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理想主义

花了几天时间,牧浩洋对中日军力对比有了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

从根本上讲,中**队的优势非常明显。在海军上,中国拥有性能先进,而且经受了实战考验的舰载战斗机,而日本的f-35cj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中就已证明,绝对不是合格的制空战斗机。在空军上,中国空军的优势更明显,不管是j-20的高度改进型,还是j-22的后期型号,都优于日本空军的战斗机。此外,在作战系统上,中国空军与海军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说得直接一点,中**队早已实现装备国产化,而日本还在为此奋斗。

战争期间,中国可以不受外界因素限制、只由生产效率决定装备生产速度,而日本必须受外界因素限制。比如,f-22j与f-35cj的发动机只在日本进行组装,国产化率不到百分之六十,关键设备需要从美国进攻。只要进攻渠道、也就是海运与空运被切断,日本连一架先进战斗机都造不出来。

在全面战争中,日本遭到战略封锁只是迟早的事情。

八月初,牧浩洋按照黄峙博的建议,向总参谋部提交了一份“对日作战总体战略计划报告”,并且将副本递交给了黎平寇与黄瀚林,正式提出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对日本进行战略禁运。

必须承认,有目光的不是牧浩洋,而是黄峙博。

在他提交这份报告之前,黎平寇刚刚在东京吃了闭门羹。

七月底,在当选下一届国家元首之后,黎平寇以国务院总理身份,对日本进行了任职期间的最后一次政务访问。

事实上,这是一次纯政治性的外交活动。

黎平寇主动放下身段,去东京会晤日本首相,主要是谋求一个较为稳定的周边环境,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使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以便在他的出任国家元首的时候,有一个较为理想的开局。

为此,在会见日本首相时,黎平寇主动提出,共同开发东海中性海域内的油气资源。

在东海战争结束之后,日本被迫接受中国提出的划界标准,即以东海大陆架自然延伸为经济专属区边界,但是在资源开发方面,中国也做出了让步,即在东海中线到大陆架自然延伸线之间为中性区,中日双方都不能进行单方面的资源开采活动,必须在商议之后共同进行开采。

黎平寇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建议,摆明了是给日本一个台阶下。

虽然在二零三二年,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原油与天然气进口国,但是中国在可控聚变反应堆领域掌握着最尖端的技术,而且有望在二零三五年建造第一座商用聚变电站,也就有望在接下来的十到二十年之内,使聚变核能成为主要能源,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即便在此之前,中国也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国内的电力消耗中,百分之七十五由火电站提供。更重要的是,在中南半岛战争之后,中国基本上解决了南海问题,国内的原油与天然气产量正在逐年提高。即便在总体能源需求上,中国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与天然气,但是至少可以确保在战争时期有足够的油气供应。

与之相比,日本的处境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就算日本在可控聚变技术上也投入了巨额资金,可是至少比中国差十年,能在二零四五年建成第一座商用聚变电站就很不错了。在此之前,日本的国内能源供应主要依靠化石燃料与裂变电站。前者主要来自海外,特别是中东地区,而后者非常不安全,特别易遭到地震与海啸等自然灾害影响。

从能源的对外依赖程度来看,日本远远超过了中国。

根据日本官方在二零三零年公布的数据,日本的石油有百分之八十八来自海外,天然气则超过了百分之九十。

说得直接一点,日本极易遭到战争封锁。

即便在和平时期,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波动,也能对日本经济造成灾难性影响。

比如在中南半岛战争期间,国际油价在一周之内上涨了百分之六十四,当年日本经济不但没有增长,反而萎缩了百分之一点二。随后美国加快了对伊朗的围剿,再次导致国际油价在短期内大幅度上涨,日本因此平白无故的损失了数万亿美元,增加了近百万个失业者,国民经济遭到重创。

如果能够开采东海中性海域的油气资源,日本获得的好处明显大于中国。

可惜的是,日本首相没有领情,反而在黎平寇离开东京之后宣称,他拒绝中国总理是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严格说来,日本首相说得没错。

如果接受了黎平寇的提议,从东海获得了大量油气资源,日本肯定会因此减少原油与天然气的进口量,加大对东海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结果就是,如果中日交恶,中国可以轻而易举的切断日本的能源供应。

黎平寇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肯定考虑到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黎平寇此举的真正目的,除了缓和中日关系之外,还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拉拢日本。

如果中日能够结成同盟,那么最大的获益者就不是日本了。

要知道,中国从来没有把日本当成真正的敌人。

从历史上就看得出来,只要中国强大了,不管用什么办法,日本最终都将成为中国的朋友,甚至是中国的学徒。

更重要的是,从傅秀波开始,就没有哪个领导人把日本看成最终对手。

这几十年来,中国领导人、乃至整个领导集团的最高目标都是实现民族复兴,即使中华民族登上民族之林的巅峰,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这条道路上,日本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障碍,却不是最终归宿。说得直接一些,中国必须战胜、或者笼络日本,但决不会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从战略上讲,拉拢日本肯定比战胜日本更划算。

哪怕存在一些风险,也能在短期内获得不少好处。

问题是,黎平寇长期主导国务院的工作,而且在杜小蕾出任外长之后,一直把重点放在国内建设上,因此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黎平寇把经济放在了首要位置上,或多或少的忽略了政治与外交因素。

从经济上讲,黎平寇此举肯定有很大的诱惑力。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日本不能在十年之内解决能源问题,随着中国率先进入可控聚变时代,日本将首先在经济上战败。在国家间的全面对抗中,经济战败的危害远远超过军事,日本必然因此失去未来。

可惜的是,在政治与外交上,日本绝对不会接受黎平寇的提议。

要知道,东海战争之后,以中岛俊夫为守的“将领政客”一直把“报仇雪耻”当成政治资本。十多年过来,几乎所有日本人都对中国有根深蒂固的敌意,而且把中国视为必须击败的敌人。

在此情况下,日本首相肯定不会自毁前程。

说白了,就算日本首相有足够的远见,接受了黎平寇的提议,也会立即遭到弹劾,甚至遭到暗杀。

至于接任者,显然不可能担起大任。

最重要的是,在“复仇情绪”的影响下,日本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转变,直接导致控制日本经济命脉的主要财团依附于国防建设,军工行业已经成为日本经济的重头,而中日关系缓和的直接结果,必然是缩减军费开支,等于动了几个主要财团的蛋糕。到此,财团就会铲除障碍。

在外交上,日本依然以美国马首是瞻。

在必须依附美国的情况下,日本更不可能与中国走近,更不可能把国家命脉置于中国的威胁之下。

从根本上讲,黎平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必须承认,傅秀波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同的是,傅秀波更注重现实,往往会在现实与理想中做出妥协,而且偏向于现实。黎平寇则更加倾向于理想,认为有能力避开现实中的困难。

这个差别,让黎平寇做了一件自讨没趣的事情。

当然,这也让黎平寇认清了现实,即中国与日本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

也正是如此,黄峙博才意识到,已经到了必须说服黎平寇的时候。

虽然黄峙博从来没有怀疑过黎平寇的基本立场,不然也不会全力支持他,但是黄峙博同样清楚,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很有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比如错过解决中日纷争的最佳时机。

站在军人的立场上,黄峙博非常清楚,二零三五年是大限。

如果不能在此之前解决问题,日本有很大的可能在二零三六年制造出核武器,获得足以遏制中国发动战争的战略报复能力,最终迫使中国放弃战争想法,成为横亘在中国东面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再往后看的话,日本很有可能在几十年后,成为左右中美战略平衡的关键力量。

为了说服黎平寇,需要的不止是一份高度可行的战争计划,还要更加重要的证据。

所幸的是,在牧浩洋提交了战争计划之后,李明阳获得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一份足以让黎平寇认清形势的情报。.。

第136章 别无选择第11章 导弹攻击第29章 严阵以待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25章 走投无路第125章 挑战困难第252章 分赃大会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8章 高歌猛进第74章 信心十足第22章 主要与次要第35章 瘫痪的左翼第113章 倾其所有第114章 战略项目第173章 振奋军心第15章 千虑一失第23章 俄罗斯的野心第32章 成果第318章 总则第311章 灾难的源头第137章 阴云密布第6章 幽灵坠落第110章 爱莫能助第56章 创新之举第22章 横扫全球第11章 不怕死第188章 自告奋勇第66章 入朝方略第29章 最后的疯狂第58章 新班子第15章 风头正劲第261章 同盟宪章第14章 宣战第231章 被迫停战第66章 起航第14章 战争前奏第54章 军人的归属第85章 地区共同体第24章 勇敢面对第44章 开战在即第17章 打与不打第33章 孤注一掷第52章 凶猛打击第184章 失踪的潜艇第120章 多面手第5章 军事冒险第37章 回国第13章 底线第293章 战神之星第55章 最后的坚持第66章 末端拦截第14章 宣战第267章 文明的飞跃第71章 打捞沉船第78章 船队的丧钟第167章 预见性第119章 大型综合战舰第15章 全面展开第180章 归宿第101章 导弹攻击第10章 共同体第112章 了不起的胜利第87章 接敌第210章 瓮中之鳖第11章 矛盾心态第65章 门槛第102章 海上屠场第231章 被迫停战第35章 合理搭配第24章 重大发现第58章 新班子第24章 重大发现第78章 多此一举第92章 突击失败第47章 第一枪第56章 守株待兔第283章 第一步第316章 理智与成熟第58章 新班子第50章 重创第3章 大难不死第92章 突袭的回报第223章 崩溃的征兆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296章 能量假说第151章 人尽其用第58章 新班子第247章 毁灭性打击第44章 历史使命第71章 任人唯才第220章 迎难而上第104章 安曼会战第239章 大限将至第65章 国家意志第134章 守与不守第19章 人心所向第47章 抢先攻击第256章 取胜的基础第109章 伏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