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老鹰茶

入眼是一片竹林,成排的瓦房在竹林后若隐若现,这地方他还是第一次来,主要还是因为这儿太过偏僻,如果没事谁会绕到这里面来啊。

路上有些忐忑,但真到了地方,反而平静了下来,他这不是去经受是否有车有房等考问,也不会有丈母娘何苦为难女婿的事情发生,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追求!

三人又走过小段的田埂,然后跨过一条小水沟,房屋比下面农田高了十几米,山谷地带,房屋只能建在高处,防止洪灾。

“咦?这里还有木制的房屋。”方大军惊讶出声。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那边还有两个阁楼呢,就是有点旧了,没以前好看。”金池指了指前方。

秦大提着花生,对眼前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在他看来跑一这趟简直就是多余,即花钱也费体力。

但方大军一直都对“知青”的事情很好奇,虽然现在知青已经基本返回各自的故乡了,但这建筑不是还在吗,也还有少许已经扎根在乡村的老知青们,以及他们的后代。

叹了口气,时代这个词汇又冒了出来,平添几分感慨。

顺着小路爬上去,首先映入眼中的却是一个茅草房,川内少芦苇,茅草房都是由稻谷草盖的,到不算少见,但几乎都是牛棚、猪圈等,人已经基本不住茅草屋了,因为瓦片能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属于是一劳永逸的材料。

“以前这里住过人?”方大军又惊讶了,茅草下面可不是家畜圈,而是土墙房屋,不过现在却空置了。

“是啊,知青刚下乡的时候革委会是要发一点补助,但是吃光了,就只有靠自己挣工分了,我们又不比你们,从小就会干活……”说到这里金池突然止住了,眼圈也有点发红。

方大军挠了挠头,某一程度上来说,他这种情况不也算是知识青年下乡吗?城市与乡村的环境转换,读书和种地的生活差异,适应起来真的不容易。

“恩,不聊这个话题了,玉兰家在什么地方,我们快过去吧,这两只鸡快控制不住了。”

正说着,左手的老母鸡就咯咯的叫唤了起来,引得右手的公鸡也不老实了,金池见这情形,一下破涕为笑,心理有些奇怪,大军明明就还只是个孩子,但她却偶尔会产生大军比她年龄还要大的错觉,比如刚才明显是大军见她伤感,所以才故意搞怪逗她开心。

反观旁边的秦大有些不耐烦的神色,这才是半大孩子该有的表现啊。

压下心中的疑惑,指着前面说道:“走过去,就在中间,知青就只剩两户了,都住在中间,房屋到是不缺,就是地方偏了点,出去赶集什么的都不方便。”

方大军点了点头,招呼秦大跟上,走过五六户基本废弃的房屋后,总算到了中间地带,这居然是类似于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中间是一个石灰面大坝子,靠内是一栋两层的木制阁楼,前方是一排石头房屋,靠外是茅草房的家畜圈,另外一边就是洗衣台等等矮形的建筑。

背靠大山,竹林树木环绕,放眼望去,远方横亘着风林山寨,近处是农田土地,说实话单论环境却是盛过角山公社很多地方,但这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农村还没有欣赏风景这种概念吧。

刚一进坝子里,金池就呼喊道:“小芬、小强,快出来,有客人来了。”如何界定客人的范围,关键就是看来人手里是否有礼品啊。

“金姐姐!”“是金姐姐来了。”木制阁楼里跑出了两个小孩,一男一女,都约莫六七岁的年纪,模样都还算乖巧。

“小芬、小强,快过来接东西,这是大军哥哥送给你家的。”金池说着就招呼方大军两人走了上去,不是她不介绍秦大,只因秦大的名字太霸道,总不能让小孩子叫秦寿哥哥吗。

好在秦大对介绍这种事丝毫不感兴趣,农家人没那么多讲究。

没一会,方大军好奇的走进了阁楼中,与影视中那些精致的阁楼不同,这处阁楼更注重实用性,杨春桃的祖籍湖喃农村就有很多木屋,很多川人都是从湖喃湖倍迁移过来的,虽然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是一些习俗和口音到有相似之处。

比如:“哈包!”这个词,两地都是指傻子的意思。

这房子的进深很长,内部的面积很广,除非是大家族才可能修建这种可以供十几口同住的木制房,这桃屋里都能跑马了,只是没什么家具来装饰,显得更加空旷。

“这里是以前知青队长们住的地方,一楼用来开会,上面才用来住人,你和秦大先歇会,我把这些东西先收拾下。”金池招呼着,到了这里她也算是地主了。

方大军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到处逛,跟着就坐到了椅子上,李玉兰的家庭情况到是和他有些相似,她同样是老大,下面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眼前的小芬和小强就是最小的孩子,另外有两个妹妹分别是十四岁和十六岁,已经到生产队干活去了。

李正阳一家已经正式落户了,归到了发展大队内,跟寻常的村民一样,要粮食就得上工。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快十二点了,但下工的时间一般在中午一点,还有一个多小时,他直接跑地里去叫人也不合适。

“大军,我们中午要留下来吃饭吗?”秦大低声问了句。

方大军笑道:“当然了,知道你无聊,下午我们就去水库钓鱼。”

“好啊好啊,我刚看见下面就有斑竹林,可以砍来当钓鱼杆。”秦大马上就来了兴趣,对于他来说媳妇和钓鱼相比,还是先去钓鱼吧。

也只有方大军会反过来,就在这时候,女童小芬端着两个碗跨过门槛走了进来,“大军哥哥喝水,还有壮哥哥也喝水。”

秦大一听这称呼,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心道:知青的娃子就是懂事。

方大军微笑道:“小芬,过来,哥哥来的时候忘了给你们买零食,这是两毛钱你拿去自己买东西吃。”不是他舍不得多给,家里俩妹妹一天也只是一毛钱的零花钱,自然就不能厚此薄彼。

“谢谢大军哥哥。”小芬没顶住诱惑,拿着钱欢天喜地的跑了。

结果没到两分钟,男童小强又端着茶水跑了进来,这是老鹰茶,川内特产,已经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茶类,但非常解渴,也能防止中暑,是干农活的上好茶水,《本草纲目》中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等记载。

平常时,农家里都会抓一把老鹰茶放进大缸钵里,然后把开水冲进里面,一个大缸钵能舀出几十碗茶水来,茶汤呈琥珀色,用叶少,出汁多,其茶水在夏季有隔夜不馊的绝处,主要生化成分中不含咖啡碱物质,无兴奋作用,不影响睡眠,常饮有益健康。这种纯野生生态茶看上去卖相不佳,却有着非常奇特的香味,喝过后余香满口,让人一试难忘。

最绝的是,这种茶叶存放起来,会滋生出茶虫啃食茶叶,之后会产出虫便。这种虫便呈细小的颗粒状,色泽棕黑,形似蚕沙,但比蚕沙要小。由于老鹰茶无污染,啃食老鹰茶的昆虫也无毒害,产出的茶沙相比老茶叶更具清凉、解暑的功效。因此,在农村,常饮此茶的农户会故意将老鹰茶叶搁置,直到生虫为止,就是为了专门取茶沙饮用的目的。

用手指捏一点点茶沙,就能泡出一大碗琥珀色的老鹰茶来,碗底那一点点黑色的茶沙,搞不清楚的还以为是沉淀下来灰尘呢。

“小强过来,哥哥也给你两毛钱。”方大军乐呵呵的招手道,心理却想,一直这么干坐着也不是个事,要不亲自动手施展一下厨艺?

第98章 蛋糕第185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298章 紧张筹备第31章 广发英雄帖第315章 逆袭第334章 玩笑第105章 挖墙角第349章 省城第32章 冷酷手段第116章 有条不紊第36章 下锅趴、甑子饭第354章 正当红第267章 习惯成自然第22章 不是好人第27章 黑金纽带第48章 强悍的购买力第341章 张灯结彩第339章 标志性建筑第225章 事后安排第85章 动员大会第350章 回家了第145章 牛儿灯第54章 生活智慧第247章 暧昧第273章 夜出第129章 声名远播第2章 新的家庭第114章 方厂长第247章 暧昧第328章 致富曙光第18章 口干舌燥第177章 午餐时光第249章 归来第42章 这不可能第62章 万事俱备第45章 巧遇第244章 大老板第331章 恢复职位第257章 招聘会(下)第199章 隐藏的商机第203章 咱们工人有力量第215章 推心置腹第244章 大老板第150章 惊人的利润第290章 秉烛夜谈第166章 刺激消费第354章 正当红第127章 糖果厂第233章 大事件第1章 1982年的肉票第341章 张灯结彩第190章 暗恋对象第75章 落实第268章 无题第361章 火暴第94章 他看上你了第376章 棒棒军第15章 节操何在第234章 欲罢不能第230章 收获第130章 先苦后甜第207章 黑色月末第309章 傻眼了第261章 空手套白狼第60章 的确良第135章 给孩童们加餐第72章 东窗事发第15章 节操何在第108章 舂糍耙第351章 春天里第215章 推心置腹第176章 表明心迹第191章 红旗飘飘第4章 鼓动入伙第246章 床垫第207章 黑色月末第183章 三个阶段第96章 那年,黑白画面第240章 能吃是福第320章 水库第260章 演技第139章 收买人心第71章 老鹰茶第25章 声名鹊起第111章 热火朝天第317章 大约在冬季第31章 广发英雄帖第196章 第一个铺面第290章 秉烛夜谈第282章 盛况第277章 推脱不掉第145章 牛儿灯第72章 东窗事发第20章 大功告成第348章 火车票第247章 暧昧第45章 巧遇第263章 钱不可细算第326章 东方橄榄油第356章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