规模能容纳一千五百名全日制寄宿学生。

“竹园公学”的校长是原中文系大学生,扑街网络写手韩雨,他现在仍然是向日葵女子公学的任课老师。

同样,以夏小鸥为代表的女教师们也将在竹园担任教职,从副校长到教务主任,至于其他任课老师,留在红楼里不出海的穿越者们几乎人人有份。

至于具体的学制,根据这几批孩子的年龄状况,全体大会讨论后决定,把这些孩子分成两类别,十三岁以下的三年制全日制学习类和年龄在十四岁以上的六个月短期培训类。

凡是年龄大于十四岁的少男少女,进入学校六个月后就属于“半工半读”性质了,这六个月是全脱产文化学习时间,半年后,通过几套相对复杂的测验题,确定这些孩子们的特长——从心理学角度和智力角度来确定孩子的今后发展方向,其中还包括海员培训。

这套测试题据说是旧世界一些著名的人才公司和人力资源部门研究多年的科研成果,尽管大伙对这套测试题和测试方法能否适合十七世纪的少年并没有多少把握,但老巴还是力主推介这个形式,当然他也承认六个月的时间对于判断一个人的“适宜发展方向”确实有点仓促,但是他在全体大会做主题发言时解释说,现在的情况特殊嘛,这些大龄孩子们的综合文化学习的时间的确不宜过长,我也知道你们各个专业组都眼巴巴的盯着这些少年,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成为自己专业领域的帮手,所以来个速成速配也是迫不得已,我们搞半工半读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速成。

在这方面,以夏小鸥为首的教育考试委员会制定了很详细的教学方案和学制执行细则,这些细则基本上照顾到了大家对劳动力的需要,又能让这群孩子完成适当的学业。

而且竹园和向日葵两所学校的课程都是一样的,新到的孩子首先要按照年龄分班,十四岁以上的进入工读班,其余则进入普通班。

848 工商银行369 仙人洞乳酒334 糖价876 北上基金财务报告456 劳动力分配615 天照大神的船?990 在商言商89 文明基因?1236 自成体系804 截胡行动1233 乔家商队265 船医305 码头建设264 晕船和恐高10 妮可514 被魔鬼诅咒的人190 不同的教育目标579 未来的南洋明珠189 学习和培训1289 纠结154 在新世界最不受制约的行业1131 羊城的生意949 丛林剿匪1309 反击217 垦荒727 任公子的法术1290 生意经22 时空涡流463 日月派615 天照大神的船?991 豪宅1252 先斩后奏1096 摆脱奴隶身份的捷径732 迫在眉睫的船员培训274 到历史名人面前装逼264 晕船和恐高241 春节741 紫霞岛农牧业开发计划718 自由射击!1068 靠什么凝聚军心?1042 关于征税838 肖邦775 如何立足?1179 另外一个世界429 买妹子去!1150 奴隶解放文告965 自信的小韩420 夜明珠302 出来混,迟早要还446 激进派和保守派496 皮蒙特在澳门1358 一份名单387 海上巨舟31 姊妹799 人矬性骚扰,人帅真美好18 多做梦的好处329 必须带回劳动力412 酒壮怂人胆413 汉人佃奴921 农业模式1146 敌人很顽强788 第一步是设粥棚674 关于迁海令时期的澳门751 秒灭1322 转机1063 典型的出台方式705 关于郑成功的动向404 人心惟危754 李三多自带的神药435 刘三娘498 凉棚下的密谈400 鲨鱼!鲨鱼!7 奇葩们遭遇的奇葩事708 女人的脚297 土著进步法633 黑暗的历史和历史的黑暗332 澳洲三白766 新安城的贸易324 关于荷兰人和大清的那些事286 残酷地对付恐高症151 无可奈何花落去1251 完全是技术优势62 工程机械和工业机床949 丛林剿匪818 几个好消息606 苏禄风云451 第五类接触1043 老巴的尖锐意见1055 韩校长的生意407 恫吓717 有敌来犯644 澳门的贸易情况166 沙滩上的议论13391264 泗水华人791 提前布局573 在南洋我们要依靠谁?656 学校的学制160 青霉素这种金手指4 厨子、牧者和化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