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次优选择

.等到乘务员去了前舱,牧浩洋回头看了眼正在闭目养神的腾耀辉等人,才用胳膊肘碰了下坐在旁边的陆雯。

陆雯把目光转了过来,似乎在等着牧浩洋开口。

“陆……陆雯,有些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什么话?”

“我……黄总找我谈过,与你有关的事情,我……”

陆雯没有开口,只是握住了牧浩洋的右手,用行动做了回答。

牧浩洋迟疑了一下,想把手缩回来,却没有这个“勇气”。

两人没再多说一句话,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足够了。

一路上,牧浩洋的心情非常忐忑。只是他知道,在他没有把手缩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已决定。

直到飞机开始下降,牧浩洋才回过神来,发现陆雯已经靠在他的肩膀上睡着了。

真的睡着了?

牧浩洋没有动,却注意到坐在过道对面的周渝生朝他点头笑了笑。

这家伙,肯定一直在看热闹。

空乘过来,提醒系好安全带的时候,陆雯才醒来,朝牧浩洋笑了笑,似乎对自己的行为有点难为情。

“听说你去解决技术问题?”牧浩洋只能没话找话说。

“差不多吧,顺带放松一下。”陆雯笑了笑,说道,“忙了几个月,总得给我们一些私人时间吧。”

“大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陆雯愣了一下,有点不相信的看着牧浩洋。

“虽然去了几十次,但是一直没时间到外面逛逛。”牧浩洋勉强笑了笑,说道,“而且以前一个人去,也没有心情到处闲逛。”

“你在大连读了四年书,没出过校门?”

“当然出去过,只是就在附近转悠。”

“你也太能熬了吧?”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在部队里养成的习惯,如果将来登陆火星,我肯定能够战胜所有考验。”

“行,办完正事,我带你到处转转。”

“你很熟悉?”

“算是吧,小时候就大江南北到处跑,在大连生活了两年,而且经常去大连出差,算是比较了解。”

这时候,飞机降落在了跑道上。

因为国产航母要一月十日动工,也就是明天,所以到了造船厂,牧浩洋先陪陆雯去见了侯名耀总工程师。

“黄帝”号的改造工程在十二月底就确定了下来,所以在国产航母上,侯名耀不但是总工程师,还是副总设计师。

没有当上总设计师,主要是为了照顾两大造船集团。

按照海军下的订单,国产航母将同期建造两艘,一艘在大连、一艘在上海,因此在招标阶段就确定由江南造船厂负责总体设计,大连造船厂负责工程规划,集中两大造船厂的全部资源,以确保建造工作顺利进行。

这么做,除了利益分配,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建立两条大型战舰的建造体系。

虽然跟单独与一家造船厂签订合同相比,初期投入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但是长远效益更加明显。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航母需求绝对不止两艘。

只有充分竞争,才能在今后建造出更加先进的航母,也才能通过竞争来降低航母的建造费用。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二零二五年左右,海军就将启动新的航母建造计划。

通过首先建造两艘航母,积累必要的技术与经验,从第二种国产航母开始,建造规模肯定会扩大。

保守估计,第二级国产航母至少会建造四艘。

如果由一家造船厂承担,不但成本高昂,建造周期也非常漫长。有两家造船厂,至少能够保证同时建造两艘。

当然,关键得看第一级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是否顺利。

为此,海军还降低了技术标准。

在取消了j-15改进性的订单,只对现有的战斗机进行改造后,海军最终只能选择与空军联合研制的j-22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与j-15相比,j-22小了一大圈,因此能在保证基本载机数量的情况下,降低航母的排水量。

按照这个标准,国产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只有五万五千吨,比“黄帝”号小了一大圈。

当然,这并不表示国产航母的战斗力就很差。

在标准情况下,国产航母能够搭载四十四架j-22与八架直升机,如果最终采用电磁弹射方案,还能增加四架固定翼预警机。高强度作战模式下,能在飞行甲板上系留十八架战斗机与四架直升机,把载机规模扩大到七十八架,三个大队的六十二架战斗机,足以应付高强度作战行动。

从打击能力上看,国产航母超过了“黄帝”号,也超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与法国海军的“戴高乐”级,比印度的两艘航母强了不少,仅次于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与“福特”级。

降低排水量,还有一个好处:动力系统有更多的功率盈余。

按照最初设计,国产航母将各安装两座hfk-1型反应堆,以三十节航行时,仍然有大约百分之三十的盈余功率。如果不考虑航母上的用电大户,最高航速能达到三十三节。如果设定为三十节,则能为各种新式武器提供电能。

显然,这个好处非常明显。

比如,在设计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电磁弹射器造成的负担。即便不能立即安装,也可以在改造时装上去。

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航母配备更多的能量武器。

比如,正在开发的电磁脉冲速射炮。

当然,降低排水量,也有负面影响。

比如在正常情况下,国产航母的持续作战时间仅有七天,如果提高作战强度,每三天就要进行一次弹药补给。要想使航母战斗群获得强大的持续作战能力,就得建造更多的快速综合补给舰。

对中国海军来说,这不是大问题。

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夺取与利用制海权,航母战斗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与敌人的舰队作战,没有太多的打击与支援任务,更不可能像美国海军那样成为对地打击的主要力量。

要不然,海军也不会主动降低航母的性能指标。

当然,在二零二零年初,这一切都是美好的设想,而不是现实。

按照标准建造程序,将首先建造航母的舰体,最快也要两年之后,才会安装主要的配套设备,比如电磁弹射器。

如此一来,得在两年之内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陆雯专程赶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作为海军装备建设的主要负责人,牧浩洋非常清楚,在蒲玉婷保证hfk-1反应堆能在二零二一年年底之前交付之后,影响国产航母建造进度、以及“黄帝”号改造工程的首要因素就是电磁弹射器。

从某种意义上讲,弹射器比航母本身还要重要。

原因很简单:没有弹射器,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就上不了航母,航母战斗群也就无法建立完备的指挥与情报系统。

最初的时候,中国海军把重点放在了蒸汽弹射器上。

早在本世纪初,情报机构就通过各种方式,设法从乌克兰与俄罗斯搞到了一些前苏联时期开发蒸汽弹射器的技术资料。

这些技术资料,成了中国研制蒸汽弹射器的基础。

问题是,在解体之前,前苏联没能搞出蒸汽弹射器,很多技术问题都没解决,而中国也没有相应的技术积累。

二零一零年前后,第一台国产弹射器问世。

也就在这个时候,海军利用yak-44的技术资料,着手研制固定翼舰载预警机。

问题是,国产弹射器的性能没有达到预期设想,不但功率没有做上去,小型化工作也遇到了麻烦。

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后,海军启动了备用方案,即研制电磁弹射器。

这个选择没有错,因为就算蒸汽弹射器搞出来了,也面临着问世即落后的尴尬局面。重点研制电磁弹射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到了二零二零年左右,即启动第二种国产航母的研制工作时,仍然得搞电磁弹射器。从成本效益比的角度看,如果蒸汽弹射器仅是应急产品,只装备两艘航母,也很不划算。

只是,这样一来,第一种国产航母的建造工作就要延迟。

正是如此,到二零一七年左右,即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几项关键技术被攻克之后,海军才启动了国产航母的建造计划。

三年内,完成基本设计,已经非常不错了。

要知道,美国“福特”级航母的设计工作用了七年。

为了不再拖延,海军只能按照预先规划启动航母建造工程,即在电磁弹射器还没有基本成型的情况下,就让航母上马。

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进度进行。

任何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大型系统工程都不可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而且谁也无法预测研制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

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工作就是如此,在国产航母动工时,研制进度已经延迟了三个月。

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也不可能在二零二二年年底之前完成全部研制工作,更不可能装舰使用。

就算再不情愿,海军也要向现实妥协。

陆雯找侯名耀,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延迟航母的建造进度,要么改变基本设计。

显然,这两个选择都不够理想。。.。

第154章 总撤退第86章 精心部署第80章 情况有变第226章 进攻受阻第205章 突袭第84章 轰炸机登场第78章 两强标准第35章 支柱第132章 临界点第213章 韩军突围第28章 九死一生第24章 裂痕第27章 战略目的第87章 接敌第24章 空中打击第62章 头号王牌第90章 独木难支第43章 试探第35章 声东击西第97章 战前会议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63章 反导拦截第209章 装甲会战第46章 登岛第9章 临时考核第22章 年关第128章 数量致胜第68章 一己之力第66章 末端拦截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96章 瞒天过海第38章 猛攻第90章 独木难支第36章 负担第59章 击鼓传花第53章 生存竞赛第148章 误打误撞第25章 先做准备第97章 长远考虑第41章 求生第213章 韩军突围第13章 希望尚存第41章 粮食投资第84章 守株待兔第10章 一个巴掌拍不响第32章 迫在眉睫第33章 再次出击第76章 水下力量第67章 全面动员第96章 高调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94章 再战印度洋第21章 次优选择第137章 阴云密布第29章 本质第98章 严阵以待第10章 迎难而上第34章 盟友第29章 严阵以待第13章 底线第4章 怎么打第62章 战略意第82章 巴军出击第106章 地面决战第4章 基础与应用第101章 高歌猛进第33章 拉帮结派第91章 再接再厉第30章 周旋第77章 荣誉与耻辱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117章 放手去干第155章 政治决定战争第17章 决战之前第39章 救援行动第35章 瘫痪的左翼第17章 从基础做起第20章 保持沉默第65章 国家意志第55章 两手准备第70章 外交战场第96章 部署到位第70章 重击落空第9章 错误的航线第105章 以退为进第24章 变数第42章 粮食换土地第33章 引流疏导第8章 高歌猛进第13章 底线第102章 破交作战第78章 两强标准第231章 是敌是友第200章 将错就错第108章 因势利导第281章 月球工程第60章 振作第23章 坚持主见第17章 打与不打第61章 猛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