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阳谋,亢龙有悔

那女子的风华绝代在杨家军中是所有人心中的一抹神圣,确实,那样的女子又有谁不为之倾倒呢?

当年杨继娶亲之时也算是遭众人妒忌而羡慕了,只是没想到如今还未到回首往事如烟的年纪多年前王妃便已逝去,这一度让人唏嘘天妒英才,恨苍天不公。

王妃逝去那天武皇昭告天下,听闻王妃病逝杨家三十万甲士素镐加身齐哀王妃辞世,那一日李凉避帐一日不出,滴水未进粒米未进。

他虽然每次见到杨继都说那家伙是走了狗屎运,一朵鲜花插在一堆狗屎之上,但是他知道王妃对杨王意味着什么,也知道杨妃之死肯定不会是什么病逝,正因为如此他才难以接受。

在天渊建国武皇登基之时李凉就早已预见他必然会对杨王下手,当年封王之时他曾就不赞成杨继封王,更不赞成那三十万联名书入京,只是这整个局势他虽可看清但却非落子人,之后的局势他也无法控制。

之后杨延降世声明远播被誉为第二杨王,如此李凉就知道情势对杨家来说更为不妙,这份不妙不仅仅落在外围,更有内部之人掺和,杨家铁军三十万当年尽数忠于杨王,只是那是战国纷乱烽火连天的时候,如今天下无战事,将士封侯,有多少人的心中甘于自己的位置呢?

杨家军六军,哪军带兵之人是个善茬,哪个不是浴血多年从战国纷争中杀过来的,若是杨王在他们可能甘心为将,但若是杨王某一天不在了呢?就凭他的一个顶着人杰之名的嫡子和那纨绔不堪的杨二郎?

谁服?别看他们平日一个个毕恭毕敬的对这两个世子,但指不定心里如何想的。在乱战皆平之时曾有人大致估算过战功,据说天渊战功半分都在杨继身上,而杨家六将每一将战功都足矣封王,如此赫赫战功无论如何都比一个未经战事的世子殿下来的更有说服力。

内忧外患杨家已是高楼危厦,李凉自然不会就此认为杨家将要倾覆,再危险的大厦也毕竟是大厦,要倾覆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说倾覆便倾覆那杨家还是杨家,还是这三十万铁军之主吗?

只是对于李凉这种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永远都是局势之外的延伸,若是不能预见局势的发展那还不如做个一介武夫来的痛快,还凭什么称得上是杨家第一谋士,春秋鬼才呢?

如今杨王失踪是一个机会,在这个机会之下那些在暗处的獠牙已经开始隐隐显露,只是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对杨家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

“我这里是第一处,接下来你需在其它五军露面,最好将之前的话多说几遍,如此虽无甚大用但却也胜在可以留下颗种子。”看着微微皱眉的杨延李凉口中的话不由停滞了一下,随后他的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

“可是认为此手段用在杨家军身上过于阴翳了些,不怎么正大光明?”李凉似乎是猜出了杨延的心思淡淡的看着他开口。

“理解但是不容易接受,毕竟我杨家军声明在外,我如此行事算的上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吧!”杨延和李凉对视随后也露出一丝苦笑,倒也算是苦中豁达了。

“不必多说,我二弟说过,这人心总是被利用的,不是被人便是被事,很难自己什么都知道,知道了也是自找烦恼罢了,”还未等李凉解释什么杨延就自言自语道,说完这句话他起身向外走去,步伐坚定。

“二殿下确实不凡,说的极为在理。”背后传来李凉如此一句,听到这句话之后杨延不由觉得有些好笑,若是他那二弟在这里听到有人说他说的话极为在理的话那他一定会得意的忘乎所以的,可惜,可惜他们兄弟相见却还需些日子。

想到杨文锋之后杨延挺了挺脊背步伐又稳了几分,出帐上马向着另外一处杨家军驻地进发。

一日之内杨延走过了杨家六军,也见了六军各自将领,那几人各有特点,按照李凉的说法就是魑魅魍魉什么小鬼都有,确实是特殊的要紧。

一日之后杨延归来和李凉商讨与三国联军的战事,李凉只有一句话,可败不可胜,败的越彻底胜的便越多,仅此一句就让杨延无法理解。

据杨延所知,今三国大军虽然号称有虎狼之师五十万和长陵王,但这数目多有夸大成分,况且杨延熟读兵书早已明白,联合行军虽气势不凡但却弊端也过于明显。

各国出力很少会出动真正精兵,就算是有真正出力的也会导致军队过于稂莠不齐,这样的军队杨延有信心可大破之,如今未战便要先输,而且李凉又说这不是什么计策,就是要杨家军输,这让杨延十分不解。

视敌以弱本就是兵家常用手段,只是这种手段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胜从来没有说是直接求败的,若是求败那还为何一战,直接丢盔弃甲不是来的更直接一些?

对于杨延的疑惑李凉只有一句:“世子殿下可信杨继,若是信当依李凉之言行事,”此话一说杨延心中再无顾忌,转身向帐外走去。这个天下若他的那个父亲都不能相信那他还能相信谁呢?

华鲁山原一片萧飒之景,破败的战甲和折戟半掩在黄沙之中,偶尔片片血迹如野花般点缀出一幅惨景,当真是一战山河寂。

此刻华鲁山原之上平亭山几骑战马并排而立,马上几人身披将军战甲,这种战甲和普通将士的制式战甲差别很大,样式也和天渊将士的泾渭分明,一眼便可看出非天渊将领。

当头一将领头束发髻,一身青色战甲之后裹着一袭披风在山顶迎风招展,身侧其它几人自觉和他错了一个身位,自然而然衬托出将军的不凡。

此将长陵王也是战国时期崛起的有名将领之一,最为难得的是他还身负皇家血统,是当今武唐皇帝的亲叔叔,战国时期为武唐连年征战也算是战功赫赫了,也正因有此名头和身份才能在此次三国联军之中封帅。

平亭山上可俯视战场,此刻下方各色战甲如一股洪峰般向着前方进发,前方数量不俗一支军队如散沙般溃散,丢弃的战甲和军旗不计其数,这一副场景看在此位纵横战国的长陵王眼中让他微微皱眉,心中有些说不出的不痛快。

胜者杂乱不堪,三色军甲冲锋哪里是冲锋,分明都是摇旗呐喊捡一些破甲战旗换军功罢了。反观那溃败之师,整个颓败虽然看起来似乎是无一战之力军心溃散,但是从细节中一般的将领都能看出有古怪。颓败之师只留破甲旌旗而无一具尸体留下,而且从头到尾两方军士可曾有一次正面交锋?

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且屈的还是战国灭了两国的杨家军,这样的话若是有人相信长陵王徐春一定会觉得那人脑子有毛病。

看着下面自己所领将士那些个杂牌军的举动和身后一众眼中欣喜的各国将领徐春就不由头疼,事实证明这世上脑子有毛病的人还真是不少,真的有人以为杨家将可如此轻易就大败。

激荡山风之间长陵王调转马头策马下山,胜不像胜败不像败,这种战事还有什么好指挥好观看的,也只有留下的那几人看的一腔热血流淌,自以为将纵横战国的杨家将踩踏于马下,可名垂千古了。

三日之后,杨家军战败,退守三百里而且还在退,几欲退出天渊含谷关,一旦含谷关破敌军便可长驱直入马踏中原,借含谷关而攻城略地,这是天渊王朝无论如何都无法承受的。

这一日天渊战报传入,原先被天渊帝国封住消息的天渊百姓此刻全都知晓这一战事,一时间名声鼎沸,久不经战事的百姓惶惶不安。

天渊含谷关隘口之上一身白袍的杨延和李凉负手而立,两人举目看着前方远山沉默不语,在他们眼中仿佛已经可以看到在百里之外三十万兵马依次分批列队攻伐而致,但是两人依旧没有人开口说些什么。

“三军败退没有出力,这一次战事算得是对杨家的一个陷阱又何尝不是对杨家的一个机会?”杨延在风中微微眯了眯眼,身后是烈烈血红杨家王旗。

“还退吗?”

“退,退出含谷关最好,到时候才有的好戏可看,这些个布局人身在局中却不知自己给自己摆了个死局,是,纵横捭阖围堵斩杀都算得上好手段,但是他们偏偏忘记有的时候一颗王棋便可斩大龙啊。”李凉在风中裹了裹身上的狐裘咳嗽了几声,脸上依旧是一副苍白病态的模样。

“亢龙有悔才无敌,我今有阳谋一计策,可破敌军五十万。”风起吹天澜,兵戈鸣铮铮,却也难敌得过羽扇纶巾一笑间。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人并肩而行第一百八十章 坐看杨家倾覆第三十四章 一步超脱的是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人并肩而行第一百三十一章 木刀少年的往事第六十四章 惨烈搏命第二百零五章  有人关天门第九十七章 杨家于人间的意义第二十五章 入一塔再入一塔第一百九十八章  合书之人(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王羲颐的道理第十八章 一人破甲三十万第一百五十七章 人间规矩浩然剑第二百零一章 与仙人对峙第二十二章 身不由己为生存第一百二十七章 相敬也相杀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一百二十二章 王羲颐的传承(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掌中法第二十六章 一剑斩天龙第一百八十八章 掌中法第八十八章 书生入城 少年读书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对三第七十九章 不知是否天上来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唯有良知为约第一百二十二章 王羲颐的传承(二)第一百零一章 不管与我无关之事第七十章 平静之后再起波澜第一百五十三章 能者多劳第三十二章 一剑便是一品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记名的先生弟子们第一百四十一章 报之以琼瑶第四章 嬉笑胡闹风起时第六十二章 大梦不觉,如何自知第八十八章 书生入城 少年读书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对这个天下讲道理第一百二十一章 王羲颐的传承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渊动荡第七十六章 一抚一刀散第十一章 府依旧,人依旧第一百八十八章 掌中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的文脉道统第四十章 他去的地方我也去第三十一章 最痛不过反目第一百九十八章  合书之人(一)第九十八章 我杨家将一往无前第一百七十三章 困龙升天的契机第一百六十九章 战国旧事(二)第一百零八章 天上人与人间事第三十五章 愿持你所持之剑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想对这个天下讲道理第一百九十九章  合书之人(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独占八斗第三十四章 一步超脱的是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战国旧事第二百零六章  自有计较第一百七十章 战国旧事(三)第五章 痛之为痛视至痛第一百零一章 不管与我无关之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满城扬我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王羲颐的道理第四十六章 我心所属,南楚之南第一百二十七章 相敬也相杀第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一百零四章 峰回路转又一途第三十八章 要挟第十一章 府依旧,人依旧第七十一章 飞扬跋扈为谁雄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之后第一百七十章 战国旧事(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今日之事多烦忧第一百四十三章 记忆中的分道扬镳第二百零一章 与仙人对峙第一百九十九章  合书之人(二)第十六章 父子二人齐上殿第一百零三章 儒圣一脉两三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合书之人(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有人携带世界拦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领其职第七章 无知是把杀人刀第一百三十七章 纵横庙第一百零四章 峰回路转又一途第九十三章 科举之中有人闲庭信步第五十五章 搏杀,以命换命第一百零一章 不管与我无关之事第一百九十章 天上地下唯我一人第八十七章 一手捧书,一手捧天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拦路之人是杨家人第一百零一章 不管与我无关之事第九十一章 一个人与天下人背道而驰第一百七十九章 拦路之人是杨家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波澜而兴第一百七十九章 拦路之人是杨家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往昔流年似云烟第一百三十五章 波澜而兴第一百零五章 不能纵虎便杀虎第八十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第二十一章 影子入杨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试之后第一百四十八章 与杨家更近一些