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载人飞行

德克萨斯。

一架C17运输机降落在这里的军用机场,里面开出了一辆盖着白色蒙布和加拿大宇航局标志的卡车,下方有一行小字:“Canadaarm3”

“加拿大-3”机械臂,为阿尔忒弥斯计划中“门户”空间站第一部分HALO(居住与后勤前哨舱)配备的机械臂提前制造完成,抵达德克萨斯总装基地。

HALO舱段质量8吨,是“门户”的核心部分。

现在的门户空间站大致有四个已经确定的部分:

PPE(动力与推进元件),提供推进以及60KW电力,阿美MAXAR公司制造;

HALO(居住于后勤前哨舱),与I-HAB一起提供8立方米空间生活4人,诺斯洛普·格鲁曼制造;

I-HAB(国际居住舱),欧空局制造;

HLS(月表着陆器),暂时为蓝色起源制造的“蓝月”,未来也可能是StarShip星舰。

尚在讨论的有科学以及气闸舱和扩展后勤舱,但前四个部分中,PPE和HALO已经完成了,安装上机械臂就可以送往月球轨道。

两个部分总重13吨,将使用重型猎鹰火箭发射,发射日期已经定在1月中旬。

在卡拉维拉尔角,老马眯着眼目送一枚复用4次的猎鹰9号将四颗来自新加坡、澳国和带嘤的卫星送上天空,兴奋了一会儿又突然止住。

兴奋是猎鹰9号的可复用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国际市场疯狂扫订单,外界对SpecaX的估值越来越高,NACA还不断予以支持,发展态势极为良好。

截至到现在,虽然总发射质量远远不如,但specaX的商业订单发射次数已经超过了新远宇航动力一大截。

这个时候他不禁有些庆幸沃尔夫条款了,新远已经航天局的对外商业订单局限于周边的一小片地区,虽然也不少,但绝对无法和specaX相比。

新远最大的优势是载人发射,至少外界分析他们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商业航班,团结号和坚定号加起来保持了过去4个月平均每8天一次发射任务的记录,累计将95人送入太空,光是完成的旅游订单额就高达9亿美元,也就是60.3亿元人民币。

而后面排着队的还有一大堆,更离谱的是通过东方国际太空酒店公司的欧洲富豪比亚洲还多,这就不可思议。

还有小道消息流传,在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的太空酒店2017年升空对接天宫空间站后,东方国际太空酒店将进行重组准备上市,纽交所预测其市值将可能在500亿美元以上,前景极为乐观。

specaX在这方面打算使用猎鹰9火箭联合追梦者,联合波音、格鲁曼等厂商开始进行对标的太空旅游计划,预计2017年底完成还算快。

星链也还不错,由于经纬卫星网络和好几颗六吨重的同步轨道卫星在头顶转,NACA和国际电信协会全力支持星链,一点发射问题都没有,快速造出了第一代。

一代星链260公斤重,主要作为测试使用,但因为库姆撞击坑的巨大发现,老马决定发去月球,可以配合阿尔忒弥斯计划提供导航服务。

但恰恰是在月球上,航发委的领先太多了。

不提别的,已经着陆的8个巡视器,还有3个搭载了相当多科研设备的着陆器,远远地将世界甩在了后面。

实际上NACA以及SpecaX都对探索者机器人的技术极为感兴趣,半年前由谷歌、MIT和NACA组成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了几个月的推进,才堪堪摸到了一点门道。

根据他们的研究,以现有技术做出探索者不难,只是需要大量的沉淀,但如果是在月球上就很夸张了,至少芯片的功耗就是个麻烦事。

实验室的日程是计划在2018年推出像探索者那样智能的机器人,再快也不行,AI训练需要时间,为此他们还收购了波士顿动力公司。

他们认为三进制芯片在AI上有巨大优势,不过此时转向太难,依然坚持原来的路线。

至于特斯拉和SpecaX,这方面才刚刚起步。

前者在魔都的超级工厂经过复杂的协商终于谈拢准备在明年3月动工建设,预计2018年投产,年产百万辆特斯拉汽车,但终归也只是计划而已。

马斯克伸出手抓乱自己的头发,虽然这样看起来他有点像个肥宅,但是却很舒服,让人能够放松思考。

第一代猛禽发动机在得到NACA的支持后已经成功,可靠度通过验收,生产线正在建立,也代表着星舰即将进入实质化的建造阶段。

星舰-超重型的起飞推力将超过6000吨,虽然相比于新远三号的7000多吨小了不少,但是助推器和飞船都可复用,总的来说也是同一级别了,更是大幅超过了长征十号和SLS火箭。

星舰是SpecaX的第二个可重复使用火箭项目,难度相比猎鹰9号指数级上升,并联33台发动机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过马斯克并不害怕。

……

“这个新一代载人飞船叫什么,还没有命名?”

“航发委正在征集嘛,全社会都参与,一个月以后出结果,反正来得及。”

琼州航天发射场,一枚长征七号火箭竖了起来,它的上面是新一代载人飞船——正式版。

安德罗夫在这儿折腾先锋号,刚好和来发射场的佘院士聊上了。

新一代载人飞船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了两次无人飞行,一次是7月进行的亚轨道大气层测试试验船,,一次是长征十号携带的全状态无人测试船。

而在今天,12月25日发射的是第三艘,也是载人版本。

神舟飞船当初用了四艘无人样船是因为第一次研制缺少经验不敢冒险,新一代载人飞船就不一样了,经过仔细论证后航发委决定就在年底之前进行一次载人试射任务。

此次首飞任务搭载的是3名航天局的有经验宇航员,他们将乘坐飞船前往近地轨道生活约3天,不与空间站对接,以模拟登月时从地球飞往月球中的生活状态。

2个月后的长征十号遥二任务就将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往月球,环绕15天左右返回,因为YF-77GA是首次试飞所以不载人。

遥三任务就将是搭载了月面登陆器且载人的全状态绕月飞行,理论上已经可以登月,作为登月前的最后一次演练。

佘院士紧了紧拳头,忽然感觉时间如此之快。

不到三年把人送上月球,这才是华国航天的真正实力吗。

第224章 青龙二号第268章 日内瓦退群第37章 一千万?那是成本第275章 飓风第151章 入籍第2章 系统援助第151章 入籍第22章 惊讶第324章 攻击完成第48章 B级时代第173章 狂想第106章 曙光计划第239章 腾云第271章 联名第154章 太空进修第215章 长征十号转运第16章 交易第148章 文化第355章 奔现第280章 天问第201章 阅尽人间春色第338章 开拓第296章 彗星-离火组合体第207章 邀请第261章 似曾相识第3章 阿美施工队第370章 喝茶第385章第106章 曙光计划第334章 返回第229章 诱惑第208章 谢廖夫第227章 新方案第125章 空间站参观第181章 跳槽第26章 壮丁第7章 发动机试车第23章 招飞第258章 闪电第34章 影响第48章 B级时代第269章 麒麟955第29章 老马:吾道不孤!第315章 科考站前期论证第297章 预算第368章 DARPA第7章 发动机试车第172章 折腾第142章 唯一目的第251章 亚洲之星第150章 异议第303章 人造月亮第326章 国际半导体科技大会第163章 节点第66章 ReadyGO第336章 304针剂第157章 模范效应第352章 超重型助推器第149章 叛逃第180章 反应第220章 会有一些问题第383章 歌声第212章 奋进号第256章 赌约第287章 载人飞行第115章 殊途同归第52章 午马第129章 适航证第57章 507第25章 上天工具人第27章 提升第284章 冰第45章第223章 失利-II第322章 二号机器人第247章 带货第200章 突破第270章 遥遥领先第348章 扩建第114章 霍华德·林炬第34章 影响第164章 深空探测网第251章 亚洲之星第337章 处置难题第53章 新年伊始第263章 天马第344章 第一第14章 入轨第348章 扩建第71章 we did第183章 经纬第66章 ReadyGO第70章 旨意第99章 自动驾驶第69章 悬空回收第112章 神龙第28章 96533第315章 科考站前期论证第100章 长征六号遥三第320章 逃逸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