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原型机

“安南?他们有钱吗?”

听完沈祚舟的解释,肖冈田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沈祚舟摇头:

“钱?他们确实拿不出来多少,顶天一亿美元,但是有些东西不只是钱。

多的我也不知道,但反正听说一些争议问题上主动让步了不少,上面现在心情不错打算给他们批一点钱支持宇航员训练,更进一步的也不是不能商量。

谁知道他们其实是来投石问路的,接下来东盟国家基本都凑上门了,想看看能不能赶一下航天潮流。”

肖冈田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有人找到自己,这是有变化了啊。

一瞬间许多事情的脉络都清晰了起来,亚洲之星计划是岸本津为了振兴国民强行推动的,反对的议员肯定不少,这其中自然有想通过别的计划挤下亚洲之星的。

心里暗骂了一句肮脏的政治,肖冈田终于放下了心里的担忧重新揽起了好朋友的肩膀。

……

“这个就是金星探测器?它看起来有些不一样。”

上级摸了摸即将盖上集装箱的启明星一号,极其滑腻的抗腐蚀表面触感非常奇妙。

9号的时候他去蓉城视察,顺道溜了个弯拐到了基地,正好赶上两枚金星探测器准备打包运走。

不过匆匆赶回的林炬并不意外,基本上上面的领导们路过蜀川的时候都爱过来转一圈,基地早就有准备了。

领导们爱来基地还有些原因:基地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驻扎了两个中队的精锐守卫,过来并不会兴师动众。

而且每次到基地时这里都是忙碌的工作状态,丝毫没有因为有人到来就故意粉饰门面,都是该干嘛干嘛,这样的气氛使人舒服得多,感觉更加真实。

肖冈田赶忙回答上级的疑问:“这个是着陆器,上面这个是采样返回的,下面需要在高压高酸高温下生存,所以形状需要……”

上级不断点头,最后又看着启明星一号最顶端的飞碟型返回器说道:

“我们要用一枚七百多吨的火箭将它发射过去,但是回来的只有这个没有脸盆大的小罐子,里面还只有一些空气,真是唏嘘。”

谢廖夫:“您看那边,那是‘风暴’号,它有核动力发动机,在天上的前进号也有核动力发动机,它们在未来都可以去金星,带回多得多的东西,甚至能在某一天从金星表面挖土送回来。”

“我等下也要去青山基地,核发动机非常好,你们的能力超乎想象啊。”

上级说这句话的时候极为感慨,青山基地的组建其实比较曲折,是用团结号的营救任务以及天宫空间站的参与从国家这里换来的,上面一直很关注,也很不看好。

私人公司去研究核技术,还是极其先进的核推进技术,科学院一大批老科学家都在摇头,尤其是在搞清楚新远的核技术专家人员目录后,用一句“歪瓜裂枣”形容决不过分。

看着林炬大几百亿地往里面扔这些老科学家心里都在滴血,不止一次打过报告,暗示干脆新远把这些钱给他们,哪怕组建一个名义上的公司也好,就当是民营资本利用国有研究力量了,起码不会把这些钱打水漂。

参数逆天的A100不行,但是比冲三千的核热发动机还是可以的,几百亿资金能做多少事啊。

一直到青山基地落地这些声音都没消停,在他们看来新远公司那些人根本利用不了那些先进设施,迟早得请求帮助,他们都做好去接手研究的准备了。

结果程南开的首作CU15反应堆一出世,直接引起了科学院核科学家们的唯物主义信念动摇,一来就这么猛?

而后A100就以惊人的速度逐渐成型,第一台样机在257试验场试车的时候来了好几个科学院院士旁观,彻底刷新了对青山基地研究力量的观念。

A100真机的出世更是让人难以相信,它的技术参数几乎是站在了裂变发动机的理论极限,比许多霍尔推进器还强,简直就不像这个时代该有的产物。

一堆院士都被A100的技术高度深深震撼,回去闷头写了半个月的报告,光是旁观发动机试车就启发出了好几篇重磅论文,只是仅限于内部传阅,不能公开发行。

看了来自他们的评价,上面对于新远公司核技术和领先程度有了一个很直观的认识:领先世界最先进水平约30年。

绝不夸张,A100的技术指标将长期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披露出去都会造成重大影响。

所以上级对林炬的关心程度无限拔高,尤其是新远还参与了一大批国防工程,可出不得一点意外。

他毫不吝啬对基地众人的夸赞,然后就被高兴的众人引到各处参观,亲眼目睹了二号机器人在食堂学习炒菜,甚至指导了几句,而二号机器人也竟然听进去了,让来访的众领导都惊讶不已。

上级将二号机器人的表现记在心里,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林炬,然后继续他的参观,一直到了总装机库。

那里被清理出了一大块地方,停了一个大家伙:C832。

C832首架原型机,主要机体基地制造、翼梁是132厂制造,垂直尾翼来自沈飞,水平尾翼是洪都造的,机翼的部分主结构是西安造,电气管线是……

毕竟是要大批量生产的客机,C832的零部件供应商天南海北都有,新远制造了原型机的机身、发动机、航电三大件以及承担总装以及试飞任务。

在未来机身制造和总装会移交给宜州的大飞机基地,现在西南商用航空的C832团队大部分都借住在基地——他们中的大部分成员也是新远的人,都不用挪地方。

前一段时间首架能飞的原型机零部件就陆续到齐了,最复杂的机身早就安装完毕,机翼这些结构件和其他小零件安装起来很快,现在已经安装上APU(辅助动力单元)了,只差最后两台XW-30发动机装上就是完全体了。

上级看到C832的时候工人正在安装其中一台发动机,直径巨大的XW-30很有压迫感,是国内涵道直径最大的发动机。

作为原型机,此时的C832还是黄绿色的底色,但已经具备了飞行能力。

虽然是双发客机,但是C832是宽体干线大客机,航程超过14000公里,和波音747同级,体型自然也不小,和波音787差不多。

上级的第一反应是:比C919大好多。

当然大,C832是68米的长度以及60米的翼展,比起39米长36米翼展的C919大太多了,所以大小对比非常直观。

虽然起飞重量比波音747小很多,但尺寸上只是稍小,作为专机也不比747差。

第89章 竞赛第39章 表演第342章 YM-12第182章 阿哈尔·捷金第12章 启运第114章 霍华德·林炬第278章 紧随其后第13章 发射第233章 S2100第157章 模范效应第116章 云宫发射第273章 MSP第225章 长城G1X第157章 模范效应第371章 临床测试第173章 狂想第371章 临床测试第61章 CZ-6R首炸第310章 曙光第350章 启明星第273章 MSP第122章 32115第321章 伊西斯第209章 是他第145章 防务新观察第247章 带货第196章 摇篮离开了母亲第294章 舞会第253章 航展第245章 勇敢第12章 启运第235章 发射第308章 基地琐事第209章 是他第78章 入轨第122章 32115第33章 回收第12章 启运第6章 各怀心思第38章 狗大户第381章 血脉相连第186章 继承第297章 预算第351章 原型机第333章 这里有一个错误第145章 防务新观察第181章 跳槽第121章 请你开飞机第302章 你这是违法行为第337章 处置难题第105章 长征十号第356章 GSLV MK3第273章 MSP第53章 新年伊始第139章 观礼第237章 弯道超车第127章 WC9试飞第123章 测试第149章 叛逃第285章 技术储备第185章 这是人性的扭曲第237章 弯道超车第157章 模范效应第173章 狂想第320章 逃逸塔第48章 B级时代第92章 达瓦里希第39章 表演第251章 亚洲之星第243章 试飞第374章 空间电站第182章 阿哈尔·捷金第27章 提升第10章 探查第140章 奇迹第110章 安-1250第31章 立字据第223章 失利-II第118章 进驻空间站第164章 深空探测网第249章 构想第131章 海外订单第217章 H2M客运版第262章 伴飞第99章 自动驾驶第184章 开源车机第32章 风第247章 带货第248章 叶尼塞第270章 遥遥领先第102章 自麦加交付第8章 关注第374章 空间电站第238章 问题第29章 老马:吾道不孤!第296章 彗星-离火组合体第109章 我们自己造第76章 CZ6R二炸第235章 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